1、嵇康之死A

说完了西晋建国初期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思潮,我们最终还要说说创造和带动这种风气和思潮的人。像东汉一样,魏末晋初在人们中间最有影响力的人思想不是高官,而是名士,当然,在士族执政的年代里,名士往往出身于高官家族,很多高官同时就是名士。因为这个时期玄学思想是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所以最有名的名士,就是从司马昭时代开始大量出现的玄学名士,而最有名的玄学名士巨星组合,就是日后名震古今的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曹魏时代末期到西晋年间七位有名的知识分子嵇(机)康、阮(软)籍、阮咸、刘伶、向秀、山涛、王戎的合称。

传说,他们有一段时间,经常在山阳县(河南修武)的竹林里边儿聚会、喝酒、畅谈理想和人生、评论新闻和时政。这七位贤人,大都大力提倡逍遥虚无的玄学思想,反对传统儒家道德,做出各种标新立异的行为。玄学就是在这七位贤人的大力提倡和带领下,终于风靡全国,成为西晋为数众多的各级官员、甚至全国百姓所信奉的时尚。

严格来说,竹林七贤不能完全算是西晋时期的知识分子,其中的嵇康和阮籍还没有看到司马炎当上皇帝的那一天就已经死掉了,而且其中的山涛是不是特别崇尚玄学思想,都特别值得研究,甚至这七个人到底是不是特别铁的朋友,都有人提出疑问,认为这七个人不过是后人为了凑数,制作的一个虚拟玄学文化明星组合。

但是,不管他们是真的铁也好,还是三三两两的铁也好,这七个人,却是魏晋时期知识分子的最典型的代表,他们就像一组当时知识分子的群体雕像,很准确的代表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和整个西晋王朝的命运,这七位名人,有的人成为了西晋的牺牲品、有的人成了西晋的大功臣、有的人却几乎了见证了整个西晋的兴衰史。

竹林七贤里,最典型的、最激进的、最能体现出玄学思想反抗精神的,就要属嵇康了。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县人(安徽宿州西南)。嵇康的祖先其实姓奚,祖籍本来是在会稽郡的上虞(浙江绍兴),他的祖先为了躲避仇家,才全家向北迁到了中原的铚县,因为当地有一座嵇山,所以就干脆改姓嵇。

根据《嵇氏谱》记载,嵇康的爸爸叫嵇昭,担任过治书侍御史(皇帝法律秘书)。但是在嵇康刚刚出生的时候,嵇昭就去世了,留下了孤儿寡母。《晋书》里记载嵇康有一个哥哥叫嵇喜,但是根据考证,嵇康还有一个哥哥。由于史料缺乏,这位哥哥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是谁了,但从嵇康之后写的各种文章中,我们会发现,真正和母亲一起承担起教育、抚养嵇康重任的,就是这位不知名的哥哥。可能是由于过早丧父的原因,嵇康的性格比较内向,也比较随意,他不擅长和人交际,也不喜欢穿衣打扮,但是当时的人们却形容他是人中龙凤。

原因很简单:因为嵇康出身士族,虽然父亲早死,但他的家庭并没有因此破败;他从小就博览群书,所以他非常有文化;成年以后的嵇康长得非常帅,身高七尺八寸,换算到今天,那就是一米八九的模特身材。在当时,一个长得非常帅的、有文化的士族子弟,是非常受欢迎的,而且只有同时拥有这三个条件,才有可能成为人人都崇拜的名士。

人长得帅、书读的好、又是出身士族,像嵇康这样的人,当然不愁找一个出身非常好的媳妇儿了。我们在前面说过,嵇康的父亲嵇昭在皇帝身边(这个皇帝应该是汉献帝)担任过近侍,大家都知道,汉献帝其实一直都是曹操的傀儡,他身边的人,全是忠于曹操的,所以嵇康的父亲和曹魏帝国皇室的关系非常好,嵇康也因为这个关系,很幸福的迎娶了曹魏皇室的金枝玉叶——长乐亭公主。

长乐亭公主是曹操的儿子沛王曹林的孙女,这样一来,嵇康也成了皇亲国戚,凭着这个身份,他很快就做上了专门负责议论朝政的中散大夫,顺利的进入仕途。但是,这么舒心的日子还没过几年,就发生了司马懿杀曹爽的政变,整个曹魏帝国的政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嵇康这个皇亲也顿时变得无足轻重了。

嵇康是个名士,又是皇亲国戚,在当时那个时代,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不去做官的,但是司马家族一上台,彻底毁灭了他的做官梦想。其实嵇康也不是做不了官,司马家族对于肯合作的人是非常优待的,像贾充、裴秀、朱整、荀勖、王沈这些人,最早的时候都是和曹爽和何晏混的,但是在他们投靠司马家族以后,都得到了重用,最后也都成为了顶级重臣,他们的家族也都跟着更加兴旺。

但是嵇康却做不到。

嵇康是个非常注重儒家伦理道德的人,根据《世说新语》记载,他还在学习文化的时候,就经常认真的抄写儒家经典文章,可见他是多么的喜欢儒家学说。儒家最讲究的就是忠孝仁义,嵇康是曹魏帝国的大臣,如果投靠了司马家族,就是对国家的不忠;他还是曹魏皇室的女婿,如果加入司马家族,就是对曹家老一辈儿人的不孝,对于一个极度信仰儒家思想的人来说,让他做一个不忠不孝的人,无异于让他去死。所以,嵇康从此选择了一条注定悲剧的道路,他要无怨无悔的跟着曹魏皇室走下去。

4、孙皓投降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4、含恨而死C4、含恨而死C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序言4 、酒神刘伶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1、德才兼备的帅哥A5、过于优秀的弟弟C5、西北守护神C4、魔鬼皇后A1、德才兼备的帅哥A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4 、酒神刘伶5、西北守护神B5、流放C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6 、司马懿的悲剧2、司马师的大屠杀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2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4、伟大的羊祜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5、过于优秀的弟弟C2、艰难幸运高官路A4、含恨而死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3 、新新人类阮咸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3、王濬!前进!A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3 、废立大权A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3、自掘坟墓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6、 失败的道德改革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3、伟大的全才B5、举国欢庆B4、含恨而死D6、杨家党的兴起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2、艰难幸运高官路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4、三陈伐吴3、贾家党三巨头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4、魔鬼皇后B1、千年鲜卑人A1 低能儿?幸运儿?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1、千年鲜卑人A1、重任在肩的大伯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1、嵇康之死A2 、醉酒的阮籍B6、杨家党的兴起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1、嵇康之死B4、高平陵政变A4 、酒神刘伶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4、去留之争A4、含恨而死C2、三国时代的结束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4、魔鬼皇后A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3 、西晋官职大展出C1、遥远的过去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5、西北守护神A1、导火索——封王归国A2、司马师的大屠杀B3、贾家党三巨头A3、绝代谋臣之路A1、导火索——封王归国C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7、贾家党的反击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2、司马师的大屠杀B2、三国时代的结束B2、三国时代的结束A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3、贾充的谢幕A2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序言3、王濬!前进!A
4、孙皓投降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4、含恨而死C4、含恨而死C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序言4 、酒神刘伶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1、德才兼备的帅哥A5、过于优秀的弟弟C5、西北守护神C4、魔鬼皇后A1、德才兼备的帅哥A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4 、酒神刘伶5、西北守护神B5、流放C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6 、司马懿的悲剧2、司马师的大屠杀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2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4、伟大的羊祜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5、过于优秀的弟弟C2、艰难幸运高官路A4、含恨而死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3 、新新人类阮咸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3、王濬!前进!A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3 、废立大权A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3、自掘坟墓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6、 失败的道德改革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3、伟大的全才B5、举国欢庆B4、含恨而死D6、杨家党的兴起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2、艰难幸运高官路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4、三陈伐吴3、贾家党三巨头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4、魔鬼皇后B1、千年鲜卑人A1 低能儿?幸运儿?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1、千年鲜卑人A1、重任在肩的大伯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1、嵇康之死A2 、醉酒的阮籍B6、杨家党的兴起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1、嵇康之死B4、高平陵政变A4 、酒神刘伶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4、去留之争A4、含恨而死C2、三国时代的结束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4、魔鬼皇后A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3 、西晋官职大展出C1、遥远的过去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5、西北守护神A1、导火索——封王归国A2、司马师的大屠杀B3、贾家党三巨头A3、绝代谋臣之路A1、导火索——封王归国C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7、贾家党的反击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2、司马师的大屠杀B2、三国时代的结束B2、三国时代的结束A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3、贾充的谢幕A2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序言3、王濬!前进!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