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

我们还要说说另一位名将杜预的结局。伐吴结束以后,杜预仍然回到襄阳,他多次给大侄子司马炎写信,说当武将不是他的特长,请求辞职,但是司马炎坚决不准。

杜预觉得,天下虽然统一了,但仍然不应该忘记忧患,仍然命令部下像往常一样严格训练,他还攻占了湖南西部一带不肯归顺的少数民族地区,在那里设置军营、占据要害,这些地区的局面也一下子安定了下来。

但毕竟是和平时期了,没什么仗可打,闲不住的杜预,就把主要精力用来开办学校、开凿水渠、发展农业,在整修前代河渠的基础上,他引把湖南、湖北的水路打通,引导沙河、白河的水用来灌溉田地,使一万多顷农田受益。为了使军队的屯田和普通的民田能得到灌溉,杜预又把水渠按照地段标上界石。

这项浩大的工程完工后,从湖北江陵南岸一直到三峡长达五千多公里的运河建设完成,湖北湖南的几条大河基本都被直接沟通,既解决了长江的排洪问题,又改善了湖南湖北的水运。杜预的政绩,受到了当地人民的赞扬,老百姓称他“杜父”,专门给他做了一首赞歌:“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意思就是说,杜预大人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这样的幸福生活,我们真是被他又能内政又能打仗的本事佩服的五体投地,有这样的好官儿,从此以后谁还敢叛变作乱。

公元285年,在湖南湖北呆了整整7年的杜预,因为年老多病,被任命为司隶校尉(首都军区司令),加授二品的特进待遇,特准回到洛阳去安度晚年,杜预军区司令的生涯,终于圆满的划上了一个句号。

在回洛阳的路上,看着一路的景色,杜预感慨万千。七年的时光,一晃而过,而青山绿水依旧,但无数人盼望的统一全国的伟大事业,在以他为代表的少数优秀大臣的全力倡导下,终于完成,东汉末年以来千万英雄豪杰拼搏厮杀的最终理想,在自己手中实现,大丈夫创立功业如此,夫复何求!

杜预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当一个人自己对自己满足之后,简直就是豁然开朗。回想起曲曲折折的一生,追忆起形形色色的相识之人,杜预无愧、所以无悔、所以无所留恋。

杜预终究没有回到洛阳,刚刚走到襄阳城北的邓县,这位创下灭国功勋的将军就去世了,享年63岁。司马炎知道这位功臣逝世的消息,痛哭一场,追封杜预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杜预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千古留名,常常感慨世事变迁、人生苦短,经常对人说:“高山也可以变成峡谷,深谷也可以变成山丘”,在镇守襄阳的时候,为了能让人记住他,他就命人给自己刻了两块儿石碑,都搬到襄阳郊外,一块就沉到万山下的河中,一块就放在岘山山顶,和羊祜的坠泪碑放在一起,供后人瞻仰。

在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杜预已经写好了遗书,他说:“古代的人不合葬,是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死以后万事皆空,到了后来才改为合葬,其实是希望用合葬来教化百姓。从那时以后,人们或者合葬或者单葬,都是凭着自己的心意。我过去做尚书郎(国务院司局长)的时候,曾经因为公事路过密县的邢山,看见山上有一座坟,问农夫,有的说是祭仲(春秋时郑国五代重臣)的坟墓,也有的说是子产(中国成文法典之父)的坟墓,于是,我就带人去祭奠瞻仰。那座坟建在邢山山顶正中,四周视野开阔,连接着山脉南北,但是却偏向东北,对着昔日郑国的国都新政城,表示不敢忘本。坟头的土后边用土堵住,可是前面却挖开,表示墓里没有财宝,所以不用深埋;山上有很多上等的石料却不用,全都从附近的洧(位)水河里随便捡来石子儿砌坟,意思是不愿耗费人工。正人君子们夸坟墓的主人有情有义,盗贼小人却又无利可图,所以千年之后都没有毁坏。我去年春天回朝,在洛阳城东的首阳山上看中一片地方,这里正中有座小山,上边没有旧坟,它虽然比不上邢山高大,但是东边挨着皇陵,西边可以看见洛阳的宫殿,南边可以看到洛河的江水,北边可以望见伯夷叔齐(商朝末年著名忠臣),土地视野开阔,是一个理想的安葬之地。希望你们按照规定植树开道,修坟的时候就用洛河里的鹅卵石向南开一条隧道,模仿郑国先贤们的坟墓来薄葬,棺材寿衣等等一切从简。”

当看到杜预的遗书以后,他的子女们完全遵照执行,司马炎时代第一全才杜预就以这种看似随意的方式,被埋葬在了洛阳城东,据今天的河南偃师县西北不到十公里的首阳山上,在绿树白山之中,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4、魔鬼皇后A6、 失败的道德改革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3、千年西北血泪史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5、流放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3、千年西北血泪史B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3、贾充的谢幕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3、钟会邓艾之乱C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3、永远的遗憾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2 、以德服人B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A1 、短暂的蜜月时期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1、导火索——封王归国C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3、绝代谋臣之路A2 、最后的平民一品D5、举国欢庆B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5、西北守护神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1 、短暂的蜜月时期4、含恨而死A序言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5、过于优秀的弟弟B3、绝代谋臣之路A6、 失败的道德改革2、如愿以偿4、去留之争A3 、西晋官职大展出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1、嵇康之死C2 、司马炎的禅让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4、高平陵政变B5、过于优秀的弟弟C5、举国欢庆A1 、短暂的蜜月时期1、千年鲜卑人A3、千年西北血泪史B1、德才兼备的帅哥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3 、决裂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2、三国时代的结束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5、贾南风的政变C4、孙皓投降A3、千年西北血泪史C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1、德才兼备的帅哥B4、伟大的羊祜2 、以德服人B3、王濬!前进!B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A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3、废立大权B3、伟大的全才A2、艰难幸运高官路A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3、千年西北血泪史B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3、贾家党三巨头A4、孙皓投降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1、导火索——封王归国B4、去留之争B5、贾南风的政变B3、伟大的全才B
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4、魔鬼皇后A6、 失败的道德改革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3、千年西北血泪史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5、流放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3、千年西北血泪史B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3、贾充的谢幕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3、钟会邓艾之乱C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3、永远的遗憾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2 、以德服人B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A1 、短暂的蜜月时期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1、导火索——封王归国C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3、绝代谋臣之路A2 、最后的平民一品D5、举国欢庆B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5、西北守护神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1 、短暂的蜜月时期4、含恨而死A序言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5、过于优秀的弟弟B3、绝代谋臣之路A6、 失败的道德改革2、如愿以偿4、去留之争A3 、西晋官职大展出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1、嵇康之死C2 、司马炎的禅让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4、高平陵政变B5、过于优秀的弟弟C5、举国欢庆A1 、短暂的蜜月时期1、千年鲜卑人A3、千年西北血泪史B1、德才兼备的帅哥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3 、决裂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2、三国时代的结束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5、贾南风的政变C4、孙皓投降A3、千年西北血泪史C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1、德才兼备的帅哥B4、伟大的羊祜2 、以德服人B3、王濬!前进!B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A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3、废立大权B3、伟大的全才A2、艰难幸运高官路A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3、千年西北血泪史B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3、贾家党三巨头A4、孙皓投降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1、导火索——封王归国B4、去留之争B5、贾南风的政变B3、伟大的全才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