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遥远的过去

要说说司马炎的光辉事迹,咱们先得说说司马家族是怎么来的。

司马家族,是一个根黑苗正,从几辈子起就做剥削农民兄弟的封建官儿老爷的这么一个家族。

传说中,司马家族的祖先是黄帝的孙子颛顼(专须)的儿子重黎。颛顼让重黎主管民事,重黎因为功劳大大被赐姓祝融。在当时那种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仍在萌芽的时代,主管民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主管火事,比如说保管火种、制作火种。对于咱们的老祖宗来说,这火可是至关重要,所以这种官被称为夏官,也有一种说法,重黎就是传说中的火神祝融。也可以说,司马家族就是火神家族、祝融家族。

据说,这祝融家族,从被封为夏官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世世代代的担任这个官职,这一干就是一千多年,一直当到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到了周朝,夏官的名称改为了司马,但权限基本还是保持不变。到了西周末年周宣王的时候,祝融家族的后代程伯休父,仍然一直担任司马这个官职,并且在任内因为战功,被周宣王以官职的名字赐姓,从此,祝融家族就正式成为司马家族。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司马家族里出了一个叫司马卬(昂)的风云人物。这个司马卬,本来是秦国末年起义、自称赵王的赵歇手下的一个将军,在进攻黄河北岸秦军的战斗中,立下大功,所以项羽分封诸王时,把现在河南省黄河北岸的地方全给了司马卬,首都就定在黄河北岸的朝歌(河南淇县)。由于朝歌过去是商朝的首都,商朝又被人们称作殷商,所以司马卬就被称作殷王。

不久,就爆发了大家都熟悉的刘邦和项羽争霸天下的大战,由于项羽是让司马卬实现封王梦想的大恩人,所以司马卬坚定的站在了项羽一边,结果兵败被杀,他的后人们没有改姓、也没有逃难,世世代代就住在了司马卬原来被封的那个地方,一直到东汉时期。

前面的那些事情,因为年代实在过于遥远,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去证实它的真实性。在古代,很多显贵的家族,都要想办法把更早时期的圣人抬出来当成自己的祖宗,司马家族后来成了第一家族,当然要给自己的出身打上广告,所以,以上内容很可能是虚构的,因为这些内容是写在专门描写司马家族的《晋书》里的,为了保持对古老文化的敬意,我还是给予保留,给大家看看。

司马家族真正最靠谱的祖先,是司马炎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他叫司马均。

司马均是东汉时代的人,在公元115年的时候,被任命代理征西将军。司马均的本来官职是左冯翔太守(治所陕西高崚)。在东汉时代,长安和洛阳在一个省,都属于司隶校尉(首都军区司令)管理,今天的陕西这一部分,被分为三个郡,一个是京兆,也就是长安本身,一个是左冯翔,一个是右扶风,这两个郡,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特别市,专门用来护卫西都长安。

当时的长安附近地区,已经连续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羌族起义,由于东汉政府一味打压却不知安抚,包括长安在内的整个大西北,也就一直陷入剿了再反、反了再剿的恶性循环当中。司马钧被任命为代理征西将军的时候,羌族起义已经断断续续的闹了六七十年了。

司马钧一开始的任务,是率领京兆、左冯翔、右扶风三郡共八千人的地方军,配合护羌校尉庞参率领的中央军,分两路去讨伐附近不肯归附的先零羌部落。庞参的正规军打到勇士(甘肃榆中东),被羌族将领杜季贡打败,而司马钧率领的地方军,却一路凯歌,攻下了杜季贡的老窝丁奚城(宁夏灵武),获得了一次辉煌的胜利。然而,杜季贡虽然被打败,却并没有被打溃,他带着人马,一直游荡在丁奚城附近。

司马均为了让杜季贡断粮,趁着秋收的季节,让右扶风仲光带着三千人,去抢收羌族人种的粮食。仲光本来和司马钧是同级,如今司马钧一下子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就有点儿不服气,他出了城,却不听司马均的命令,而是直接带着人就孤军深入到羌族聚集区里。就是仲光的这一次贪功冒进,让杜季贡结结实实的抓住了机会,把仲光三千人马团团围住。司马均在城里听到这个消息,对仲光不听指挥乱行动非常气愤,硬是见死不救,结果导致仲光战死,自己也被下了大狱,后来在狱中自杀身亡。

说起来,司马钧也是个能带兵的将领,可惜他的性格太严厉,本来很可能会更光辉的前途,就这样彻底断送。不过幸运的是,司马均虽然死了,但他的家人并没有受到伤害,仍然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并且开枝散叶,比以前更加壮大。司马均有一个儿子叫做司马量。司马量后来生了个儿子叫做司马儁(俊),司马儁生了个儿子叫做司马防。从司马均往下,司马家族一直都是做官的,但都不是特别大,基本保持在今天市局级这个水平。

和许多东汉时代大多数的名门望族不太一样,司马家族不是标准的儒学大族。如果我们越往后读,就越会发现,继承了东汉时代精髓的曹魏帝国和西晋时代的很多顶级高官,从爷爷辈儿甚至更早的祖先算起,就已经是精通和研究《论语》、《春秋》、《左传》的儒学大师了,并且,他们一直把这些研究世代相传,许多名门望族三代、甚至更多代,都研究着同几本儿、甚至同一本儿儒家经典。这正是司马防生活的那个时代最大的特色之一:文化几乎被儒学所垄断,其它学术非常不被重视,甚至遭到歧视。

而司马家族显然非常不一样,他们最靠谱的祖先司马防,是个典型的战将,再往后数,也没有一个人因为精通儒家经典而出过名,到了司马防的老爸司马儁,好不容易有些名气了,但他老人家也是更喜欢历史,博学而不专学,当时的人们也没人说他是个正宗的儒家大师,司马儁的儿子司马防也是这样。

司马防,字建公。他是个相当正直、严肃、古板的人,即使是自己独处一室的时候,也是正正规规、不苟言笑,他尤其喜欢那些古代名臣的故事,不仅把专门描写西汉王朝的《汉书》里的那些名臣们的事迹读了个透,还专门写了几十万字的读后感,用来激励和警醒自己。通过司马防的事迹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精通的是《汉书》,这本书儿更不是儒家经典。无论怎么看,司马家族也不是东汉时代标准的名门望族,家族历史也没多悠久。

司马儁、司马防父子最爱历史,并且也能凭着这个有些名气,其实正是反映了一个现象:从东汉中期开始,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正在改变。因为人们开始发现,光是靠着几本儿儒家经典,实在是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比如,对于名门望族们来说,怎么在官场里结党营私、聚敛钱财,对于地方豪强来说,怎么在地方上称霸一方、经营产业,这些儒家经典里都没有。为了开拓眼界,更为了学会怎么认识和适应现实,很多人开始注重多看书、看杂书、尤其是看史书。

在社会思想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是必然的。司马儁、司马防父子爱好史学,并且还要用史学深深地影响他们的后代,就决定了这样的家族,必定在巨大的社会变化面前,适应性更强、生命力更旺。当初在狱中绝望自杀的司马均绝对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侍奉的东汉王朝,会因为一个董卓的出现而分崩离析;自己的后代,会以这场分崩离析为契机,成为君临天下的第一家族;而自己的牌位,居然会进入皇家寺庙,成为全中国第一家族最正宗的第一祖先。

司马家族崛起的故事,现在开始。

2 、最后的平民一品D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1、导火索——封王归国C4、孙皓投降A1 、天命和正统3、钟会邓艾之乱B4、去留之争A5、过于优秀的弟弟A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1、无人性的孙皓A1、千年鲜卑人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4 、酒神刘伶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5、清谈误国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4、魔鬼皇后A1、德才兼备的帅哥A4、伟大的羊祜1、嵇康之死C6、杨家党的兴起A4、魔鬼皇后A1、嵇康之死C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5、流放C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4、去留之争E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4 、酒神刘伶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1、嵇康之死B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1、灭吴战争的迷雾3、王濬!前进!B2、在乱世中崛起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1、千年鲜卑人A6、 失败的道德改革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3、王濬!前进!A4、含恨而死D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2 、最后的平民一品B2 、最后的平民一品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1、无人性的孙皓B4、高平陵政变B1、曹髦之死4、孙皓投降A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1、千年鲜卑人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2 、醉酒的阮籍B2 、醉酒的阮籍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A3、绝代谋臣之路B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3、伟大的全才A4、含恨而死B3 、废立大权A1、遥远的过去1、导火索——封王归国A4、去留之争B3、千年西北血泪史C2 、最后的平民一品D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4、去留之争D3、王濬!前进!B4、去留之争E2、如愿以偿6 、司马懿的悲剧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2、司马师的大屠杀A2 、最后的平民一品D7、贾家党的反击B3 、决裂2 、醉酒的阮籍A1、嵇康之死C2、如愿以偿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5、西北守护神B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1 低能儿?幸运儿?2 、最后的平民一品B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
2 、最后的平民一品D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1、导火索——封王归国C4、孙皓投降A1 、天命和正统3、钟会邓艾之乱B4、去留之争A5、过于优秀的弟弟A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1、无人性的孙皓A1、千年鲜卑人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4 、酒神刘伶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5、清谈误国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4、魔鬼皇后A1、德才兼备的帅哥A4、伟大的羊祜1、嵇康之死C6、杨家党的兴起A4、魔鬼皇后A1、嵇康之死C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5、流放C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4、去留之争E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4 、酒神刘伶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1、嵇康之死B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1、灭吴战争的迷雾3、王濬!前进!B2、在乱世中崛起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1、千年鲜卑人A6、 失败的道德改革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3、王濬!前进!A4、含恨而死D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2 、最后的平民一品B2 、最后的平民一品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1、无人性的孙皓B4、高平陵政变B1、曹髦之死4、孙皓投降A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1、千年鲜卑人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2 、醉酒的阮籍B2 、醉酒的阮籍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A3、绝代谋臣之路B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3、伟大的全才A4、含恨而死B3 、废立大权A1、遥远的过去1、导火索——封王归国A4、去留之争B3、千年西北血泪史C2 、最后的平民一品D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4、去留之争D3、王濬!前进!B4、去留之争E2、如愿以偿6 、司马懿的悲剧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2、司马师的大屠杀A2 、最后的平民一品D7、贾家党的反击B3 、决裂2 、醉酒的阮籍A1、嵇康之死C2、如愿以偿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5、西北守护神B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1 低能儿?幸运儿?2 、最后的平民一品B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