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

在司马炎确定的西晋灭吴的领导层里,贾充是总指挥,杨济是副总指挥,琅邪王司马伷、安东将军王浑、建威将军王蓉、平南将军胡奋、镇南大将军杜预、龙骧将军王濬,分别从东到西,分六路大军进攻东吴,这份名单精确的反映了司马炎想怎么样改造西晋朝局,他们在灭吴前后的表现际遇,也精确的反映了在西晋朝廷里,各种势力的大小高低。

在这次灭吴的领导层里,上升速度最明显的杨济了。作为杨家党三巨头里唯一一位善于带兵打仗的人,他被任命为灭吴的副总指挥,可是他这个时候的官阶,还只是三品的冠军将军,而且就连这个三品将军,还是代理的,以这种地位,却能辅佐一品太尉贾充,统率官品比他高的杜预、王浑,司马炎极力力挺杨家党的意图,已经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了:而司马炎最宠爱的胡贵妃的老爸胡奋,也担当了统领一路大军的重任,这就更加充分的表明司马炎想要抬高外戚势力的意图。

但在努力提拔外戚势力的同时,司马炎也不能把皇族、贾家党和其他士族一脚踢开,他必须让这些既得利益者明白,伐吴对于他们来说是绝对有利可图的,这是一项对他们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只有他们和司马炎一起用劲儿灭吴,灭吴战争才能胜利。

司马伷是皇族元老,是司马炎的叔叔,他虽然一直镇守地方,可是并没有真正打过什么可圈可点的战役,在这次这次灭吴战争中,他虽然也是带领几万大军的一路统率,但是并没有遇到什么强敌,建业附近的主力,都是王浑消灭的,可是在连敌国皇帝孙皓,也知道把玉玺送给他来表示自己真心归降,连孙皓都明白,司马伷的身份,更像是个监军,而不是个战将。而在朝廷里声望仅次于司马炎的司马攸,从头至尾都没有参与到灭吴战争中来,因为司马炎是绝对不会让他分享灭吴荣光的。

贾家党的老大贾充,本来是最坚决的反战派,可是却被司马炎强行任命为伐吴战争名义上的总指挥,绑在了伐吴的战车上,硬逼着他和自己合作;另一个巨头荀勖也在灭吴中担当了皇帝秘书的角色;第三个巨头冯紞,从来都没有带过兵打过仗,也在灭吴前夕被闪电任命为汝南太守(河南息县),在长江中游跟着王濬进入建业,一起沾了个头功的光;而当初最积极的主战派杜预,反而在最消极的反战派贾充的领导下当了西路军总司令,另一个唯一的水军主力、但是出身平常的王濬,却始终在杜预、王浑的领导之下,作为一个二级军团,始终不能得到独立自主作战的权力。

在这些人里,身份最特殊的就是王浑了,他是个典型的有文化、有风度的高门士族子弟,但又常年镇守中原、淮河,是个典型的战将,他的儿子王济又是司马炎的姐夫,他兼有士族、战将、外戚的三重身份,能文能武、能内能外,在西晋朝廷里,除了贾充,恐怕再也找不出比他势力还大的大臣了。但是,王浑在歼灭东吴帝国建业方面主力之后,在东吴帝国首都已经几乎成为一座空城的时候,却仍然迟疑不肯渡江,他不渡江,不是等待东吴帝国自己来投降,也不是等待司马炎的下步计划,是因为即使在这个时候,贾充、荀勖以及众多的大臣仍然对继续伐吴表示坚决而明确的反对,王浑害怕万一失败,半世英明毁于一旦,害怕被反战派们找到打击报复的借口,害怕司马炎因为这些声势浩大的反战派再次变卦,害怕自己一旦攻克了建业,灭掉了吴国,非但不是首功一件,却要为了他司马炎的雄心,得罪了以贾充为首的、人数众多的反战派,给自己树敌。

杜预是司马炎的姑父,是皇亲国戚,他当然知道王浑知道的这些内情,所以当他正在安抚荆州(湖北湖南)的时候,一听到贾家党又散布停止伐吴的言论,吓出一身冷汗,立刻派出使者去劝司马炎不要听从,就是怕在反战、厌战、畏战情绪弥漫朝野的情况下,司马炎耳朵一软,伐吴功败垂成。但是,由于王濬的当机立断,杜预的使者还没有赶到洛阳,东吴的孙皓已经向王濬投降。贾充知道以后,又害怕又羞愧,就去向司马炎赔罪,可是司马炎这个时候功业已成,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他以胜利者的身份,在皇宫大殿里,非常厚道的接见了贾充,保留了他的仪仗、威严,但是免去了他可以处罚大臣的假黄钺(月)待遇,同时免去了他的属官,让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东吴灭亡之后,司马炎大封有功将领,然而这些赏赐,却因为顾及士族集团的既得利益,搞得非常不公平,甚至是非颠倒、赏罚不明:

贾家党人本来是坚决的反战派,反而得到了极为丰厚的奖赏:只是个挂名总指挥的贾充,在已经是公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八千户人家的税收,他的弟弟贾混、侄孙子贾众都增加了封邑,他的另一个侄孙子贾畅被封为新城亭侯,还有一个侄孙子贾盖被封为安阳亭侯,可以说是没有尺寸之功,却是一门荣光;从头至尾根本没有参加伐吴战争的荀勖,硬是捞到了一个上传下达有功的名声,他的一个儿子也被司马炎封了个亭侯(三等侯爵),还有一个孙子荀显也为封为颍阳亭侯;跟着王濬凑数儿的冯紞,也升任御史中丞(大监察长);灭吴态度一直摇摆不定、首鼠两端的王浑,被封为京陵公爵,他的弟弟王湛被封为关内侯,三儿子王澄被封为亭侯。

而真正在灭吴战争中发挥中坚作用的羊祜、杜预、张华、王濬,由于是坚定的灭吴支持者,他们得罪了大多数不支持灭吴的士族集团,结局也十分耐人寻味:羊祜一直以副总理的身份外镇襄阳,到临死才能回到中央,而且死不瞑目,没能看到伐吴的那一天;三次上书请战、攻克湖北湖南全境的杜预,只被封了个一级侯爵当阳县侯,而且以后一直在湖北湖南挖水渠,最后死在回到洛阳的路上,也没有回到中央;出身低微的张华虽然暂时被封为一级侯爵广武县侯,不久就被荀勖、冯紞排挤出朝廷,外放到了遥远的幽州(河北北部)。

出身平常却取得灭吴第一功的王濬,结局是最惨的:他本人被王浑、周浚这些士族大臣告得焦头烂额,险些成为第二个冤死的邓艾,最后也只能被封为一级侯爵襄阳县侯,成天喝酒泡妹妹,醉生梦死,更值得一提的是,西晋灭亡之后,偏安南方的东晋朝廷为了标榜自己的正统性,把西晋很多功臣幸存的后代都封了爵位,而王濬有消灭东吴的大功,他的两个孙子尽管有当时的权臣桓温说情,却始终没人响应,始终不能得到任用,最后只能贫困终老、子孙都默默无闻。

灭吴战争的谜团,至此全部解开,整个波澜壮阔的伐吴战争,被西晋王朝贪生怕死、固守利益、结党营私的西晋士族集团、尤其是贾家党人,搞得几乎变了味道。羊祜、杜预、张华、王濬这些西晋王朝真正的中流砥柱的功劳,却被士族集团残酷的抹杀掉、夺过来,而司马炎为了维持朝廷大致和谐,明知杜预、王浚他们得到的封赏太少,也只能对这种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历史是公平的,后人在读到灭吴的这段历史当中,却总是把羊祜这些人看做是伐吴战争的主角;至于司马炎这个皇帝,几乎都成了配角;而当时极力反战、极力保护既得利益的贾家党人,却作为一个王朝的污点,永远的被钉在了耻辱柱上,一直到死,再也不能翻身。

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2、三国时代的结束A4、含恨而死D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2、三国时代的结束B5、西北守护神C1、无人性的孙皓B3、王濬!前进!A5、清谈误国2、在乱世中崛起A4、含恨而死B3、贾家党三巨头A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4、高平陵政变C1、曹髦之死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1、千年鲜卑人A5、贾南风的政变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2、在乱世中崛起A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4、孙皓投降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3、绝代谋臣之路A2 、以德服人A1 、短暂的蜜月时期2 、最后的平民一品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4 、酒神刘伶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序言2、司马师的大屠杀B4、孙皓投降B3 、西晋官职大展出C5、西北守护神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3、永远的遗憾B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3、贾家党三巨头B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6 、司马懿的悲剧3、钟会邓艾之乱B3、伟大的全才A3 、决裂2 、最后的平民一品B5、西北守护神B7、贾家党的反击B2、艰难幸运高官路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1、无人性的孙皓B3、贾家党三巨头B5、流放C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3、千年西北血泪史B1、导火索——封王归国C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5、贾南风的政变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1、嵇康之死B5、过于优秀的弟弟A2、司马师的大屠杀A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1、导火索——封王归国C3、贾充的谢幕B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1、千年鲜卑人C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3、钟会邓艾之乱A3 、废立大权A3 、废立大权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5、举国欢庆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3、钟会邓艾之乱C5、贾南风的政变B3、绝代谋臣之路A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3、钟会邓艾之乱C2、艰难幸运高官路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1 、伪善系统的崩溃1 、天命和正统2 、最后的平民一品D4、魔鬼皇后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3、自掘坟墓B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
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2、三国时代的结束A4、含恨而死D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2、三国时代的结束B5、西北守护神C1、无人性的孙皓B3、王濬!前进!A5、清谈误国2、在乱世中崛起A4、含恨而死B3、贾家党三巨头A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4、高平陵政变C1、曹髦之死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1、千年鲜卑人A5、贾南风的政变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2、在乱世中崛起A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4、孙皓投降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3、绝代谋臣之路A2 、以德服人A1 、短暂的蜜月时期2 、最后的平民一品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4 、酒神刘伶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序言2、司马师的大屠杀B4、孙皓投降B3 、西晋官职大展出C5、西北守护神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3、永远的遗憾B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3、贾家党三巨头B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6 、司马懿的悲剧3、钟会邓艾之乱B3、伟大的全才A3 、决裂2 、最后的平民一品B5、西北守护神B7、贾家党的反击B2、艰难幸运高官路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1、无人性的孙皓B3、贾家党三巨头B5、流放C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3、千年西北血泪史B1、导火索——封王归国C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5、贾南风的政变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1、嵇康之死B5、过于优秀的弟弟A2、司马师的大屠杀A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1、导火索——封王归国C3、贾充的谢幕B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1、千年鲜卑人C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3、钟会邓艾之乱A3 、废立大权A3 、废立大权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5、举国欢庆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3、钟会邓艾之乱C5、贾南风的政变B3、绝代谋臣之路A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3、钟会邓艾之乱C2、艰难幸运高官路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1 、伪善系统的崩溃1 、天命和正统2 、最后的平民一品D4、魔鬼皇后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3、自掘坟墓B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