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永远的遗憾B

张华,字茂先,范阳郡方城县人(河北固安)人。张华的父亲张平,曾经担任过曹魏帝国的渔阳太守(北京密云)。张华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张华和守寡的老娘无依无靠,最后沦落成为放牛娃。

但是张华这个放牛娃,并没有把放羊当成一辈子的事业,在闲下来的时候,他仍然不忘刻苦学习。这样下来,等到成年的时候,张华已经成为一个博览群书的大才子,他的才学和阅历,远远超过了当时乡里的同龄人,而且,张华为人特别讲义气,只要是朋友有事,他一定帮忙帮到底。虽然家境仍然很贫穷,但是张华不懈奋斗和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精神,得到了同乡人的高度尊敬。

当时张华所在的县里,有一个叫刘放的同乡也看中了张华。这个刘放可不是一般人,他就是服侍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代人的老牌儿红人。在年老退休以后,刘放回到了他的封地,因为他的爵位是方城侯,他的封地也就在方城,他也就和张华住在了一个县里。可以说,除了地方官,他是这里数一数二的大人物,不知什么原因,阅人无数的刘放在见到张华以后,非常坚决的相信张华以后一定能出人头地,毫不犹豫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刘放虽然曾经大红大紫过,不过他并没有帮上张华什么忙,因为就在张华刚刚才二十岁、还结婚没多长时间的时候,刘放就去世了。当时已经是司马家族的时代,刘放即使活着,他的关系都不一定那么好使,何况还死了,于是,张华没有能通过这次和曹魏没落贵族的婚姻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仍然只是一个社会底层的人,只不过他的老婆刘小姐给他带过来很多嫁妆,张华只是生活变得富裕了而已。

但张华的志向从来没有被磨灭过。在闲下来的时候,他写了一首叫《鹪鹩(交辽)赋》的诗,在诗里,张华着重描写鹪鹩——这种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十分常见的普通鸟类,虽然外表平平常常,但从不放弃自强自尊,永远都是勤勤恳恳营造自己的生活,借以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张华的这篇充满斗志和理想文章,不久就广泛的流传开来,后来就到了当时天下闻名的大才子、“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手中,阮籍看完张华的文章,也被他文章中所体现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所感动,评价张华是辅佐皇帝的栋梁之才。阮籍是当时知识界里的一等名人,有了他的超好评语,寂寞了很久的张华终于一炮打响,进入了他人生的春天。

不久,张华得到当地太守鲜于嗣(四)推荐,拟推荐的职位是专门给大才子们预备的中央大学教师(太常博士)。张华还没有到任,他的同乡、当时的大红人卢钦就向司马昭大力的推荐了他,于是,张华受到重点培养,立刻被改派到河南尹(洛阳市长)身边担任丞(首席副官),但是也没有上任,司马昭就又把他为佐著作郎(中央图书馆馆长助理)。

张华的文才非常好,所以他在工作上也非常得心应手,写出过不少好文章,司马昭对这个年轻人很满意,不久就让张华担任了自己的长史(首席副官)。在司马昭征讨钟会的时候,张华也随军出征,全权负责军营里各种文书的上传下达,没有出过任何大错,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张华真正的进入司马昭的核心班底,也成为之后司马炎的第一笔杆子。司马炎称帝以后,张华被封为黄门侍郎(皇帝秘书侍从)、享受关内侯的爵位,终于走到了皇帝身边、进入红人的行列。

张华之所以能成为红人,全靠他多年在艰苦环境下的阅历和积累,而这种才华,终归不会被永远埋没,只要一有机会,一定会绽放光彩。有一天,司马炎把张华叫来,向他询问汉朝时候皇宫里的各种礼仪和法律制度。张华果断的抓住了这次机会,完美的展示自己的才学,他不仅对答如流,还绘声绘色的画出了讲解图,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让司马炎感到深深陶醉。从此,司马炎和身边的人对张华佩服的五体投地,当时的人们就把他比作中国的成文法典之父——子产,用来评价他在西晋王朝法律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张华这次不仅出名,而且还在皇帝身边出了名,命运终于向这位放牛娃出身的大才子,打开了跻身上流社会的大门。几年之后,张华官升中书令(皇帝办公室主任),之后又被加授散骑常侍(皇帝骑马侍从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高官。

正在张华终于步入人生春天的时候,和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去世了,张华悲痛万分、几近癫狂,立刻休假去给老娘守丧。当时,父母去世,一品以下官员都要去办丧事的,但是因为张华所担负的工作实在太重要了,司马炎根本离不开他,所以在他刚走了没多长时间,司马炎就特别给张华下达命令,让他停止休假,立即重新工作。

早年的底层经历,让张华更加了解到了人生之难、百姓之难,所以他对能带来天下太平的灭吴战争,有着很多出身名门的同事们所不能了解的一种认识。所以当羊祜提出灭吴的计划时,在绝大多数人都反对的情况下,张华对羊祜却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坚定的支持,因为一种对国家对百姓的责任,让张华成为了羊祜最真挚的朋友之一,这种朋友,不会因为不见面而淡漠,不会因为时间而疏远。

百感交集的张华到了羊祜家里,看到了奄奄一息的羊祜。作为好友、作为羊祜的支持者,张华赶到一种悲凉。羊祜躺在床上,向张华发出了最后的呐喊:“孙皓凶暴残忍已经到了极点,如果现在行动,可以不战而胜。假如有一天孙皓死掉,东吴再立一个贤明的君主,那么我们虽然再有百万大军,也跨不过长江去了,东吴就会成为最大的后患!张华,成就我的志向的人,就是你,一定要劝说皇上伐吴啊!“

张华忠实的把羊祜的原话带给了司马炎,终于使得司马炎下定了决心,他想让羊祜挂帅指挥伐吴,但是羊祜的身体已经不能支撑起这个责任了,他向皇帝委婉的做出了推辞:“夺取东吴我不一定要去,但是等平吴之后,就要劳累您圣明的思虑了。我不敢居功、也不敢捞名,但是如果伐吴结束,应当立即委派官员去那里镇抚,希望您慎重地选择合适的人选。”

公元278年11月26日,在一个特别寒冷的日子里,羊祜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享年58岁,临死前,推荐杜预继承他的职位。

据说,司马炎知道羊祜去世的消息,哭得死去活来,流下的眼泪沾在胡须和鬓发上,因为天气特别冷,立刻结成了冰。

荆州的百姓们听到羊祜去世的消息,都停止了日常经营,从城市到乡村,到处都是痛苦的百姓的哭声,就连吴国守卫边境的将士们,也为羊祜的死而流泪。为了表示对羊祜的尊敬,荆州百姓从此把窗户改称为门,把户曹(民政局长)的改称为辞曹,因为窗户里的户字、户曹里的户字,都和羊祜的名字读音相同。这是一种避讳的方法,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享用,但是羊祜也享用到了,不过皇帝的避讳是用刑罚来维持,而羊祜的避讳,却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来保护。

羊祜生前,总喜欢到襄阳附近的岘山游玩,在那里和人喝酒聊天,总是流连忘返。有一次,他看到岘山的景色,不禁慨然长叹,回头对随行的人说:“自打有了宇宙万物,就有了这座山,不知道有多少像我们这样的人来过这个地方,可是又有多少人从此再也消失不见。如果我死了以后还有灵魂,一定要再登这座山。”旁边的人说:“大人您以德服人,天下共知,您的故事必然会和这座山一样长久。至于我们,就恐怕只能像您说的一样,变成鬼来游这座山喽!”

不久,襄阳的百姓自发在岘山上为羊祜建了一座庙,一年四季祭祀,又自发给他立了一个碑,来表达对羊祜的纪念。来祭奠羊祜的人们望着这座碑,几乎没有不落泪的,所以这座碑被人们称为堕泪碑,而羊祜的故事,也终于和岘山融为一体,永远流传到了现在。

5、贾南风的政变A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3、废立大权B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4 、酒神刘伶2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3、伟大的全才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A4、含恨而死C1、嵇康之死A4、去留之争E1、灭吴战争的迷雾1、无人性的孙皓B4、夫妻双进鬼门关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3、贾家党三巨头A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3 、西晋官职大展出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2、三国时代的结束B1 、短暂的蜜月时期4、去留之争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7、贾家党的反击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1、曹髦之死4、去留之争B4、含恨而死A5、贾南风的政变C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5、流放C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2 、司马炎的禅让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3、自掘坟墓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3、绝代谋臣之路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1、德才兼备的帅哥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3 、废立大权A4 、酒神刘伶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6、杨家党的兴起B4、含恨而死B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5、过于优秀的弟弟B2 、醉酒的阮籍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1、嵇康之死B1、嵇康之死A3、钟会邓艾之乱C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2 、以德服人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6 、司马懿的悲剧2 、最后的平民一品B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4、夫妻双进鬼门关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A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5、过于优秀的弟弟A3、千年西北血泪史B2 、醉酒的阮籍B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1、导火索——封王归国C4、魔鬼皇后A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1、德才兼备的帅哥B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4、高平陵政变C1 、短暂的蜜月时期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6、接过爸爸的旗帜2 、醉酒的阮籍B1、无人性的孙皓B5、举国欢庆A3、自掘坟墓A3、绝代谋臣之路A1、千年鲜卑人C5、流放B5、清谈误国7、贾家党的反击B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2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
5、贾南风的政变A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3、废立大权B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4 、酒神刘伶2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3、伟大的全才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A4、含恨而死C1、嵇康之死A4、去留之争E1、灭吴战争的迷雾1、无人性的孙皓B4、夫妻双进鬼门关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3、贾家党三巨头A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3 、西晋官职大展出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2、三国时代的结束B1 、短暂的蜜月时期4、去留之争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7、贾家党的反击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1、曹髦之死4、去留之争B4、含恨而死A5、贾南风的政变C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5、流放C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2 、司马炎的禅让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3、自掘坟墓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3、绝代谋臣之路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1、德才兼备的帅哥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3 、废立大权A4 、酒神刘伶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6、杨家党的兴起B4、含恨而死B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5、过于优秀的弟弟B2 、醉酒的阮籍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1、嵇康之死B1、嵇康之死A3、钟会邓艾之乱C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2 、以德服人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6 、司马懿的悲剧2 、最后的平民一品B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4、夫妻双进鬼门关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A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5、过于优秀的弟弟A3、千年西北血泪史B2 、醉酒的阮籍B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1、导火索——封王归国C4、魔鬼皇后A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1、德才兼备的帅哥B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4、高平陵政变C1 、短暂的蜜月时期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6、接过爸爸的旗帜2 、醉酒的阮籍B1、无人性的孙皓B5、举国欢庆A3、自掘坟墓A3、绝代谋臣之路A1、千年鲜卑人C5、流放B5、清谈误国7、贾家党的反击B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2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