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艰难幸运高官路B

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死活难逃你毒手,大概指的就是杜预碰到的这种情况了。

杜预心里这个气啊,心想大侄子啊,你这个皇帝咋当的啊,故意考验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吧?杜预无奈了,而且很无奈,最无奈的莫过于在仇人底下当差了。杜预这个不痛快啊,心说我都跑到大西北来了,居然还是躲不过这个老冤家。

当时,杜预所在的秦州地区,已经爆发了鲜卑人秃发树机能的起义,秦州第一任刺史胡烈刚刚被杀,叛乱已经处于失控的状态,大西北的官兵,谈起这帮鲜卑起义军就心惊胆战,好像老鼠见了猫。在这种情况下,杜预收到了长官石鉴给他的重任:带领部队消灭叛军。

这明显是个送死的任务。当时杜预的部队,虽然早已经超过了三百个人,一百匹马,但是绝对不可能打败叛军。咱们算比账,在这之前,秃发树机能已经击败并杀死了西晋的秦州刺史胡烈,就在胡烈被打的眼看完蛋的时候,西北军区司令司马亮派部将刘旗去营救胡烈,可是刘旗硬是吓的没敢去,眼看着胡烈打光战死。

大家想想,杜预现在虽然和当时的胡烈一样,都是秦州刺史,可是胡烈那时候率领的是没有受到重创的主力军团,这样的部队,都被打的全军覆灭,连胡烈自己的一条老命都没保住。杜预现在率领的呢,是那场战争后的幸存者和刚补充的新兵蛋子,领着这样的军队去打比胡烈那时候更加强大的叛军,绝对是有去无回、自寻死路。

对于杜预来说,老命绝对比军命重要的多。于是,杜预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决定违抗军法,不执行石鉴的命令。按照当时的军法,战时不执行长官的命令,可是要被杀头的。所以,杜预不敢明着说石鉴你这个XXX这不是明摆着让老子去送死么之类的话,他就找了个借口,和石鉴说,鲜卑人是马上民族,草盛马肥的6月根本不适合和这样的敌人作战,另外军队刚打了大败仗,兵源和粮草都还没有补充完善,这些问题不解决,根本不能打胜仗,所以交战的时间只能定在第二年的春天。

为了表达的意思清楚和道理充分,杜预把他的意见还归纳成了“五不可,四不须”,说得是有条有理,让石鉴结结实实的碰了一回软钉子。石鉴老羞成怒,以拒不执行军令的罪名,将刚刚当了不到一年秦州刺史的杜预逮捕,然后扔进囚车里送到首都洛阳,让廷尉(司法部)治罪判刑。

前面我们说过,按照正常情况,战时违反军令是要被杀头的,杜预违反军令的事实确实是没的狡辩,杀头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了。可是杜预自己救了自己一条性命,没死成,为什么这么说呢?杜预参与主编的《泰始律》中保留了曹魏帝国时期的“八议”制度,这个“八议”制度规定了,有八种身份的人犯了罪,不能直接判刑,要报给皇帝本人裁决。杜预的老婆就是司马炎的亲姑姑,他是司马炎的姑父,算是皇帝的亲戚,在“八议”的范围之内,这才保住了性命,但是和爸爸一样,丢掉了好容易恢复的丰乐亭侯的爵位,同时也丢了官。

冤家,彻底的冤家。两次被石鉴这个XXX找碴罢了官,这次还差点被杀头,不报此恨,誓不为人!不过此时的杜预已经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了,他除了恨,什么也不能做,只好在郁闷中继续读书,等待新的机会。

第二年的年末,也就是271年11月的时候,杜预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三个机会。当时并州(山西)本来已经归顺的匈奴统帅刘猛,不堪西晋的压迫,起兵叛逃,后来又不断南下攻打西晋。司马炎到底没有忘记他这位全才的姑父,赶快任命杜预当度支尚书(军事后勤部长),掌管全国的经济财政事宜,杜预在任内大搞经济建设,提出了很多可行性意见并立刻实施,得到了司马炎的高度赞扬。

第三次出山的杜预,深刻的吸取了前两次失败的教训,决定和自己的老对头石鉴算算账,永远消除这个隐患。正赶巧的是,在杜预走后,石鉴亲自进攻秃发树机能,结果也被打得惨败,只好龟缩回驻地,眼看着鲜卑叛军肆虐而毫无办法。但是即使战败了,石鉴也要向司马炎汇报一下杀敌人数,为了体现出自己部队的作战英勇和对敌斗争的艰苦卓绝,石鉴把实际的战果稍微夸大了一些。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自然让一些比较正直的将领们看不过去,所以一些风言风语自然也会悄悄的流传开来,当然也流进了消息灵通的杜预的耳朵里。

不久,杜预以最快的速度收集了最确凿的证据,弹劾石鉴虚报军功,石鉴一瞧杜预竟然主动出击弹劾自己,也激烈反击,把杜预一些陈年老账也都统统翻了出来,闹到最后,差点儿连逛窑子扣**这种事儿都说了出来,连司马炎这个出了名的厚道人也觉得这么下去太损害安定团结的大局了,干脆把石鉴和杜预一起罢官。不过,司马炎也明白杜预是为了出一口憋了多少年的恶气,虽然名义上免了他的官,但仍旧让他代理这个职位,所以说,杜预并没受到实际的打击。

杜预因为石鉴三番两次闹别扭的事情,大大损坏了自己原本非常不错的名声,一时间成了西晋官员最热门的话题,但是要让我个人来说,杜预还真是有些冤枉,最起码不是主要责任的一方。

石鉴这个人,虽然有点儿耿直的名声,但是这种耿直,却让人觉得比较异样。我个人认为,耿直应该是对人对己都要求严格,如果只对别人严格,却对自己宽容,那这就是小心眼,是偏激,是假正经。虚报军功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也有很多正直的将领,是不屑于做这种事的,石鉴向来号称明察秋毫,但是为了自己的功劳,却肯主动违法乱纪,可见他的人品也不过如此,起码比杜预要差不少。

作为一个皇帝,司马炎当然也很清楚石鉴是个什么人,也当然很清楚杜预是个什么人,所以杜预虽然因为和石鉴不和三次被免职,却能三次被重新启用。最后,杜预始终在度支尚书(军事后勤部长)的位子上稳坐泰山,再也没有受到过重大打击,这一坐就是七年,直到他接替羊祜。

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1、千年鲜卑人C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2、艰难幸运高官路B1、千年鲜卑人B6、杨家党的兴起A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2 、醉酒的阮籍B1 、伪善系统的崩溃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B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2、如愿以偿4、含恨而死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4、含恨而死B3 、新新人类阮咸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2、艰难幸运高官路A4、去留之争E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3、绝代谋臣之路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4、去留之争D3 、新新人类阮咸2 、以德服人B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2、在乱世中崛起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2 、最后的平民一品C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3、永远的遗憾B1、德才兼备的帅哥B2 、以德服人A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5、贾南风的政变C4、高平陵政变C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序言3、永远的遗憾B2、在乱世中崛起A4、魔鬼皇后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4、孙皓投降A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A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1、灭吴战争的迷雾4、含恨而死D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1、千年鲜卑人A3、永远的遗憾B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A5、流放B5、过于优秀的弟弟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3、钟会邓艾之乱A3、绝代谋臣之路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2、三国时代的结束B1 、天命和正统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5、流放A1、导火索——封王归国A1、千年鲜卑人B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1、导火索——封王归国C1、导火索——封王归国C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2 、最后的平民一品C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3、贾充的谢幕B5、流放C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A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3、废立大权B4、魔鬼皇后A1、千年鲜卑人A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3 、西晋官职大展出B3、千年西北血泪史C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
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1、千年鲜卑人C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2、艰难幸运高官路B1、千年鲜卑人B6、杨家党的兴起A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2 、醉酒的阮籍B1 、伪善系统的崩溃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B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2、如愿以偿4、含恨而死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4、含恨而死B3 、新新人类阮咸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2、艰难幸运高官路A4、去留之争E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3、绝代谋臣之路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4、去留之争D3 、新新人类阮咸2 、以德服人B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2、在乱世中崛起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2 、最后的平民一品C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3、永远的遗憾B1、德才兼备的帅哥B2 、以德服人A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5、贾南风的政变C4、高平陵政变C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序言3、永远的遗憾B2、在乱世中崛起A4、魔鬼皇后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4、孙皓投降A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A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1、灭吴战争的迷雾4、含恨而死D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1、千年鲜卑人A3、永远的遗憾B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A5、流放B5、过于优秀的弟弟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3、钟会邓艾之乱A3、绝代谋臣之路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2、三国时代的结束B1 、天命和正统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5、流放A1、导火索——封王归国A1、千年鲜卑人B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1、导火索——封王归国C1、导火索——封王归国C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2 、最后的平民一品C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3、贾充的谢幕B5、流放C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A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3、废立大权B4、魔鬼皇后A1、千年鲜卑人A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3 、西晋官职大展出B3、千年西北血泪史C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