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

列子

列子,前450年—约前375年,名寇,又名御寇,战国郑国人(今河南中牟),道家人物。

饿呀!

树上挂的是腊肠吗?地里长的是葱饼吗?

相国子阳要是再送米过来,我要不要收呢?他应该不会再来了吧。唉,想想那次去南郭子家最好玩了。我带了四十多个弟子过去,大家放开肚皮吃,把南郭先生吃得脸都黑了。哈哈哈。

咦,刚才头上飞过的是烤鸭吗——不行,我要忍住,一定不能在徒弟面前出丑。

“来,大家听好了。要意守丹田,气沉小腹,再运气上身,借力而行。注意,重心尽量往上提,越高越好。能提到脑袋上,不用动,风吹着就能飞。好,你们几个做得不错。那边的人过来。。。。。。”

。。。。。。

“师兄,轻功真的好难练呀。”

“你刚来,会有些不习惯。要有毅力,像列子师傅一样,一天就吃一顿,来锻炼和提高身体的忍耐极限。只有这样,才能像他那样,脚一踩五尺高,风一吹三丈远。”

“可我一顿没吃,走路就轻飘飘的。”

“对,要的就是这种感觉——不说了,说得我也有点饿了!”

选自列子的《列子•说符》,有些是我瞎编的。好吧,大部分是我瞎编的。

列子年轻时比较好动,到处乱跑,这才练就了后来庄子所说的“御风而行”的“轻功”。当然,可能跟“常挨饿身体瘦”也有关。

他曾去过武当山,拜关尹子为师。关尹子就是尹喜,在函谷关遇到老子的那位。后来他成了道家大师,据说就到武当山隐居。

回来后,列子又满郑国跑,分别拜了壶丘子、老商氏、伯高子等人为师,向他们学习道家知识。

其实,当时郑国国内并不太平。

郑国建国很晚,在西周末才建立的,不过在春秋刚开始时,就很雄起了一把。它的第三任国君郑庄公雄才大略,使郑国空前强盛,第一次称霸诸侯,比春秋五霸第一位霸主齐桓公还要早了近三十年。如果按春秋九霸来分,他就是第一位霸主。

春秋霸主有两种分类,一种是常见的春秋五霸,一种是不常见的春秋九霸。

春秋五霸主要又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史记索隐》(唐代司马贞撰写)的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一种是《荀子•王霸》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九霸的说法是:郑庄公、齐僖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晋悼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而关于春秋五霸,其实还有好几个说法,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过现在一般采用上面两种说法。

在老大哥郑庄公死后,郑国就陷入王室内斗,从此一蹶不振。除了约两百年后,子产当相国时,国力恢复了一些,其它时间它都是要生要死的。

这是因为除了内乱,郑国还地处中原的中央地带,周围大国如晋、楚、秦等,要到对方去,都要经过这儿。正常时期它倒还有点优势,比如收个过路费摆摊费什么的,但一旦那些国家互相不爽打架时,可就倒了血霉了,谁都要到这里踩两下。就好比你左右邻居打架,锅碗瓢盆到处飞,你站中间,冷不丁的一个钢锅就扣头上了。

所以这里古称“四战之地”,就是现代版的“巴尔干半岛”。后来北方赵国的邯郸也属这种悲催之地。

由于悲苦的地理位置,所以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几乎都是给人当小弟的命。旁边哪个国家强大,它就跟着哪个国家混。但小弟也不好混,当那个国家衰落了,它就被其它国家当出气桶,第一个挨揍。即使是平常,有事没事地也有人往这儿扔铁锅,所以每次国力刚刚恢复一点点,又被打回解放前。

同在这一地带的还有几个难兄难弟,像陈蔡宋卫等较小国家,也是被贱踩的命,早早地就被其它大国或灭或收附。

列子28岁时,郑国这一悲催地带的霉运再一次爆发,韩国(当时还不能称韩国,虽然当时它已从晋国中分离出来,但直到前403年才被封侯称国)向外扩张来攻打郑国,还把郑国国君给打死了。于是两国开始冤冤相报,战争一直不断。

不过,这和忙于奔波的列子没什么关系。大约30多岁时,大概终于跑累了,列子开始呆在老家,收徒教学,写书传道。期间,因郑国发生了饥荒,他曾带弟子去卫、齐逛了一圈。

由于受道家影响,不求名利,安贫乐道,同时估计弟子们家境也不咋地,所以列子家里特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有上顿没下顿的,面黄肌瘦,身轻如燕,所以他的“轻功”特别好。怪可怜见的。

据说当时郑国相国子阳,听说了列子的名声和境况,就送他十车粮食。但列子却死活不肯收。正因为他性格清高,再加上看上去比较飘逸,所以被称为百家诸子中最达观、最磊落的一位。当然,也最贫苦。

这个,对于一顿不吃就虚脱的本人,实在不敢过多评论。

在列子53岁时,送粮给他的子阳相国被人杀死,郑国又开始内乱,再加上韩国不停地攻打,二十三年后,终于被灭国了。

郑国灭亡后,列子就不知所踪,也可能丧生在战乱中。

道家创始于老子,发展于列子,而大成于庄子。

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他创立了贵虚学派(列子学),被尊奉为“冲虚真人”。

列子重“虚”,即无执无为,有无皆忘,不执着拘泥,不作为,无所谓轻重贵贱。他的道号“冲虚”中的“冲”,古意也是指虚。

他主张清虚无为、顺乎自然的治世思想;提倡淡泊名利、安命处顺的处世心态;强调韬光养晦、与世无违的养生之道;讲究虚静坦荡、物我两忘的内心修养。同时,他还阐述了舍末明本、透过表面看本质的道理,以及肯定圣贤能士的必要和人为的作用(这个比老子有进步了)。

另外,列子还提出生死无别、万物齐一的思想,就是“生亦何哀,死亦何苦”什么什么的,希望人们摆脱现实的烦恼,缓解心灵的痛苦。

本意是好的,有时也挺有用,但长期有这种思想,就要不得了。老这么不去竞争、不思进取,说得难听点,跟混吃等死没什么区别。

列子写有《列子》一书,又名《冲虚经》,20篇,现存8篇。

它记载了先秦时期社会生活、文化活动以及民俗风习等许多珍贵史料,记述了一百多篇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如《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扁鹊换心》等,有关孔子的《两小儿辩日》也是选自其中。

除了这些作品,《列子》一书还提到宇宙生成的四阶段(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相对于虚空、形成元气、形成形体、形成质量四个阶段),以及“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等学说,这些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

另外,书中还有大量的养生与古代气功的论述,喜欢胸口碎石、飞檐走壁的人士,可以去深入研究。不过,后果请自负。

息妫许行许穆夫人白起王翦孙子李悝吕不韦许行李牧司马穰苴孟子韩非子尸子吕不韦白起孟子司马穰苴申不害范雎张仪司马穰苴伯牙甘德后记乐毅石申李冰郭偃宋钘申不害师旷李悝司马穰苴墨子西施廉颇甘德苏秦后记鬼谷子诸子百家(下册) 目 录诸子百家(下册) 目 录鬼谷子孔子孙子吕不韦春申君黄歇惠施宋钘鬼谷子孔子鲁班孔子许行作者简介及目录、序医竘宋玉文种作者简介及目录、序伯乐吕不韦许穆夫人孙子孔子伍子胥董狐蔺相如鬼谷子韩非子孙膑荀子平原君赵胜石申西施管仲老子伯牙禽滑釐邹衍吴起邓析宋钘司马穰苴猗顿吕不韦息妫墨子惠施扁鹊范雎孙叔敖李牧老莱子孟尝君田文孙叔敖孟胜惠施
息妫许行许穆夫人白起王翦孙子李悝吕不韦许行李牧司马穰苴孟子韩非子尸子吕不韦白起孟子司马穰苴申不害范雎张仪司马穰苴伯牙甘德后记乐毅石申李冰郭偃宋钘申不害师旷李悝司马穰苴墨子西施廉颇甘德苏秦后记鬼谷子诸子百家(下册) 目 录诸子百家(下册) 目 录鬼谷子孔子孙子吕不韦春申君黄歇惠施宋钘鬼谷子孔子鲁班孔子许行作者简介及目录、序医竘宋玉文种作者简介及目录、序伯乐吕不韦许穆夫人孙子孔子伍子胥董狐蔺相如鬼谷子韩非子孙膑荀子平原君赵胜石申西施管仲老子伯牙禽滑釐邹衍吴起邓析宋钘司马穰苴猗顿吕不韦息妫墨子惠施扁鹊范雎孙叔敖李牧老莱子孟尝君田文孙叔敖孟胜惠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