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种

文种

文种,约前535年—前472年,字会、少禽,也写做文仲,春秋楚国人(今湖北荆州)。

风景怡人的太湖边。

范蠡要远行,文种去送行。

范蠡说:“兄弟,一起去隐居吧。”

文种说:“那西施怎么分?”

范蠡说:“拜拜!”

。。。。。。

范蠡走后,文种仍然在发呆。

这老小子,还是那么重色轻友,贼精贼精的。真羡慕他呀,走得那么干脆。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朵,却带走一个美妞!

唉,兄弟,我又怎会不知勾践是什么货色,实在是舍不得走呀。

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民一户,我曾经都跟对待自家的孩子一样看护着。从当初什么毛都没有,到如今国泰民安,百姓殷富,还称霸了武林,这哪是说放手就放手的!

打下了这么大的基业,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我是还有点侥幸心理。相信只要是个人,都不会真的那么铁石心肠,过河就拆桥。

等等。会不会因为长期受虐,勾践的心智已经变态到不能以常人对待。毕竟,连便便都敢吃,基本节操都不要,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这节也大了点吧。

算了,说我不知进退也好,无识人之明也罢,甚至是贪恋名利、居功自傲,都由它去吧。如果我真的被杀,也只能说我的命苦,不能怨政府——那我该怨谁!

这个我编的。范蠡只给文种留下劝谏书信就跑了。

文种和范蠡的经历正好相反。范蠡是前半生很苦,后半生抱着美人赚大钱。文种是前半生很幸福,结局很悲苦。

他的父亲是个商人,生意还挺大,常年要往外地跑。文种小时候也跟着走南闯北,别的不说,各地小吃肯定吃过不少(个人猜测)。而当时范蠡没爹没娘,还有上顿没下顿的。

20岁左右,在父亲的帮助下,文种在楚国的宛(百里奚就在这里被抓住,然后继续放牛;范蠡的老家淅川也属它管辖)捞了个县太爷做,成了范蠡的父母官。

此时的范蠡因为才华没处使,心情郁闷,常常装疯卖傻,披头散发到处跑,蹲在狗洞学狗叫。就这么疯来疯去,疯出了名声,也疯到了文种的耳朵里。

文种虽然是个直人,但一样聪明。他知道能疯出这种境界的,肯定不是一般人,于是派手下去探听。结果手下回来说,那家伙有狂癫病,生人勿近。

文种不信,第二次自己亲自去。范蠡继续蹲在狗洞里,装狗吓唬他。据说当时文种就笑了:小样的,想学我家旺财,学费交了没;就你这副披头散发、人模狗样的,怎么出来跟我闯荡江湖(电影《大活西游》台词)。回去穿整齐了再说。

范蠡马上不抽风了。他知道文种也不是一般人,于是跟哥哥借了套衣服(真的穷),在第三次文种来的时候,出来相见。两人促膝长谈,最后结成好友。

这是“三顾”贤才的最早版本,比后来刘备的三顾茅庐早了七百来年。

之后文种留范蠡在府中,聘他为幕僚,哥俩朝夕在一起,探寻未来人生的光明道路。五年后,两人先去了吴国。不过当时吴国的伍子胥一直叫嚷着要打回楚都,两人不愿帮忙打自己的故国,于是又来到了越国。

然后在上册说过,刚开始时,文种只做了小官,而范蠡因有疯癫前科差点官都没得做。之后勾践打来打去,打到自己去扫马粪了。

在这之前,就是勾践被吴王夫差围在会稽山,快要玩完时,文种还自告奋勇去吴国说情。不过有伍子胥从中作梗,没有成功。后来他又通过贿赂伯嚭(跟伍子胥一样,也是从楚国逃到吴国的,上册《老莱子》篇中现过身,下面伍子胥中还会再介绍),终于为勾践领到了光荣的扫马粪职位。

而且,据说在送勾践和范蠡到吴越边界的河边时,文种还做了首诗来鼓舞他们。就不知那两位心里是怎么想的。

此时文种已经是越国相国。送走勾践和范蠡后,他留在国内,开始兢兢业业治理越国。他大力发展生产,鼓励开荒,教百姓纺织养蚕,并开源节流,轻税减刑,把越国从死亡线上又拉了回来。

三年后,尝完便便的勾践回来卧薪尝胆,自虐提神没多久,脑子一热,又想去打吴国。文种和范蠡好说歹说把他劝住,文种还给他提出了“伐吴七术”(一说是九术)。

比如多送钱财宝物贿赂吴国君臣,尤其是那个伯嚭;多送上好木料给吴国,让它大兴土木,消耗它的财力(现在苏州的姑苏台,就是那时扩建的);结交并挑拨夫差身边的人,让他们搞乱吴国朝政,铲除异己(伍子胥倒霉地中招了);等等。

另外,他还让范蠡去物色美女,送给夫差,来消磨他的意志。范蠡开心地去了。

这些招式虽然有点损,但对敌对国家时,还是不够损。

于是文种又想出一招,先向吴国借粮,第二年专挑饱满大个的种子,蒸熟后晒干了再还给吴国。吴国人没发现,把种子种下,结果当年颗粒无收。

因为这些损事,有人说文种所以招报应,我说你还没睡醒。别傻了,国与国之间,更阴险下作的事你还没见过。

好比现在世界上的许多恐 怖分子、极端组织,其实那都是西方一些国家自己建立或背后扶持的。先用这些恐怖组织去搞事,然后再借反恐名义要挟、逼迫以及勒索其它国家。

至于反恐什么的,对他们来说,反恐,反恐,反毛的恐。有看到自己打自己的吗?要不怎么说,这世上最强大的军队是什么,对了,不是北约联军,不是美国大兵,也不是战斗民族的俄军,而是ISIS!因为全世界都在打它,它竟然也没被打趴下,还越打越强大。

而这还不是针对敌对国,还只是为了个人或财团利益,就这般下作没底线。要是那些不听他们的、不符合他们利益的国家或势力,马上说人家是邪恶国家,恐怖基地,制裁、政权颠覆甚至直接侵略,不择手段地往死里整。看看每年世界各地,那么多因战乱或恐怖袭击而死亡和无家可归的平民,就知道他们有多残忍和狠毒!

所谓公道,正义,那全是扯蛋,全都喂他们自己吃了;连他们自己都说: “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更搞笑的是,即使这样,他们还到处标榜自己是民主、自由的代表,常常说那些流离失所的平民,“他们虽然一无所有,但却拥有了自由”!实在是恬不知耻,狗彘(念“至”,猪)之行。

所以我们国家提出的、并实实在在执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会那么受大多数国家欢迎。

好了,上面是针对吴国的。

对于国内,则首先鼓励生育,增加国内人口。生男孩奖小狗,生女孩奖小猪(古代猪比狗高贵;狗肉上不了席的。因为女人能生小孩,所以赏猪;抗议的男同胞无视),双胞胎的政府包养。总之就是放开了生。所以你要去当时越国的人家里,满院跑的都是小孩和猪崽狗崽。

其次,多打粮。除了经常性地去吴国诓(念“筐”,骗)来的,自家也拼命扶植经济,开垦田地,积攒粮食,增加储备。所谓“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这生聚,指的就是生孩子,积粮食。

当然,扩充军队,增强军力,更是少不了的。总之,就是积存能量,刻苦练兵,等待时机,报仇雪恨。

就这么积聚了近十年,趁夫差北上中原争霸(当时伍子胥已死)、把所有精兵带走家里空虚时,越国突然发动袭击,一下把吴国国都姑苏(今江苏苏州)给打下来,还把吴国太子给杀了。之后又经过几年的攻打,终于在文种死的前一年,越国把吴国灭了。

然而欢庆的喜气还没散尽,范蠡就拐了西施跑路了。临走时,他写了封信给文种,劝他一起跑。名句“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在其中。不过文种没听。

这时的勾践也本性大暴露。他怕文种功高盖主,再加上他急着也想北上争霸中原的想法和文种有冲突,就假借别人说文种要造反,赐给他一把宝剑。

文种一看,正是吴王夫差赐给伍子胥自杀的属镂(念“漏”)宝剑。他知道这不是挂在墙上玩的,于是在长叹之后,自刎而死,死后葬在今天绍兴的卧龙山。

而勾践也开启了后来历朝历代开国立业后、诛杀功臣名将的先例。

文种是春秋的一代名相,更是越国的不朽功臣。他能力卓越,勤政爱民,治国安邦,劳心劳力。正是因为他和范蠡,才使越国从一穷二白,变成春秋末的超级强国,也使勾践成了春秋最后一名小霸主。

只是他摊上勾践这么个人,做了那么多的贡献,结果却落得惨死。所以说,他的命不是一般的苦。

好了,文种同学,节哀吧,你并不孤独,后面韩信他们还跟着呢。

说下越国的结局。

勾践之后,一直到他曾孙朱勾,越国一直保持强盛。但是因为朱勾杀父夺位,由他开头,后面几代不是子杀父,就是臣杀君,政局一塌糊涂,甚至弄到王位都没人敢坐。

到了最后一任越王无疆,自不量力去打楚国,结果在勾践之后的一百五十九年(勾践比文种迟七年死),反被楚国所灭。

不过楚国当时并没有全部占领越国,所以越王无疆被杀后,各个族子王孙又找块地皮,挑旗各自立国(如后来的闽越、东越等),在秦始皇统一各大国后才归顺秦国。所以也有人认为,越国到这时才算真正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