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桂系的溃败不可避免

其实早在陆荣廷率领桂军入粤后,桂系溃败出粤的祸根就埋下了。

一入粤陆荣廷就借口减轻人民负担,先裁减军队,强令广东省长朱庆澜交出亲军十二营,其意只在削去广东地方军力。又借口北伐需钱粮,而开弛赌禁,接管兵工厂、造币厂等重要部门,把这些部门都通通掌握在陆的亲信手中。

陆荣廷成为两广巡阅使后,以结兰兄弟陈炳焜为广东都督,妻舅谭浩明为广西都督,清楚地表明绿林与裙带关系是桂系不成文的用人任官原则。

陆荣廷一直将广东当做滋养广西的奶妈。广东每一座兵工厂所造的枪弹,先满足桂军,再运回广西,粤人军队不能染指。造币厂造出银毫,概运回桂,使广西财政富足,而广东银根短小,毫币低落。粤人亏损,年复一年,致使粤人与桂系之间的矛盾如日剧增。

广西将领视广东为冒险者的乐园,运米营私,走私鸦片,私卖矿产,等等利润大风险高的产业也都被广西人所把持。桂系中的高层官员,大部分都成了富翁。

这些人自己在做坏事,还要封住广东人的嘴,对报纸的舆论进行严格控制。

《南越报》的记者李汇泉,因抗议开赌,《民主报》的编辑陈耿夫,因揭发桂系的官场内幕,竟被谭浩明、莫荣新分别以扰乱军心等罪名将其枪杀。

民心尽失,桂系在广东注定只能是失败者,陈炯明回师广东时,广东民军纷纷响应是最有力的注解。

当粤军大兵压境时,身在武鸣的陆荣廷,发电报给部将莫荣新、马济、林虎、沈鸿英等,要求他们增加兵力据城死守。这些人的回答差不多都是“不可加兵守城”,因为“民心已去,守之有损,弃之有益”。

陆荣廷当然也深知民心之重要,但逝者如斯,为时已晚。

由于桂系退出广东时,宣布撤销军政.府和取消两广自主,因此北京政.府即据以宣告“全国统一”。

北京政.府于一九二零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任命陆荣廷督办粤边防务,任命谭浩明为广西督军,李静诚为广西省长。

三十日任命刘存厚为四川督军,熊克武为四川省长,刘湘为重庆护军使,三十一日颁布对广西及四川的军要授勋令。

一九二一年一月三十一日改派陆荣廷督办广西边防军务。同时对于湖南、云南和贵州三省则派员前往“接洽统一事宜”。

但是,北京政.府的命令,只有广西一省奉行,四川军人除了刘存厚外,一致拒绝接受北京任命。湖南方面赵恒惕一再通电否认依附北方,当时还在云南的唐继尧和贵州的卢焘也同样对北京命令置之不理。

北京方面为了要在国际间造成已经统一的印象,因此不顾一切自说自话的大作“统一”文章。在国务院下面成立“统一善后委员会”,并定每个星期四接待外国记者,宣布和解答关于“统一善后”的各项问题。

孙中山与唐绍仪、伍廷芳、唐继尧则和北京政.府针锋相对,正式宣言军政.府依然存在。宣称西南护法,非为个人权利,北方如果有谋和诚意,唯有在和会中谋取解决途径。

桂系在统治广东时,联合政学系极力排斥孙中山这位大元帅。

在桂系和政学系的主导下,一九一八年五月四日曾召开广州非常国会开会,讨论改组军政.府。出席议员八十余人,赞成改组军政.府案的占四十余人,多数通过,孙中山只好命居正将大元帅辞职咨文送交议会,并通电辞职。

接下来于五月二十日,非常国会选出孙中山、岑春煊、陆荣廷、唐继尧、唐绍仪、伍廷芳、林葆怿为军政.府七总裁。

自孙中山离开广东去上海后,广东护法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名存实亡。

桂系退出广东后,为广东护法政.府的重组提供了契机。

不久,孙中山和伍廷芳、唐绍仪抵广州,通电重新召开军政.府政务会议。以广州观音山旧督署为军政.府的办公场所,伍廷芳兼外交部长驻观音山军政.府内,唐绍仪住亚洲酒店,孙中山则下榻粤秀楼。

军政.府恢复后,发表各部部长。内政部长由孙中山自兼,财政部长唐绍仪,交通部长唐继尧,陆军部长陈炯明,外交部长伍廷芳,司法部长徐谦,参谋部长李烈钧,秘书厅长马君武。唐继尧在云南,不能来粤,因此交通部长由王伯群代理,参谋部长李烈钧率军在外,亦以次长蒋尊簋暂代部务。

为了促成表面的统一,北京政.府于民国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宣布筹办地方自治。这与满清在宣统年间允许筹办立宪一样,只是想拖时间,当然不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由于公认的国会被非法解散,制宪工作未能完成。各省自治运动的代表以及西南方面都主张,由下而上,由各省制定省宪法“省自治法”,规定一省的职权,实现省长民选,待将来制定国宪时将省宪纳入国宪之中。

废督是一个关键。北京各省区自治联合会,因为湖北在几个月内发生兵变二十余次,致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害,湖北各界推举代表请愿罢免湖北督军王占元,要求废督即从湖北开始。

总统徐世昌和国务总理靳云鹏不肯接见请愿代表,派总统府秘书长吴笈孙、国务院秘书许钟潞代为接见。

吴、许两人很坦白地告诉请愿代表说:“中央政.府没有力量裁兵,也没有力度废督。”代表们气忿地说:“那么我们要一个中央政.府做什么?我们还不如脱离中央政.府”。

许钟潞冷笑说:“那也很好,反正中央是个空架子,你们脱不脱离都没有关系。”

孙中山在广州恢复军政.府的目的,在于出兵北伐,打倒北洋军阀。西南各省的自治显然成为了孙北伐的障碍,因此,孙中山和他领导的广州军政.府也是反对自治的。

湖南是首先倡出自治的一省,也是第一个制定湖南省宪法的一省。这里,不妨把湖南省宪法内容节录如下:

序言:湖南全省人民为增进幸福,巩固国基,制定宪法如左。

第一章:总纲:湖南为中华民国之自治省,以现有土地为区域,省自治权属于省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之权利义务,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无男女种族宗教阶级之区别。人民有保护其身体生命权,有保护其私有财产之权,有保护其居宅之权,有营业自由之权,有受教育之义务……等。

第三章:省之事权,包括地方制度及地方自治之监督,制定户籍法及登记法,矿业农林之保护及发电,省内之军政军令事项,省警察行政事项……等。

第四章:省议会以全省公民直接选出之议员组织之,公民年满卅岁以上,皆得被选为省议员,省议员任期三年,设议长一人,副议长二人,闭会时设常驻委员会。省长有重大犯罪行为,议员可提出弹劾。

第五章:省长及省务院

一、省长:省行政.权由省长及省务员行使之。省长由省议会选出四人交由全省公民总投票决选,以得票最多数者为当选。当选后得受国政.府之任命。凡湖南公民年满卅五以上在湖南居住五年以上者得被选为省长,现职军人被选为省长时,须解除本职方得就任,省长任期四年,期满改选,可连选连任一次,省长之职权包括:公布法律及发布执行法律之命令,统率全省军队管理全省军政,任免全省文武官吏。

二、省务院下设内务司、财政司、教育司、实业司、司法司。省务院设于省长署内,省长为省务院长,各司长为省务员。各司司长任期三年。省务院设政务会议,省长依政务会议决定之施政方针对于省议会负其责任。

第六章:立法

第七章:行政包括财政、教育、实业、军事

第八章:司法

第九章:审计处

第十章:县制大纲

第十一章:市乡自治制大纲

第十二章:本法之修正及解释

第十三章:附则:省法律未公布以前,中华民国现行法律及基于法律之命令与本法不相抵触者,仍得适用于本省。国宪未实施以前,应归于国之事权,得由省议会议决执行之。

湖南省议会以全省公民间接选出之议员组织之,凡有左列资格者皆得被选:一、曾在国内外专门学校毕业者;二、曾任荐任职一年以上,或委任职三年以上无过失者;三、曾任省县议员三年以上者;四、曾任中等学校以上校长、教员二年以上者;五、曾任省县公团法团职务五年以上者。省议员之名额暂定一百○八名,全省分三大区,一区卅七名,二区卅六名,三区卅五名。

湖南宪法会议第一次名单如下:

主席:荆嗣佑,副主席:江隽

议员:唐国珍,黄英灏,陈小元,汤日新,晏孝泽,严国桢,左全志,唐陶,雷飞鹏,王克家,陈振东,黄钺,彭定均,周天爵,鲁兆庆,胡毓桢,黄纯垓,黄衍,杨华,陈坚,熊.炎华,方荣煊,杨云鹤,唐德度,李宗嵘,黄藻奇,何炳麟,宾步程,朱继承,马续常,曹典球,唐瓛,杨树穀,符定一,程子枢,李希贤,陈强,张声树。

主任秘书李鸿辉。

第556章 人权与约法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欧洲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561章 关于“中基会”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3章 科举之路第47章 兴新式教育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192章 贵州护国起义第527章 呼吁大学开女禁第94章 僵局第8章 约定第124章 八大政纲第387章 最大问题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508章 胡适《文学改良诌议》第523章 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第138章 总统选举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27章 如愿以偿第72章 六字箴言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356章 “小媳妇”难当第94章 僵局第490章 康奈尔大学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597章 北大三宝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609章 考据癖第79章 黄兴开出的条件第231章 安民告示第78章 汉口之战第418章 开始革命生涯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410章 会考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391章 曹锟出重拳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92章 三晋大地的风云第227章 洪山宝塔会议第44章 肃贪治吏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376章 奉直大战如箭在弦第135章 一现的昙花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495章 胡适与辛亥革命第311章 阎王票子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421章 留学德国第280章 重组内阁第378章 张作霖“击鼓骂曹”第434章 知难而上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305章 湘东反击战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301章 冯国璋心灰意冷第255章 重提军民分治第44章 肃贪治吏第112章 兵变第468章 中华民国大学院第559章 被迫离开中国公学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477章 胡适回忆其母(原文)第386章 好景难长第382章 恢复法统第482章 离开第134章 较量第286章 成立军政.府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388章 各奔东西第89章 出师未捷第182章 开张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第60章 山雨欲来第306章 湘西争夺战第506章 留学日记第309章 南雄之战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97章 中山先生第392章 广东的军事政变第453章 从未被人忘记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526章 无稽之谈第367章 吴佩孚的“东征西讨”第527章 呼吁大学开女禁第310章 战与和第100章 两边都难第210章 断绝关系
第556章 人权与约法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欧洲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561章 关于“中基会”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3章 科举之路第47章 兴新式教育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192章 贵州护国起义第527章 呼吁大学开女禁第94章 僵局第8章 约定第124章 八大政纲第387章 最大问题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508章 胡适《文学改良诌议》第523章 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第138章 总统选举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27章 如愿以偿第72章 六字箴言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356章 “小媳妇”难当第94章 僵局第490章 康奈尔大学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597章 北大三宝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609章 考据癖第79章 黄兴开出的条件第231章 安民告示第78章 汉口之战第418章 开始革命生涯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410章 会考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391章 曹锟出重拳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92章 三晋大地的风云第227章 洪山宝塔会议第44章 肃贪治吏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376章 奉直大战如箭在弦第135章 一现的昙花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495章 胡适与辛亥革命第311章 阎王票子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421章 留学德国第280章 重组内阁第378章 张作霖“击鼓骂曹”第434章 知难而上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305章 湘东反击战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301章 冯国璋心灰意冷第255章 重提军民分治第44章 肃贪治吏第112章 兵变第468章 中华民国大学院第559章 被迫离开中国公学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477章 胡适回忆其母(原文)第386章 好景难长第382章 恢复法统第482章 离开第134章 较量第286章 成立军政.府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388章 各奔东西第89章 出师未捷第182章 开张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第60章 山雨欲来第306章 湘西争夺战第506章 留学日记第309章 南雄之战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97章 中山先生第392章 广东的军事政变第453章 从未被人忘记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526章 无稽之谈第367章 吴佩孚的“东征西讨”第527章 呼吁大学开女禁第310章 战与和第100章 两边都难第210章 断绝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