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

奉军入关后,任性妄为。三月五日,奉军一部由天津开到廊房,在车站检查往来旅客,使中外人士大吃一惊。事情很快传到北京。

北京国务院去电劝止,说明廊房不是戒严区,不可以检查旅客。奉军依然继续执行勤务,置之不理。

而张作霖所发通电也不正面回答北京政.府的关切:“出兵扣械,系坚元首主战之心,兵已入关,无可撤退,长江有事,即可南下应援。”

他请北京政.府在天坛一带指定营房以便奉军进驻,并没有等待答复,他的部属已经急不可待在天坛、南城一带找兵房了。

张勋和张作霖是儿女亲家,张作霖幕中有许多复辟派,而奉军又长驱入关,直迫京师。不能不使人连想到不久前的辫子兵。是不是复辟的丑剧又要重演?张作霖曾与主战派的一伙督军联名通电保释张勋,此来是不是为他的亲家报仇雪恨来了。

北京城内外一派肃杀之气,人们谈奉军色变。一切都好像张勋入京前夕一样,北京城内许多富豪达官纷纷出京,车站上挤满了出京的旅客,扶老携幼,恍如大难临头。

冯国璋在总统府春藕斋举行紧急会议,报告局势的险恶,认为自己唯有引退。一边说一边把先一天未发出的通电原稿给大家传阅,与会人士苦脸相对,鸦雀无声。会议还是无结果而散,冯的通电也没有发出。

冯在此之前,曾派财政总长王克敏到蚌埠去会晤倪嗣冲,去做倪的工作,试图和倪改善关系。这时王克敏有电给冯,说倪嗣冲对总统没有成见,只请总统起用芝老(段祺瑞),罢免李纯。

另一方面,冯又接到天津的报告,说张作霖仍然拥护元首,张的目的是在铲除主和派,组织强有力的内阁。

一切迹象显示皖系和主战派并不是想即刻逐冯下台,只是想进行新国会的选举。

为了自保,六日冯发表命令,指定五月二十四日进行众议院议员的选举,六月二十日进行参议院议员的选举。

七日奉天方面发表张作霖和曹锟、张怀芝的往来电,

张作霖五日电表明他的宗旨:“拥护中央,维持大局,始终团结,戡平内乱,联络同志,共救危亡。”

很快传来消息,天津会议准备将奉军编入征南第一路,后来又改编入第二路,张作霖都极力表示服从。

他在电报中说:“奉军现已编成六个混成旅,若不开拔,则对同志为不信,对我兄为不义,各旅不日即可到徐,会合大军,敬听指挥。”

张作霖在另一通电报中极力解释:“自己毫无个人野心,自己对财产身家功名权位皆已逾量,尚复何所希冀,只以目前时局为重,弟处扩张实力,专以辅导我兄起见,此外毫无私意,若有虚言,鬼神鉴察。”

曹锟则在七日的给张作霖回电中欢迎奉军入关,称赞张作霖“耿耿大义,磊落光明,骨肉之交,谊共生死”。请奉军集中徐州,加入第二路;还请加派一个或两个混成旅开到汉口,加入第一路。

张怀芝则发电称道奉军入关,“壮我士气,固我后援”,并称已指定韩庄为奉军南下的第一站。

张作霖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公开这些电报呢?显然他心里清楚大家担心的是什么。别看他出身草莽,却是个极有心计之人。

就拿他搞掉对头冯德麟这事来说,就非常人可比。张勋在北京搞起复辟后。张作霖与谋士袁金铠商量后,决定让冯德麟以奉天全权代表身份前往北京与张勋接洽。

张作霖的打算是,若复辟成功,自己是有功之臣;倘若失败,便把责任推到冯德麟身上,正好除去一个心腹之患。

冯德麟不知是计,欣然前往。

结果,张勋复辟失败,张作霖马上发电拥护共和,而冯德麟在京则以“背叛共和罪”被免职罢官。张作霖再当好人,不避前嫌为冯德麟说情,替他在北京谋了个总统府军事顾问的闲职。冯德麟的二十八师便落入张作霖手中,从此独揽奉天乃至关外大权。

张作霖的这些表面文章别人信不信不知道,反正冯国璋不信。七日这天,他把已搁置了三天的通电发出。

皖系和主战派并不想立即驱逐冯下台,冯国璋的通电发表后,曹锟、张怀芝、张敬尧等都有回电对冯推崇备至,直、鲁、晋、苏、皖、赣六省督军发出联名电,力斥推倒元首和准备复辟为无稽谰言。

张作霖八日亦发电说:“挽救时局,只我大总统一人。”不过,张作霖建议“择定总理一人,组织完全内阁,总理得人,各方同意,政令自行,切勿轻怀退志”。

这其实是要求段祺瑞出来组阁。

冯国璋假装糊涂,复电说:“组织强有力之内阁,自系正当办法。可速联合各省,商定何人应任总理,予当依众议而行。若凭少数推举,恐各方意见不同,中央即无办法。”

冯想用各省一致同意的总理来抵消主战派拥戴段祺瑞。

八日,北京局势显得十分紧张,总统府处于紧急戒严状态,府学胡同段祺瑞宅也有重兵把守。

九日,王士珍化装逃往天津。他抵天津后,写了一封信给冯和段两位老友,他发誓决不再回京任职。

皖系在此一期间,用一切力量压迫冯国璋排斥李纯。冯虽然软弱,可是在李纯问题上却很强硬。他表示总统没有权罢免督军,如果他有罢免督军的权力,则他第一个要罢免的督军,不是李纯而是擅自率兵入关,劫取军火的张作霖。李纯如果有罪名,只是主和,主和并不犯罪,张作霖自由调兵威胁总统,比主和的罪大多了。

冯国璋请徐世昌出面,邀张作霖进京一谈,他对徐世昌说:“最好雨亭(张作霖)自己带兵去打秀山(李纯),不要逼我下一道不能执行的命令。”

这时,有一部分奉军开到了韩庄。

李纯连来三个电报请辞,在请辞电报中痛斥张作霖:“派兵入关,要挟中央免纯职务,并劫夺军械,不允交还,种种情节,殊堪诧异。值此外患逼境,吉黑危在旦夕,全力御外尚虞不足,今反以大军入关,其用心奸险,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段祺瑞指使皖系的阁员在国务会议上通过议案:李纯经常请假,叫他离职养病,不开去本缺,派卢永祥代理江苏督军。

冯国璋拒绝在这个命令上盖印,同时指使李纯即日销假以资抵制。

段祺瑞又建议内调李纯为参谋总长,冯国璋也不同意。

由于段的压力不断增加,冯才答应仿照以前处置陈光远的办法,给李纯以“革职留任”处分,但段不同意。

三月十二日,奉军在距天津五十里的军粮城设立关内奉军总司令部,张作霖自兼总司令,徐树铮以副司令名义代行总司令职权。

倪嗣冲又来天津,电邀张作霖到天津共同策动拥段祺瑞组阁和罢免李纯。

十四日,冯国璋被迫亲到府学胡同段寓,敦请段祺瑞再度组阁,当即被段拒绝。

主战派在压迫冯国璋和主和派的同时,开始了在湖南军事进攻。

北军第二次攻湘的作战企图,是攻下岳州、长沙,进而占领全湘。

二月中旬时,各路北军已分别向湘鄂、湘赣边界开进。

曹锟之第一路军分为两队:吴佩孚率第三师及三个混成旅,由襄陽乘船沿汉水南下,经武汉进至鄂南蒲圻待机,准备进攻岳州;张敬尧率第七师另两个补充旅和安武军一部进至鄂南通城,准备进攻平江。此路兵力共约五万人左右。

张怀芝之第二路军分为左右两翼:施从滨率山东暂编第一师(欠第一旅)及张宗昌之江苏第六混成旅,出江西铜鼓进攻湖南浏陽;江西第十二师之张之杰第二十三旅和由攸县退守萍乡的李传业所属安武军二十营,经江西萍乡进攻湖南醴陵。此路兵力共约二万人。

冯玉祥之第十六混成旅约六千人,从浦口溯江而上,拟经常德进攻湘西。

此外,又令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杜锡珪率五艘军舰由水路开进,策应陆路进攻。加上随后入湘的奉军五个混成旅和李奎元之十一师,北军攻湘兵力共约十万人。

北军源源南下,气势逼人。护法联军见和谈无望,只好仓促分兵御敌。

护法联军占领岳州后,各路军队进行了扩编,截止北军攻岳前,在长沙以北屯集的联军总数约合十个师八万余人。

其中,粤桂军队除原有韦荣昌、林俊廷、陆裕光三个军和马济之粤军十八个营外,又新组建两师一旅,比刚入湘时增加六十余营。

湘军也大力扩充,总数达一百五十余营(其中湘西军队六十营)。联军在数量上虽与北军相差无几,但武器装备不如北军。加之部队新成分大量增加,缺乏训练,纪律松弛,战斗力已大不如前。

第95章 打破僵局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84章 海军起义第347章 恶有恶报第30章 朋友第168章 筹安会的表演第332章 拒签“和约”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573章 当诤友、诤臣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446章 十四等于零第136章 民心所向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614章 转折点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374章 吴佩孚倒梁第527章 呼吁大学开女禁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第215章 和观音同日出生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612章 维持“法统”第71章 您不走吗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577章 丢掉和平幻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第19章 一心离开第424章 学术成果2第375章 梁士诒请辞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277章 树倒猢狲散第395章 话分两头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255章 重提军民分治第198章 广东也宣布护国独立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121章 黎元洪和张振武第379章 直奉之战第152章 古今中外独家创始的选举法第30章 朋友第205章 冯国璋的如意盘算第359章 唐联帅出走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欧洲第273章 坚守共和第402章 决心南下第40章 系矫旨第396章 江防事变第576章 不主张对日抵抗第292章 冯国璋和段祺瑞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91章 脚下的烈焰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286章 成立军政.府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17章 驻节朝鲜第431章 勤工俭学第508章 胡适《文学改良诌议》第317章 徐大总统世昌第478章 走出家门第336章 张瑞玑第2章 小人精第2章 小人精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第232章 街头一景第85章 殿前作答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312章 安福国会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运动第592章 最后十分钟第398章 张疯子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357章 四巨头会议第15章 挫折第276章 不堪一击第298章 六道命令第138章 总统选举第605章 自由主义是什么第47章 兴新式教育第131章 善后大借款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98章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第14章 平定政变第386章 好景难长第278章 遍街可见的辫子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11章 大院君李罡应第141章 “泥菩萨”离开老巢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19章 一心离开第32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142章 宪法起草第289章 内斗第216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
第95章 打破僵局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84章 海军起义第347章 恶有恶报第30章 朋友第168章 筹安会的表演第332章 拒签“和约”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573章 当诤友、诤臣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446章 十四等于零第136章 民心所向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614章 转折点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374章 吴佩孚倒梁第527章 呼吁大学开女禁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第215章 和观音同日出生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612章 维持“法统”第71章 您不走吗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577章 丢掉和平幻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第19章 一心离开第424章 学术成果2第375章 梁士诒请辞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277章 树倒猢狲散第395章 话分两头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255章 重提军民分治第198章 广东也宣布护国独立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121章 黎元洪和张振武第379章 直奉之战第152章 古今中外独家创始的选举法第30章 朋友第205章 冯国璋的如意盘算第359章 唐联帅出走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欧洲第273章 坚守共和第402章 决心南下第40章 系矫旨第396章 江防事变第576章 不主张对日抵抗第292章 冯国璋和段祺瑞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91章 脚下的烈焰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286章 成立军政.府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17章 驻节朝鲜第431章 勤工俭学第508章 胡适《文学改良诌议》第317章 徐大总统世昌第478章 走出家门第336章 张瑞玑第2章 小人精第2章 小人精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第232章 街头一景第85章 殿前作答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312章 安福国会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运动第592章 最后十分钟第398章 张疯子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357章 四巨头会议第15章 挫折第276章 不堪一击第298章 六道命令第138章 总统选举第605章 自由主义是什么第47章 兴新式教育第131章 善后大借款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98章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第14章 平定政变第386章 好景难长第278章 遍街可见的辫子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11章 大院君李罡应第141章 “泥菩萨”离开老巢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19章 一心离开第32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142章 宪法起草第289章 内斗第216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