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脚下的烈焰

胡鄂公、白逾桓等人也努力绕开汪精卫,试图把北方各自为政的组织联合起来,自行联络各革命团体组织北方革命协会。经过不懈的努力,十二月十四日,成立了北方革命协会于天津英国租界小白楼。

参加者有同盟会、铁血会、振武社、急进会、克复堂、北方革命总团、鞭和革命党、北方共和团、女子北伐队、女子革命同盟,公推胡鄂公为北方革命协会会长。

对北方革命协会成立后,汪精卫的表现,胡鄂公在《辛亥革命北方实录》做如下记载:“先是,予等之议商任邱起义于保定也,事为汪兆铭所悉,迨予与谏声至滦州南青坨,兆铭遂使人四出阻止。并语于诸同志曰:背约寒盟,自我实为不祥。以此之故,任邱起义,京、津、保、通、石家庄无一响应。”

从此文献所揭示的情况看,一方面汪精卫在直隶的革命党人中威信并不高,因他和袁世凯走的近,更失去了一些党人的信任。而另一方面,直隶地区本来就没有统一的组织,很多时候都是各自为政,因此,袁世凯依靠汪精卫来控制直隶地区的革命党人的活动,其作用还是很有限的。

袁世凯对待北方革命党的另一手段则是坚决镇压。

北方虽处于清廷统治的中心地区,但民主革命也同样有着深厚的根基。

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曾到过直隶,传播革命思想。对于唤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有大批早期同盟会骨干先后在直隶进行革命活动,传播革命火种。其中具有“士官三杰“之誉的吴禄贞、张绍曾、蓝天蔚,更是辛亥革命时期直隶革命斗争的主要领导者。

武昌起义后,直隶的革命活动更是风起云涌。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四日,第二十镇管带施从云、王金铭等在滦州策动起义。

前面提到过,十一月六日夜吴禄贞曾召集中级以上军官开会,宣布七日凌晨举行起义。布署完毕赶回设在正太车站的行辕,被骑兵营长兼警卫队长马蕙田杀害。参谋长张世膺在车站旁同时遇难,参谋张厚琬逃出,躲避到英美烟草公司楼上幸免。

吴禄贞突然遇害,施从云、王金铭等在滦州策动的起义也被迫中断。

何遂、孔庚等随同山西革命军将吴禄贞的尸体运往娘子关入殓。由刘国盛带领的到石家庄赴约的山西民军先头部队,听到吴禄贞被刺的消息,遂拆毁铁路十余里,将第六镇的辎重物资装上火车,撤回山西。

面对新的形势,十一月下旬,北方革命党人筹划在张家口起义。消息泄露,数十人被捕,李飞仙、秦礼、高志清等七人惨遭杀害。

李飞仙,留学东京学医,祖籍辽宁,后随家定居直隶。高涨的爱国热诚促使他加入了同盟会,决心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像许多同盟会员归国后,以从事各种职业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李飞仙归国后,则在张家口挂牌行医。

秦礼,字宗周,直隶丰润县秦庄人,是反清革命组织“铁血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铁血会” 京北部军司令,因组织张家口起义而牺牲。

秦礼身高力大,少年时弃文习武,毕业于保定武备学堂。因刀枪娴熟,善使大刀,人送外号:大刀秦礼。

十二月十八日,任丘、雄县革命党人七十余人在耿世昌、靳广隆率领下起义。遭到北洋军镇压,退守雄县,在北洋军军激烈进攻之下,因缺少外援,耿、靳等百余名革命党人牺牲。

耿世昌(1872年——1911年10月28日),男,汉族,籍贯山东烟台。为人豪爽、侠义。曾入教会学堂,后浪迹江湖。

一九一零年春,在关中小学任教习。

一九一一年七月到北京,十月九日,曾参加北京民党发动的起义,遭遇失败。后积极参与革命党人胡鄂公、郝仲青等人在任邱、宣化等处的举事。

十二月三十日,新军二十镇七十九标一二营管带王金铭、施从云与驻守海阳八十标一营管带冯玉祥联名通电,主张共和。并且组织武学研究会,在官兵中进行革命宣传。

年底,北方革命协会在天津召开会议,应王金铭要求,决定派白毓昆、孙谏声等十余人到滦州,加强革命领导力量。

一九一二年一月二日,王金铭、施从云等革命党人率部起义,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推举王金铭为大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白毓昆为参谋总长,孙谏声为军务部长,冯玉祥为总参谋长。

但是,此时,冯玉祥已遭到监视。一月四日,北方革命军政.府通电全国,并乘火车西进,准备进攻天津。

袁世凯派第三镇统制曹锟通州镇守使王怀庆出兵围剿。民军在雷庄与北洋军交战。一月五日,王金铭、施从云冒死到清营谈判,遭王怀庆杀害。之后,清军残酷围剿革命军,白毓昆、孙谏声等大批革命军将士牺牲。袁世凯也因此而在北京、天津大肆搜捕革命党人。

王金铭,一八八零年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老城镇东屯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八岁入本村私塾就读,十六岁入洪瑞钱庄当学徒。

一八九八年,十八岁的王金铭,在天津小站参加袁世凯组编的新军当兵入伍。不久即被提升为副目,颇得长官赏识,送入讲武堂学习。

一八九九年毕业后提升为正目(班长)。

一九零四年,擢升为北洋常备军第二镇第三协第七标前营左哨哨长。

一九零五年,调任北洋常备军第五镇第十八标一营前哨哨官。

一九零七年,任由徐世昌统率的第一混成协第一营帮带,驻防新民府(今辽宁省新民县)。

一九零八年,王金铭结识了同盟会员刘瀛凡,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立志革命。

一九一零年春,与同在第一混成协任帮带的冯玉祥、施从云等人共同发起组织了“武学研究会”,以读书研究军事学科为名, 秘密开展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

同年九月,任第二十镇第七十九标第一营帮带, 后升管带。

一九一一年,他和天津“北方革命协会”的白雅雨等取得联系,筹划武装起义,并发起成立了“山东同乡会”,从事募捐活动,筹集资金, 秘**械。

同年,调驻滦州,后与二营管带施从云、同盟会代表白毓昆等积极响应武昌起义。

施从云(1880—1912),字燮卿,北乡(今晴岚乡砂岗村)人。幼入私塾读书,常阅读有关鸦片战争等革命书籍。

光绪二十七年(1901),赴直隶投军,后入保定将弁学堂。

毕业后,分发至新军第五镇十八标任排长。光绪三十三年调东北驻防新民府,由此与第一混成协八十标三营管带冯玉祥相识。

不断接受新思想,施从云逐渐认识到只有推翻清王朝,中国才有出路。毅然剪掉发辫,决心投身革命。

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组建新军第二十镇,施从云编入该镇四十协七十九标,最初任队官,后晋升二营管带。

其间,他与冯玉祥、王金铭等发动组织“武学研究会”,以读书研究军事为名,在士兵及下级军官中发展会员,开展革命活动。

一月十二日,滦州革命军唐自起、黄际隆、庞希德等数十人潜入开平,袭击王怀庆,遭到失败而殉难。

黄际隆,直隶(今河北)丰润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习举子业,不成,遂弃之。常与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北方最大的反清组织铁血会的主要创始人丁开嶂纵论天下大事。

一九零四年,协助丁开嶂在燕辽上游创立铁血会,奔走于长城内外,联络绿林豪杰,宣传革命。

一九零七年,被选为铁血会东京支部长。

一月二十七日,北方革命协会各团体代表五十多人在天津召开紧急会议,准备起义,北京、石家庄、保定等地响应。

二十九日,天津起义燃放信号炮失误,起义失败,大批敢死队志士牺牲。

三十一日,北方革命协会代表再次在天津集会,筹备起义,并且致电南京临时参议院,主张彻底革命,反对向清军妥协。

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直隶的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英勇不屈,为反对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进行了不懈斗争。

这些英勇不屈的革命斗争,一方面直接打击了清朝军队的主力,另一方面,在清王朝核心地区播下了革命火种,为彻底推翻清王朝功不可没,也起到了特殊作用。

袁世凯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后院起火的,对直隶的革命党人的镇压是决不手软。而在另一方面,直隶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活动,也成为他给清廷施压的重要筹码。对此。我们在袁世凯与载沣和隆裕太后的殿前作对中已经见识过了。

第540章 胡适面见溥仪第330章 历史意义深远第335章 徐世昌还是真心想和的第506章 留学日记第398章 张疯子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123章 孙袁会第27章 如愿以偿第340章 靳云鹏组阁第586章 参加第六次太平洋国际学会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204章 劝退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144章 天坛宪法草案第86章 每个人都不简单第379章 直奉之战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82章 一明一暗第428章 大学令第587章 鲁迅逝世后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74章 湖南和陕西的起义第532章 个性主义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284章 四川靖国战争第340章 靳云鹏组阁第202章 撤销帝制第172章 派系争斗第494章 与基督教擦肩而过第46章 办实业第434章 知难而上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238章 分道扬镳第247章 外逃第97章 中山先生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内阁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93章 南北议和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370章 孙中山力主北伐第237章 主导权之争第572章 武汉见蒋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533章 提携后进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44章 肃贪治吏第609章 考据癖第167章 洪宪六君子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288章 衡山、宝庆之战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606章 努力支撑残局第120章 关系终于理顺了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107章 只能亲自上阵第162章 国耻第8章 约定第221章 得遇明主第36章 署理山东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15章 挫折第356章 “小媳妇”难当第337章 厚脸皮的王揖唐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433章 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第286章 成立军政.府第529章 评判的态度第82章 一明一暗第43章 第一支警察部队第199章 浙江继广东之后第155章 劳乃宣其人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30章 朋友第447章 蔡元培与五四运动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349章 发了疯的段祺瑞第470章 老骥伏枥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65章 保路运动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276章 不堪一击
第540章 胡适面见溥仪第330章 历史意义深远第335章 徐世昌还是真心想和的第506章 留学日记第398章 张疯子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123章 孙袁会第27章 如愿以偿第340章 靳云鹏组阁第586章 参加第六次太平洋国际学会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204章 劝退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144章 天坛宪法草案第86章 每个人都不简单第379章 直奉之战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82章 一明一暗第428章 大学令第587章 鲁迅逝世后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74章 湖南和陕西的起义第532章 个性主义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284章 四川靖国战争第340章 靳云鹏组阁第202章 撤销帝制第172章 派系争斗第494章 与基督教擦肩而过第46章 办实业第434章 知难而上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238章 分道扬镳第247章 外逃第97章 中山先生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内阁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93章 南北议和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370章 孙中山力主北伐第237章 主导权之争第572章 武汉见蒋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533章 提携后进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44章 肃贪治吏第609章 考据癖第167章 洪宪六君子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288章 衡山、宝庆之战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606章 努力支撑残局第120章 关系终于理顺了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107章 只能亲自上阵第162章 国耻第8章 约定第221章 得遇明主第36章 署理山东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15章 挫折第356章 “小媳妇”难当第337章 厚脸皮的王揖唐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433章 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第286章 成立军政.府第529章 评判的态度第82章 一明一暗第43章 第一支警察部队第199章 浙江继广东之后第155章 劳乃宣其人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30章 朋友第447章 蔡元培与五四运动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349章 发了疯的段祺瑞第470章 老骥伏枥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65章 保路运动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276章 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