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改组内阁

这个呈文表面看起来是二十二省区军事首长发出来的共同声音,实际上是倪嗣冲一手所包办的。一部分督军根本就没未闻此事,一部分在“团结北洋派”的大题目下随声附和,还有一部分是被冒签者和被硬拉签名的。

呈文完成后,倪派人依次送往各督军的住处,接洽签名。

李纯在天津没有回京,倪就以长途电话通知他,已经代他签了名。

湖南代表张翼鹏不敢代谭延闿签名,要请示后才能决定。

倪说:“你不能代表他,我却能代表他!”张翼鹏慌忙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此例一开,江苏代表师景云也不敢代冯国璋签名,而用自己的名字签名。

云南代表叶荃、贵州代表王文华既未看见这个呈文,也并无人前往找其签名,但他们榜上都有名。

叶荃曾向黎声明被人冒签,冯国璋和西南各省督军也纷纷把自己的代表撤回。

当天,总统府传出消息说,总统已经看见了这个呈文。总统认为:各省督军以个人的资格,以国民一分子的资格,在宪法草案上提出某些意见,原无不可。但是联名提出来,并且要求解散国会,这就不是在轨道以内而是在轨道以外的一种行为了。

总统为国家的最高行政首长,没有干涉国会制宪和解散国会的权力。愿意以个人的资格邀请国会议员谈话,代达各督第军关于宪法草案的意见,以供议员参考,所以对这个呈文不拟批答。

段祺瑞不甘心就此罢休,下决心胁迫黎元洪解散国会。督军团也连开会议,商讨对策,并几次去总统府要挟黎元洪解散国会。

黎元洪知道这一切都是段祺瑞在主导,经过一番周旋无望后,看到段在内阁中已成光杆司令,又受到社会舆论地谴责,遂在美国“允为后盾”的情况下决定改组内阁。

二十日,他批准谷钟秀、张耀曾、程璧光三人辞职,却将外交总长伍廷芳的辞呈留住未发。

二十三日,黎元洪发布了三道命令:(1)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职务,特任外交总长伍廷芳暂代国务总理。(2)委派陆军部次长张士钰暂代陆军总长。(3)委派王士珍为京、津一带临时警备总司令,江朝宗、陈光远为副司令。

张士钰,字宝斋,直隶武清(今属天津市)人。

张士钰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后,曾任职于清政.府军械局、新建陆军督操营务处帮办。

一九一二年,张士钰被授于陆军中将衔,升任拱卫军参议官,不久署理司令。曾任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总务厅厅长,袁世凯称帝时,任大典筹备处委员。

同一天,黎通电各省报告处理内阁问题的经过。

电报说:“段总理任事以来,劳苦功高,深资倚畀。……乃日来阁员相继引退,政治莫由进行,该总理独力支持,贤劳可念。当国步阽危之日,未便令久任其难。本大总统特依《约法》第三十四条,免去该总理本职,由外交总长伍廷芳暂行代理,俾息仔肩,徐图大用。一面敦劝东海(徐世昌)出山,共膺重寄。其陆军总长一职,拟令王聘卿继任。执事等公忠体国,伟略匡时,仍冀内外一心,共图国是。”

同一天,段祺瑞乘车往天津,黎元洪派公府顾问丁槐赠以程仪一万元,并派侍从武官长荫昌代表送行。

段临行前发表漾电说:“……查共和各国内阁制,非经在任内阁总理副署,不能发生命令效力。以上各件(指以上三令),未经祺瑞副署,将来地方及国家因此生何影响,祺瑞一概不能负责。”

这个电报显然是表明总统以非法手段免去他的国务总理,不承认这个命令有效;电报末尾署名为“国务总理段祺瑞”,显然仍以在职的国务总理自居。

伍廷芳发表通电否认命令违法,他根据《约法》的第三十四条,解释总统有任免文武官吏之全权,并且举出“民元唐(绍仪)、熊(希龄)免职,陆(徵祥)、赵(秉钧)受代,先例具在,与《约法》皆无抵触”。

他是以北洋派之矛,攻北洋派之盾。因为更换内阁总理的命令,不经原任内阁总理副署,已由北洋派的创立者袁世凯开其端。而当时并未被认为违法,则这次发表的命令也不能认为违法。

袁垂危的时候,北洋系虽已四分五裂,可是段祺瑞和冯国璋却都各有千秋。段祺瑞在北京成立责任内阁,把握了政治的主流。可是在北京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行动要受到许多牵制。冯国璋在南京行动就可以自由得多,但也有坏处,坏处是距离北京的政治中心远了一点。

袁世凯死前,冯国璋正在南京召开“南京会议”。我们已经知道,冯召集这个会议的目的,是想在袁和反袁派中间,造成第三力量。以便挟袁以对付西南的护国军,又挟护国军以对付袁。

这时袁世凯对冯已很有戒心,因而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派张勋督理安徽军务,仍然驻守徐州,派死党倪嗣冲为安徽省长,袁并且暗示张勋如果能驱逐冯,就派张督苏。由于张、倪联合起来捣乱南京会议,使南京会议无结果而散。

袁死后,张勋把参加南京会议的各省军阀代表邀往徐州开会。参加的有奉天、吉林、黑龙江、直隶、河南、山西、安徽七省代表,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山东五省代表因政见不同而没有参加,福建代表则没有及时赶到。

就在民国五年六月七日,也就是袁死后的第二天,张勋发表了“保境卫民”的通电。并在招待各省代表洗尘的宴会上,向各省代表高谈阔论地谈到“大清朝的深仁厚泽”。

六月九日,徐州会议正式开始,张勋派参谋长万绳栻宣布《会议要纲》十条。以“固结团体,巩卫中央”作为烟幕,骨子里却是想组织北洋军阀的各省军事攻守同盟,用以挟制北京政.府对抗西南护国军,保全他们的权力地位。

不要看张勋是个老粗,他却把握了一个最好的时机,让自己成为当时的政治宠儿。

原来袁死后,北洋军阀们正感前路茫茫,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是。他们在袁最后时期都是为各自利益,争权夺利。袁死后,他们感到如果不团结,北洋系便会解体。恰好在这个时机张勋召集了徐州会议,正符合了当时的需要。

张勋代表北洋系中最顽固和守旧的一派。他和他的部下都留了辫子,这便表示他仍向往清王朝。他驻节徐州时,清朝的复辟派人物纷纷投奔他,把他当做了希望。袁的帝制失败后,洪宪帝制派的人物也求张庇佑,倚靠他的保护。他也顺势而为,以北洋系各路诸侯的“大盟主”自居。

段祺瑞得知张勋召集徐州会议,马上派段芝贵秘密到徐州活动。段祺瑞以北洋系正统自居,自然看不起北洋系中的杂牌如张勋之流,可是他既然继承北洋系领袖,对北洋系所属的各种杂牌军也有拉拢的必要。

他希望张勋在徐州的行动,可以牵制冯国璋,因为冯国璋才是段的对手,所以拉拢张勋便是打击冯国璋。

至于张勋呢?他本是一个妄自尊大的老粗,他对袁尚且不完全买帐,当然更不会把段祺瑞放在眼中。可是张勋和冯国璋不和,为了利害,拉拢段可以抵制冯,所以也乐得和段祺瑞联络。

徐州会议议决了以下十条:

一、尊重清室优待条件。

二、保全袁大总统家属生命财产及其身后一切荣誉。

三、要求政.府依据正当选举手续,速行组织国会,施行完全宪政。

四、电劝独立八省取消独立,否则准备以武力对待。

五、绝对抵制“暴烈分子”(指国民党员)参预政权。

六、严整兵卫,保全地方。

七、抱定正当宗旨,维持国家秩序,设有用兵之处,所需军械饷项,仍当通力合筹。

八、拟俟国事稍定,联名电请政.府罢除苛佃杂捐,以苏民困。

九、嗣后中央设有弊政足为民害者,务当合力电争,以尽忠告之义。

十、中央实行减政,固结团体,遇事筹商,对于国家前途,务取同一态度。

这十条决议案,其实都不是各省代表的意见,也未讨论或引起争论,完全根据张勋的《会议纲要》照写下来的。

徐州会议结束后,张勋以大盟主自居,公然发出哿电(6月20日),反对惩办帝制祸首。电报说:

“君主、民主主张各有不同,无非各抒己见,罪魁功首,岂能以成败为衡。……近日南方各省坚执前言,操之弥急,如果相持不下,则南北势成冰炭,仇衅相寻,责难无已,万一战端再起,外人从而干涉,窃恐瓜分之祸,不在帝制发生之日,而在共和再造之时,律以误国之愆,必有尸其咎者,匪特公论自在人心,即勋一人断不承认。

“而报纸讹传,竟谓勋曾电政.府亦以惩办祸首为请,实系妄相揣测,不知勋素持公道,屡有宣言,定不随声附和,自相矛盾。且落井下石,既非大丈夫所为,而止沸扬汤,究与大局何益?”

这真是千古绝唱,张勋把包庇帝制祸首说成是:“公论”、“公道”;把南方反对帝制说成是“南北之争”而且用瓜分和误国等名词来威胁人。

第337章 厚脸皮的王揖唐第609章 考据癖第177章 所谓的民意第591章 胡适和陈光甫第410章 会考第391章 曹锟出重拳第374章 吴佩孚倒梁第556章 人权与约法第602章 关于世界文化三个共同的理想目标第558章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第74章 湖南和陕西的起义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330章 历史意义深远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43章 第一支警察部队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109章 加封一等候爵第90章 汪袁配合第614章 转折点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第508章 胡适《文学改良诌议》第450章 越缦堂日记第46章 办实业第170章 汪凤瀛和梁启超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585章 颜李学派的程廷祚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496章 胡适的忧虑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39章 全力追剿第59章 主持立宪和署理外务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244章 瀛台“楚囚”第119章 超然内阁第45章 积重难返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196章 陆荣廷第18章 好景难长第231章 安民告示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355章 说来话长第15章 挫折第160章 二十一条第514章 改革丧礼第339章 上海问题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370章 孙中山力主北伐第387章 最大问题第194章 叙、泸之战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60章 山雨欲来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64章 燎原烈火第141章 “泥菩萨”离开老巢第598章 校友签名致敬第520章 胡适谈五四运动第615章 胡适晚年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119章 超然内阁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17章 驻节朝鲜第513章 《中国哲学史大纲》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义第561章 关于“中基会”第407章 童子试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难第355章 说来话长第479章 新人物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158章 欧战第483章 报考中国公学第97章 中山先生第444章 “退款兴学”运动第462章 蔡元培与“清党”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运动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321章 谈和障碍重重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辞职第31章 戊戌变法第119章 超然内阁第156章 隔靴搔痒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559章 被迫离开中国公学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第82章 一明一暗第336章 张瑞玑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393章 群雄逐鹿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62章 垂钓洹上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
第337章 厚脸皮的王揖唐第609章 考据癖第177章 所谓的民意第591章 胡适和陈光甫第410章 会考第391章 曹锟出重拳第374章 吴佩孚倒梁第556章 人权与约法第602章 关于世界文化三个共同的理想目标第558章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第74章 湖南和陕西的起义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330章 历史意义深远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43章 第一支警察部队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109章 加封一等候爵第90章 汪袁配合第614章 转折点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第508章 胡适《文学改良诌议》第450章 越缦堂日记第46章 办实业第170章 汪凤瀛和梁启超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585章 颜李学派的程廷祚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496章 胡适的忧虑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39章 全力追剿第59章 主持立宪和署理外务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244章 瀛台“楚囚”第119章 超然内阁第45章 积重难返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196章 陆荣廷第18章 好景难长第231章 安民告示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355章 说来话长第15章 挫折第160章 二十一条第514章 改革丧礼第339章 上海问题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370章 孙中山力主北伐第387章 最大问题第194章 叙、泸之战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60章 山雨欲来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64章 燎原烈火第141章 “泥菩萨”离开老巢第598章 校友签名致敬第520章 胡适谈五四运动第615章 胡适晚年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119章 超然内阁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17章 驻节朝鲜第513章 《中国哲学史大纲》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义第561章 关于“中基会”第407章 童子试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难第355章 说来话长第479章 新人物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158章 欧战第483章 报考中国公学第97章 中山先生第444章 “退款兴学”运动第462章 蔡元培与“清党”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运动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321章 谈和障碍重重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辞职第31章 戊戌变法第119章 超然内阁第156章 隔靴搔痒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559章 被迫离开中国公学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第82章 一明一暗第336章 张瑞玑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393章 群雄逐鹿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62章 垂钓洹上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