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

徐世昌很重视就职典礼。他问内务总长钱能训,总统典礼有没有定制。

钱说:“总统就职礼,本国无先例可循,只得求教于共和先进国例子来作蓝本。”

于是,徐便电问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法公使胡维德。

顾维钧复电说:“美国总统就职,由大理院长主持,在大理院外筑台,新总统捧圣经举手向全国国民宣誓。”

胡维德复电说:“法国新总统就任,由上院议长导入总统府谒见旧总统,相互行礼,互致颂词,词毕,旧总统出府,新总统到议会宣誓就职。”

完全照搬国外不具备条件,可以吸取部分,徐世昌便和相关人员一起 ,设计了自己的就职仪式。

十月十日上午八点半,冯国璋派钱能训和总统府大礼官黄开文备礼舆迎徐,徐世昌却乘汽车进公府,礼官导徐至怀仁堂礼台。

九点正,冯由居仁堂到怀仁堂,与徐同向国旗行三鞠躬礼。礼毕,冯东向致颂词,徐西向致答词,词毕互相一鞠躬。

礼官送冯回居仁堂,冯即迁出公府,退居地安门外帽儿胡同私寓。

十时正,徐在居仁堂南向,向议长及议员宣读誓词,词毕转北向,与议长议员同向国旗三鞠躬。礼毕议长议员转东向,阁员及文武百官西向,徐立于礼台宣读就职宣言。读毕,各行三鞠躬礼庆贺。

十时半外交团入贺,十一时清室代表入贺。

徐世昌就大总统后的第一道命令是:内阁总理段祺瑞辞职照准,派内务总长钱能训暂代总理。

徐想仿照黎元洪对孙中山先生的前例,聘冯国璋为最高顾问,冯也学孙前例表示不受。

冯段之争从此落下帷幕,其实是两败俱伤。不同的是段还坐在参战督办位子上,冯则躲在帽儿胡同私寓真正做了个下台总统。

姜还是老的辣,徐世昌不愧为老政客。

知道曹锟一心想当这个副总统,可他想留下副总统一席,给南方或是对和平有功的人。是既不想得罪曹锟,又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便嗾使旧交通系首领梁士诒出面运作。

知道皖系主张继续用武力对付南方,他不便反对,便指使钱能训以代理国务总理身份出面倡导和平。

他是主使人却不出面,并且谁都不得罪。

段祺瑞一门心思认为新的参战军练好了,就可以实现统一中国的美梦。徐世昌知道段的这个想法,便积极支持段继续进行他的参战借款和编练参战军,这样,也就使得他和段可以和平共处。

徐世昌就任总统后,北洋人争先恐后的发电敬贺。 他们或许是真心希望有一位文人来主政。

当年,都知道袁世凯最信任的人是徐世昌。但是,慈禧死后袁世凯失宠,徐却丝毫未受连累,可见徐作人确有一套。对于徐当总统,清室及逊清的遗老遗少也是真心欢迎。

现在,我们回过头再说曹锟,他此时在保定正饱受两面作人难之苦。

北方皖系对他误解甚深,而吴佩孚又不听话。他对副总统已不报任何希望,怎知段的代表吴炳湘却带来了好消息,真是喜出望外。

他马上派曹锐到北京进行副总统的竞选活动,同时派另一位兄弟曹钧到奉天疏通张作霖。

十月三日,安福系的部分国会议员举行茶会讨论选举副总统问题。

众议院议长王揖唐宣读了段祺瑞向国会推荐曹锟为副总统的信,内云:“燕孙、一堂议长执事:比者副总统选举,诸君应有一致之主张,祺瑞与安福诸君子本有一日之雅,敬举所知,以备参考。曹经略使督战湘中,功绩昭然,维持大局,不为异说所挠,若能当选为副总统,必能翊赞元首,尊重法律,裨益国家,区区一得,尚希鉴察及之。专此敬颂议祉。段祺瑞拜上。”

王还补充说:“芝老功成不居,推贤选能,他的人格何等可钦,我们应该顺从他的意旨。”

在这次茶会上,大家决定于十月九日选举副总统。

十月六日安福俱乐部举行干事会议,段命徐树铮出席,做大家的工作,宣讲推荐曹锟为副总统的意义之所在。

但是,安福系议员认为他们选徐世昌为大总统已经完成了交易,再选副总统是属于另一桩生意。换句话说,如果要他们投这神圣的一票就要有相应代价,也就是说这得花钱。

既然是选曹锟当副总统,这钱当然得曹锟出。

曹锟不肯出这个钱,说北京政.府还欠他的军费。

这一来,就苦了王揖唐。经过他的奔走,决定由北京政.府付还曹锟军费一百五十万元,用这笔钱移作选副总统的运动费。规定每张票二千元,当晚便签发支票。

曹锟认为天下事已定,自己做副总统的美梦马上就可以成真了,盼望十月九日早些到来。

不料。当这天两院议员举行副总统选举的联合会时,出席的议员却三三两两,稀稀落落。秘书处打电话四方去催,也不见来,上午的会因不到法定人数而流产。

下午继续开会,到的人仍很少。王揖唐建议一方面把议会大门关起来,只许进不许出,一方面派军警四出拉人,以凑足法定人数。他的建议才一宣布,就看见坐在议席上的议员纷纷夺门而出,拉的人还没有来,已来的又走了大半。

十月九日,选举副总统大会的下午,旧交通系议员有五十余人到万牲园参加周自齐出面邀请的游园会,没有工夫参加选举。

安福系在选举会中集中向梁士诒施压力,梁士诒不得已只好写一个便条。

刘恩格、杜持、王印川拿着梁士诒的便条,乘坐汽车到万牲园,想把这些游园的议员请回去投票。可这些议员们却故作闲情逸致,拒绝离开万牲园。这时王揖唐也赶了来,他坐了一部大汽车,死拉活扯,才拉了八位议员。

议员们对投票冷淡的另一原因是因为看见报载,曹锟以十万元纳一个叫刘喜奎的女人妾室,甚为寒心。认为一个刘喜奎要值五十个议员的身价,因此都骂曹锟悭吝。

但曹也有他的道理,他想你们选我来保你们的江山,还要我掏腰包,太不公平了。选徐时,一切活动费是在借款项下开支,选我的运动费却要我在我的军费中开支。

十月九日选举副总统会流产后,又定十月十六日继续选举。

王揖唐知道旧交通系的杯葛与徐世昌态度有关,于是他邀梁士诒一同去见徐,请徐表示一个明朗态度。

本就是徐在从中作梗,他当然不能明言,便推脱说:“以我今天所处的地位,对于副总统应当速选、迟选以及选何人,都不便表示意见。”

十月十四日,周自齐又邀了一批议员到天津去,把自己在英租界球场二十九号私邸,让出来作议员总招待所,另在四家天津著名的旅馆分设四个招待所。

议员们陆续到天津的,约有一百四十余人,他们饮酒看花,征逐花草,及时行乐,意兴盎然。

待他们兴尽后,开了一次谈话会,准备联名推出促进南北和平,推迟副总统的选举两项建议。

而旧交通系领袖梁士诒也在北平正式表示,如果选举北方人为副总统,则南北和平,遥遥无期。

十月十五日王揖唐派安福系“大将”议员克希克图偕同八名孔武有力的议员,乘坐专车到天津来绑议员的“票”。王揖唐在天津的私邸派出一批家丁,分乘八辆汽车开到天津的新火车站,等待肉票一到,就立刻押上开往北京的专车。

克希克图,字仲养,汉名恩浩,原籍蒙古,江苏镇江驻防旗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出生。

一九零零年,入江南常备右军随营学堂。一九零二年毕业,入江南将备学堂。

一九零三年,赴日本留学,入振武学校。一九零六年毕业,入明治大学法科;同年,并入东京高等警察学校,一九零七年毕业归国。

一九零八年,任黑龙江交涉局翻译科员。

一九一一年,任清华学校科员及印铸局科员。

一九一三年国会成立时,当选为衆议院议员。国会解散后,曾充任蒙藏院科员、编纂。国会恢复,仍任衆议院议员。

一九一八年八月,被选为安福国会衆议院议员。

克希克图一行分乘四部汽车,先到四家招待议员住的旅馆中去找“逃兵”,可是四批都扑了个空,在四家旅馆中,一个议员也没有找到。问旅馆中人可知他们去了哪里?旅馆中人回答说不知道。

四批人都集中在一块,克希克图再下命令,直奔英租界球场二十九号周自齐寓,结果也一样扑了个空。

他们带着失望的心情漫无目的地在街上寻找,果然在马路上碰到一位议员在百货公司买东西,于是一把扭住他,软骗硬逼,终于打听出周自齐正在南市妓院内吃花酒。

这位议员因为怕太太,不敢进妓院,溜了出来在马路上漫游,不料被克希克图等抓到。

于是克希克图集中人马,直奔南市妓院。这时已是十五日深夜三点半钟。他们不问三七二十一,只说奉了王议长命,请各位上车,就像拉小鸡一样,死拉活扯,被绑票的议员则乱嚷乱叫。

天津警察误会为真的发生了绑票,喝令停车检查,直到押车的议员缴验议员证章,才让车子开行。

被绑票的议员们要求先回旅馆拿行李,也不被绑架的议员允许,一个个送上火车。火车已升火待发,议员们一上火车车就开了。

可是因为黑夜漫漫,很多议员在火车站混乱中溜脱,有些议员到了北京车站,躲到厕所间不出来,仍乘原班火车回到天津。

十月十六日,王揖唐又在北京派出汽车多辆,分途去抓议员到会投票,警察总监吴炳湘也派出武装警察在西城放哨,禁止议员离开会场。可是如此绑票和拉人,到会的议员仍然是少得可怜,这一次副总统选举仍然流产。

安福系还想对梁士诒施压力,梁士诒有徐世昌做后台,根本不吃这一套,态度非常强硬。

他表示如果安福系仍然强压和不择手段进行副总统的选举,他就辞了参议院议长。

安福系不愿事情闹得太大,就去请示段祺瑞。段认为对曹的竞选副总统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既然人力不能挽回,但求于心无愧,决定不再进行这种徒劳无功的选举。

第356章 “小媳妇”难当第551章 第三条路第189章 圣战揭幕第268章 张勋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344章 北归第364章 非常选举第288章 衡山、宝庆之战第212章 袁世凯发表《宣布帝制案始末》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113章 首届内阁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14章 平定政变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27章 如愿以偿第39章 全力追剿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609章 考据癖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315章 徐世昌当选第160章 二十一条第261章 张作霖第166章 实情第576章 不主张对日抵抗第111章 进入新的时代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215章 和观音同日出生第612章 维持“法统”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520章 胡适谈五四运动第196章 陆荣廷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236章 大萝卜章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187章 唐继尧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382章 恢复法统第60章 山雨欲来第134章 较量第136章 民心所向第277章 树倒猢狲散第227章 洪山宝塔会议第349章 发了疯的段祺瑞第111章 进入新的时代第229章 首义之夜第602章 关于世界文化三个共同的理想目标第32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598章 校友签名致敬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449章 杀君马者道旁儿第3章 科举之路第491章 求博第265章 参战问题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169章 杨度的《君宪救国论》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325章 仅用了二十二天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第298章 六道命令第172章 派系争斗第138章 总统选举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235章 立法第197章 广西护国独立第556章 人权与约法第194章 叙、泸之战第198章 广东也宣布护国独立第11章 大院君李罡应第470章 老骥伏枥第435章 就职演说第235章 立法第71章 您不走吗第189章 圣战揭幕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第339章 上海问题第357章 四巨头会议第606章 努力支撑残局第309章 南雄之战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424章 学术成果2第359章 唐联帅出走第215章 和观音同日出生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4章 当官真好第215章 和观音同日出生第24章 幸运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495章 胡适与辛亥革命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350章 大战在即第468章 中华民国大学院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
第356章 “小媳妇”难当第551章 第三条路第189章 圣战揭幕第268章 张勋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344章 北归第364章 非常选举第288章 衡山、宝庆之战第212章 袁世凯发表《宣布帝制案始末》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113章 首届内阁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14章 平定政变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27章 如愿以偿第39章 全力追剿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609章 考据癖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315章 徐世昌当选第160章 二十一条第261章 张作霖第166章 实情第576章 不主张对日抵抗第111章 进入新的时代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215章 和观音同日出生第612章 维持“法统”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520章 胡适谈五四运动第196章 陆荣廷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236章 大萝卜章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187章 唐继尧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382章 恢复法统第60章 山雨欲来第134章 较量第136章 民心所向第277章 树倒猢狲散第227章 洪山宝塔会议第349章 发了疯的段祺瑞第111章 进入新的时代第229章 首义之夜第602章 关于世界文化三个共同的理想目标第32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598章 校友签名致敬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449章 杀君马者道旁儿第3章 科举之路第491章 求博第265章 参战问题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169章 杨度的《君宪救国论》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325章 仅用了二十二天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第298章 六道命令第172章 派系争斗第138章 总统选举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235章 立法第197章 广西护国独立第556章 人权与约法第194章 叙、泸之战第198章 广东也宣布护国独立第11章 大院君李罡应第470章 老骥伏枥第435章 就职演说第235章 立法第71章 您不走吗第189章 圣战揭幕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第339章 上海问题第357章 四巨头会议第606章 努力支撑残局第309章 南雄之战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424章 学术成果2第359章 唐联帅出走第215章 和观音同日出生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4章 当官真好第215章 和观音同日出生第24章 幸运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495章 胡适与辛亥革命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350章 大战在即第468章 中华民国大学院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