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如愿以偿

“袁大人,您要折煞我们这些下人吗?怎能给我们送礼?还是这么贵重的东西?”李莲英看似很不好意思。

袁世凯连连摆手,“李公公大人,这是哪儿的话呀?在您面前我怎么能称大人呢?我不是在朝鲜待十多年吗?家里现成的,拿不出手的,让您见笑了。”

“袁大人,您是阮先生的朋友,也就是咱家的朋友。我待会儿宫里还有事,我们客气话就不说了。您不是找我有事吗?直说就是了。”

袁世凯一看这李公公还是个痛快人,就把自己的事从头到尾的说了一遍。

听了袁世凯的话,李莲英沉吟了一下,“袁先生,当着真人咱不说假话,这可是军国大事,咱家很难说上话。”

袁世凯说:“李公公,您误会了。我不是想通过您,为我在太后她老人家哪儿谋这个差事。”

“那您找咱家的意思是?”李莲英不解。

袁世凯说:“我只是想请公公帮我打听一下,太后心里的人选是哪一个。咱们比一比,如果有一拼就争一争。相差太悬殊,咱们就放弃,也就安心了。”

“这到是很好办。我今晚上就去打听清楚,明晚您过来听个信就是了。”李莲英很痛快地答应。

整个一白天,不对。昨晚一夜袁世凯也没睡好觉。心思一直七上八下的,猜想着老佛爷心里的人选会是个什么样的人?

时间在焦急的等待中一分一秒的熬着,没等到约定的时间,他就急不可待的赶到了李府。

这一次李莲英没在。阮忠枢陪着袁世凯在厅里等。

袁世凯表面上心定气闲地和阮忠枢说着话,心里实在是惊涛奔涌。

终于把李莲英等回来了,厅门一打开,袁世凯起身迎接。

“袁大人,您看看!您看看!您们是怎么搞得?”

没等几个人重新坐好,李莲英就急急地言道。

袁世凯心一沉,“怎么了李公公?”

怕不吉利,“大祸临头了吗”几个字,袁世凯没敢说出口。

李莲英说:“我这事还没说完,就让佛爷把我训了一顿。”

“对不起公公,连累您了。”看来真的是大祸临头了,袁世凯的心吓得突突地跳。

李莲英摇了摇头,“您们知道佛爷是怎么说得吗?”李莲英看了看袁世凯和阮忠枢,学着老佛爷的声音:“小李子呀!你是欠打了吗?你知道咱大清国一天有多少事吗?就这找个领着练兵的人,这样的小事,要是也让你家主子来操心,你要累死你家主子呀?”

“这是怎么回事呀?”袁世凯没听明白。

李莲英又摇摇头,“怎么回事?佛爷不但是这个位置心里边没人,她老人家连这件事都不知道。”

“那这件事怎么办呀?”袁世凯一阵轻松。

“佛爷说了,看着谁行,督办军务处几个大臣议一议,按正常的程式办就行了。”

“谢谢公公!谢谢公公!”袁世凯心花怒放。

“对了,佛爷可说了,可要找个好人,找个认真干事的人。这兵呀是要好好练一练,不能总是打败仗。”

“好!好!好!请太后放心,我一定给太后训练出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

从此,袁世凯又结交上了一个手眼通天的人。

十一月十九日,督办军务处大臣亦劻、李鸿藻、长麟、翁同龢等议定:一、统管定武军十营的胡燏棻改任津芦铁路督办。二、袁世凯练洋队。三、荫昌挑选旗兵,入武备学堂。

接下来是正式的程式:一八九五年十二月八日,各亲王、军机大臣奏请变通军制,在天津创建新式陆军,派员督练。

关于袁世凯的任命,军务处奏称:“中国自粤、捻削平以后,相沿旧法,习气渐深,百弊丛生,多难得力。现欲讲求自强之道固必首重练兵;而欲期兵力之强,尤必革新旧制。……

“查有军务处差委浙江温处道袁世凯朴实勇敢,晓畅戍机,前驻朝鲜颇有声望。因令洋拟改练洋队办法,旋据拟呈聘请洋员合同及新建陆军营制、饷章,臣等附加详核,甚属周妥。

“相应请旨饬派袁世凯督新建陆军,假以事权,俾专责任现在先就定武十营,步队三千人,炮队一千人,马队二百五十人,工程队五百人,以为根本;并加募步队二千人,马队二百五十人,共足七千人之数,即照该道所拟营制、饷章编伍办理。”

同日,朝廷批准了此奏,命袁世凯去天津接管胡燏棻的定武军十营,作为改练新军基础。

特别强调:“该道当知筹饷甚难,变法匪易,其严加训练,事事核实。倘仍蹈勇营习气,唯该道是问。”

历经波折,袁世凯终于得到了督练新军的职务。

一八九五年十二月十六日,袁世凯前往小站镇接管定武军,开始了他的小站练兵的生涯。

小站镇位于天津东南七十里处,其名字来源于李鸿章的淮军。

一八七零年由于天津教案,英、法、美三国军舰直逼大沽口。

清**命李鸿章接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处理天津教案,并命他的淮军保卫京畿。

李鸿章的亲军营从临汾调驻青县马场,分兵驻守新城。于是便在马场和新城之间修筑了一条马新大道,沿途设置驿站。十里一小站,四十里一大站。

这里是大沽以西第五个驿站,士兵习惯称这里为小站。

淮军在此屯田驻守近二十年,甲午战争中,这里的淮军全部溃散,营房空无一人。

后胡燏棻的定武军从天津马厂,移驻此地。

小站练兵对袁世凯后来的人生有多重要,可能连当时的他本人也是想象不到。如果说驻节朝鲜使他踏入仕途而红顶加头,小站练兵则是他攀登国家最高权力的基石。

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这些个民国声名显赫的人物,就是唱着军歌从这里走出。

因为袁世凯,小站这个从来都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也变得驰名中外。

定武军原有4750人,在此基础上,袁世凯又从河南、山东、皖北、苏北招募一批新兵,购置马匹,形成了一直七千人的队伍。

部队的名字也从定武军改为“新建陆军”。

新建陆军采用德国和日本的建制,有步、炮、马、工程、淄重等兵种,结束旧军队不分兵种的落后局面。

步队五千人,分左右两翼。一千人为一营,左翼二个营,右翼三个营;

炮队一千人,分为右翼快炮队,左翼重炮队和接应马炮队三个队;

马队五百人,分为四个队;

工程兵五百人,分别负责桥梁、地垒、电雷、修械、测绘、电报。

装备全部换成从德国购置的曼利夏步枪、马枪、手枪和格鲁森快炮。

担任训练的军官有十多人是从德国聘请的,巴森斯则负责全军的训练。

在庆字军中,特别是在朝鲜,袁世凯深刻体会到,没有严明的纪律,是带不出好队伍的。一个没有纪律严格约束的军队,装备再好也没有用。

他训练的这支部队,老兵养成了许多旧习、恶习,需要克服。新兵初来一张白纸更要立规矩,养成好习惯。

袁世凯首先从军纪抓起,而且他知道这是大病,是顽疾,必须下重药、下猛药。

第161章 哀的美敦书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337章 厚脸皮的王揖唐第241章 民国第一伟人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549章 神会大师第609章 考据癖第158章 欧战第301章 冯国璋心灰意冷第420章 加入暗杀团第24章 幸运第192章 贵州护国起义第557章 知难,行亦不易第269章 复辟大戏开锣了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204章 劝退第229章 首义之夜第55章 反击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207章 南京会议第593章 苦撑待变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608章 胡适与唐德刚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474章 老家绩溪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380章 张作霖宣布独立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274章 号召讨逆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602章 关于世界文化三个共同的理想目标第335章 徐世昌还是真心想和的第19章 一心离开第52章 段芝贵贿买高位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366章 湘军“援鄂”第481章 学在“澄衷”第551章 第三条路第175章 日本的图谋第468章 中华民国大学院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472章 永远活着第98章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588章 过河卒子第40章 系矫旨第480章 改名字第532章 个性主义第256章 国会和政党第310章 战与和第520章 胡适谈五四运动第47章 兴新式教育第450章 越缦堂日记第145章 抢救国会第534章 〈水浒传〉考证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166章 实情第371章 紧锣密鼓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73章 在家上任第398章 张疯子第350章 大战在即第554章 出任中国公学校长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108章 叫嚣战争的人一般是从不上战场的第311章 阎王票子第17章 驻节朝鲜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57章 管见十条第248章 九个回合第41章 东南互保第19章 一心离开第286章 成立军政.府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496章 胡适的忧虑第192章 贵州护国起义第97章 中山先生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289章 内斗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396章 江防事变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280章 重组内阁第344章 北归第410章 会考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231章 安民告示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608章 胡适与唐德刚第13章 志得意满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170章 汪凤瀛和梁启超第49章 君主立宪
第161章 哀的美敦书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337章 厚脸皮的王揖唐第241章 民国第一伟人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549章 神会大师第609章 考据癖第158章 欧战第301章 冯国璋心灰意冷第420章 加入暗杀团第24章 幸运第192章 贵州护国起义第557章 知难,行亦不易第269章 复辟大戏开锣了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204章 劝退第229章 首义之夜第55章 反击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207章 南京会议第593章 苦撑待变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608章 胡适与唐德刚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474章 老家绩溪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380章 张作霖宣布独立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274章 号召讨逆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602章 关于世界文化三个共同的理想目标第335章 徐世昌还是真心想和的第19章 一心离开第52章 段芝贵贿买高位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366章 湘军“援鄂”第481章 学在“澄衷”第551章 第三条路第175章 日本的图谋第468章 中华民国大学院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472章 永远活着第98章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588章 过河卒子第40章 系矫旨第480章 改名字第532章 个性主义第256章 国会和政党第310章 战与和第520章 胡适谈五四运动第47章 兴新式教育第450章 越缦堂日记第145章 抢救国会第534章 〈水浒传〉考证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166章 实情第371章 紧锣密鼓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73章 在家上任第398章 张疯子第350章 大战在即第554章 出任中国公学校长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108章 叫嚣战争的人一般是从不上战场的第311章 阎王票子第17章 驻节朝鲜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57章 管见十条第248章 九个回合第41章 东南互保第19章 一心离开第286章 成立军政.府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496章 胡适的忧虑第192章 贵州护国起义第97章 中山先生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289章 内斗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396章 江防事变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280章 重组内阁第344章 北归第410章 会考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231章 安民告示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608章 胡适与唐德刚第13章 志得意满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170章 汪凤瀛和梁启超第49章 君主立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