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黯然离开

黎元洪在冯国璋就职后,就正式向冯国璋提出离京赴津休养的要求。果然不出张国淦的判断,冯慨然应允,很高兴黎能离开北京城。

由于冯的答允,段祺瑞不便阻黎出京,但责成汤化龙出面担保,黎做出承诺:出京后,不参与政治活动、不南下。

八月二十八日,黎元洪黯然离开了北京城。他在北京虽然是先任副总统后任总统,在很多人看来是风光无限,但他自己知道,北京留给他的,大多是痛苦地回忆。

他不像袁世凯那样的贪恋权势,但就这样的卷铺盖也不是很甘心。回到天津后,立即返回他的私邸。

段祺瑞对其还是放心不下,最怕他南下号令天下。密令曹锟就近派人监视他。

段祺瑞顺水推舟地把黎元洪搞下台,和当初黎把段免职一样,虽心里很痛快,但其实是一种自残,所谓两败俱伤。

有黎在位,北洋系就有假想敌,就有共同对敌的理由,成为维系北方表面团结的理由。没了这共同的敌人,剩下的也就只能是内斗了。而事实上,此后,北方和北洋系从没有一天安定。

总统和内阁成了时局纷乱的中心,是加个更字的“府院之争”。再加上北洋实力人物互相排斥、互相倾轧。

黎是倾向于南方的,有黎在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南北分裂的局面,毕竟对南方是一种安慰,成为一种缓冲的力量。但现在,缓冲的力量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南北对立了。

“民国第一伟人”黎元洪走了,脚步蹒跚的民国的乱像却远没结束。黎元洪走的时候,不会想到他还能回来,再次坐上总统大位。但是,他确实是回来了,因此,本书还要写下去。只是,在后来一段的历史事变中,黎元洪多半是个旁观者了;虽然,也会不时的提到他。

段内阁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国会和对德宣战。

段本人虽然很嫌弃国会,但是既为民主共和国,就不能没有国会。梁启超建议在旧国会已被解散,新国会还未成立时,召集临时参议院代行国会立法权。仿效民国成立时,在南京召集临时参议院作为过渡性的立法机关。

段祺瑞憎恨的是旧国会,只要不召集旧国会,对于任何其他形式的立法机关都没有意见。

参议员的产生是由地方当局指派,而不是由人民选举,组织临时参议院很省事。

七月二十日,国.务.院举行讨平复辟政变后的第一次国务会议,通过召集临时参议院,并推梁启超起草通电征求各省当局对于召集临时参议院的意见。

七月二十日国务院致各省通电:“今日仍为适用《约法》时代,但国会解散之后,断无重行召集之理由。改选国会,程序繁重,非一时所能竣事。……一为改组之说,然必先修改《国会组织法》,尤必先有提议改组并制定法津之机关,其职权又为法律所许可者。……今日既为遵行《约法》时代,则所谓合法机关,无过于《约法》上之参议院者。国会之职权乃由《约法》上之参议院递嬗而来,有参议院行使《约法》职权,即无异于国会之存在;且人数无多,选派由地方自定,依据《约法》,可以迅速成立。……

“总之,宪法未定以前,《约法》为根本大法。依据《约法》以召集《约法》上之参议院,依据《约法》上参议院之职权以解决制宪、修正组织法各问题,则事事守法以行,于政治上能得平允,于法律上不生矛盾。……但立法为最高机关,其成立程序,政.府应征集多数意见。即请发抒伟论,迅速详复。”

解散国会是复辟造成的恶果,平定复辟后理所应当得以恢复,这本是“再造共和”的重要部分。梁启超这篇文章做得并不高明,法理上也很难说得通,只能是勉强地自圆其说。

此通电发出后,北洋派的封疆大吏纷纷复电随声附和。

孙中山则表示了坚决地反对态度。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恢复被非法解散的国会,才能真正符合《约法》精神,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而打算召集临时参议院,完全是破坏《约法》。

西南军人都支持孙中山主张。

段内阁根本不予理会,由国务院正式下令:“《国会组织法》,暨《两院议员选举法》,民国元年,系经参议院议决,咨由袁前大总统公布。历年以来,累经政变,多因立法未善所致,现在亟应修改,着各行省蒙藏青海各长官,仍依法选派参议员,于一个月内到京,组织参议院,将所有应改之组织选举各法,开会议决。此外职权,应俟正式国会成立后,按法执行,以示尊重立法机关之至意。”

当初的黎、段之争和国会解散,是因于段要对德宣战而黎反对而白热化的。如今段再掌政权,自然要贯彻这个主张。黎已下台,国会已被解散,段可以随心所欲去搞了。

于是,宣战案于八月四日提交国务会议通过,八十四日以总统命令正式公布。

令云:“我中华民国政.府,前以德国施行潜水艇计划,违背国际公法,危害中立国人民生命财产,曾于本年二月九日向德政.府提出抗议,并声明万一抗议无效,不得已将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等语。不意抗议之后,其潜水艇计划,曾不少变,中立国之船只,交战国之商船,横被轰毁,日增其数,我国人民之被害,亦复甚众。我国政.府不能不视抗议之无效,虽欲忍痛偷安。非惟无以对尚义知耻之国人,亦且无以谢当仁不让之与国。

“中外共愤,询谋佥同,遂于三月十四日,向德政.府宣告断绝外交关系,并将经过情形,宣示中外。我中华民国政.府,所希冀者和平,所尊重者公法,所保护者我本国人民之生命财产,初非有仇于德国。设令德政.府有悔祸之心,怵于公愤,改变战略,实我政.府之所祷企,不忍遽视为公敌者也。乃自绝交之后,已历五月,潜艇之攻击如故。非特德国而已,即与德国取同一政策之奥国,亦始终未改其态度。既背公法,复伤害吾人民,我政.府责善之深心,至是实已绝望。

“爰自中华民国六年八月十四日上午十时起,对德国、奥国宣告立于战争地位,所有以前我国与德奥两国订立之条约、合同、协约,及其他国际条款、国际协议,属于中德、中奥之关系者,悉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当此国变初平,疮痍未复,遭逢不幸,有此衅端,本大总统眷念民生,能无心恻,非当万无苟免之机,决不为是一息争存之举。……所愿举国人民,奋发淬厉,同履艰贞,为我中华民国保此悠久无疆之国命而光大之,以立于国际团体之中,共享其乐利也。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北京政.府宣布对德、奥宣战后,美国立即表示欢迎,八月十四日美国公使照会北京外交部:“欣愿趁此机会,将友谊及联带责任并协助之处,特向中国政.府确切声明,自必赞助中国在国际上享得大国当有之地位及其优待。”

同时,中国驻美国公使顾维钧也向北京政.府秘密报告,美国将以二亿银元借予中国,帮助中国出兵欧洲。

可是,段祺瑞早和日本有了密切的约定,日本同样向北京政.府提出愿意贷给同美国一样的借款,并且不要中国出兵欧洲。段需要钱,可是不打算用这笔钱去欧洲打战。

不过中国向外国借款,根据民国二年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和中国政.府的协定,不能单独向五国中的一国进行政治借款,更不能向五国银团以外的国家借款。现在德国既已除外,可是其他四国还在,因此段要和日本秘密借款,是需要费点周折的。

八月十日,日本藏相胜田迅速与中国亲日派的陆宗舆,组成了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由陆为经理。这个银行以投资中国为基本业务。接着中国先向五国银行团提出申请,要借一亿银元的善后借款。

这时欧战在紧急时期,英、法、俄三国都没有力量提供这笔借款,德国已成敌国自然除外。于是经协商后,就推由日本银行团先行如数拨借,待欧战结束,再由五国银行团拨还。

八月二十八日,日本正金银行理事小田切万寿,代表日本银行团垫付了一千万日元,作为第一批善后借款的垫款。

中国代表签约的是段内阁中财政总长梁启超,借款契约如下:

一、名目:垫款。二、金额:一千万元。三、利息:七厘。四、年限:一年。五、折扣:7%。六、担保:中国盐税余额。七、用途:行政费。八、用途稽核:依民国第一次善后借款项目办理。九、承借者:日本银行团。

此外,日本政.府还以半公开或不公开的各种方式向北京政.府大量投资。

九月二十六日成立交通银行,第二次业务借款二千万日元,由曹汝霖经手。

十月月十二日为吉长铁路借款六百五十万日元,由满铁提供,以该路财产及收入为担保,以聘用日本技师及管理人员为条件。

成立了北京督办参战办事处,由日本武官斋藤任顾问。

后来,北洋政.府扣留了当时在上海和厦门两地共约四万吨的德国船舰,然后移交给协约国使用,

中国参战后,协约国也给了中国政.府一些回报。

九月八日协约国公使承认:

(一)庚子赔款可以停付五年,停付期内不加利息,但是,俄国占有赔款总额26%,除其中10%可以缓付外,其余16%,仍须按期照付。

(二)关税可以提高5%,但须先成立由有关与中国共同组织的委员会调查标准价格,然后厘定税则;中国在必要时期可以在天津周围二十里内驻兵,但以防范敌侨为限。

需要说明的是,一战期间,欧洲交战国之间多不遵守国际公约,以十分残暴的手段对待敌国在本国侨民与财产。无论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采取的措施都十分残暴,因此他们同样要求中国应该采取严厉的措施处置在华德产。

时任英国驻华署理公使艾斯敦与时任中国外交总长汪大夑会谈时,便明确要求中国应当将德国在华商行“全部消灭”。

一九一七年九月,中国与协约国代表会谈援助中国事宜,七国在答应对华援助的同时,也提出了全数查封德国在华商行、银行、工厂等要求。随后协约国更是接连不断地催促中方,采取严厉措施打击德国在华力量。

由于中德之间并未实际开战,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未对德国产生明显的厌恶感。因此尽管协约国百般催促,中国始终没有采取过分的举动。

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16章 柳暗花明第202章 撤销帝制第108章 叫嚣战争的人一般是从不上战场的第198章 广东也宣布护国独立第519章 五四运动中的胡适第247章 外逃第333章 扬眉吐气的陆徵祥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唤第68章 武昌起义第103章 速定大计折第227章 洪山宝塔会议第164章 芥蒂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第381章 河南的战火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207章 南京会议第543章 坚定地和蔡元培站在一起第24章 幸运第134章 较量第503章 杜威的哲学思想第559章 被迫离开中国公学第319章 倡导和平第241章 民国第一伟人第274章 号召讨逆第2章 小人精第278章 遍街可见的辫子第29章 再一次因祸得福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347章 恶有恶报第185章 蔡锷和小凤仙第39章 全力追剿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85章 殿前作答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63章 请愿大潮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26章 想起一个人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12章 平叛第125章 中国宪政之父第601章 关于青年人的苦闷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123章 孙袁会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332章 拒签“和约”第83章 连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实话吗第253章 广东的局势第223章 热心社会事务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214章 梦断紫禁城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第315章 徐世昌当选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422章 游学而非留学第368章 唐继尧回滇第229章 首义之夜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232章 街头一景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330章 历史意义深远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170章 汪凤瀛和梁启超第350章 大战在即第271章 解散国会第488章 个人历史上的黑暗时代第376章 奉直大战如箭在弦第48章 开滦矿权第296章 兵分两路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98章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第591章 胡适和陈光甫第74章 湖南和陕西的起义第583章 祸不单行第30章 朋友第23章 离开第120章 关系终于理顺了第11章 大院君李罡应第526章 无稽之谈第380章 张作霖宣布独立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514章 改革丧礼第325章 仅用了二十二天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欧洲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444章 “退款兴学”运动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209章 陈宦其人
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16章 柳暗花明第202章 撤销帝制第108章 叫嚣战争的人一般是从不上战场的第198章 广东也宣布护国独立第519章 五四运动中的胡适第247章 外逃第333章 扬眉吐气的陆徵祥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唤第68章 武昌起义第103章 速定大计折第227章 洪山宝塔会议第164章 芥蒂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第381章 河南的战火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207章 南京会议第543章 坚定地和蔡元培站在一起第24章 幸运第134章 较量第503章 杜威的哲学思想第559章 被迫离开中国公学第319章 倡导和平第241章 民国第一伟人第274章 号召讨逆第2章 小人精第278章 遍街可见的辫子第29章 再一次因祸得福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347章 恶有恶报第185章 蔡锷和小凤仙第39章 全力追剿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85章 殿前作答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63章 请愿大潮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26章 想起一个人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12章 平叛第125章 中国宪政之父第601章 关于青年人的苦闷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123章 孙袁会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332章 拒签“和约”第83章 连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实话吗第253章 广东的局势第223章 热心社会事务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214章 梦断紫禁城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第315章 徐世昌当选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422章 游学而非留学第368章 唐继尧回滇第229章 首义之夜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232章 街头一景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330章 历史意义深远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170章 汪凤瀛和梁启超第350章 大战在即第271章 解散国会第488章 个人历史上的黑暗时代第376章 奉直大战如箭在弦第48章 开滦矿权第296章 兵分两路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98章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第591章 胡适和陈光甫第74章 湖南和陕西的起义第583章 祸不单行第30章 朋友第23章 离开第120章 关系终于理顺了第11章 大院君李罡应第526章 无稽之谈第380章 张作霖宣布独立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514章 改革丧礼第325章 仅用了二十二天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欧洲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444章 “退款兴学”运动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209章 陈宦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