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芥蒂

“二十一条”的签订,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袁世凯和他的幕僚们,对其虽然已经有所感知,但对后果的估计仍是远不够的。

满清政.府为什么被视作无能政.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签订了那些如同“马关”、“辛丑”等丧权辱国的条约。你民国取代了清廷,丧权辱国的条约照签订不误,人们怎么能不对这个民国,对袁世凯和袁政.府大失所望呢?

事实上,“二十一条”的签订不但使袁世凯和袁政.府的威望大减,而且为后来的历史埋下祸根。几年后的一九一九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其导.火.索也正是这个“二十一条”。

签订了“二十一条”,日本的那些狂热的民粹主义者和军国主义者自以为得志,自以为占到了大便宜,其实正是他们坑害了日本和日本人民。往远了说, “二十一条”的签订,使日本在国际上声名狼藉,引发这些人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发动侵略战争,最终的结果是使日本的国家和人民遭受深重的苦难。而就是在当时,也让日本在中国侨民的日子很不好过。

“二十一条”的签订后不久,袁世凯曾对其秘书曾叔度言道:“购地、租地,我叫他一寸地都买不到手。杂居,我叫他一走出附属地,即遇危险。至于警察、顾问用日本人,用虽用他,月间给他几个钱便了,顾不顾,问不问,权却在我。我看用行政手段,可以破坏条约,用法律手段破坏不了。又其他各条,我都有破坏之法”。

此举效果如何,曾叔度在忆及此事时引日本人言:“我等被囚禁于附属地界内,一步不敢出附属地”。“我等名为顾问,其实绝无人顾,绝无人问。”

“二十一条”的签订,加之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对两个民族感情造成的伤痕,可以说至今还不能痊愈,这难道不是这些军国主义者给他们的后代造的孽吗?

如果说日本是凭实力,迫使袁政.府签订了“二十一条”,而袁世凯能取得全国的政权,爬上大总统的宝座,不同样是凭借实力吗?

要是论个人的威信和魅力、论人品,这个大总统能轮上他当吗?不说别的,就他在戊戌维新中出卖光绪帝那件事,什么时候被提起,都会被臭出几里地。

毫无疑问,是北洋军把袁世凯抬上大总统的宝座。

北洋系的基础,建立在小站练兵时期,袁世凯手下的这些得力干将也大多来源于小站练兵。谈到袁世凯的北洋军干将,首先当属“北洋三杰”。

这时,“北洋三杰”的情况是:冯国璋外调南京,主持长江一带的军事;段祺瑞在中央统理全国军事;王士珍已退隐正定。

谈到“北洋三杰”,排在首位的当然是段祺瑞。

而此时段祺瑞正以陆军总长身份,不但对北洋军系独揽大权,即对于全国军事亦有统筹之权。北洋军的新生力量,多数是由他所培养和提拔,这一块越来越成为袁世凯的心病。

段祺瑞与袁世凯的其他将领不同,最大的不同是这个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原则。不像段芝贵等人,什么都听袁世凯的,总是看袁世凯的脸色行事。

论能力,袁世凯的手下无人可与段祺瑞相比。要是真有需要,把他派过去也真的顶用。但能力强,有独立思想的人也有他们的局限,就是不那么听话。比如这段祺瑞,有时候就没有段芝贵好用。

最让袁世凯受不了的是,段祺瑞似乎对共和情有独钟,三句话不过就能冒出一句:“维护共和”。更可气的是这话袁世凯听着刺耳,却又找不出毛病。

不光是袁世凯对段祺瑞有诸多不满,段祺瑞那边,对袁世凯也大不如前了。

北洋系里相传有这么一段故事:

袁世凯称帝以前,小站旧人早已恢复了跪拜礼,唯独段祺瑞不肯。已经是民国了还要曲膝,他身体力行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

袁世凯对此虽然嘴上没说过什么,心里显然是不悦的。对此,同是袁世凯左膀右臂的冯国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冯国璋几次劝段祺瑞说:“芝泉,你别任性吧,皇帝和终身总统有何区别?跪拜礼和脱帽鞠躬礼又何尝不是一样?”

这一次,冯国璋拉了段祺瑞一齐到袁世凯那儿去拜年,自己先跪下去,段祺瑞见冯下跪,没有办法,只得依样画葫芦了。

袁世凯见了这两员大将一齐跪在自己面前,倒有点不好意思,慌忙站起身来,呵着腰说:“不敢当,不敢当!”

两个人坐了一会,再至袁克定处,也行跪拜大礼,心中当然是十二万分委曲。怎知这位大少爷却端坐不动,受之泰然。

段祺瑞一肚子冤气,怒冲冲地跑出来,埋怨冯国璋说:“你看,老头子倒还谦逊不遑,大少爷却架子十足,哪里拿我们当人!我们做了上一辈子的狗,还要做下一辈子的狗!”

冯国璋亦连连摇头说:“芝泉,莫说你发怒,我亦忍耐不住,今后我跟着你走,我们不能再当一辈子狗了!”

冯、段的不满,后来有人传给袁克定,埋怨他不该摆架子激怒了北洋的两大将。

怎知袁克定却淡淡地说:“这正是我要的,这两个人都是老头子养大的,现在他们都有点尾大不掉。我若不折折他们的骄气,将来他们更不得了,难免不爬到我的头上呢!”

北洋军人那一年都向袁世凯行跪拜礼,袁世凯在接受他们大礼时,总是喊着自己儿子的名字说:“你们快来还礼呀!”

袁克定从不答应,俨然以未来储君自任。

这是小过节,虽使北洋系的将领对袁世凯寒心,还不是致命伤。最致命的,是他们逐渐感觉到袁世凯不肯和他们说真话,并千方百计地解除他们的兵柄。

他们觉得:“鸟还未尽而弓已藏,狡兔未死而走狗将烹!既然老头子已不把我们当作人了,我们又何必对他忠心呢!”

在“北洋三杰”中,王士珍比较最随和,没有个性,因此袁世凯对其最为放心。

民国成立后,王士珍就回到正定原籍,不问民国政治。由于袁世凯越发容不得段祺瑞,便打起了借重王士珍排挤段祺瑞的主意。

民国三年春天,袁世凯派长子袁克定乘专车到正定去迎王士珍进京。

王士珍表示无意于再参加政治活动,袁克定说:“参不参加政治是一件事,父亲邀请你去京谈谈又是一件事,如果你一天不启程,我也只好留在正定促驾,无颜面回北京了。”

王士珍被大公子这么一逼,终于情不可却地随同袁克定来到了北京。

袁世凯立刻颁授王士珍为陆军上将,并且派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坐办。

统率办事处是民国三年五月九日成立的,由陆军总长、海军总长、参谋总长及大元帅特派的高级将领组成。陆、海、参三部总长是当然办事员,第一批所派的办事员,只有荫昌、王士珍、萨镇冰三人,其后加了蔡锷等。

这是袁世凯把全国兵权从陆军部抓回自己手里的一项具体措施。

自从统率办事处成立以来,总统府的军事处也就取消了,段祺瑞退为办事员之一。而陆军部的重要职权都移转到办事处,陆军部就成为一个名存实亡的机关了。

袁世凯在宣统初奉“旨”养疴时,曾把价值三十万元的府学胡同私宅慷慨地赠给段祺瑞。段祺瑞从那时起便住在这所房子内,在该宅辟一个侧门以与陆军部军需司的走廊相通,经常由这门出入。

自统率办事处成立后,段祺瑞就不大到部议公,一切部务都交由他所宠爱的门生——陆军次长徐树铮代拆代行。徐树铮是段祺瑞最亲信的人,却是袁世凯最讨厌的人。

一次袁世凯表示要把徐树铮调职,段祺瑞觉得这简直是成心在找他的麻烦,因此沉不住气大声地说:“很好,请总统先免我的职,总统要怎么办,便怎么办!”

民国四年五月,正当日本提出廿一条的时候,陆军部上了一道请求增加职员薪金的呈文,袁亲笔批下:“稍有人心,当不出此!”八个大字。

由于段祺瑞不到部办公,自然对陆军部公事也不看,有次袁世凯问他某件公事,段祺瑞说不知道。

袁世凯马上正颜厉色地质问段祺瑞: “怎么,刚刚我看到陆军部送来的公文,你是总长却不知道?”

廿一条签署后,袁克定公开向人表示:所以要向日屈服,只是因为中国不能抗日;为何不能抗日?因为陆军不能作战,陆军部务无人负责,因此政.府不能孤注一掷,冒险去抗日。

段祺瑞是个何等聪明之人,当然更知道进退,于是向袁世凯呈请辞职,并且不俟批准便赴西山养疴。

袁世凯当时有意拉扰蔡锷,准备让入京不久的蔡锷接任陆军总长;后来觉得这样重要的位置不能旁落,最后还是决定留给自己的北洋嫡系。于是,陆军总长一职便落在王士珍身上。

段祺瑞的请辞,当然是被迫的,但是他有病也是真的,所以他请辞后即赴西山养疴。而袁世凯则一再假意挽留,只准段祺瑞请假,一再给予延期,同时派王士珍代理。

北洋“三杰”中,王士珍与段祺瑞感情尤深,因为不肯卖友,他一再坚持不肯正式就任陆军总长。

第381章 河南的战火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172章 派系争斗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483章 报考中国公学第464章 渐行渐远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362章 桂系的溃败不可避免第76章 大后方起火第501章 伟人的风采第300章 成都之战第4章 当官真好第184章 来自各方的声讨和规劝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570章 独立评论第523章 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第495章 胡适与辛亥革命第88章 大通起义第478章 走出家门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540章 胡适面见溥仪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372章 徐、靳之间关系恶化第90章 汪袁配合第244章 瀛台“楚囚”第36章 署理山东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481章 学在“澄衷”第324章 天降神将第514章 改革丧礼第266章 督军会呈文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592章 最后十分钟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468章 中华民国大学院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248章 九个回合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第494章 与基督教擦肩而过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22章 大事不妙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593章 苦撑待变第498章 “世界公民”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12章 平叛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3章 科举之路第429章 辞职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内阁第386章 好景难长第441章 美育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内阁第583章 祸不单行第41章 东南互保第599章 北大开学第249章 就职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后努力第578章 提倡“大众语”第574章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第44章 肃贪治吏第479章 新人物第388章 各奔东西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25章 找事做第220章 参加甲午海战第355章 说来话长第324章 天降神将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589章 以讲演为武器的战士第421章 留学德国第588章 过河卒子第255章 重提军民分治第73章 在家上任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67章 迫不及待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45章 积重难返第70章 呼声第284章 四川靖国战争第308章 讨龙之战第345章 张毒菌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496章 胡适的忧虑第601章 关于青年人的苦闷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345章 张毒菌第496章 胡适的忧虑第317章 徐大总统世昌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85章 殿前作答第297章 自欺欺人
第381章 河南的战火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172章 派系争斗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483章 报考中国公学第464章 渐行渐远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362章 桂系的溃败不可避免第76章 大后方起火第501章 伟人的风采第300章 成都之战第4章 当官真好第184章 来自各方的声讨和规劝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570章 独立评论第523章 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第495章 胡适与辛亥革命第88章 大通起义第478章 走出家门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540章 胡适面见溥仪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372章 徐、靳之间关系恶化第90章 汪袁配合第244章 瀛台“楚囚”第36章 署理山东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481章 学在“澄衷”第324章 天降神将第514章 改革丧礼第266章 督军会呈文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592章 最后十分钟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468章 中华民国大学院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248章 九个回合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第494章 与基督教擦肩而过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22章 大事不妙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593章 苦撑待变第498章 “世界公民”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12章 平叛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3章 科举之路第429章 辞职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内阁第386章 好景难长第441章 美育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内阁第583章 祸不单行第41章 东南互保第599章 北大开学第249章 就职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后努力第578章 提倡“大众语”第574章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第44章 肃贪治吏第479章 新人物第388章 各奔东西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25章 找事做第220章 参加甲午海战第355章 说来话长第324章 天降神将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589章 以讲演为武器的战士第421章 留学德国第588章 过河卒子第255章 重提军民分治第73章 在家上任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67章 迫不及待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45章 积重难返第70章 呼声第284章 四川靖国战争第308章 讨龙之战第345章 张毒菌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496章 胡适的忧虑第601章 关于青年人的苦闷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345章 张毒菌第496章 胡适的忧虑第317章 徐大总统世昌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85章 殿前作答第297章 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