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世界公民”

胡适留学期间,曾自诩为“世界公民”。他在谈国家与世界的关系时,征引过一位诗人的话:“彼爱其祖国最挚者,真乃世界公民也”。

胡适这一思想的形成,与他积极参与世界学生会的活动不无关系。

胡适曾经是世界学生会的康乃尔分会主.席。“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是他们的会训。表述这句话的葛得洪•斯密斯是康大名教授之一,教历史,英国籍。此人对康大一往情深,曾捐大笔款额为康大文学院建造大楼,那是康大校园内建筑群的中心,它被命名为葛得洪•斯密斯大楼。

胡适说你:“吾辈醉心大同主义者不可不自根本着手。根本者何?一种世界的国家主义是也。爱国是大好事,惟当知国家之上更有一大目的在,更有一更大之团体在,葛得宏斯密斯(Goldwin Smith)所谓‘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Above all Nations is Humanity)是也。”

19世纪40年代,美国和墨西哥就领土问题发生过一场战争。美国其时自然带有扩张主义的冲动。事实上这场战争使美国版图大为扩大,成为一个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家。几十年过后,美墨边境依然时有冲突。胡适留学期间,就有碰到。

1914年,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爆发七个月的战争。其时美国为强权,墨西哥为弱国。

这时康大所在小城的伊萨卡杂志(Ithaca)有一篇社论:“My country,right or wrong,my country”,大意为:美国即使欺压弱小的墨西哥,占夺其土地,不管自己国家行为的是非,它总是自己的国家,只要我是美国人,就要支持。这是一种明显的”国家主义“言论。

据胡适1914年日记:“自美墨交衅以来,本城之Ithaca journal(《伊萨卡杂志》)揭一名言:‘吾国乎,吾愿其永永正直而是也,然曲耶,直耶,是耶,非耶,终为吾国耳’……意言但论国界,不论是非。”就美墨冲突而言,美方在道义上难免有亏。因此,当地日报便有了如上的言论,却也反映了不少美国人的意思:自己的国家,不论是非,终究是自己的国家。这是为国家开脱的言论,。一切都应向着自己的国家。胡适称之为:但论国界,不论是非(My country,right or wrong,my country)。

该报言论既出,便引发了争议。这时候胡适正担任着康奈尔大学的“世界学生会”会长。来自各国的同学热议这个问题,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莫衷一是。其中一位美国学生就认为:“不问该国行为之是非,总以其国家利益为立场。”身为会长的胡适很有感触,写了一篇稿子,投给报纸。报纸题名为“胡适的意见”登了出来。

胡适的意见是,国民在国家正义问题上不能搞双重标准。假如国家违宪向我征税,或者非法将我的财产充公,抑或未经审讯即将我投入监狱,“吾势必力争,不管其是否以‘吾国’法律之名义行事。……然而涉及国际间事,吾即放弃那个对错和正义与否之标准,且颇自得地宣称‘是耶,非耶,终吾国耳’。以此观之,余以为吾人奉行道德的双重标准,其一用之于国人,另一用之于他国,或‘化外之民’,余此说不亦对乎?余以为吾人不管国内国外只应奉行一个是非标准,否则无法争论此事。”

胡适的意见很明确。国家关系间,自己的国家错了,照样批评。这就是世界公民的情怀。

今天国人中常有批评美国“双重标准”者,岂不知,早在差不多一百年前的胡适就揭橥了这个问题,也使用了这个词汇,那时他还是个学生。作为学生的胡适,他对自己率先提出的这个词也很自得。

次年他赴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城出席世界学生总会,会上,一位著名演说家的讲演颇唤起他的共鸣。这位“时彦”讲演的是“论全球政治”,其中也谈到“双重标准”的问题。

胡适在日记中惺惺相惜:这位博士声称“今世国际交涉之无道德,以为对内对外乃有两种道德,两种标准。其所用名词‘双料的标准’(Double Standard),与余前所用恰同。余前用此名词以为独出心裁,不知他人亦有用之者,几欲自夸‘智者所见略同’矣”。

但两个月过后,他的想法似乎有所改变。那是作了一次题为“大同”的演说后,他再次征引了那句话“My country,right or wrong,my country”,认为那种“但论国界,不辨是非”是“狭义爱国心之代表”。

演说后,有两位听众对胡适表示了不同的意见。一位夫人认为:这句话(My country, right or wrong ,my country)的真实意思不是“吾国所行即有非理,吾亦以为是”,而是“无论吾国为是耶非耶,吾终不忍不爱之耳”。这位夫人的解读不可谓无道理,也能理解她对自己国家的感情,但这种感情不顾国之是非,而仅仅就因为它是“My country”,也只能说,这是旧农业文明时代的情感了。

几天后胡适又遇见了Smpson教授,又聊到了这个问题。这位教授说:“此言可左右其义,不易折衷,然其本意谓‘父母之邦,虽有不义,不忍终弃’。”他耐心地给胡适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兄弟一道出行,弟弟因为醉酒而有辱于路人,对方如果拔剑而起,那么,做哥哥的是保卫喝醉的弟弟呢,还是置之不顾呢,抑或帮助受辱者?这个教授其实也是在表达他对“My country”的理解,他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是“父母之邦,虽有不义,不忍终弃”。

但,无论这个并不伦类的例子,还是他的结论,都难让人苟同。兄弟是血缘,而个人与国家并无这种关系,这个比喻是跛脚的。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出生地并非就是父母之邦,即以美国而论,任何人如果在美国出生,就可以是美国人,而他的父母却可能不是。同样,一对美国夫妇也可以收养一个他国儿童,只要儿童的父母或国家同意。因此,把“My country”视为“父母之邦”,这是农业文明时代的状况。

何况,即使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国古老的《诗经》还有“适彼乐土,誓将去汝”的意识。更何况,依这两位北美人士的说法,又何以解释他们的先辈冒着生命危险离开本邦而来北美?这分明是“誓将去汝”的跨国现代版,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用脚投票”。它的精神内涵应当这样表述:“自由在哪里,祖国就在哪里”。

可是,胡适似乎被侃晕了,听了这位先生和女士的话,联想到自己对故国的情愫,便在7月26日的日记中做了自我检讨:“此言是也。吾但攻其狭义而没其广义。幸师友匡正之耳。”

好在胡适写完这篇“师友匡正”的日记后,仍然思考这个问题。同一天他又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吾亦未尝无私,吾所谓‘执笔报国’之说,何尝不时时为宗国讳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然是非之心能胜爱国之心者,则是另一问题。”

在此,胡适再一次匡正了自己。“吾国与外国开衅以来,大小若干战矣,吾每读史至鸦片之役,英法之役之类,恒谓中国直矣;至庚子之役,则吾终不谓拳匪直矣。”

这是胡适经过一个大转折后,自我更新,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对自己国家的有一说一,包括批评,是爱国的表现,也是世界公民的表现。这正是开头那句诗的表白:“彼爱其祖国最挚者,真乃世界公民也。”

留学时的胡适是一个超越国家主义的世界主义者。在其后的日记中,他用英文抄录了一些大同主义的先哲格言。比如“当有人问及他是何国之人时,第欧根尼回答道‘我是世界之公民’”、“苏格拉底说他既不是一个雅典人也不是一个希腊人,只不过是一个世界公民”,等等。胡适亦以此自许,但并不妨碍他同时也是爱国的。当然,他的爱国同那些不问是非的“血缘爱国”不同,更多是超越其上的“道义爱国”。

毫无疑问,如果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在各国人民的交往中,如果不问是非,只问是何国。自己国家错的也是对的,别的国家对的也是错的,国与国和各国人民的交往还能存在吗

20世纪末,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发展趋势,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受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各国之间以经济为桥梁与纽带,在政治、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的联系得到加强,进而使世界各国成为一个互相依存的整体。进入21世纪,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当今世界,业己是一个处于全球化浪潮中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被众多学者们描述为“全球公民社会”、“世界公民社会”、“全球共同体”、“地球村”、“世界共和国”等等。

全球化对所有国家及其国民都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不论是哪个民族或哪个国家的哪个人,都将从一国的“国民”或“公民”变成全球的“村民”或世界的“公民”。全球化造就了“世界公民”的角色需求。“世界公民”要求一国的公民要具有面向世界的观念和相应的能力,不仅要履行作为世界一员的义务,还要在国家和全球的双重范畴下寻求和维护自己的权利。

世界公民乃是人类一种古老的情怀。正如人既有爱国之情,亦有兼爱之心,哪怕它们有时是矛盾的。

胡适的故事对今天仍有启示。爱国之心并不妨碍世界公民的是非之辨。国家犯错,列国都有。国家运作假如和其他国家发生利益冲突,这样的冲突当今世界比比皆是,又假如冲突的责任是在自己,公民为什么不可以批评?超越国家民族利益,转而从兼爱之心亦即从世界公民的角度,分清是非,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普世价值观。

第174章 列强的干涉第8章 约定第236章 大萝卜章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402章 决心南下第70章 呼声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329章 “五四”运动第51章 仓惶跑回天津第221章 得遇明主第609章 考据癖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590章 逼上梁山第440章 学科改革第274章 号召讨逆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280章 重组内阁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49章 君主立宪第314章 吴秀才其人第314章 吴秀才其人第466章 保护进步人士第552章 所谓冒充博士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513章 《中国哲学史大纲》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33章 告密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难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325章 仅用了二十二天第38章 高密事件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232章 街头一景第167章 洪宪六君子第578章 提倡“大众语”第424章 学术成果2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166章 实情第139章 庆典第462章 蔡元培与“清党”第145章 抢救国会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578章 提倡“大众语”第185章 蔡锷和小凤仙第332章 拒签“和约”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19章 一心离开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93章 南北议和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113章 首届内阁第538章 光荣同样属于胡适第445章 与林纾的争论第277章 树倒猢狲散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258章 浙江局势第56章 祸从口出第595章 回归做学问第425章 当上了教育总长第78章 汉口之战第508章 胡适《文学改良诌议》第471章 避难香.港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71章 您不走吗第495章 胡适与辛亥革命第432章 华法教育会第466章 保护进步人士第545章 一场轰轰烈烈的爱第538章 光荣同样属于胡适第558章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第482章 离开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第184章 来自各方的声讨和规劝第511章 完婚第68章 武昌起义第439章 进德会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第502章 约翰·杜威和实用主义第393章 群雄逐鹿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217章 寻求改变第614章 转折点第185章 蔡锷和小凤仙第324章 天降神将第574章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554章 出任中国公学校长第311章 阎王票子第487章 民主政体的尝试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64章 燎原烈火第421章 留学德国
第174章 列强的干涉第8章 约定第236章 大萝卜章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402章 决心南下第70章 呼声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329章 “五四”运动第51章 仓惶跑回天津第221章 得遇明主第609章 考据癖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590章 逼上梁山第440章 学科改革第274章 号召讨逆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280章 重组内阁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49章 君主立宪第314章 吴秀才其人第314章 吴秀才其人第466章 保护进步人士第552章 所谓冒充博士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513章 《中国哲学史大纲》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33章 告密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难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325章 仅用了二十二天第38章 高密事件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232章 街头一景第167章 洪宪六君子第578章 提倡“大众语”第424章 学术成果2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166章 实情第139章 庆典第462章 蔡元培与“清党”第145章 抢救国会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578章 提倡“大众语”第185章 蔡锷和小凤仙第332章 拒签“和约”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19章 一心离开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93章 南北议和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113章 首届内阁第538章 光荣同样属于胡适第445章 与林纾的争论第277章 树倒猢狲散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258章 浙江局势第56章 祸从口出第595章 回归做学问第425章 当上了教育总长第78章 汉口之战第508章 胡适《文学改良诌议》第471章 避难香.港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71章 您不走吗第495章 胡适与辛亥革命第432章 华法教育会第466章 保护进步人士第545章 一场轰轰烈烈的爱第538章 光荣同样属于胡适第558章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第482章 离开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第184章 来自各方的声讨和规劝第511章 完婚第68章 武昌起义第439章 进德会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第502章 约翰·杜威和实用主义第393章 群雄逐鹿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217章 寻求改变第614章 转折点第185章 蔡锷和小凤仙第324章 天降神将第574章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554章 出任中国公学校长第311章 阎王票子第487章 民主政体的尝试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64章 燎原烈火第421章 留学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