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约翰·杜威和实用主义

对胡适影响最大的人,还是约翰•杜威(John Dewey) 教授。据胡适自己回忆,他当年之所以转学哥大,最主要是因为对杜威和实用主义哲学发生了兴趣。

他说:“康奈尔的塞基派的哲学动不动就批评‘实验主义’。他们在讨论班上总要找出一位重要的对象来批评。杜威便是被他们经常提出的批判对象。皮尔士和詹姆士在他们看来简直是自郐以下,不值一驳。不过他们虽然和杜威唱反调,但他们对杜威却十分敬重。

“在聆听这些批杜的讨论和为着参加康大批杜的讨论而潜心阅读些杜派之书以后,我对杜威和杜派哲学渐渐的发生了兴趣,因而我尽可能多读实验主义的书籍,在1915年的暑假,我对实验主义作了一番有系统的阅读和研究之后,我决定转学哥大去向杜威学习哲学。”

对于约翰•杜威,本书在第451章里,曾做过介绍。但鉴于他对胡适的重要,在此还需要对其人进一步的了解。

杜威(John Dewey)于 1859 年 10 月 20 日出生在一个中产社会阶级的杂货商家中。他小时候天资并不聪慧,但却好学深思,手不释卷,喜爱阅读。十五岁从贝林顿当地的中学毕业,因为居家离维蒙特大学很近,加以父母的鼓励,就进入维蒙特大学就读。

1879 年,杜威从维蒙特大学毕业后,曾在乡村学校任教,继续研读哲学史,这时他认识了哈锐士教授(W.T.Harris)。

1880 年以后,美国当时仅有的一本哲学杂志是《思辨哲学》,哈锐士教授是该杂志的主编人。在 1882 年,杜威先先后有三篇论文在《思辨哲学》上发表。

1882 年的秋天,杜威在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开始了以哲学为主的研习生涯。此后,杜威在密西根大学担任哲学讲师。

1894 年,杜威出任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心理学、教育系主任。在这里,他跟他的妻子创立了名闻退迩的实验小学。从他对小孩子心理发育的认知,来勾画儿童教育的相关理论。

1904 年,杜威因为对实验学校的归并问题有不同意见,遂辞职离去。

随后杜威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职,这是他的教学生涯中最长的一段。其间由于接触外籍学生的缘故,使他的教育思想影响到世界其它各地。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廿六年才退休,退休之后仍从事著作,并热心于民本主义的阐扬。

在他七十八岁时,还一度到墨西哥为苏联托洛斯基辩护,驳斥斯大林对托氏的指控。

杜威是一个比较倾向于自由派的教育家,不希望向权威低头。在他的鼓励下,美国大学教师于 1914 年组织了全美大学教授联合会,四年之后又在纽约组织了纽约教师联合会,作为维护教师权益的一个有力组织。教师联合会不仅维护了教师的权利,也通过艰苦的努力。实现了教育的专业化。

他的主要著作有:《哲学之改造》、《民主与教育》、《自由与文化》、《我的教育信条》、《教育哲学》、《明日之学校》、《儿童与教材》、《追求确定性》、《心理学》、《批判的理论学理论》、《学校与社会》、《经验和自然》、《经验和教育》、《人类的问题》。

杜威比胡适大32岁。胡适进哥大时,杜氏已经是快60岁的老头了。高高的个儿,腰板仍挺得很直,很有精神,也颇具学者风度,已经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流派里影响最大的一位哲学家。

杜威虽是哥大哲学系的首席教授,却不善辞令。他讲课慢吞吞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说,似乎每一个动词、形容词、介词,都得慢慢想出,再讲下去。许多学生都觉得他的课枯燥无味。胡适是慕名而来,选了杜威的两门课,硬着头皮听了几个星期,不仅听懂了他所讲的课程,而且说他用字选词严肃慎重,大加推崇。

那时,杜威一家人住在纽约河边大道和西一一六街南角的一所公寓里。杜威夫人每月都要举行家庭茶会,邀集一些朋友和学生参加。聚集在这个杜氏家庭招待会里的,多有纽约文化界的知名人士。胡适作为留学生,也和其他学生一样,怀着极大的兴趣,把被邀请参加杜氏家庭这样的招待会,看作是最难得的机会和光荣。

胡适最崇拜的,还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

世界上任何一种哲学思潮的产生,都离不开它的时代环境和文化传统。实用主义,胡适译为实验主义,它是在美国工业社会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

实用主义哲学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露头。1871—1874年间在哈佛大学进行活动的“形而上学俱乐部”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个实用主义组织。俱乐部的主持人是后来被认为是实用主义创始人的皮尔士,参加者有哲学家、心理学家赖特(C.Wright,1830—1875)、律师霍尔姆斯(O.W.Holmes,1841—1935)、历史学家费斯克(J.Fiske,1842—1901)以及后来成为实用主义最大代表之一的詹姆士等人。他们各在自己专攻的领域表述了实用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通过詹姆士以及美国实用主义另一位代表人物杜威等人的活动,实用主义发展成为在美国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实用主义在美国哲学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甚至被视为美国的半官方哲学。在其他西方国家,实用主义也有流传,例如在英国出现过以席勒(F.C.S.Schiler,1864-1937)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运动。席勒为了强调哲学以人的利益为中心,于是将实用主义改称为人本主义。

实用主义的根本纲领是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实用主义者英文原名是Pragmatis.m,源出希腊文πρανμα,意思即是行为、行动。而实用主义者对行为、行动的解释,是关注行动是否能带来某种实际的效果,也就是关注直接的效用、利益,有用即是真理,无用即为谬误。

约翰,杜威(J0hn Dewey 1859-1952)是美国实用主义的最大代表。他进一步阐释并发展了由皮尔士创立、詹姆士系统化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将其与教育、心理、政治、社会、逻辑、科学方法、艺术、道德、宗教等众多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并在众多领域提出了重要创见。它们不仅在这些领域的理论研究中起过重要作用,也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实践。杜威由此被认为是美国思想史上最具影响的学者。

尽管美国从来没有法定的国家哲学,实用主义由于贯彻于美国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它们的指导思想,因而实际上起了准国家哲学的作用。杜威由此被许多人视为美国精神的象征。

现代西方哲学家们在批判近代哲学时大多未能直接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因此他们对近代哲学的批判尽管在某些局部和方面能取得重大成果,却往往不能击中其要害,有时可能陷入另一种片面性。

杜威较其他西方哲学家优胜之处,主要在于他对生活、行为、实验、探究、主客统一和相互作用等的强调接近于实践的观点。他也因此而能对西方近代哲学作出较为深刻的批判,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其他西方哲学家的某些局限性。

例如,他对西方近代哲学因脱离实际而导致的思辨形而上学、绝对理性主义、独断论的批判就比其他西方哲学家深刻得多。他对理性派和经验派、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批判都不是像胡适说的那样“一齐抹煞”,而包含了适当肯定。他很是称赞培根,认为经验在人类生存和行为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也肯定理性派哲学家关于思想、或者说理性推理的重要意义。他所反对的只是把经验和理性分裂开来和凝固化,看不到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至于对唯物论和唯心论,杜威对二者把物质和精神分裂开来的作法是反对的。例如他并不否认唯物论关于自然界在人类存在以前早就自在地存在的观点,只是认为作为哲学和科学研究对象的世界是人化的世界,即人所牵涉的世界。在这种意义上物质和精神(自然与经验、世界与人)是不可分割的,其中精神(经验、人)起着主导作用。杜威在对近代哲学的批判上固然存在种种片面性,但他毕竟指出了近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脱离实际。

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487章 民主政体的尝试第294章 曹锟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550章 漫游的感想第296章 兵分两路第15章 挫折第84章 海军起义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唤第40章 系矫旨第559章 被迫离开中国公学第261章 张作霖第63章 请愿大潮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63章 请愿大潮第358章 谈钱伤感情第513章 《中国哲学史大纲》第156章 隔靴搔痒第428章 大学令第76章 大后方起火第392章 广东的军事政变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584章 胡适与丁文江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570章 独立评论第243章 无奈离开老窝第380章 张作霖宣布独立第89章 出师未捷第214章 梦断紫禁城第352章 雷声大而雨点小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13章 志得意满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59章 主持立宪和署理外务第210章 断绝关系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第379章 直奉之战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591章 胡适和陈光甫第305章 湘东反击战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第243章 无奈离开老窝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333章 扬眉吐气的陆徵祥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68章 武昌起义第5章 去买官第488章 个人历史上的黑暗时代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526章 无稽之谈第63章 请愿大潮第98章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382章 恢复法统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257章 徐孙之争第255章 重提军民分治第392章 广东的军事政变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40章 系矫旨第210章 断绝关系第585章 颜李学派的程廷祚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499章 胡适的留学生活第177章 所谓的民意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500章 经历了两次美国大选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461章 国内的政治形势转折之时第428章 大学令第14章 平定政变第27章 如愿以偿第215章 和观音同日出生第338章 吉林问题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229章 首义之夜第435章 就职演说第591章 胡适和陈光甫第278章 遍街可见的辫子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169章 杨度的《君宪救国论》第329章 “五四”运动第402章 决心南下
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487章 民主政体的尝试第294章 曹锟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550章 漫游的感想第296章 兵分两路第15章 挫折第84章 海军起义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唤第40章 系矫旨第559章 被迫离开中国公学第261章 张作霖第63章 请愿大潮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63章 请愿大潮第358章 谈钱伤感情第513章 《中国哲学史大纲》第156章 隔靴搔痒第428章 大学令第76章 大后方起火第392章 广东的军事政变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584章 胡适与丁文江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570章 独立评论第243章 无奈离开老窝第380章 张作霖宣布独立第89章 出师未捷第214章 梦断紫禁城第352章 雷声大而雨点小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13章 志得意满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59章 主持立宪和署理外务第210章 断绝关系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第379章 直奉之战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591章 胡适和陈光甫第305章 湘东反击战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第243章 无奈离开老窝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333章 扬眉吐气的陆徵祥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68章 武昌起义第5章 去买官第488章 个人历史上的黑暗时代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526章 无稽之谈第63章 请愿大潮第98章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382章 恢复法统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257章 徐孙之争第255章 重提军民分治第392章 广东的军事政变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40章 系矫旨第210章 断绝关系第585章 颜李学派的程廷祚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499章 胡适的留学生活第177章 所谓的民意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500章 经历了两次美国大选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461章 国内的政治形势转折之时第428章 大学令第14章 平定政变第27章 如愿以偿第215章 和观音同日出生第338章 吉林问题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229章 首义之夜第435章 就职演说第591章 胡适和陈光甫第278章 遍街可见的辫子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169章 杨度的《君宪救国论》第329章 “五四”运动第402章 决心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