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无奈离开老窝

十月十日,首义纪念会场设在前清万寿宫,宴会厅设在抱冰堂。

两个场所附近皆驻军队,旁架机关枪,预防变乱。参加会议的人限制极严,各行政官署、局、所、学堂、军队只准派二名代表入场,其他一概不准入内。

袁世凯这日发布大总统令,授黎元洪勋位。特派哈汉章前来参加武汉的纪念会,并带来授与黎元洪的嘉禾勋章一枚,以及纪念祭文一道。

黎元洪佩戴此嘉禾章,在首义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说,他赞颂一番“中华民国共和立宪政体”诞生,然后便把民国成立一周年“国基未固,民生未宁,秩序未复,纪纲未振,风俗未淳,奸宄未戢”等等现象主要归咎于闹事的党人。对袁世凯则投桃报李,不惜把辛亥革命的功劳完全归于袁:“元洪得有今日,武昌得有今日,中华民国得有今日,皆我大总统旋乾转坤,与各都督宣战议和。”

黎元洪演说之后,惟恐党人会有非常举动,匆匆离开会场,连国庆宴会也未敢参加。

首义纪念日在机枪、大炮保护之下过去,但局势远未平定。一九一三年阴历年关,又发生“同志乞丐团”的反黎活动。

同志乞丐团的主力是退伍军人。据他们自己说,因“谋生乏术,日食维难,曾上书黎氏求筹生计,被置之不理”。于是以胡某等为首,联合被迫遣散而生活无着的起义官兵组成同志乞丐团,设立事务所,印发传单,共谋乞丐生路。

临近旧历年关,同志乞丐团向各富户告贷年费,于是各“伟人巨子公馆咸有破衣无褐辈”要求资助,此去彼来,络绎不绝,甚有成群结队硬索巨数,不予不走。

黎元洪“惟恐聚众,兹扰来府,别蓄隐谋”,即派人携银一万二千元,交给该发起人按名遣散。同志乞丐团拒却不受。

当黎元洪获悉该团参与革命党人活动,组织秘密机关,准备发难后。黎元洪随即派军警进行抓捕,抄封机关、搜查军械。捕获之人皆由军法处秘密处死。

城内宣布戒严,每日下午二时即闭城门,除军警、宪兵外,又加派正式军队二营公驻各街巷,并加派楚材号军舰逡巡武汉。特饬警厅出示禁放鞭炮,甚至不准商铺停贸闭市,不准举办庆祝活动。

以至商民“无不嗟怨共和反不如专制之自由也”。

湖北轮轨交汇,处于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北军南下可以长驱湘、粤,东进可直捣赣、皖,是“二次革命”爆发前夕孙中山、黄兴力争之省。他们派人游说黎元洪,劝他至少保持中立,“勿惑于袁氏之才略能定大局”。岂料黎却抱定“非袁则乱”宗旨,表示“坚定拥护项城”,“必力助袁总统”,站在袁世凯一边。

一九一三年三月二十日,上海发生震惊全国的宋教仁谋杀案。三月二十五日,湖北革命党人田桐由上海回到武汉,携带一封黄兴致季雨霖、詹大悲、蔡济民、蒋翊武、熊秉坤、蔡汉卿的密信,其中称“遁初惨遭狙击,经据凶手具吐实情,令人骇怒。大憝未除,必滋后悔。吾党同志,务当振奋精神,从新努力”。

两天后,由季雨霖出面,在武昌昙华林宴请各部队团长以上军官和政界知名人士十多人,会后成立改进团。推季雨霖、熊秉坤、曾尚武为首,以“改进湖北军政,继续努力进行革命事业”为号召,彰明较著“以推翻今政.府为主义”,并散发传单,聚众演说,云“非推倒项城(袁世凯)、黄陂(黎元洪)及诸官僚,吾民终不能享共和幸福”。

改进团由季雨霖、蔡济民、詹大悲、吴醒汉负责“倒黎反袁”军事行动方面的布置,杨王鹏、温楚珩等负责联络和总务。

设秘密机关于汉口碧秀里和武昌大朝街、巡道岭等处。

改进团主要采用请喝酒、叙旧情等方式,联系在军队中担任职务的党人。以他们所掌握的武装为基本力量,同时广泛招纳退伍和失意的闲散军人以及会党群众。又在会党活跃的荆襄一带遍设机关,发展组织,“旬日间拥众数万人”。

五月二十日,改进团的重要成员容景芳正在汉口如寿里请客,被黎元洪的侦探破获,当场逮捕在座的旅、团长多人。接着又侦破改进团的秘密机关多处,捕拿数十人。黎元洪命令秘密处决二十多人,同时下令通缉改进团首要分子季雨霖、熊秉坤等。

季雨霖、蔡济民、詹大悲、吴醒汉、熊秉坤等先后逃离到上海和湖南。

湖北革命党人几经镇压,党人被杀得已差不多寥落殆尽、所剩无几,且难以在湖北立足。因此,在以后的“护国”、“护法”两役中,湖北始终未能掀起大的波澜。

如果说同盟会和民社的相互攻击,是民主阵营的内斗。而湖北的倒黎活动和黎元洪对倒黎势力的镇压,则是民主阵营的自残,自相残杀。在这场恶斗中,黎元洪虽然是被动的一方,是为了自保,但他对党人的血腥杀戮,也肯定是罪责难逃。从此,黎元洪除了泥菩萨外,又有了个新绰号——黎屠夫。

想当初,黎元洪奉命带兵去江西萍乡,弹压那起土匪冒充革命党人的暴动。出发前,因为搞不清暴动的是土匪还是革命党,黎元洪专门给军官们开会。特别强调,此次军事行动,一个重要问题,是要搞清楚暴动的是革命党还是土匪,对二者是要不同对待的。

现在,站在他面前的都是革命党人。他却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开杀戒。人们常说,就怕革命革到自己头上。是的,事怕关己,当革别人命时,可以很超脱,而革命革到自己头上就不一样了。或许,这就是个人的局限性。

经过一番残酷的镇压,黎元洪的统治刚刚稳固一些,更大的威胁又降临在他的头上。

自张振武案后,黎元洪已经身不由己,只能靠向袁世凯。

二次革命时,黎更是一面倒向袁,袁世凯也没辜负黎,一个劲给黎元洪戴高帽子。曾亲笔写“民国柱石”四个大字制匾送黎。袁和国民党决裂后,又亲书“中华民国副总统府”八个字,制成宽五寸、长四尺八寸的长匾,派专使送到武昌来,挂在都督府门外。

尽管黎元洪不遗余力的追随,可是袁世凯终于不把黎当做自己人,更不放心把这位“民国柱石”摆在湖北都督的位子上。

早在袁世凯接收南京临时政.府时,就发表过以黎为参谋总长的命令,其用意是想以这个位高而无实权的位子来交换湖北都督职位。二次革命时,袁在对南方用兵过程中,一忽儿要黎兼领江西都督,一忽儿要黎兼领湖南都督,其目的都是在绕着圈子要把黎调出湖北来。

而黎元洪呢?也不傻,他虽然是处处顺从袁,但是在这件事上却寸步不让,就是不肯离开自己的老窝,不肯离开湖北。

在对南方用兵时,袁世凯本有一个企图,是借军事理由,派段芝贵率兵入鄂,这是“假途灭虢”的故计。只是黎元洪这个时候全身心的维护他,使他找不到进军湖北的借口。

在镇压了二次革命后后,袁便不止一次用“久仰、渴慕”等甜言蜜语引诱黎元洪北上和他见面,黎则推三阻四,想尽理由来婉拒北上。

袁终于忍耐不住了,下决心解决黎元洪和湖北问题。于是在民国二年十二月八日,密电召黎入京,同时特派段祺瑞到汉口劝驾。

段祺瑞八日到达汉口,黎元洪当然知道段是袁的第一号心腹大将,派这样一位角色来请驾,是绝对不好应付的。

段催促得很急迫,要求黎立即动身。黎深知此次情况不同,不北上是不可能了。便邀集左右,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决定派都督府参谋长金永炎代理都督,自己抱着入虎穴的心情决定入京走一遭。

段祺瑞在湖北只和黎元洪匆匆一面,就替黎预备好到北京去的专车,十二月九日当面催促黎动身。

十二月十日,黎元洪正在北上途中,北京发布了总统命令:派段祺瑞权代湖北都督,派周自齐代理陆军总长。

黎元洪的专车到了北京,袁世凯派自己所乘的金漆朱轮马车到车站迎接,这辆马车在十四个月前曾用以迎接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

黎所受到的热烈而隆重的欢迎,也不下于欢迎孙中山。

袁世凯同时手令规定黎副总统月俸一万元,办公费二万元。这和前一年袁授孙中山为全国铁路督办时的月俸三万元,是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

为了答谢袁大总统,黎元洪上书道:“窃元洪屡觐钧颜,仰承优遇,恩逾于骨肉,礼渥于上宾,推心则山雪皆融,握手则池冰为泮。驰惶摩措,诚服无涯,伏念元洪忝列戎行,欣逢鼎运,属官吏推选之众,承军民拥戴之殷。王陵之率义兵,坚辞未获,刘表之居重镇,勉力难胜。洎乎宣布共和,混一区夏,蒙大总统俯仍旧贯,悉予真除。良以成规久圯,新制未颁,不得不沿袭名称,维持现状。

“元洪亦以神州多难,乱党环生,念瓜代之未来,顾豆分而不忍。思欲以一拳之石,暂砥狂澜。方寸之才,权撑圯厦。所幸仰承伟略,乞助雄师,风浪不惊,星河底定。获托威灵之庇,免贻陨越之羞。盖非常之变,非大力不能戡平;无妄之荣,实初心所不及料也。夫列侯据地,周室所以陵迟;诸镇拥兵,唐宗于焉驰废。六朝玉步,蜕于功人;五代干戈,胎自骄将。偶昧保身之哲,遂丛误国之愆。灾黎填于壑而罔闻,敌国入于宫而不恤。远稽往乘,近览横海,国体虽更,乱源则一,未尝不哀其顽梗。

“前者赣水弄兵,钟山窃位,三边酬诸异族,六省订为同盟。元洪当对垒之冲,亦尚尽同舟之谊。乃罪言勿纳,忠告罔闻,哀此苦心,竟逢战祸,久欲奉还职权,借资表率。只以兵端甫启,选典未行,暂忍负乘致寇之嫌,勉图抛杖观成之计。孤怀耿耿,不敢告人,前路茫茫,但蕲救国。今者列强承认,庶政更新,洗武库而偃兵,敞文园而弼教,际四海困穷之会,急起犹迟;念两年患难之场,回思尚悸,论全局则须筹一统,论个人则愿乞余年。

“倘仍恃宠 长留,更或陈情不获,中流重任,岂忍施于久乏之身,当日苦衷,亦难曝诸无穆之口,此尤元洪所冰渊自惧,寝馈难安者也。伏乞大总统矜其愚悃,假以闲时,将所领湖北都督一职明令免去。元洪追随钧座,长听教言,汲湖水以澡心,撷山云而炼性。幸得此身健在,皆属解衣推食之恩;倘遇边事偶生,敢忘擐甲执兵之报。伏居待命,无任屏营。谨呈等因。”

袁复黎书:“来牍阅悉,成功不居,上德若谷,事符往籍,益叹渊衷。溯自清德既衰,皇纲解纽,武昌首义,薄海风从。国体既更,嘉言益著。调停之术力竭再三,危苦之词书陈累万。痛洪水猛兽之祸,为千钧一发之防。国纪民彝,赖以不坠。赣宁之乱,坐镇上游,匕鬯不惊,指挥若定。吕梁既济,重思作楫之勋。虞渊弗沈,追论撝戈之照。凡所规划,动系安危,伟业丰功,彪炳寰宇。时局粗定,得至京师,昕夕握谭,快倾心膈。褒鄂英姿,获瞻便坐,逖琨同志,永矢毕生。每念在莒之艰,辄有微管之叹。

“楚国宝善,遂见斯人。迭据面请免去湖北都督一职,情词恳挚,出于至诚,未允施行,复有此牍,语重心长,虑远思深,志不可移,重违其意,虽元老壮猷,未尽南服经营之用,而贤者久役,亦非国民酬报之心。勉遂谦怀,姑如所请。国基初定,经纬万端,相与有成,期我益友。嗣后凡大计所关,务望遇事指陈,以匡不尽。昔张江 陵恒言吾神游九塞,一日二三。每思兹语,辄为敬服。前型具在,愿共勉之!此复。”

这两封信,全是言不由衷,假得可笑。

辞卸湖北都督的黎元洪被安置在瀛台下榻,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因为这个地方正是慈禧幽禁光绪的地方。

第50章 过街老鼠第439章 进德会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551章 第三条路第440章 学科改革第597章 北大三宝第141章 “泥菩萨”离开老巢第454章 最为迫切的问题第14章 平定政变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566章 胡适的《四十自述》第329章 “五四”运动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85章 殿前作答第23章 离开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446章 十四等于零第36章 署理山东第219章 成了中国海军的一员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133章 二次革命第38章 高密事件第182章 开张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567章 麻烦未了第380章 张作霖宣布独立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第182章 开张第523章 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第12章 平叛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515章 掀翻偶像第586章 参加第六次太平洋国际学会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309章 南雄之战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276章 不堪一击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13章 志得意满第482章 离开第481章 学在“澄衷”第34章 自保第96章 风云突变第414章 大刀阔斧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179章 司马昭之心第601章 关于青年人的苦闷第453章 从未被人忘记第382章 恢复法统第471章 避难香.港第487章 民主政体的尝试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02章 关于世界文化三个共同的理想目标第589章 以讲演为武器的战士第411章 点翰林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248章 九个回合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294章 曹锟第156章 隔靴搔痒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388章 各奔东西第27章 如愿以偿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355章 说来话长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177章 所谓的民意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358章 谈钱伤感情第178章 传染性的政治病第105章 大难不死第578章 提倡“大众语”第21章 被蒙在鼓里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306章 湘西争夺战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26章 想起一个人第315章 徐世昌当选第478章 走出家门第214章 梦断紫禁城第434章 知难而上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484章 竞业旬报第177章 所谓的民意第532章 个性主义第221章 得遇明主第315章 徐世昌当选第529章 评判的态度第527章 呼吁大学开女禁第87章 吴禄贞第442章 春风化雨
第50章 过街老鼠第439章 进德会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551章 第三条路第440章 学科改革第597章 北大三宝第141章 “泥菩萨”离开老巢第454章 最为迫切的问题第14章 平定政变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566章 胡适的《四十自述》第329章 “五四”运动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85章 殿前作答第23章 离开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446章 十四等于零第36章 署理山东第219章 成了中国海军的一员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133章 二次革命第38章 高密事件第182章 开张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567章 麻烦未了第380章 张作霖宣布独立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第182章 开张第523章 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第12章 平叛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515章 掀翻偶像第586章 参加第六次太平洋国际学会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309章 南雄之战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276章 不堪一击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13章 志得意满第482章 离开第481章 学在“澄衷”第34章 自保第96章 风云突变第414章 大刀阔斧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179章 司马昭之心第601章 关于青年人的苦闷第453章 从未被人忘记第382章 恢复法统第471章 避难香.港第487章 民主政体的尝试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02章 关于世界文化三个共同的理想目标第589章 以讲演为武器的战士第411章 点翰林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248章 九个回合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294章 曹锟第156章 隔靴搔痒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388章 各奔东西第27章 如愿以偿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355章 说来话长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177章 所谓的民意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358章 谈钱伤感情第178章 传染性的政治病第105章 大难不死第578章 提倡“大众语”第21章 被蒙在鼓里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306章 湘西争夺战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26章 想起一个人第315章 徐世昌当选第478章 走出家门第214章 梦断紫禁城第434章 知难而上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484章 竞业旬报第177章 所谓的民意第532章 个性主义第221章 得遇明主第315章 徐世昌当选第529章 评判的态度第527章 呼吁大学开女禁第87章 吴禄贞第442章 春风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