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

徐世昌的辞电发出后,北洋派自然是一片敦促如期就职声。

冯国璋收到徐世昌专函,内容和辞电相同,立函复徐世昌,敦请出山,词意诚挚。

函云:“顷奉大函,以国会成立,选举我公为中华民国大总统,虞棼丝之难理,辞高位而不居。谦德深光,孤标独峻,即兹举动,具仰仪型。惟审察现在国家之情形,与夫国民感受之痛苦,倒悬待解,及溺须援。天下事尚有可为,大君子何遽出此?略抒胸臆,幸垂察焉!比年以来,迭更事变,魁杓既无所专属,法律几成为具文。内则罥斧相寻,外则风云日恶,以云险象,莫过今兹。……

“然危厦倘易栋梁,或可免于倾圯,洪波但得舟楫,又何畏夫风涛?不患无位,而患无才;亦有治人,乃有治法。我公渊襟睿略,杰出冠时,具世界之眼光,蕴经纶于怀抱。与国记枢密之姓名,方镇多幕府之偏裨,一殿岿然,万流奔赴。天眷中国,重任加遗,所望握统驭之大权,建安攘之伟业,公虽卑以自牧,逊谢不遑,而欲延共和垂绝之纪年,当此固舍公莫属也。邦本在民,诚如明示。尔在兵连祸结,所至为墟,士持千里之粮,民失一椽之庇。疮痍满目,饥馑洊臻,定人谋之不臧,抑天心之未厌?

“我公仁言利溥,感人自深,纵博济犹病圣人,恩泽难偏于枯朽,而至诚可格天地,戾气或化为祥禨,况旋转之功,匪异人任,恻隐之念,有动于中,必能嘘备瘠以阳春,挽沉冥之浩劫。公谓教养匪易,虑远心长,实则彼呼号待尽之孑黎,此日已望公如岁也。夫以我公之忧国爱民也如彼,而国与民之相需于我公者又如此,既系安危之重,忍占肥遁之贞,平日以道义相期,不能不希我公之变计矣。

“至若虑蹉跎于晚岁,益足征冲淡之虚怀,但公本神明强固之身,群以整顿乾坤相属,虽诸葛素持谨慎,而衡武讵至倦勤,亦惟有企视老成,发挥绪余,以资矜式耳。国璋行能无似,谬摄政权,历一稔之期间,贻百端之丛脞,清夜内讼,良用惭惶,所代及时,负担获驰,徒抱和平之虚愿,私冀收效于将来。我公为群帅所归心,小民所托命,切盼信期就职,早释纠纷,庶望治者得以慰延颈跂足之劳,而承乏者不至有接替无人之惧,耳目争属,心理皆同,谨布区区,愿言夙驾,专肃奉复。”

对于安福国会的此次选举,南方已表明立场,但不想以徐世昌为敌,便由广州军政.府岑春煊、伍廷芳两总裁联合拍电致徐,劝勿就职。

电云:“读歌日通电,借悉非法国会选公为总统,公既惕世变,复自谦抑,窃为公能周察民意,不愿冒登大位,至可钦佩。惟公之立言,虽咨嗟太息于国事之败坏,而所以致败坏之原因,公未尝言之,此春煊、廷芳所不能默尔而息者。致乱之故,虽非一端,救国之方,理或无二。一言以次之曰:‘奉法守度而已’。《约法》为国命所托,有悍然不顾而为法外之行动者,有托名守法而行坏法之实者,均足以召乱。自国会被非法解散,《约法》精神横遭斲丧,既无以杜奸人觊觎之心,更无以平国民义愤之气。护法军兴,志在荡乱,北庭怙恶,视若寇仇,诪张为幻,与日俱积,以为民国不可无国会,而竟以私意构成之,总统不可无继人,而竟以非法选举之。

“自公被选,国人深感北庭无悔祸之诚,更无以测公意之所在。使公能毅然表示于众曰:‘非法之举,不能就也,助乱之举,不可从也。’如此国人必高公义,即仇视国会,或感公一言而知所变计。戢乱止暴,国人敢忘其功?惜乎公虽辞职,而于非法国会之选举,竟无一词以正之也。窃虑公未细察,受奸人盅惑,不能坚持不就职之旨,此后国事,益难收拾,天下后世,将谓公何?如有谓公若将就职,而某某等省,可以单独媾和者;国会可以取消,从新组织者;护法各省,如不服从,仍可以武力压制之者,此等莠言,皆欲踞公于炉火之上,而陷民国于万劫不复耳。愿公坚塞两耳,切勿妄听。公从政有年,富于阅历,思保令名,宜由正轨。煊、迁忝列旧交,爱国爱公,用特忠告,幸留意焉!”

南方的态度在预料之中,没有人会感到意外。问题是在北洋系一派劝进中,竟出现不和谐之声。

这声音不用想也知道是来自那位爱和别人唱反调的吴秀才,他于九月十三日给徐世昌发电说:“总统选举必须出于真正民意。我国旧国会分子固属不良,而新国会议员不但由金钱运动而来,且西南五省均不选送,似此卑劣不全之国会,安能为全国民意代表?公若就职,民国分裂由公始。师长等不敢为公贺,且将为民国吊。公若趁此未就职之前,毅然为和平表示,出任调人领袖,敦促冯代总统颁布停战命令,先解决时局以谋统一,国会议员另行改选,将来总统舍公莫属,此则师长等所为预贺者也。”

吴这里的主张竟完全和西南领袖一样。

九月十四日曹锟发出通电,不提主战主和,只说“阋墙之斗,权利之争,不宜再见。”虽然不是公开和吴佩孚一唱一和,但又重提反对继续战争,这无疑是因为没当上副总统而大泄私愤。

九月二十日吴佩孚回答曹锟的通电,建议请长江三督继续担任南北间的“调人”。并请加入东海先生(徐世昌)为调人领袖。这个电报得到江苏的将领白宝山、张仁奎、马玉仁、杨春普、陈调元等的响应。曹锟、李纯两个支系的直系军现在是联合起来,倡导和平。

接下来,发生了爆炸性的事件。

九月二十六日,湖南战场上的南北方军的将领,竟联名发出通电,请“冯代总统颁布停战命令,东海先生出任调人领袖,曹经略使、长江 三督帅及岑、陆两总裁同担调人责任。”

南军方面,列名的是:谭浩明、谭延闿、程潜、马济、李书城、韦荣昌、张其锽、林俊廷、陆裕光、赵恒惕、林修梅、黄克昭、马鋆、宋鹤庚、廖家栋、鲁涤平、王得庆等。北军方面,列名的是:吴佩孚、李奎元、杨春普、冯玉祥、张宗昌、王承斌、阎相文、萧耀南、张学颜、张福来、潘鸿钧、张克瑶等。

这个电报,是吴佩孚所主稿,向南军将领建议,用联合名义发出去的。

此电不但无视已经选出的总统,还将北京政.府与广州军政.府平列在一处,这还不算。最让人震撼的是:南北军人联合起来主和,可是自南北战争以来的首次。

段祺瑞惊呆了,他认为这不是主和主战问题,而是北方将领背叛、通敌、降敌的问题。对于吴佩孚这个刺头,这个令人讨厌的家伙,他不想再忍了,要以通敌的罪名下令讨伐吴佩孚。

但他的左右劝都他忍耐。一方面,主战派已无可用之兵,讨伐令只是虚声恐吓。另一方面,总统刚选出,还没有走马上任,对吴大兴讨伐之师也不是时候。

安福国会也有议员叫嚷:“吴秀才造反了!”

安福系议员邓熔在参议院提出惩办吴佩孚的紧急动议,但遭到另一安福系议员张敬舜的坚决反对。张敬舜是张敬尧的兄弟,真要是讨伐吴佩孚,湖南的张敬尧肯定首当其冲,张敬尧哪有和吴佩孚的部队作战勇气。众议院议员贺得霖也提出惩办吴佩孚的建议,也是未能交付众议院审查就没了下文。

段祺瑞虽然不敢下讨伐令,但也不能不表明自己的态度。

九月三十日他以国务院名义通电驳斥了南北军人的联名通电。随后,北方督军们纷纷怒发冲冠。

倪嗣冲有言:“谬谈法律,破坏大局。”

杨善德有言:“曲说乱真,逞以欺世。”。

阎锡山有言:“妄谈法律,徒逞私见”。

长江二督之一的王占元也认为“吴师长竟与南方诸将领联合署名,不胜诧异。院电驳斥,义正词严。一隅之论,不足以淆惑观听”。

张敬尧因为在长沙,对吴不敢过分指责,只说:“敬尧惟知服从中央,不知其他”!

张作霖已被北京政.府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地位已在北方各省督军之上,于是也就更要有所表现。

他于十月二日发电说:“前当谭浩明等抗命之初,作霖曾派少将刘鸿恩晋谒大总统请示方略,奉论张督若有一师相助,即当从事讨伐。迨长岳沦陷,作霖复派刘少将依前晋谒,奉论如初。曹经略使之南往,亦奉大总统明令,复由大总统颁布气死、羞死之通电。是政.府之主战政策,作霖与各省同志一致赞成,均系服从大总统者。……

“其他依法选举两院议员,依法选举大总统,亦均奉大总统命令而行。而彼等一则曰不完全,再则曰非真正民意。所谓不完全者,乃削除叛乱分子耳,非真正民意者,仅无暴动分子耳!……近闻有人因国会已成,大局渐定,急思设法破坏,以遂一己之私,不惜辇金四出运动,淆乱视听,破坏国家。此等佥壬,是真民贼,人人得而诛之。作霖正拟查访明确,联合同志,呈请元首依法惩办,以谢国人。”

曹锟在保定,也被他的爱将吴佩孚的一连串的举动搞得头昏眼花。

他究竟是吴佩孚的直接长官,不得不发出两个电报,一个电报致吴佩孚,告诫他:“嗣后一切行动必须请命而行”。一个电报致北方各省,表明自己态度:“以此言护法,恐终不能造成法治;以此言和平,恐终不免于战祸。……国家前途,必须中央有所主持,庶几政局重新,乱源可弭。”

吴佩孚看来是铁了心,照样我行我素。

十月三日,以他和谭浩明为首的南北军人继续发出通电,对各方责难予以驳斥。

电云:“驻湘双方各军,因受中日军事协定之刺激,同谋息争御侮。自六月廿五日停战,迄今已四阅月。师长等屡请中央频布罢战明令,而合肥(指段)斥西南无诚意。师长等不得已本诸公理,再拟通电,征求西南同意,于寝日联名拍发,可见西南谋和诚意,信而有征。乃合肥仍不加察,谓为莠言惑众,破坏大局。夫和则全国一家,战则南北分裂,究竟大局在和乎在战乎?……

“如云国会非由强造,何以不令西南各省选送议员而任意指派?如云选举合法,何以九月鱼日合肥劝徐就职通电,除却西南五省?是合肥自认为不完全之总理,且将强东海为不完全之大总统也。保全大局者,果如是乎?纵使合肥自认为不完全之总理,窃恐东海未必甘认为不完全之大总统也。纵使东海甘认为不完全之大总统,而军民各界不肯甘心为不完全之中国人也。……总之,正义所在,是非自有公论。全国人之心理方为真正民意,非强造者所能假托,非强词者所能狡辩,更非一二人之言所能厚诬。”

段祺瑞对吴佩孚的憎怒到了极点,但却无计可施,他实在不敢把吴逼上梁山,只好再回过头来拉曹锟。

由于吴佩孚的一系列举动,段对曹当副总统早已持否定态度。现在为了缓和吴佩孚,不得不旧话重提,支持曹锟为副总统。

试图以此换取吴佩孚不再反对安福国会,不再和西南方面一唱一和。

于是,段派京师警察总监吴炳湘前往保定,向曹锟说明,即日进行副总统的选举,将以曹锟为唯一候选人。又派国务院秘书曾云沛前往奉天去见张作霖,劝他顾全大局支持曹锟为副总统。同时授意安福国会,不要再提关于惩办吴佩孚的动议。

第444章 “退款兴学”运动第530章 白话诗第268章 张勋第148章 袁记约法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191章 护国军扩军筹饷第610章 关于陈垣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218章 风水宝地第465章 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第165章 模范团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339章 上海问题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333章 扬眉吐气的陆徵祥第304章 平江阻击战第593章 苦撑待变第465章 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321章 谈和障碍重重第451章 百花齐放第440章 学科改革第70章 呼声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601章 关于青年人的苦闷第340章 靳云鹏组阁第150章 复古第371章 紧锣密鼓第1章 袁项城出生第437章 大师云集第402章 决心南下第173章 梁士诒的自救第55章 反击第90章 汪袁配合第314章 吴秀才其人第317章 徐大总统世昌第103章 速定大计折第557章 知难,行亦不易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37章 涉外事件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375章 梁士诒请辞第426章 迎袁专使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105章 大难不死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593章 苦撑待变第491章 求博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290章 关外的乱子第108章 叫嚣战争的人一般是从不上战场的第435章 就职演说第30章 朋友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165章 模范团第198章 广东也宣布护国独立第161章 哀的美敦书第333章 扬眉吐气的陆徵祥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439章 进德会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38章 高密事件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218章 风水宝地第380章 张作霖宣布独立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82章 一明一暗第576章 不主张对日抵抗第256章 国会和政党第275章 洪流滚滚第558章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146章 袁世凯如愿以偿第420章 加入暗杀团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185章 蔡锷和小凤仙第66章 机会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79章 黄兴开出的条件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168章 筹安会的表演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第444章 “退款兴学”运动第530章 白话诗第268章 张勋第148章 袁记约法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191章 护国军扩军筹饷第610章 关于陈垣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218章 风水宝地第465章 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第165章 模范团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339章 上海问题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333章 扬眉吐气的陆徵祥第304章 平江阻击战第593章 苦撑待变第465章 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321章 谈和障碍重重第451章 百花齐放第440章 学科改革第70章 呼声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601章 关于青年人的苦闷第340章 靳云鹏组阁第150章 复古第371章 紧锣密鼓第1章 袁项城出生第437章 大师云集第402章 决心南下第173章 梁士诒的自救第55章 反击第90章 汪袁配合第314章 吴秀才其人第317章 徐大总统世昌第103章 速定大计折第557章 知难,行亦不易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37章 涉外事件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375章 梁士诒请辞第426章 迎袁专使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105章 大难不死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593章 苦撑待变第491章 求博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290章 关外的乱子第108章 叫嚣战争的人一般是从不上战场的第435章 就职演说第30章 朋友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165章 模范团第198章 广东也宣布护国独立第161章 哀的美敦书第333章 扬眉吐气的陆徵祥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439章 进德会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38章 高密事件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218章 风水宝地第380章 张作霖宣布独立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82章 一明一暗第576章 不主张对日抵抗第256章 国会和政党第275章 洪流滚滚第558章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146章 袁世凯如愿以偿第420章 加入暗杀团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185章 蔡锷和小凤仙第66章 机会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79章 黄兴开出的条件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168章 筹安会的表演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