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白话诗

怀疑是思想的起点。任何人,如果他对其所面对、所接触的任何事物都不发生疑问,心中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思想的必要,也就不用去思想了。某个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它是怎样发生的?它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对我们会有怎样的影响?等等。有了这些疑问,人们才会去思考,才会对这个事物作出评判。否则,只能是“江山依旧”。

幸好,我们有诸如胡适这样的,不断寻求改变的人。

11月29日夜,胡适最后一次,修正了他与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刘半农、钱玄同等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这是他们准备联名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提交的议案。

中国古代文言文一般是不用标点符号的,古代读书人首先要下“句读”的功夫。其实,古代的外国人也不用标点符号。新式标点符号,只是五六百年前出现并推广使用的“新事物”。

不用标点符号,不等于说不用断句。这个断句,是要读者自己来做的。因此,古人非常重视断句训练。《礼记•学记》记载:“一年视离经辨志”,即学生入学一年就要考核“离经辨志”的能力。所谓“离经”,是指离析经文文句,也就是断句;所谓“辨志”,是指辨解文句内容。

其实,离经和辨志是同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标点文言文的过程就是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标点有误,反映出对原文的理解必定有错误。只有反复考察原文,弄懂原文的含义,才能正确地标点断句。

古人把阅读文章的断句功夫,叫作“句读(dòu)”。私塾老师教授学生时,红笔断句,学生水平提高以后,不需句读,就能够通读文章。句读的基本原则就是“语绝为句,语顿为读”,即语气结束的地方为“句”,用圈来标记;没有结束的文句叫作“读”,用点来标记。所以,古人常用“可圈可点”一词,赞颂某位历史人物的功业。

我国现在通用的标点符号,是在我国古代的“句读”“圈点”等标点和符号的基础上,再引进西方国家的一些标点符号,经过百余年的使用改造融合而成的。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即学习外国的技术,以对付外国的侵略。要学习,先得了解。西洋标点便在这个时候传入中国。

清末的外交官张德彝,是我国第一个介绍西方标点符号的人。张德彝祖籍福建,同文馆英文班学生,曾先后八次出国游历,每次都留下一部以“述奇”为名的日记体裁的闻见录。同文馆是清政府为培养洋务人才而设置的一所近代外语学校。张德彝随浦安臣使团出使欧美,1868-1869年写出《再述奇》(今名《欧美环游记》),记述了他在美、英、法三国的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见闻。其中有一段对西洋标点符号的叙述,是最早介绍西洋标点的文字。

在中国第一个使用新式标点符号著书立说的人,是启蒙思想家严复。严复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很了解中西文化的某些差异。1904年,他在所著的《英文汉话》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一些新式标点符号,这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而大张旗鼓地号召在社会上推广使用标点符号,是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了以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为主要内容的书面语革新运动,有不少文章、书信提到了使用标点的问题,开展了使用新式标点的讨论。在社会上,尤其是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7年5月,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之文字改良观》,提出了在文章中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主张。《新青年》杂志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喉舌”,自创刊之日起,一直坚持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的胡适,对新式标点符号的创制实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留学期间,胡适曾先后担任《学生英文月报》《留美学生季报》等刊物的主编,同时还进行了一些学术著述。

1914至1916年他曾在日记中多次记下自己对创制新式标点符号的设想,这些日记先在友人中传阅,后来收入《藏晖室札记》。

1915年8月,胡适应《科学》杂志之约,作《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凡三昼夜始成,约一万字”,全面阐述了他对句读及文字符号的理论思考,并且进行了符号的实际创制。1918年胡适在写作《中国哲学史大纲》时,对这套符号进行增删改易,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国家颁行的标点符号方案的雏形。

此议案后来获得通过,作为北洋政府教育部1920年2月训令第53号公布。

新式标点符号的颁行,对方便了人们的阅读,节省读书时间,普及教育的作用意义深远。

毫无疑问,对此,胡适功不可灭。

12月17日是北大校庆纪念日,杜威演讲《大学与民治国舆论的重要》,仍由胡适担任翻译。

这一年中,胡适在白话诗创作翻译上取得不少的成绩,白话译诗有《关不住了》、《希望》,所作白话诗除了《威权》外,还有《一涵》、《送任叔永回四川》、《一颗星儿》、《我的儿子》、《乐观》、《上山》、《一颗遭劫的星》等。

胡适与文学革命的其他一些倡导者一样,不仅在理论上提倡新文学,而且也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努力做新文学的拓荒者。他作过广泛的大胆试验,而最先尝试的是白话诗。

当《新青年》最先号召文学革命的时候,它所载的文章却全是文言的。陈独秀、李大钊的议论文字,苏曼殊的创作小说,陈嘏、刘半农的翻译作品,都是文言。连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虽然较为通俗,但也还都是文言。只有胡适的翻译小说和诗是白话,是《新青年》上最早发表的白话文字。

胡适尝试做白话诗,还是在美国留学,与朋友们争论文学革命的时候,就开始了。

但是,要征服诗的堡垒,谈何容易!用白话作诗,比小说戏曲不知要难多少倍!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国,旧诗在古典文学领域是最有光彩的一环,有过许多诗的黄金时代,有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但它的形式和格律,经过长期的流传和锻炼,已经越来越严格烦琐,成了束缚创造的枷锁镣铐;在一般文人心目中,却又几乎成了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我国的小说、戏曲等一些部门,曾经产生过许多白话作品,虽然被视为“小道”“旁门”,但有的流传很广,声誉甚高;而诗歌领域,不仅白话诗作极少,即有诗人偶尔做几首白话诗,成就也远逊于文言诗。

正因为如此,旧诗虽然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但诗国的领地却仍然似乎神圣不可侵犯。有多少革新者,在旧诗的堡垒面前望而却步。

可胡适的决心也很大。从1916年7月起,他便宣言不再作文言诗词,决心试验作白话诗

经过四年的尝试和创作积累,胡适的白话诗居然有了好几十首,诗稿积了厚厚的一叠。1919年8月,他编成一本集子;第二年3月,便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了。这便是我国新文学初期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翻开《尝试集》,第一编里的诗,虽然是白话做的,却多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仍未摆脱五、七言诗及小令的句调格律的束缚,遗留着旧体诗词的明显瘢痕。

所以胡适自己也多次以脚喻诗,说道:“我现在回头看我这五年来的诗,很像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了的妇人回头看他一年一年的放脚鞋样,虽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的鞋样上总还带着缠脚时代的血腥气。”

《尝试集》在艺术形式上,追求“诗体的解放”。但从旧营垒中过来的人,要摆脱旧形式的束缚,道路毕竟艰难,出一些“放脚鞋样”的改良体诗,也就难免了。

胡适的《尝试集》名副其实,尽管在艺术水平等方面尚属“尝试”,但其开创之功和尝试精神却具有里程碑意义。

《尝试集》出版后,“适之体”曾风靡一时。

胡适在《自序》里说:“我这本集子里的诗,不问诗的价值如何,总都可以代表这点试验的精神。这两年来,北京有我的朋友沈尹默,刘半农,周豫才,周启明,傅斯年,康白情诸位,美国有陈衡哲女士,都努力作白话诗。白话诗的试验室里的试验家渐渐多起来了。”

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502章 约翰·杜威和实用主义第170章 汪凤瀛和梁启超第573章 当诤友、诤臣第161章 哀的美敦书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35章 多事之秋第466章 保护进步人士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328章 青岛问题第410章 会考第72章 六字箴言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85章 殿前作答第294章 曹锟第496章 胡适的忧虑第357章 四巨头会议第99章 六路北伐第499章 胡适的留学生活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第50章 过街老鼠第19章 一心离开第266章 督军会呈文第389章 罗文干案第447章 蔡元培与五四运动第524章 所谓“问题”与“主义”的论争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474章 老家绩溪第55章 反击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266章 督军会呈文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598章 校友签名致敬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601章 关于青年人的苦闷第505章 异曲同工第554章 出任中国公学校长第288章 衡山、宝庆之战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47章 兴新式教育第277章 树倒猢狲散第100章 两边都难第554章 出任中国公学校长第569章 二进北大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156章 隔靴搔痒第113章 首届内阁第36章 署理山东第223章 热心社会事务第325章 仅用了二十二天第529章 评判的态度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371章 紧锣密鼓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530章 白话诗第182章 开张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471章 避难香.港第503章 杜威的哲学思想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135章 一现的昙花第441章 美育第216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437章 大师云集第194章 叙、泸之战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74章 湖南和陕西的起义第98章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第48章 开滦矿权第532章 个性主义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582章 胡适与“一二九”运动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146章 袁世凯如愿以偿第257章 徐孙之争第151章 天坛“祀天”第40章 系矫旨第71章 您不走吗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175章 日本的图谋第328章 青岛问题第379章 直奉之战第466章 保护进步人士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561章 关于“中基会”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495章 胡适与辛亥革命第180章 两揖一让
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502章 约翰·杜威和实用主义第170章 汪凤瀛和梁启超第573章 当诤友、诤臣第161章 哀的美敦书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35章 多事之秋第466章 保护进步人士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328章 青岛问题第410章 会考第72章 六字箴言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85章 殿前作答第294章 曹锟第496章 胡适的忧虑第357章 四巨头会议第99章 六路北伐第499章 胡适的留学生活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第50章 过街老鼠第19章 一心离开第266章 督军会呈文第389章 罗文干案第447章 蔡元培与五四运动第524章 所谓“问题”与“主义”的论争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474章 老家绩溪第55章 反击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266章 督军会呈文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598章 校友签名致敬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601章 关于青年人的苦闷第505章 异曲同工第554章 出任中国公学校长第288章 衡山、宝庆之战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47章 兴新式教育第277章 树倒猢狲散第100章 两边都难第554章 出任中国公学校长第569章 二进北大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156章 隔靴搔痒第113章 首届内阁第36章 署理山东第223章 热心社会事务第325章 仅用了二十二天第529章 评判的态度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371章 紧锣密鼓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530章 白话诗第182章 开张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471章 避难香.港第503章 杜威的哲学思想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135章 一现的昙花第441章 美育第216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437章 大师云集第194章 叙、泸之战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74章 湖南和陕西的起义第98章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第48章 开滦矿权第532章 个性主义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582章 胡适与“一二九”运动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146章 袁世凯如愿以偿第257章 徐孙之争第151章 天坛“祀天”第40章 系矫旨第71章 您不走吗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175章 日本的图谋第328章 青岛问题第379章 直奉之战第466章 保护进步人士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561章 关于“中基会”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495章 胡适与辛亥革命第180章 两揖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