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胡适与“一二九”运动

1935年9月7日,胡适被推举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会评议员。

10月26日,中基会第九次常会在上海举行,胡适提议修正中基会章则案获得通过。

10月,日本阴谋策划华北五省自治,11月17日,胡适作《用统一的力量守卫国家》一文。

11月19日,宋哲元在北平招待教育界人士,报告日本人策划“华北自治”的阴谋,胡适与傅斯年都慷慨陈词,坚决反对“冀、察特殊化”。

11月24日夜,胡适作《华北问题》一文。

为了反对日本侵略者策动亲日派汉奸搞所谓“华北自治”的阴谋活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青年学生,举行了轰轰烈烈的爱国示威游行。

队伍在天安门集齐,经新华门,绕什刹海,到王府井大街,秩序很严整,沿途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和“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迎着凛冽的寒风,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呼号。沿途遭遇到的却是“上了刺刀的步枪,大刀,横冲直撞的摩托警车,落地即成冰的自来水激射”。有的学生受伤,有的被捕。第二天,全市学生总罢课,接着全国各地学生也举行爱国示威游行,这便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胡适对学生运动,有他自己的看法。

1920年5月4日,五四运动一周年纪念,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他们认为: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政治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他们举了古今中外的例子,说,“汉末的太学生,宋代的太学生,明末的结社,戊戌政变以前的公车上书,辛亥以前的留学生革命党,俄国从前的革命党,德国革命前的学生运动,印度和朝鲜现在的独立运动,中国去年的‘五四’运动与‘六三’运动,都是同一个道理,都是有发生的理由的。”

1922年10月21日,胡适在北京大学作了关于《学生与社会》的演讲。其中说:“不过在文明的国家,学生与社会的特殊关系,当不大显明,而学生所负的责任,也不大很重。惟有在文明程度很低的国家,如像现在的中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特深,所负的改良的责任也特重。”他说因为中过受过教育的人少之又少,所负的改良的责任,则当更加重大。

1928年5月4日在光华大学,胡适在纪念“五四”演讲中称:“‘五四’运动也可证明历史上的一个公式,就是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政府腐败,没有代表民意的机关,干涉政治的责任,一定落在少年的身上。譬如宋朝太学生,明朝东林党,都是在变态的国家里干涉过政治。一八四八年的全欧洲的革命,法国俄国的革命,也是学生闹起来的。常态的国家就不然了。英国美国的学生从来不干政治,就是因为他们国家的政治上了轨道,用不着他们来干涉。要想避免学生干政,就得要“智识高深、体力强健、经验丰富的中年出来把政治干好”,使政治早日上轨道,否则禁止学生干政是不可避免的。

1932年,胡适在《论学.潮》中又提到,“凡能掀动全国的学.潮,都起于外交或政治问题。这是古今中外人同的现象:凡一国的政治没有上轨道,没有和平改换政权的制度,又没有合法的代表民意的机关,那么,鼓动政治改革的责任总落在青年智识分子的肩膀上。”

“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政治太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

胡适通过中国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和外国现状的对比,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他一生中屡次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为什么是青年学生呢,他说这个道理很简单:“中年老年的人,壮气早消磨了,世故深了,又往往有身家之累,所以都容易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不肯轻易参加各种带有危险性的政治活动。只有少年学生的感情是容易冲动的,胆子是大的;他们没有家室之累,理智也不曾完全压倒情绪,所以他们一受了义愤的鼓动,往往能冒大险,做出大牺牲,不肯瞻前顾后,也不能迟徊犹豫。……因为青年人容易受刺激,又没有家眷儿女的顾虑,敢于跟着个人的信仰去冒险奋斗,所以他们的政治活动往往是由于很纯洁的冲动,至少我们可以说是由于很自然的冲动。”

近代中国,正是胡适所说的那种内忧外患、王纲解纽、军阀割据的变态社会。因此,胡适上是同情、理解学生运动的。他说,“许多学生都是不愿意牺牲求学的时间的;只因为临时发生的问题太大了,刺激太强烈了,爱国的感情一时迸发,所以什么都顾不得了:功课也不顾了,秩序也不顾了,辛苦也不顾了。”

然而,他又很反对知识分子“心有旁鹜,荒置学业,动不动就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痛哭流涕,请愿游行”。他主张知识分子应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稍安勿动,镇静向学”。

1920年纪念五四一周年时,胡适就说过,“单靠用罢课作武器,是最不经济的方法,是下下策。”192年在一次讲话中,胡适也曾说过,“这几年的经验给我们的教训是:一切武器都可用;只有罢课一件武器,无损于敌人而大有害于自己,是最无用的。”

对于学子,胡适的基本主张是“安心向学”。退一步讲,“倘实在忍不住了,也不要罢课、游行、请愿此类‘合群的爱国’的事情,而应“用个人运动代群众运动”。

1920年,10月11日,胡适在北大开学的演讲中说道:“学生宜有决心,以后不可再罢课了。今年事变无穷,失望之事即在目前,我们应该决心求学;天塌下来,我们还是要求学。如果实在忍不住,尽可个人行动;手枪,炸弹,秘密组织,公开行动,都可以。但不可再罢课。”

1923年,蔡元培因政治清明无望愤而辞职后,胡适用个人行动表示了坚决的支持。但是,他说:“北京教育界中的人,自然有许多对于蔡先生抗议的精神极端表示同情的;但同情的表示尽可以采取个人行动的方式,不必牵动学校。如有赞成他的不合作主义的,尽可以自行抗议而去。如有嫌他太消极的,尽可以进一步作积极的准备;个人行动也好,秘密结合也好,公开鼓吹也好,但都不必牵动学校。”

他认为集体行动会给学生“养成倚赖群众的恶心理”,“个人自己不肯牺牲,不敢做事,却要全体罢了课来呐喊助威,自己却躲在大众群里跟着呐喊。这种倚赖群众的心理是懦夫的心理。”

鲁迅亦对此类“合群的爱国”有过不留情面的论述,他说,“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这种心理,也就是他们的心理。他们举动,看似猛烈,其实却很卑怯。”

鲁迅也认为学生运动实属无益。“比年以来,国内不靖,影响及于学界,纷扰已经一年。世之守旧者,以为此事实为乱源;而维新者则又赞扬甚至。全国学生,或被称为祸萌,或被誉为志士;然由仆观之,则于中国实无何种影响,仅是一时之现象而已;谓之志士固过誉,谓之乱萌,亦甚冤也。”

罢课证明无益无用,学习方是正事正业,这是胡适的主要观点。那么,在时事危急之时,胡适开出“镇静主义”的药方。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学校罢课后,胡适给那些受不住外面刺激的学生讲了歌德的故事。

德国文学家歌德(Goethe)在他的年谱里曾说:“他每遇着国家政治上有大纷扰的时候,他便用心去研究一种绝不关系时局的学问,使他的心思不致受外界的扰乱。所以,拿破仑的兵威逼迫德国最厉害的时期里,葛德天天用功研究中国的文物。又当利俾瑟之战的那一天,歌德正关着门,做他的名著Ess.e.x的‘尾声’。”

他屡屡给人家讲歌德的故事,但效果至少在一个德国学人身上得以实现。1942年,一个叫ZuLoewenstein(H.P.勒文施泰因)的德国学者痛心于中国所受战祸,遂写信给胡适要来中国投军为中国而战。胡适复信给他,给他又讲了他的本国文豪歌德的故事。

“我回他一信,请他想想Goethe[歌德]自记他每遇到政治上最不愉快的情形,他总勉强从事于离本题最远的学术工作,以收敛心思。故当拿破化战氛最恶之时,歌德每日从事于研究中国文字。又其著名剧Ess.e.x[《埃塞克斯》]的‘尾声’(Epilogue)乃作于来勃西之战之日。”

大约二十多年后,1961年11月23日,胡适得到一位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的求见,而此人即是胡适曾复信劝其稍安勿躁的H.P.勒文施泰因。

对于“一二九”运动,胡适态度鲜明的给予了肯定。12月15日,他在《大公报?星期论文》发表一篇《向学生运动进一言》的文章。指出:12月9日北平各校的学生大请愿游行,“是多年沉寂的北方青年界一件最可喜的事”。“我们中年人尚且忍不住了,何况这些血气方刚的男女青年!……人数不算多,队伍不算整齐,但我们望见他们,真不禁有‘空谷足音’之感了。”说那天的学生运动,“是天下皆知的壮举”,也肯定这次运动反对华北“自治”的傀儡丑戏的功绩。

同时也指出:“但是九日以后,各校学生忽然络续有罢课的举动,这是我们认为很不幸的。罢课是最无益的举动,……不但不能引起同情,还可以招致社会的轻视与厌恶。”“我们爱护青年运动的人,不忍不向他们说几句忠告的话。第一,青年学生应该认清他们的目标。在这个变态政治之下,赤手空拳的学生运动只能有一个目标,就是用抗议的喊声来监督或纠正政府的措施。他们的喊声是舆论,是民意的一种表现。……一切超过这种抗议作用(舆论作用)的直接行动,都不是学生集团运动的目标。第二,青年学生应该认清他们的力量。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而组织必须建筑在法治精神的基础之上。第三,青年学生应该认清他们的方法。他们都在受教育的时代,所以一切学生活动都应该含有教育自己训练自己的功用。…第四,青年学生要认清他们的时代。”

12月22日夜,胡适又作《再论学生运动》一文,文章说:“关于北平学生两次游行的事,我们不能不认为当局的处置是错误的……关于北平学生继续罢课,我们希望他们平心考虑北平各大学校长第二次劝告同学的话。”希望学生们“即日复课”,“请求学校当局取消本学年的年假和寒假,以供补课及考试之用”。也就是说,胡适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张,可以抗议示威,但罢课是无益的。

为此他为北大的复课积极努力,他甚至还亲手撕掉北大学生贴在一院号召罢课的通告。

2月31日,北大学生在三院召开全体会议,胡适建议学生举手表决是否1月4日放假,是否复课。结果学生多数表决不放假,1月4日复课。

但是到了1936年1月4日北大复课那天,学生纠察队反对上课。由于周秉琳、蒋梦麟等的劝说,当日上午有十三个班上课,下午有五个班上课。当日校务会议决议无论他校复课情形如何,北大继续上课,照常点名。

1月6日,学生开大会,表决“继续罢课,不达目的不止”。

1月7日,北大召开行政会议,鉴于当天上课人数太少,决定8日放假,并决定2月1日开学,6日上课。至此,胡适与蒋梦麟等人关于复课的努力宣告失败。

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15章 挫折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59章 主持立宪和署理外务第284章 四川靖国战争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243章 无奈离开老窝第127章 应桂馨与洪述祖第247章 外逃第125章 中国宪政之父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49章 君主立宪第66章 机会第375章 梁士诒请辞第48章 开滦矿权第508章 胡适《文学改良诌议》第514章 改革丧礼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66章 机会第389章 罗文干案第344章 北归第26章 想起一个人第545章 一场轰轰烈烈的爱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第271章 解散国会第507章 胡适与《新青年》第210章 断绝关系第235章 立法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209章 陈宦其人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157章 禁赌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319章 倡导和平第550章 漫游的感想第278章 遍街可见的辫子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284章 四川靖国战争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96章 风云突变第515章 掀翻偶像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606章 努力支撑残局第584章 胡适与丁文江第175章 日本的图谋第112章 兵变第480章 改名字第249章 就职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188章 熔岩涌动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512章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第533章 提携后进第33章 告密第392章 广东的军事政变第3章 科举之路第352章 雷声大而雨点小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72章 六字箴言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第136章 民心所向第524章 所谓“问题”与“主义”的论争第47章 兴新式教育第386章 好景难长第231章 安民告示第31章 戊戌变法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27章 如愿以偿第66章 机会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64章 燎原烈火第610章 关于陈垣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63章 请愿大潮第94章 僵局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517章 倡导"易卜生主义"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295章 难产的国务总理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487章 民主政体的尝试第404章 钟灵毓秀第6章 此生不再进赌场第58章 离开老巢第481章 学在“澄衷”第474章 老家绩溪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355章 说来话长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东厂胡同
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15章 挫折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59章 主持立宪和署理外务第284章 四川靖国战争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243章 无奈离开老窝第127章 应桂馨与洪述祖第247章 外逃第125章 中国宪政之父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49章 君主立宪第66章 机会第375章 梁士诒请辞第48章 开滦矿权第508章 胡适《文学改良诌议》第514章 改革丧礼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66章 机会第389章 罗文干案第344章 北归第26章 想起一个人第545章 一场轰轰烈烈的爱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第271章 解散国会第507章 胡适与《新青年》第210章 断绝关系第235章 立法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209章 陈宦其人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157章 禁赌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319章 倡导和平第550章 漫游的感想第278章 遍街可见的辫子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284章 四川靖国战争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96章 风云突变第515章 掀翻偶像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606章 努力支撑残局第584章 胡适与丁文江第175章 日本的图谋第112章 兵变第480章 改名字第249章 就职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188章 熔岩涌动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512章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第533章 提携后进第33章 告密第392章 广东的军事政变第3章 科举之路第352章 雷声大而雨点小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72章 六字箴言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第136章 民心所向第524章 所谓“问题”与“主义”的论争第47章 兴新式教育第386章 好景难长第231章 安民告示第31章 戊戌变法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27章 如愿以偿第66章 机会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64章 燎原烈火第610章 关于陈垣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63章 请愿大潮第94章 僵局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517章 倡导"易卜生主义"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295章 难产的国务总理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487章 民主政体的尝试第404章 钟灵毓秀第6章 此生不再进赌场第58章 离开老巢第481章 学在“澄衷”第474章 老家绩溪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355章 说来话长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东厂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