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好景难长

黎元洪的想法肯定是好的,也很识大体,只是,他的这一作法,首先就让拥他出山的直系很不高兴。这就像徐世昌一样,徐是安福国会所拥立的,他上台后在用人上却兼顾方方面面,于是便招致皖系和安福系的不满,看来,黎是在重蹈徐世昌的覆辙。

傀儡总是傀儡,想要有所作为谈何容易。

我们说过,这一时期,应该是黎元洪复位后最舒心的日子,但是,好景难长。

六月十五日,谭延闿表示不就内务总长;十六日,黄炎培表示不就教育总长。他们的电报都是打给颜惠庆的,眼中好像根本没有黎元洪这个总统。

谭的电报说:“延闿从西南义师之后,不能悖护法政.府之主张,为湖南人民之一,当服从联省自治之主义。”

黎所殷望的伍廷芳也很不给面子,六月二十日发出通电,认为黎的复职没有根据,不敢苟同,说自己“行将息影家园,再研灵学”。

李烈钧则参加了一个联名的电报,这个电报上公开骂黎叛国,骂黎元洪和旧国会都是直系的傀儡。

一片好心和好意,差不多是处处碰壁,搞得黎元洪简直不知如何是好。

更伤脑筋的,是颜惠庆也不肯长期署理国务总理,吴佩孚则表示不就陆军总长。

黎对吴说,如果不能长期在北京,亦可遥领,不必坚辞。

这吴秀才却一本正经,摆起面孔说怎可“尸位素餐”。

这一来,黎元洪所寄以厚望的内阁,不仅没能促进全国统一,而且自身变得残破不全,七拼八凑。

至于作为黎元洪大政方针废督裁兵,则更是举步艰难。

首先实行废督的,是江西,江西督军陈光远于六月十日自动宣布解除督军职务。陈光远何以如此积极?因为这时广东的北伐军长驱直入江西,陈无法立足,正好借废督下台。

这督军其实不是被废的,是被灭的。

陈自动解除督军职务后,曹锟马上保荐“援赣总司令”蔡成勋继任江西督军。

黎元洪打电报给吴佩孚,希望废督从江西开始,所有赣军可以归蔡成勋节制指挥。

吴佩孚对此无意见。

六月十五日,黎政.府的第一次国务会议开会,黎以旁听资格列席。

在会中建议批准陈光远辞职,派蔡成勋节制江西各军,嗣后督军如果辞职或出缺,一概不许简派。

黎的建议获得通过,当天就发布了准陈光远辞职和派蔡成勋节制江西各军的命令。

十七日又补下了废除江西督军的命令。

第二个实行废督的,是浙江。

浙江的卢永祥,对北京是半独立状态,六月十五日,他邀集浙江省议会及各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宣布废除督军。但又声明,本人并不服从北京政.府,废督后仍以第十师师长名义维持全省治安。

接下来浙军第二师师长张载扬发言,认为师长与师长之间必须有一个联系机构,希望大家作一个决定。

于是卢永祥宣称请各团体在两天内商定善后办法,本人一定服从。

第二天浙江各团体通过了“浙江军务善后办法大纲”,这个大纲规定设立善后督办一人,仍推卢永祥担任。

同一天浙军第二师师长张载扬,北洋军第四师师长陈乐山,浙军第一师师长潘国纲联名推举卢永祥为浙江军务善后督办,浙江各团体通电赞成。

二十日卢宣布接受新职,并公布“善后纲要”七条。

这一废督措施并不是拥护黎元洪,却是对北京政.府的变相独立,因为善后纲要的要点为:“自废督后,浙江境内不受任何方面干犯,以防督军制之恢复,并变相督军制之发生。如其假借名义侵入本省,当本诸民意,力图抵抗。自废督之日起,在合法政.府成立前,浙江一切维持原状。”

这无疑是变相的独立,如果北京政.府敢于变更浙江现状,浙江就要武力对抗。

这一措施引起了直系极大的忿怒,准备向浙江和上海用兵,以铲除皖系的残余势力。曹锟、吴佩孚电请北京政.府裁撤淞沪护军使,改设上海镇守使,归江苏督军节制。

新任海军总司令杜锡珪准备装载苏军六千人在上海登陆,何丰林在上海颁布了戒严命令,战事一触即发。

黎元洪坚决不同意用兵,曹、吴也不敢太肆意妄为,随后授意齐燮元和杜锡珪向卢永祥、何丰林解释误会,江浙之间的大战才告避免。

шшш ◆тtκan ◆c o

第三个表示赞成废督的是奉系领袖张作霖,他承认黎元洪为事实上的总统,并且写信给黎赞成废督裁兵。

事实上东三省已经没有督军了,因为奉系战败退回关外时,张就改用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的名义行使东三省的统治权,孙烈臣和吴俊升则用“保安副司令”的名义行使吉林和黑龙江的统治权。

奉直停战协定成立后,黎本打算叫张作霖用“镇威上将军”名义办理东三省军务善后事宜,这也就是变相的东三省巡阅使。

如果由北京来发布了这道命令,就在形式上使东三省仍成为北京政.府的管辖区。

而这样一来,废督的省区又增加了三个,不论本质如何,但至少表面上好看。

但是,此举由于过不了吴佩孚这一关,这一道命令也就没能发出。

由于全面废督问题有困难,黎又打算下一道先行裁兵的命令。

消息走得还真快,命令刚起草完,曹锟打来一个电报,认为督可废,而兵不可裁。理由是北伐军深入江西,奉军仍图再举,各省土匪横行,裁兵必须推迟进行。曹锟这通电报到了北京,裁兵命令便留中不发了。

这样一来,黎元洪的废督裁兵,变成了督不能废,兵不能裁。

后来,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对于兼任省长的督军,裁去督军,存留省长,就用省长名义办理一省的军务善后,对于不兼省长的督军,改派为督理军务善后事宜。

黎打电报给山西督军阎锡山,劝他辞去督军名义专任山西省长。又召见新疆驻京代表,叫他劝杨增新辞去新疆督军。打算派冯玉祥为苏豫皖剿匪总司令而将河南督军一职裁撤。

山西的阎锡山和新疆的杨增新,很明显根本没把黎元洪当回事,连答复都懒得答复。而江苏的齐燮元则反对黎把江苏划入苏豫皖剿匪区域,于是,黎的这三个打算也都无法实现。

从六月十八日到七月月二十四日,黎下令任命高凌霨为直隶省长,张绍曾为陕西省长,张其锽为广西省长,王永江为奉天省长,汤芗铭为湖北省长,王瑚为山东省长,韩国钧为江苏省长。

原任直隶省长曹锐是曹锟的兄弟,高凌霨怎敢取而代之,黎随后改派王承斌。

除了王承斌和韩国钧外,其他五位黎任命的省长都没能到任。

黎元洪所派的湖北省长汤芗铭,曾经做过湖南督军。当时曹锟还只是第三师师长,驻防岳州,吴佩孚则在曹下面担任副官长。

曹曾派吴到长沙去和汤芗铭有所接洽,汤对吴极为赏识,向曹要求要留用吴,因此使曹对吴刮目相看。汤可以说得上是最早发现吴的伯乐,也可以说汤对吴是有旧恩的。

黎叫汤到保定和洛阳去见曹、吴,联络一下感情,不料汤到保定见到了曹后,曹的态度非常冷淡,推说湖北不是他的管辖区,叫他先去问吴佩孚。

汤到了洛阳,吴竟拒而不见。

与此同时,曹、吴却都有电报给黎,推荐萧耀南兼任湖北省长。

黎看到这个电报火了:“湖北是我的家乡,别的地方我可以不管,我的家乡,我一定要管!”

便叫汤芗铭直接去湖北接事。

七月二十九日,汤芗铭到汉口时,萧耀南指使“拒汤派”横卧在京汉路的轨道上,阻止汤所搭的火车通行。

汤只好在刘家庙下车,改乘军舰在汉口特区登陆。可是江岸上不少的“迎汤派”,竟被军警横施殴辱,受重伤者有四五十人。

萧耀南派副官邹海清到军舰上见汤芗铭,劝汤不要登陆,以免引起骚乱。

汤不听劝阻,登陆后亲自到武昌去见萧。萧不但拒而不见,反而在军署内召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举行所谓湖北各公团联席会议。当场推举萧自己兼任省长,而萧也就马上宣布就职。

汤芗铭被搞得灰头土脸,把这些情况报告了黎,请求辞职。

黎回答说:“这不是你干不干省长的问题,而是我干不干总统的问题。”

萧耀南是吴佩孚所提拔的,因此黎元洪希望这位捧他复任总统的吴大帅能出面替他撑腰。可是吴却不声不响,装着没有这回事一样。

黎元洪现在的日子并不比刚下台的徐世昌好过,总统一点权也没有,随时要看实权者们的脸色,随时要碰各地大佬们的钉子。黎有时候和身边人自我解嘲,说自己这个总统实在不如一个有实际权力的警察。

七八月间,黎元洪先后下令把许多在职督军、师长加冠了“将军”的头衔。这是他想的新办法,为督军们下台后保留将军尊号预留地位。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办法,因为袁世凯早就采用了。袁就是想用这个方法废督,袁都行不通,黎又如何行得通。

第57章 管见十条第561章 关于“中基会”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155章 劳乃宣其人第164章 芥蒂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220章 参加甲午海战第577章 丢掉和平幻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第449章 杀君马者道旁儿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379章 直奉之战第563章 我们走那条路第468章 中华民国大学院第89章 出师未捷第36章 署理山东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第71章 您不走吗第253章 广东的局势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50章 过街老鼠第94章 僵局第26章 想起一个人第450章 越缦堂日记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328章 青岛问题第425章 当上了教育总长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143章 熊希龄中招第276章 不堪一击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574章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第145章 抢救国会第595章 回归做学问第486章 学写诗第614章 转折点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14章 平定政变第347章 恶有恶报第178章 传染性的政治病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352章 雷声大而雨点小第567章 麻烦未了第78章 汉口之战第312章 安福国会第282章 四川内战第208章 四川前线停战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219章 成了中国海军的一员第4章 当官真好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228章 瑞澂的下马威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549章 神会大师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79章 黄兴开出的条件第429章 辞职第391章 曹锟出重拳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唤第14章 平定政变第63章 请愿大潮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37章 涉外事件第326章 十四点和平原则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第21章 被蒙在鼓里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56章 祸从口出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478章 走出家门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268章 张勋第552章 所谓冒充博士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237章 主导权之争第215章 和观音同日出生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135章 一现的昙花第346章 驱张第391章 曹锟出重拳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253章 广东的局势第512章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东厂胡同第122章 如此黑暗
第57章 管见十条第561章 关于“中基会”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155章 劳乃宣其人第164章 芥蒂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220章 参加甲午海战第577章 丢掉和平幻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第449章 杀君马者道旁儿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379章 直奉之战第563章 我们走那条路第468章 中华民国大学院第89章 出师未捷第36章 署理山东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第71章 您不走吗第253章 广东的局势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50章 过街老鼠第94章 僵局第26章 想起一个人第450章 越缦堂日记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328章 青岛问题第425章 当上了教育总长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143章 熊希龄中招第276章 不堪一击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574章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第145章 抢救国会第595章 回归做学问第486章 学写诗第614章 转折点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14章 平定政变第347章 恶有恶报第178章 传染性的政治病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352章 雷声大而雨点小第567章 麻烦未了第78章 汉口之战第312章 安福国会第282章 四川内战第208章 四川前线停战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219章 成了中国海军的一员第4章 当官真好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228章 瑞澂的下马威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549章 神会大师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79章 黄兴开出的条件第429章 辞职第391章 曹锟出重拳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唤第14章 平定政变第63章 请愿大潮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37章 涉外事件第326章 十四点和平原则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第21章 被蒙在鼓里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56章 祸从口出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478章 走出家门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268章 张勋第552章 所谓冒充博士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237章 主导权之争第215章 和观音同日出生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135章 一现的昙花第346章 驱张第391章 曹锟出重拳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253章 广东的局势第512章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东厂胡同第122章 如此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