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四川内战

四川的纠纷,在黎元洪和段祺瑞对德宣战的府院之争中,便已经开始。就在府院之争闹得不可开交时,四川传来了警报,说四川和云南两军爆发了内战。

袁世凯死后,护国讨袁的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加上湖南,始终是北洋军势力所不及的地区,被称为西南六省。这六省从护国战争后便和北京政.府离心离德。

不过这六省又分为两个区域,滇、川、黔是一个区域,由唐继尧所控制。而两广则在桂系势力范围下,湖南则属于受桂系影响较大地区。虽然南方和北方矛盾重重,可南方的内部也动荡不安,尤其是四川。

护国战争时蔡锷统率川、滇、黔三省军队在四川境内与袁军作战,战后滇黔两省军队仍留四川。川军领导人主要是刘存厚,获段祺瑞的支持,滇军领导人是罗佩金,获得唐继尧的支持,黔军领导人是戴戡,得到贵州督军刘显世的支持。

罗佩金是四川督军,戴戡是四川省长,刘存厚是川军第一军长。讨袁军事结束后,四川的问题极为复杂。四川有四川的军队,又有喧宾夺主的滇军和黔军,滇军和黔军也不和,川军则有四川人做后盾。

滇、黔、川三军鼎足而立,四川局面就像一座火山。

罗佩金镇守四川,威望不及蔡锷,而且部下有许多云南军驻扎在四川境内,经常和川军发生摩擦。这是个地域观念极强的年代,罗佩金作为一个云南省澄江县人,治理川政本就不容易获得川人信任,因执行强滇弱川政策,更遭当地人反感。

这时候四川的各军计有七个师三个混成旅。川军占五个师,两个混成旅,为:第一军军长刘存厚兼第二师师长,第一师师长周道刚,第三师师长钟体道,第四师师长陈泽霈,第五师师长熊克武,第一混成旅旅长刘成勋,川边混成旅旅长陈遐龄。

黔军只有一个混成旅,旅长熊其勋。滇军有两个师,第六师师长顾品珍,第七师师长赵又新。此外川边镇守使殷承献尚有一部分滇军。

四川本是富庶省份,清末承平时,可储年余七百万两银子。但无论如何也养不起这些个兵,财政自然困难万分。

黎元洪当总统后,北京政.府希望全国裁军,对于四川自不例外,一再责成罗佩金裁军。罗佩金和段祺瑞所派的四川检查使王芝祥会商,决定把留在四川的滇、黔军一律改编为中央军,归中央陆军部直接统率,军费由中央直接负担。

经段核准把在川的滇军改编为一个师一个旅,把黔军改编为一个混成旅一个独立团,内定滇军首领顾品珍为中央第十四师师长。

这个整编计划使刘存厚和川军大为不满,因为滇、黔军变成中央军后,留在四川便不是“客军驻境”而是“鸠占鹊巢”了。

对川军的裁撤,罗佩金第一步想调开刘存厚。密请段内阁调刘到北京给以虚位闲职,并且保荐滇军梯团长刘云峰调任川军第二师长。

段表面上予以核准,却暗中挑拨川、滇军的内哄。一方面竭力赞成罗的裁减军队,缩编川军,一方面却又指使川军反抗罗的裁兵计划。

段希望因川、滇军的公开冲突,可以造成北洋军开入四川得“渔翁之利”。

虽然同意罗的要求要调刘存厚入京,可是调职命令却不发,同时更以参陆办公处的名义,把罗的秘密计划通知了刘。

更毒的是参陆办公处曾密电川军将领说:罗要求更换的川军将领不止刘一人,其目的是在煽动全体川军将领对罗进行反抗。

段既然同意罗佩金的请求,由刘云峰接替刘存厚为川军第二师长,刘云峰便前往接事。军长刘存厚命令第二师军官拒绝刘云峰,自己也不加以理睬。移交的事便搁浅了。

正如滇籍国会议员王祯等所指责的:“罗督电请更换师长刘存厚,无论或准或不准,均无与刘商量之余地。乃院电径将罗电直达刘,使之闻之,不啻使刘与罗横生意见。”

足可证明段的用心是挑拨罗和刘敌对。

罗佩金逐刘存厚不成,便想下令裁撤第一军所属的第一混成旅。旅长刘成勋表示服从,但要求先清发欠饷,罗拿不出欠饷,只好作罢。

罗佩金裁兵计划一再受挫,想找个软柿子捏,下令将川军第四师缩编为一旅。

该师师长陈泽霈原属于滇军系统,后来调任川军师长后,“嫁鸡随鸡”倒向川军一方。

他对缩编命令也是讨价还价,要求缩编为一个混成旅和一个团。比罗决定的缩编方案超过一个团,同时也要求清发欠饷。

这时,川军将领认为罗督军不是单独对待第四师,而是对全体川军下手,钟体道、刘存厚、陈泽霈、周道刚、熊克武五个川军师长联名通电反对罗佩金裁兵计划。

罗佩金不想容忍川军五个师长集体抗命。便于民国六年四月五日,他突派滇军包围川军第四师驻成都的两个团,没有发给欠饷就勒令缴械遣散,同时还以武力压迫该师其他各团一律缴械遣散。

这一来川军人人自危,集体反抗。

四月十八日,在成都的川军第一军和滇军开炮互相轰击。双方互相说对方是祸首。

罗佩金说是刘存厚先下令炮轰督署,刘存厚说是滇军首先在西北角开射大炮。

十八日内战全面爆发,这天成都城炮声隆隆,杀声四起。

刘存厚电调各路川军来援,罗佩金也调动自流井、泸州、叙州及川北绵阳等县的滇军到省接应。

成都城内划分为川军、黔军、滇军三个驻防区,黔军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不过川、黔两军防区的居民却可以自由往来,滇军则是独立的。

十九日滇军退守皇城,在城墙内发炮阻止攻城的川军,以煤油灌在皮管内向皇城周围民房扫射,以扫除障碍。这天成都全城火光烛天,杀声震地。

省议会议长胡骏急忙打电话邀请商会和各国领事,冒险向川、滇两军交涉,要求停止战斗。

据红十字会调查,人民被烧死的、被击死和击伤的,有一千多人,被焚民房有三千余户,灾民多向中立的黔军防区逃命。

火势一直烧到二十二日才被扑灭。二十日由省议会、商会、英法日三国领事分途向双方进行调停,停战一天,由黔军开驻川、滇军防区之间以阻止双方开炮互击。

成都爆发内战后,川军旅长刘湘、刘成勋、但懋辛,团长邓锡候、田颂尧、赖心辉、向传义、吕超等联名发电斥罗:“在任数月,皓嗜淫赌,勒提税款逾七百万,本省军饷数月未发。”

唐继尧则发电指责川军:“川省实行裁兵,原属正办,乃刘师长竟令所部围攻督署,实属不顾大义,应请主持公道,迅予解决。”

四川和云南两省议会和两省国会议员纷纷发表谈话,或通电互相攻讦,云南说川军“争权叛变”,四川说滇军“侵略邻封”。

对于四川内战段祺瑞和黎元洪态度是不同的。段应该是愿意四川方面内耗,借机派北洋军入川,把四川纳入北洋势力范围。

而黎元洪当然不想四川出乱子,但又对滇军和川军都不想得罪,开始时是对双方都采取笼络政策。

下令以罗佩金为超威将军,刘存厚为崇威将军,而四川督军一职由省长戴戡暂行兼代。

川、滇军之战不止在成都,成都城外和内江都有战斗。

四月月二十一日,罗佩金奉到北京政.府的调职令,即将督军印信送给戴戡,表示遵奉政.府命令。

二十二日成都绅商和外国领事邀请罗佩金和刘存厚两人在省长公署举行调解会议,罗派代表韩凤楼,刘派代表徐孝刚参加。

滇军要求垫发开拔费六十万,并由英、法、日三国领事担保安全退出省城,双方都签订了停战协定。

可是到了晚上,又各自逞威地开起炮来。双方都指责对方背约。大战到半夜才停止,当晚北京政.府电催罗、刘两人迅速交卸职务前赴北京。

二十三日北京政.府派王人文为四川查办使,并严令川、滇两军停战。

二十四日北京政.府接到戴戡的密电,报告罗佩金愿遵令卸职,但川军仍于二十三日炮攻督署,滇军并未还击。黎元洪大为光火,北京政.府下令免了刘存厚的崇威将军,并令听候查办。

二十四日罗佩金率领滇军由成都东门退出,刘存厚率领川军由成都西门退出。

罗临走时发出通电说:“佩金遵令移交,乃刘存厚仍复施放大炮,并令所部搜捕滇人,受害之家不知凡几?……刘存厚自称为四川临时督军,广出布告,并调第一师周道刚所部由东路西上,第三师钟体道所部由川北赴省。现驻简阳、新都等处滇军均被围攻甚急。……在川滇省军民是否徒手听其屠灭?”

罗还有电报指摘北京政.府从中挑唆。以致引起成都事变。

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45章 积重难返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12章 平叛第63章 请愿大潮第345章 张毒菌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462章 蔡元培与“清党”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228章 瑞澂的下马威第2章 小人精第274章 号召讨逆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367章 吴佩孚的“东征西讨”第306章 湘西争夺战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442章 春风化雨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15章 挫折第470章 老骥伏枥第138章 总统选举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96章 风云突变第145章 抢救国会第73章 在家上任第563章 我们走那条路第490章 康奈尔大学第480章 改名字第338章 吉林问题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196章 陆荣廷第580章 胡适的广西之旅第28章 下重药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304章 平江阻击战第271章 解散国会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441章 美育第139章 庆典第321章 谈和障碍重重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义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78章 汉口之战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112章 兵变第100章 两边都难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71章 您不走吗第141章 “泥菩萨”离开老巢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540章 胡适面见溥仪第567章 麻烦未了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269章 复辟大戏开锣了第391章 曹锟出重拳第124章 八大政纲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218章 风水宝地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414章 大刀阔斧第174章 列强的干涉第440章 学科改革第161章 哀的美敦书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308章 讨龙之战第366章 湘军“援鄂”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364章 非常选举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40章 系矫旨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204章 劝退第29章 再一次因祸得福第294章 曹锟第378章 张作霖“击鼓骂曹”第545章 一场轰轰烈烈的爱第532章 个性主义第282章 四川内战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585章 颜李学派的程廷祚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68章 武昌起义第308章 讨龙之战
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45章 积重难返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12章 平叛第63章 请愿大潮第345章 张毒菌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462章 蔡元培与“清党”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228章 瑞澂的下马威第2章 小人精第274章 号召讨逆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367章 吴佩孚的“东征西讨”第306章 湘西争夺战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442章 春风化雨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15章 挫折第470章 老骥伏枥第138章 总统选举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96章 风云突变第145章 抢救国会第73章 在家上任第563章 我们走那条路第490章 康奈尔大学第480章 改名字第338章 吉林问题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196章 陆荣廷第580章 胡适的广西之旅第28章 下重药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304章 平江阻击战第271章 解散国会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441章 美育第139章 庆典第321章 谈和障碍重重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义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78章 汉口之战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112章 兵变第100章 两边都难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71章 您不走吗第141章 “泥菩萨”离开老巢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540章 胡适面见溥仪第567章 麻烦未了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269章 复辟大戏开锣了第391章 曹锟出重拳第124章 八大政纲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218章 风水宝地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414章 大刀阔斧第174章 列强的干涉第440章 学科改革第161章 哀的美敦书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308章 讨龙之战第366章 湘军“援鄂”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364章 非常选举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40章 系矫旨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204章 劝退第29章 再一次因祸得福第294章 曹锟第378章 张作霖“击鼓骂曹”第545章 一场轰轰烈烈的爱第532章 个性主义第282章 四川内战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585章 颜李学派的程廷祚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68章 武昌起义第308章 讨龙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