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湘西争夺战

北军为掩护部队后撤,以一部兵力扼守要地黄土岭。

四月二十五日,湘粤军与扼守黄土岭之敌展开激战。赵恒惕命刘建藩部攻敌左翼,湘军第一师第二旅和马济粤军一部攻敌右翼。

同时,逼近醴陵的第一师第一旅也举旗南下,回击黄土岭。

二十七日,湘粤军发起总攻,据守黄土岭之张宗昌第六旅及李传业安武军拼死抵抗。赵恒惕亲临督战,指挥湘军从正面连续突击。

北军终于不支,遂放弃黄土岭,分别逃向萍乡、浏陽和株洲。

湘军乘势猛追,连克醴陵、株洲,前锋距长沙省城仅数十里。

经此一战,北军左路军几乎全军覆没,施从滨师仅剩七百余人,张宗昌混成旅仅剩两营,李传业安武军也死伤过半,损失槍炮子弹不计其数。

张怀芝只身逃回汉口,向攻湘军总司令曹锟诉说因张敬尧不出兵救援,致遭失败,为自己开脱。

湘军反击获胜后,刘建藩率部直扑株洲。在龙头铺遭北军伏击,指挥队伍登山作战,过徐家桥时,人拥桥断,刘建藩不幸坠河殉难,时年三十一岁。

护法军政.府为纪念他的功勋,追赠他为陆军中将,后国葬于长沙岳麓山,墓门题有四个大字一一护国元勋。

张敬尧闻左翼兵败,一面急调进攻宝庆之田树勋旅退保长沙,一面令正在宁乡“清乡”的李奎元第十一师和奉军一部前往株洲阻击湘军。同时,令已于四月二十一日攻占衡陽的吴佩孚部向江东攻击,威胁湘东护法军之后路。

这时,湘军因遽失勇将,又有腹背受敌之虞,赵恒惕遂下令放弃株洲、醴陵,留李仲麟部在茶陵担任警戒,主力撤往酃县和永兴。

北军乘势逼进,田树勋旅再次攻陷宝庆,吴佩孚部连陷安仁、攸县及耒陽。至此,湖南大部又为北军所占。护法联军全部退守湘桂边界地区。

湘东反击战是护法战争中一次最出色的作战。湘军将领在岳陽失守,桂军南撤,北军气势逼人的情况下,不畏强敌。决心联合粤军,坚持实行反击作战,并能冷静地分析敌情,决定集中兵力,打敌比较薄弱之一路,这一决策无疑是正确的。

此外,在战法上,汲取了前次作战失利的教训,由单纯防御改为主动进攻。在统一指挥下,对正在运动之敌实施多路突击,攻其不备,出奇制胜。首战获捷后,又乘胜追击,不给敌人以喘息时机,从而取得了歼敌万人的重大胜利,其战斗精神和指挥艺术都是值得肯定的。

张怀芝很可笑,在湘东大败后,他便张皇失措地由萍乡退往樟树镇,又由樟树镇退到汉口。他宣称旧病复发,又称山东地方土匪猖獗,必需赶回去。他打电报给段,保举徐树铮率领奉军接防湘东,出任第二路司令。徐树铮志不在前线,坚决不就。他又保举张敬尧或是陈光远,甚至由曹锟一人身兼一二两路司令。

他的求去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在前线打仗没有把握,第二是怕他的老窠被别人抢去。因为他离开山东后,便由第五师师长张树元护理山东督军。北洋系的惯例是护理就能扶正,张树元自然不愿意张怀芝再回任。

本想通过征湘给自己赚些资本,没想到仗打得不好,损兵折将,弄不好得不偿失,把老本赔掉。张怀芝此刻是身在前线心在山东,恨不得立刻插翅回鲁。

段祺瑞觉得在这个时候前线易帅很没有面子,同时也找不出适当的人来接替第二路司令。

段当然知道张怀芝急于回鲁的想法,便以国务院名义给出一个郑重承诺:“鲁督决不易人”。同时保证如果第二路兵力不敷时,可以继续派兵增援,要求张立即由汉口前往江西主持军事。

湘东反击战的胜利对湖南的整个战局意义重大。自从湘东一战之后,北军不敢深入,南军也不敢反攻,湖南战场上突然由热战相对平静了下来。

北军和护法军在湖南还有一个战场在湘西。

广东护法军政.府成立后,湘西辰沅道尹张学济即派人赴广州谒见孙中山,表示愿意响应护法。孙中山遂任命张为湘西护法军总司令。

张学济:(1873—1920),字容川,湖南省芷江县人,少时入乡学。一九八四年以秀才选拔贡生。光绪二十三年(1897)进士。

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清廷政治腐败,他认识到只有改造国家,才能图存,遂辍仕途,立志革命。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熊希龄荐举东渡日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陆军。期间结识孙中山,一九零五年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任广东盐行局局长,旋在上海组织广艺书局,做为秘密革命机关。又在汉口设《大江日报》,参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

武昌起义后,胡瑛任山东都督,他任参谋长兼第一混成旅旅长。

辛亥革命后,任湖南检察使,后被袁世凯解职。

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汤芗铭督湘,大捕党人,张被迫走两广、云贵,继续进行反袁活动。

蔡锷在云南通电讨袁,组成护国军,张学济受蔡派遣,返回湘西,组织力量讨袁驱汤(汤芗铭)。在乾城(今吉首市)宣布独立,成立湖南临时军政.府,任护国军湘西总司令兼辰沅道尹。随后,进驻沅陵,收编散兵游勇,整顿地方治安。

同年谭延闿二次督湘,任命他为湖南辰沅道道尹,兼守备司令。

一九一七年十月下旬,张学济和湘西镇守使田应诏、镇守副使兼第五守备区司令周则范、第二师第三旅旅长陈嘉佑,在沅陵、洪江、常德等地相继宣布独立。

张学济推旧友胡瑛为护法军湘西招抚使,永绥镇总兵谢重光为护法军副总司令。湘西护法军共有一万一千余人。

张学济响应护法后,率本部东进桃源。不久,应湖北石星川吁请,率部援鄂,随荆沙靖国军退往鄂西。

护法联军在岳州战败,大军南撤,湘西护法军便受到严重威胁。这时,据守常德一线的湘西护法军有田应诏、胡瑛所部共六千余人,周则范部约三千余人。

段祺瑞令原第十七师师长陈复初,在湖北长陽招抚旧部,恢复该师建制。然后会合原湖南第四守备区司令王正雅所部,进攻湘西。

四月二日,陈复初率十三个营约六千余人由沙市出发,经渔洋关进窥湘西。

湘西护法军急电唐继尧、刘显世,请求滇、黔军赴湘救援。唐、刘以湘西系滇、黔门户,不能见危不救,遂派黔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卢焘和游击司令王华裔分别率部开赴辰州(今沅陵)、洪江,支援湘西护法军。

四月二十三日,北军陈复初与王正雅率部从临澧出发,经朱日桥进攻常德;并电请张敬尧令李奎元第十一师分由益陽、宁乡进逼汉寿,“俾壮声援”,请吴光新旅一部进驻公安及津市、澧县一带,相机策应。

四月二十五日晨,北军陈、王部在八里铺与湘西护法军接战,田应诏、周则范率部且战且退,扼守鳌山。下午三时,北军夹击鳌山,护法军不支,弃鳌山后撤。

田、周两军在鳌山失利后,拟与北军妥协,电邀张敬尧派人到常德谈判,表示护法军移驻桃源,将常德让给北军。

这时,已进至麻陽、辰州一带的援湘黔军闻田、周有妥协撤退之意,急在辰龙关至兴隆街一线展开,准备防堵。并警告田、周,如“遇有后撤者,必将迎头痛击”。田、周只好继续对北军作战。

五月四日,田应诏、周则范派人持函赴陈复初师司令部,诡称护法军将按前约移驻桃源,欢迎陈复初军入驻常德。

陈见函不疑,率军入常德城。及至城内,突然伏兵四起。田、周则率部从外面包围该城,实行内外夹攻。北军突遭攻击,军心大乱。

陈复初率部左冲右杀,夺路而逃,后只身逃往长沙。陈部朱泽黄旅退保津市。田、周联合林德轩、胡瑛等部,乘胜追击,于六日克复临澧。

五月十五日,田应诏、周则范致电冯国璋,主动要求“休兵息战”,划地自守。

此时,抵达津市的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冯玉祥,也致函田、周,希望湘西各军停止进攻,让出常德、桃源,作为南北两军缓冲之地。

湘西军队已无心再战,同意与冯妥协。五月下旬,田、周率部撤出临澧、常德。冯玉祥旅进入常、澧后,也不再向南进攻。李奎元十一师则于六月中旬乘机占领了益陽、汉寿。

北军在第二次攻湘作战中,共投入兵力约十万人,并起用吴佩孚为主战场指挥,取得了明显战果。尽管北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终于占领了湘省大部地区,基本上实现了预定计划。

护法联军之所以遭到失败,一是由于战前顿兵乞和,内部矛盾加剧,部队士气下降;二是缺乏战略协同,先是不与湖北靖国军配合作战,后又不与湘西护法军密切协同;三是在岳陽、平江防御战中,实行单纯防御。后来虽然取得了湘东反击战和湘西伏击战的局部胜利,但未能从根本上扭转颓势,不得不退守湘桂边界地区。

幸好北军主将吴佩孚在攻占衡陽后,以部队久战力疲为借口,顿兵不前。并在耒陽与湘军师长赵恒惕秘密谈判,约定从六月十五日起,双方于宝庆至茶陵一线停止交火,才使护法联军有了喘息的机会。

吴佩孚的自动停战,打乱了段祺瑞的进攻部署,加剧了直皖系间的矛盾。

汉口军事会议结束后,曹锟、张怀芝、倪嗣冲于四月二十六日联合电请政.府迅速召集新国会。

北京国务院于五月四日通电,否认要以临时参议院代行国会的一切职权。这显然是想让南方的护法,失去正当性。

段在南巡期间,全国掀起了反对中日密约的浪潮。

原来段在任参战督办时,以参战为名和日本洽商借款,名义上是编练参战军,实际是拿日本借款进行个人建军工作,并以一部分作为征南战费和筹备新国会之用。这些交涉不要说冯国璋不知道,连北京外交部也不知道。

一战以前,帝国主义的秘密外交使中国受害甚深。一战期间,日本出兵山东并对华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双方交涉后,于一九一五年五月秘密签订“民四条约”,日本取得战后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法律依据。

袁世凯帝制失败身亡后,日本对华大举借款,获得诸多经济利益。这期间中日订立的条约、合同及换文等,尤其是与山东问题有关各件,由于未经国会批准也未公布,中国一般称为“中日密约”。对于国人来说,谈及“中日密约”是很敏感的。

“中日密约”问题与当时国际政治及国内派系斗争牵连纠缠,许多外交机密及幕后纠葛鲜为人知,当时报章宣传或捕风捉影,或有心扭曲遮掩,把问题搞得更加复杂。

第390章 内幕第322章 徐树铮展示作为的机会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431章 勤工俭学第12章 平叛第58章 离开老巢第439章 进德会第406章 读书启蒙第249章 就职第434章 知难而上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214章 梦断紫禁城第402章 决心南下第538章 光荣同样属于胡适第476章 成为无神论者第228章 瑞澂的下马威第229章 首义之夜第70章 呼声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178章 传染性的政治病第414章 大刀阔斧第257章 徐孙之争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208章 四川前线停战第565章 胡适的回复第359章 唐联帅出走第595章 回归做学问第187章 唐继尧第538章 光荣同样属于胡适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21章 被蒙在鼓里第50章 过街老鼠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202章 撤销帝制第347章 恶有恶报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23章 离开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69章 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第12章 平叛第68章 武昌起义第291章 各方的较量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58章 离开老巢第286章 成立军政.府第156章 隔靴搔痒第511章 完婚第453章 从未被人忘记第146章 袁世凯如愿以偿第161章 哀的美敦书第357章 四巨头会议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199章 浙江继广东之后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314章 吴秀才其人第336章 张瑞玑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444章 “退款兴学”运动第148章 袁记约法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292章 冯国璋和段祺瑞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388章 各奔东西第451章 百花齐放第189章 圣战揭幕第156章 隔靴搔痒第289章 内斗第74章 湖南和陕西的起义第321章 谈和障碍重重第258章 浙江局势第599章 北大开学第549章 神会大师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113章 首届内阁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404章 钟灵毓秀第97章 中山先生第429章 辞职第325章 仅用了二十二天第93章 南北议和第135章 一现的昙花第558章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232章 街头一景第167章 洪宪六君子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432章 华法教育会第291章 各方的较量第530章 白话诗
第390章 内幕第322章 徐树铮展示作为的机会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431章 勤工俭学第12章 平叛第58章 离开老巢第439章 进德会第406章 读书启蒙第249章 就职第434章 知难而上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214章 梦断紫禁城第402章 决心南下第538章 光荣同样属于胡适第476章 成为无神论者第228章 瑞澂的下马威第229章 首义之夜第70章 呼声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178章 传染性的政治病第414章 大刀阔斧第257章 徐孙之争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208章 四川前线停战第565章 胡适的回复第359章 唐联帅出走第595章 回归做学问第187章 唐继尧第538章 光荣同样属于胡适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21章 被蒙在鼓里第50章 过街老鼠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202章 撤销帝制第347章 恶有恶报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23章 离开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69章 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第12章 平叛第68章 武昌起义第291章 各方的较量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58章 离开老巢第286章 成立军政.府第156章 隔靴搔痒第511章 完婚第453章 从未被人忘记第146章 袁世凯如愿以偿第161章 哀的美敦书第357章 四巨头会议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199章 浙江继广东之后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314章 吴秀才其人第336章 张瑞玑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444章 “退款兴学”运动第148章 袁记约法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292章 冯国璋和段祺瑞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388章 各奔东西第451章 百花齐放第189章 圣战揭幕第156章 隔靴搔痒第289章 内斗第74章 湖南和陕西的起义第321章 谈和障碍重重第258章 浙江局势第599章 北大开学第549章 神会大师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113章 首届内阁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404章 钟灵毓秀第97章 中山先生第429章 辞职第325章 仅用了二十二天第93章 南北议和第135章 一现的昙花第558章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232章 街头一景第167章 洪宪六君子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432章 华法教育会第291章 各方的较量第530章 白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