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老兵和新兵

有时候别人办起来很简单的事,他出面去办就难了。有多难?难于上青天。

这样恶劣的环境,这样的逆境,不但没难倒和吓住袁世凯,反而激发出了他的一股不服输,不服气的劲头。

他知道,他只要是求助吴长庆,很多事要简单得多,但他就是要靠自己。

有什么困难克服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百折不挠,事办不成不罢休。你不是不怕麻烦给我找事吗?我也不让你很舒服。

这需要熟悉军务,需要了解人的心理,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不懂就学,不会就问。

别看学八股文不行,学军务,学做事,学玩人,袁世凯可灵着呢?一点就透,无师自通。

没用多长时间,他不但成了军务的行家里手,简直就是高手中的高手。

我们很快能知道,这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这段时间的积累,这段时间的锻炼,对袁世凯的今后,乃至一生都受用无穷。

这应了那句话,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将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些不幸换一种角度后反而变成了幸运。

比如,我们说过,袁世凯母乳不够,是不幸,可更是他的幸运,因为他因此而成为袁保庆的嗣子。我们看到了,他到现在,还在消费着嗣父的资源。

比如,袁世凯现在的处境,因为艰难的洗礼,而把这个公子哥百炼成钢。

这一年的春节,发生了一件事,对袁世凯是考验和锤炼,是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节日放假,军官们都回家过年了,袁世凯主动要求留在军营值守。

士兵们虽然不能回家,但放假的日子也是很难得的。

特别是头儿都走了,无拘无束。像所有的军营一样,这样的日子,大家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赌博。

袁世凯每天都到营房巡视,看到各个营房都是一伙一伙的赌钱,直皱眉头。

他想起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士兵。老爹来找他,家里有病人,急需要钱,结果这个士兵一个大子都拿不出来。

这个士兵找了几个人借钱都没借到,红着脸来找他。

袁世凯问士兵:“你的军饷呢?被当官的克扣了吗?”

士兵摇头,说:“赌钱输光了。”

袁世凯想了一下,“钱我可以借你,但你要为我做件事。”

“什么事?只要我能办到。”士兵答应的很痛快。

他是个孝子,真的是急着用钱。

“你能办到,就是有点难?”袁世凯肯定地说。

“多难都没问题,只要我能做到。”士兵言道。

“从现在开始,不再赌博,能做到吗?”袁世凯表情严肃。

,看来,这真的有些难,士兵在犹豫。

“想好,能做到我就给你拿钱,做不到就走人。”袁世凯说。

“行,不赌了,我就不信了,不吃饭能饿死,不赌博能死人吗?”士兵咬紧牙关。

从哪儿以后,那个士兵真的金盆洗手了。而且,经过这件事,他成了袁世凯的死党。袁世凯指哪儿,他打哪儿。

因为这儿,袁世凯通过吴长庆,把这个士兵调到了自己身边,用着特方便。这个士兵也姓袁,应该是在家行三,大家都叫他袁三。

通过这件事,袁世凯有了个想法:如果有一天他说了算,士兵的军饷,一部分直接给士兵家里,省得被他们全糟蹋。

我们会看到,有一天袁世凯真这样做了。

士兵玩得很痛快,也很尽兴,但乐极生悲。

军营是讲资历的,什么时候都是老兵欺负新兵,老兵使唤新兵。

但也有例外,比如有本事,能打架,打起架来三个两个到不了身边。

这样的人就是当一天兵也没人敢惹。

我们有时笑话别人,欺软怕硬,其实,有谁不怕硬?只不过程度不同,五十步笑一百步,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别说是人,鬼也一样,不是说鬼怕恶人吗?

这个世界,想不受欺负,就恶着点。咱不欺负老实人就行了。

刚才说了,乐极生悲,怎么回事?

原来是一个营房,正玩的高兴,出事了。

有一个老兵,资格特别老,只是今天手特别臭。把把输,越输越想往回捞,越想往回捞越输,结果,钱输光了。

胜败兵家常事,愿赌服输,输不起的人还赌什么?

这位老兵倒是个输得起的人,问题是没钱了,人家不和他玩了,他受不了。

没办法,想法借钱吧!

这个老兵有个毛病,借钱不还。人家憋不住找他要,他还不说好听的。

“不就是借你几个破钱吗?能不还你吗?跟着屁股后边要,也太抠门了!”

最后,好不容易把钱要回来,人也给得罪了。这样的人,熟人谁能借他钱呀?

刮风下雨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毛病能不知道吗?

和熟人借不到钱,找生人呀!老兵看好了一起玩的一个新兵。

这新兵手气真好,快通吃三家了,老兵的钱大部分都输他了。

“兄弟,借哥们儿点,等发军饷时准还,哥从不欠隔月钱。”

老兵以为新兵不知道他?他哪儿知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借钱不还的毛病,这军营就没有不知道的。

“大哥,对不起了 ,我家里急着用钱。”

新兵虽然一口回绝,但口气很恭敬,理由也很充分。

“我cao,家里等着用钱还出来赌呀?哄谁呢?”老兵说话很不中听。

“大哥,不是不够吗?”新兵还是很客气。

“cao,别逗了,谁告诉你一定能赢?输了咋整?”老兵鄙夷地说。

“玩这个还能输吗?我从来就不知道输字怎么写?”

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赌桌上有不输的人吗?也太能吹了,当着这三个输得一塌糊涂的人,吹这样的牛,气死人不偿命呀?

“我caonigrmadi你mama挺牛bi呀!”老兵恼羞成怒。

新兵不忍了,“你说话嘴干净点,和你祖宗也这样说话呀,我caonima,我caonibabeizuzong,骂人谁不会呀?”

“龟.儿子,你一个新兵蛋子,不服天朝管了?想反天呀?”

老兵说着,冲上去就打。没想到还没到新兵跟前,被新兵一脚踢个跟头。

老兵这下子糗大了,输光了钱,张口和新兵蛋子借钱没借到,又被踢了个狗啃地。

“龟.儿子,有种,你tama等着!”

老兵手指着新兵叫着号,但人没敢往新兵跟前凑。这人都是说大话,使小钱,所谓气壮如牛,胆小如鼠。

“老.子就在这等着,看你能把老子的蛋咬去?”新兵满不在乎。

大家都以为老兵是给自己争面子,以为他走了也就完了。凑了四个人,正准备开始,就见老兵一脚把房门踢开,端着枪进来。

“小子,行呀,还是个练家子,我来看看是你的武功厉害,还是我的枪厉害?”

没想到新兵还真是条汉子,呼一下站起身,“来呀,wangbadan,有种你就开枪。”

满屋子的人都以为老兵不敢开枪,谁知道是枪走火还是老兵故意开的枪,反正是砰的一枪,新兵应声而倒。

第569章 二进北大第38章 高密事件第442章 春风化雨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义第347章 恶有恶报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317章 徐大总统世昌第110章 最后一次朝见仪式第248章 九个回合第563章 我们走那条路第349章 发了疯的段祺瑞第151章 天坛“祀天”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471章 避难香.港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义第605章 自由主义是什么第143章 熊希龄中招第95章 打破僵局第256章 国会和政党第298章 六道命令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278章 遍街可见的辫子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333章 扬眉吐气的陆徵祥第591章 胡适和陈光甫第433章 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第192章 贵州护国起义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503章 杜威的哲学思想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468章 中华民国大学院第241章 民国第一伟人第598章 校友签名致敬第44章 肃贪治吏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445章 与林纾的争论第409章 怪八股第96章 风云突变第173章 梁士诒的自救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107章 只能亲自上阵第164章 芥蒂第331章 历史是在前进的第481章 学在“澄衷”第502章 约翰·杜威和实用主义第207章 南京会议第237章 主导权之争第31章 戊戌变法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324章 天降神将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565章 胡适的回复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561章 关于“中基会”第389章 罗文干案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578章 提倡“大众语”第590章 逼上梁山第165章 模范团第587章 鲁迅逝世后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204章 劝退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404章 钟灵毓秀第86章 每个人都不简单第433章 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407章 童子试第466章 保护进步人士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483章 报考中国公学第151章 天坛“祀天”第219章 成了中国海军的一员第310章 战与和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第205章 冯国璋的如意盘算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东厂胡同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414章 大刀阔斧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365章 两湖的乱局第135章 一现的昙花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387章 最大问题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第198章 广东也宣布护国独立第5章 去买官第336章 张瑞玑第214章 梦断紫禁城
第569章 二进北大第38章 高密事件第442章 春风化雨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义第347章 恶有恶报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317章 徐大总统世昌第110章 最后一次朝见仪式第248章 九个回合第563章 我们走那条路第349章 发了疯的段祺瑞第151章 天坛“祀天”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471章 避难香.港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义第605章 自由主义是什么第143章 熊希龄中招第95章 打破僵局第256章 国会和政党第298章 六道命令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278章 遍街可见的辫子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333章 扬眉吐气的陆徵祥第591章 胡适和陈光甫第433章 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第192章 贵州护国起义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503章 杜威的哲学思想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468章 中华民国大学院第241章 民国第一伟人第598章 校友签名致敬第44章 肃贪治吏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445章 与林纾的争论第409章 怪八股第96章 风云突变第173章 梁士诒的自救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107章 只能亲自上阵第164章 芥蒂第331章 历史是在前进的第481章 学在“澄衷”第502章 约翰·杜威和实用主义第207章 南京会议第237章 主导权之争第31章 戊戌变法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324章 天降神将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565章 胡适的回复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561章 关于“中基会”第389章 罗文干案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578章 提倡“大众语”第590章 逼上梁山第165章 模范团第587章 鲁迅逝世后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204章 劝退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404章 钟灵毓秀第86章 每个人都不简单第433章 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407章 童子试第466章 保护进步人士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483章 报考中国公学第151章 天坛“祀天”第219章 成了中国海军的一员第310章 战与和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第205章 冯国璋的如意盘算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东厂胡同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414章 大刀阔斧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365章 两湖的乱局第135章 一现的昙花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387章 最大问题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第198章 广东也宣布护国独立第5章 去买官第336章 张瑞玑第214章 梦断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