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

黎元洪不仅提出问题,也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他指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军人干政的问题,必须地出路在于军民分治。

他一片赤诚地表示:“元洪不才,当先率鄂中军界为天下倡。”

袁世凯是小站练兵起家的,没有能征善战的北洋军,袁世凯能有今天吗?毫无疑问,袁世凯是凭军事实力柄权的最大受益者。但有意思的是,恰恰是袁世凯,极力支持黎元洪关于军民分治的动议。承诺“参议院开,即当首提此案”。

袁世凯所以这样,还真不是故作姿态,原因很简单,身份和地位变了,他现在正为各地的革命党人拥兵自重闹心呢!

但是,黎元洪关于军民分治的意见,遭到同盟会都督李烈均、谭延闿、胡汉民、柏文蔚等人的坚决反对和抵制。

因为武昌首义后,各地建立的都是军政.府,这些人是靠枪杆子取得政权,是即不想放下手里的军权,又怕失去行政权。其他各省也多多少少有这一类的想法。

由于遭到大家的反对,黎元洪的这个利国利民的想法,还没实行就“胎死腹中”。

谁人多枪多谁说了算,谁实力强谁有理,在以后的很多年里,国家和百姓是饱受了军阀混战和战乱之苦。

回过头来,想到黎元洪说过的话,不能不佩服他的先见之明。

只是,想法是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只是,从靠实力打天下坐天下,到靠民主法制立国,是需要走很长的路的。不过,就是在当时,黎元洪的这些可贵的想法,也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共鸣,从而使得黎元洪更加获得好名声。

当时的人们,有“孙(孙中山)黄(黄兴)袁(袁世凯)黎(黎元洪)”为开国四杰的说法。黎元洪虽排在最后,但好像名头反而更响,更受尊重,大家都把他视作“忠厚长者”,是一个稳健可靠之人。

黎元洪听到这些说法后,诚惶诚恐,多次谦虚地表白:“沈机默运,智勇深沉,洪不如袁项城(袁世凯);明测事机,襟怀恬旷,洪不如孙中山;坚苦卓绝,一意孤行,洪不如黄善化(黄兴)。”

章太炎老先生,对黎元洪尤其偏爱。

一九一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他到武汉观光,面见了几次黎元洪,黎元洪留给他的印象极佳。那个时候,黎元洪已经当了半年的副总统。

章老先生回北京后,在《新纪元报》上发表这次武昌之行的观感。

文章写道:“黎公(黎元洪)年四十九,体干肥硕,言词简明。秘书、参议衣服不华,每日至黎公座次关白文件,一席之间八九人,皆执连柄蒲葵扇,黎公亦时握焉。其穿着西装制服,以粗夏布为之。自大都督以至州县科员,皆月支薪二十元。”

起义前,黎元洪月薪五百元,是当大都督和副总统薪金的二十五倍。

章太炎有个外号,叫“民国祢衡”。因为他谁都敢骂,被誉为三国时击鼓骂曹的祢衡。民国的诸名流,几乎都挨过章老先生的骂,唯一一个被他一直称颂的人,便是黎元洪。

新型国家建立,国家体制为“民主共和”,国号为“中华民国”,大家的认识是统一的。但是,在国旗和国都地点上分歧很大。

清廷如果有国旗的话,就是所谓的龙旗。三角形,黄底龙饰,也称为黄龙旗。

一八九五年,孙中山在广州发动第一次起义时陆皓东做了面旗帜,叫作“青天白日旗”,寓意光明正大,自由平等。

陆皓东(1868年9月30日—1895年11月7日),本名陆中桂,字献香,号皓东,广东广州府香山县翠微乡人(今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

陆皓东是孙中山的同乡、幼年的同学。一八八六年,陆皓东赴上海入电报学堂学习,二十三岁毕业后先后任上海电报局译报员、芜湖电报局领班等。

一八九三年,陆皓东与尢烈、郑士良、程奎光、程壁光等参加孙中山在广州广雅书局南园抗风轩召开的会议,酝酿创立革命组织——兴中会。一八九五年他协助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并决定武装起义袭取广州为革命根据地。

他亲手绘制青天白日旗,作为起义旗帜,为掩护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狱中遭受严刑逼供,宁死不屈,当庭奋笔疾书,痛斥清政.府腐败、投降卖国。

豪言道:“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七日英勇就义。

孙中山后来称誉他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同盟会成立后,曾专门讨论过将来的国旗问题,孙中山主张用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旗。

武昌起义,湖北革命党人打出了“铁血十八星旗”。红底黒星,红色代表血,黒色代表铁,十八颗星代表当时的十八个省。意思是用铁与血的精神,解放全中国。

后来 上海方面打出了五色旗。有五种颜色組成,五种颜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当时,人们还不知道中国有五十多个民族。讲五大民族,广义就是所有民族,是讲民族的大团结,没有只认这五个民族,而排斥别的民族的意思。

随着武昌首义后各省的纷纷光复,因为没有统一的旗帜,大家打出的旗帜五花八门。

为了寻求统一,一九一二年一月九日,武昌方面电请南京政.府统一国旗。代行参议院职权的各省代表会,对国旗式样进行了讨论。

江苏代表主张用五色旗,湖北代表坚持用铁血十八星旗,福建代表则提出青天白日旗最好。

大家争论不休,又各坚持己见,最后进行表决,多数人的意见是用五色旗。

那个时候,不少人还很狭隘地把反满的口号挂在嘴上,参议院多数人推出五色旗,重视民族团结和平等,这是很了不起的。

由于湖北的代表在决议做出后,仍然坚持使用铁血十八旗,受湖北影响,福建也不放弃自己的意见。参议院为平衡兼顾,在决定五色旗为国旗后,决定铁血十八旗为陆军军旗,青天白日旗为海军军旗。

孙中山更青睐青天白日旗,认为以五色旗做为国旗而觉得“未免失体”,同时也指出用颜色代表民族,取义也不够确切。请参议院对国旗决议进行复议,但遭至参议院的拒绝。

孙中山尽管不愿意,但受限于《中华民国組织大纲》的约束,只能按参议院的决议执行。

五色旗一直用到一九二八年,北洋政权的覆灭。国民党取得政权后,把青天白日旗确定为国旗。

关于定都之地,不但袁世凯和南方革命党人,各揣心腹事,参议院议员的意见也是不统一的。

有人主张定都北京,有人认为南京是最佳之地,湖北方面则认为武汉的地理位置在国之中部,是国都的最好选择。

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投票表决,结果北京获二十票,南京获五票,武昌获二票,天津获一票。

这结果和南方革命党几个领袖人物的意见相左,孙中山、黄兴大为震怒。他们召集议员中的同盟会员开会,统一立场。

第二天,孙中山依法要求对国都地点进行复议。

黄兴亲赴现场,对议员进行威胁,下令翻案,威胁:“否则吾将以宪兵入院,縛所有同盟会员。”

看来,即便黄兴这样的民主共和的斗士,当民主的结果不遂其心意时,也会对民主兴讨伐之师,也会把民主当成负担。

经吴玉章等人在底下反复疏通,最后以十九票赞成,十七票反对,勉强通过了定都南京的提案。

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

他先后在成都尊经书院、泸州川南经纬学堂和日本、法国的学校读书。先是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拥护者和宣传者,后加入同盟会。积极参加了四川的保路运动和和辛亥革命。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派往过苏联、法国和西欧工作,参加过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等。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与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誉为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延安五老”。

在南北方就定都南京和北京僵持不下时,黎元洪曾趁机提出建都武昌的主张,试图走第三条道路。

二月二十四日,湖北临时议院通过“以武昌为首都”的决议。

二十六日,《民生日报》发表了民社的通电:“建都问题,京不宜南已成舆论。参议院附和政.府少数人之私见,率定南京为临时政.府地点。既昧大势,复拂舆情,以吾党所绝对不可赞同者。际南北纷争之日,新旧暗斗之时……折中制定,莫若武昌……既涂除北京旧染之污,亦免蹈建业偏安之日。”

关于定都,黎元洪与湖北方面的意见是,坚决反对南京,北京可以商量,武昌最好。但黎元洪和湖北方面的意见,几乎没有响应者。于是,黎元洪又退了一步,提出国都先设北京,等条件成熟了再迁武昌。

在二月二十七日,黎元洪致电孙中山和参议院,指责他们坚持定都南京是“胶执成见”,指出武昌“居中驭远”,地势险要,交通便捷,能控制全国枢纽,最适合为国都的理由,最后提出鉴于赞成北京者日多,可暂以北京为权益之地,先在北京建立临时政.府,同时,“开辟武汉,建筑新都”,新都建成后即可迁移。

后来,北京发生了兵变,黎元洪敏锐的意识到,定都北京已经是不可逆转,遂通电全国:“顷闻京、津乱党操戈,首难虽平,余孽未清,祸变之来,将未有艾……时机万分危迫。舍南京不至乱,舍北京必至亡,……”和坐镇北京的袁世凯遥相呼应。

由此,民国初建时的国都之争,也就落下帷幕。

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第37章 涉外事件第7章 奇遇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93章 南北议和第352章 雷声大而雨点小第514章 改革丧礼第481章 学在“澄衷”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62章 垂钓洹上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167章 洪宪六君子第398章 张疯子第121章 黎元洪和张振武第346章 驱张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113章 首届内阁第372章 徐、靳之间关系恶化第490章 康奈尔大学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难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257章 徐孙之争第222章 治军严仁第96章 风云突变第207章 南京会议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84章 海军起义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64章 燎原烈火第570章 独立评论第125章 中国宪政之父第355章 说来话长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216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146章 袁世凯如愿以偿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367章 吴佩孚的“东征西讨”第498章 “世界公民”第55章 反击第437章 大师云集第392章 广东的军事政变第217章 寻求改变第276章 不堪一击第95章 打破僵局第382章 恢复法统第151章 天坛“祀天”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87章 吴禄贞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484章 竞业旬报第332章 拒签“和约”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78章 汉口之战第592章 最后十分钟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386章 好景难长第453章 从未被人忘记第28章 下重药第525章 历史需要的是真相第80章 越是不来越是要请第586章 参加第六次太平洋国际学会第301章 冯国璋心灰意冷第336章 张瑞玑第292章 冯国璋和段祺瑞第461章 国内的政治形势转折之时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运动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第177章 所谓的民意第411章 点翰林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289章 内斗第72章 六字箴言第220章 参加甲午海战第587章 鲁迅逝世后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216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80章 越是不来越是要请第111章 进入新的时代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84章 海军起义第354章 李纯突然暴死第370章 孙中山力主北伐第378章 张作霖“击鼓骂曹”第567章 麻烦未了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199章 浙江继广东之后第499章 胡适的留学生活第30章 朋友第155章 劳乃宣其人第89章 出师未捷
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第37章 涉外事件第7章 奇遇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93章 南北议和第352章 雷声大而雨点小第514章 改革丧礼第481章 学在“澄衷”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62章 垂钓洹上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167章 洪宪六君子第398章 张疯子第121章 黎元洪和张振武第346章 驱张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113章 首届内阁第372章 徐、靳之间关系恶化第490章 康奈尔大学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难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257章 徐孙之争第222章 治军严仁第96章 风云突变第207章 南京会议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84章 海军起义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64章 燎原烈火第570章 独立评论第125章 中国宪政之父第355章 说来话长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216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146章 袁世凯如愿以偿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367章 吴佩孚的“东征西讨”第498章 “世界公民”第55章 反击第437章 大师云集第392章 广东的军事政变第217章 寻求改变第276章 不堪一击第95章 打破僵局第382章 恢复法统第151章 天坛“祀天”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87章 吴禄贞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484章 竞业旬报第332章 拒签“和约”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78章 汉口之战第592章 最后十分钟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386章 好景难长第453章 从未被人忘记第28章 下重药第525章 历史需要的是真相第80章 越是不来越是要请第586章 参加第六次太平洋国际学会第301章 冯国璋心灰意冷第336章 张瑞玑第292章 冯国璋和段祺瑞第461章 国内的政治形势转折之时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运动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第177章 所谓的民意第411章 点翰林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289章 内斗第72章 六字箴言第220章 参加甲午海战第587章 鲁迅逝世后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216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80章 越是不来越是要请第111章 进入新的时代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84章 海军起义第354章 李纯突然暴死第370章 孙中山力主北伐第378章 张作霖“击鼓骂曹”第567章 麻烦未了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199章 浙江继广东之后第499章 胡适的留学生活第30章 朋友第155章 劳乃宣其人第89章 出师未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