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吴禄贞

袁世凯现在最头疼的是后院起火,是直隶、山西、东三省的革命党。说到北方的革命党人,不能不谈到一个人的名字,就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吴禄贞。

吴禄贞近代民主革命家,字绥卿,湖北云梦人。

在云梦县城的西郊,有一个名叫吴家台子的小村庄。一八八零年三月六日,在一户书香人家,有一个男孩出生了,他就是吴禄贞。

这个四周环水、绿树荫翳的村子,就是他童年活动的天地。

六岁时,入村里的家塾读书,已显出他过人的天资。他不仅理解力、记忆力超过其他孩子,而且才思敏捷。

至今在家乡仍流传着他对对子的故事:一天,先生出了个上联:“春风催绿柳,”无人当场能对上,问到他时,他脱口而出:“大泽起龙吟。”

先生不由暗叹:“此子有奇志!”云梦古为大泽,那么答此联的孩子莫非日后将要干出一番虎啸龙吟的大事来!

稍长,转入义堂镇一私塾就读,那时他写出了这样一幅对子:“一拳打倒亚细亚,两脚踢翻欧罗巴!”表达他对鸦片战争后试图吞并、瓜分我国的欧、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愤恨,写出了自己要把他们都打倒、都赶出去的决心!他那稚幼的心灵上,已种上了爱国、报国的种子。

他又是个活泼、淘气的孩子。爱爬树、喜游泳,并习家传的“吴门神棍”。大树、池塘、濠沟都成了他练本领好地方,他练得身体矫健,练得有了武功的底子,为他后来戎马生涯打下了基础。

吴禄贞九岁时,他长年在外幕游的父亲吴利彬,回到了武昌设馆教书,举家迁往武昌。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在母亲先走了一段时间后,自己独自一人找去的。这之前他从未出过远门,更没到过武昌,小小年纪敢于一人前往,那胆子实在是非常人可比。

十至十五岁,他跟父亲在武昌读书。父亲吴利彬,学识渊博,不仅通晓经书,而且懂得格致学。所谓格致学,也就是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吴利彬还自己制作几何图形讲解几何。

禄贞虽说善诗能文,被人视为文学天才,可他却不热中于走科举之路。

他认为那些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对于改变当时中国的落后状态无益;不如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更为有用,所以他在学格致学上大下工夫。

课余仍爱舞剑弄棍,又喜读兵书,并给自己起号叫“梦泽雄”。他的故乡云梦,古为云梦泽,由他为自己起的这个号,可看出他少年时,已有壮志。

十五岁时,父亲外出讲学,归途中病逝。一家人生活遂陷入困境,搬入戈甲营一陋屋生活。为分担母亲肩上的生活重担,他辍学做工,成了“湖北织布局”的一名小工。

禄贞每天天未亮就来此做工,晚六时才收工,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只能得到一角多工资!工人们在那儿不仅受剥削,更由于劳动条件差,时有事故发生。

那些洋监工、技师随意打骂工人,再加上中国工头的欺侮,他们过着非人的生活。

下班时,工人必须在厂门口接受搜身。

一次,一个姓袁的工头,借机调戏一名小女工,被禄贞看见,他上前打了工头。

工头大怒挥鞭就要打他,但由于引起了众怒,未能得逞。

禄贞不甘受这份气,决意离开这家工厂。

一八九五年清廷与日本签定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引起了国人的愤怒,纷纷起来声讨;台湾则爆发了“反割台”斗争。

禄贞痛感国家的衰落,眼见当时的列强图谋瓜分中国,他认为只要国人齐心,力挽狂澜,就会有助于国家转弱为强,于是萌发了投军卫国的念头!

一八九六年一月,张之洞调回湖北任湖广总督。他张榜召募新兵,应募者必须年满十六周岁。

而吴禄贞年龄尚不足十六,他前去应试时。为了闯过了报名关,他搬出“春秋战国时代,就有童子汪漪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例子,说服了负责报名的军官同意他报名。

考试时他写文赋诗,表明自己投笔从戎之志。

其诗云:“开卷喜读战国策,濡笔爱草从军赋。安得一战定三韩,投笔从戎争先赴。”文章讲述了书香门第出身的他,投笔从戎为报国。他的试卷颇受张之洞赏识,命人油印后散发各营,以鼓士气。

他被录取在工兵营当兵。

吴禄贞入伍后,刻苦操练,钻研《西法类编》等兵书,成为士兵中的拔尖人材;一年后被张之洞指名选派入湖北武备学堂学习。

这是一所培养下级军官的学校,收年满十八的有培养前途者入学,年方十七的禄贞是破格入学的。

他在那里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自幼学过的格制学,此时发挥了作用,使他接受“西学”较他人容易。

一次,他甚至走上讲台去纠正日本教官证错了的几何题,他毫不客气地在教官演算的题旁打了个大“X”,口说:“你证得不对!”自己从从容容地证出了此题。

日本教官被他的“胆大妄为”弄得目瞪口呆,又发作不得。

这件事当时使全校为之轰动,被人们盛赞为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其实,这不过是被欺辱,被人看不起的民族阿Q精神的一种自我安慰。

老师就不能证错一道几何题吗?一道几何题老师做错了,学生能做对,也没什么可奇怪的。老师还是老师,学生也还是学生。

国人讲求尊师重教,外国老师就不应当尊重吗?所有的外国人都欺负中国人吗?即使在那个年代真心帮助一个懦弱民族之人也大有人在;说不定这位日本老师就是其中一个。

因为长期的受欺辱,被人看不起,有时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形成一种类似于义和团的那种盲目排外情绪。

从这件事上,吴禄贞所表现的是不是这种情绪呢?或许,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像吴禄贞这样的先进分子,这样优秀的人,也是很难逃脱的。

还有,从这件事上。也反映出吴禄贞过于张扬,过分自信的性格弱点。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个弱点,最后要了他的命。

一八九八年冬,禄贞被派去日本学习军事,先入成城学校,后入士官学校骑兵科。

他目睹了明治维新后蓬勃发展的日本,更感到清廷的腐败和自己国家的落后。在日本,他有机会接触到反映欧美各种新思想的书籍,他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从此便醉心于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学说,认识到要救中国,不仅仅是建立军事武力就能挽救的。非得彻底地改革政治,推翻清廷这个腐败的政权才行。

他于是与傅慈祥、沈翔云等人,发起组织了第一个留日学生团体“励志会”。该会以“联络感情,策励志节”为宗旨。目的是联络同志,讨论革命如何进行。

他此时的革命思想,还是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

此时侨居日本横滨的孙中山先生,在日成立兴中会,并注意从留学生中吸收成员。

吴禄贞经人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先生,他对孙先生学识之丰富,非常佩服;对孙思想见解之成熟,也十分倾心。

交往之中,对孙先生的革命理论,有了深入的认识,毅然加入了兴中会。从此,他成了一名民主革命的自觉的战士。

这就是孙中山先生在祭文中所说的:“昔在东海,谈笑相逢。”

他们的革命友谊,从此开始。

一九九零年夏,中国北方兴起义和团运动,革命党人决定趁此大好时机,在南方发动起义。吴禄贞认为“夏口兵冲要地”,建议以武汉为发难基地,以便控制南北要冲,然后出师北伐。

孙中山先生赞同此建议,命吴禄贞、傅慈祥主持长江流域的起义,又派人回国联络会党;他自己则将主持珠江方面的起义。

吴、傅二人受命后非常高兴,着手准备,但苦于没有经费。

此时,毕永年告诉孙中山先生:“唐才常已从康有为处得到了两万元款子,计划起兵,款为新加坡华侨所捐,还将继续有。”

通过商谈,双方同意联合起义。孙中山先生还亲自出席了梁启超为唐才常、吴禄贞等人举行的饯行宴会。

毕永年(1869—1902),湖南长沙人,清拔贡。少读王船山遗书,萌反清之志,与谭嗣同、唐才常交善,参与维新变政,暗中结交会党。一八九八年八月赴京,康有为欲委其领兵围颐和园杀西太后。政变后剪辫、焚贞照,以示脱离满清政.府统治。赴日本,谒见孙中山,与保皇派绝交,加入兴中会。

吴禄贞与唐才常一同秘密潜回国内。

唐才常在上海张园召开会议,将原“正气会”改名“自立会”,“勤王军”改为“自立军”。他对保皇党称“勤王”,对归国留学生说“保国保种”。唐才常为谭嗣同的密友,他热心举义有很大为友报仇的成分。

唐才常(1867—1900),字伯平,号佛尘,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领袖,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贡生,与谭嗣同时称长沙时务学堂教习中的“浏阳二杰”,戊戌政变后,去日本、南洋集资,回沪后创“自立会”,旋于汉口谋发动自立军起义,事泄被捕就义。著有《唐才常集》。

第482章 离开第301章 冯国璋心灰意冷第138章 总统选举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402章 决心南下第529章 评判的态度第486章 学写诗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453章 从未被人忘记第169章 杨度的《君宪救国论》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597章 北大三宝第517章 倡导"易卜生主义"第438章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第139章 庆典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22章 大事不妙第11章 大院君李罡应第482章 离开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570章 独立评论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95章 打破僵局第268章 张勋第209章 陈宦其人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271章 解散国会第608章 胡适与唐德刚第295章 难产的国务总理第258章 浙江局势第249章 就职第543章 坚定地和蔡元培站在一起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74章 湖南和陕西的起义第233章 承认民军为交战团体第2章 小人精第324章 天降神将第582章 胡适与“一二九”运动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472章 永远活着第34章 自保第37章 涉外事件第494章 与基督教擦肩而过第62章 垂钓洹上第95章 打破僵局第238章 分道扬镳第561章 关于“中基会”第169章 杨度的《君宪救国论》第182章 开张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第476章 成为无神论者第558章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第207章 南京会议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94章 僵局第72章 六字箴言第312章 安福国会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576章 不主张对日抵抗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后努力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368章 唐继尧回滇第551章 第三条路第111章 进入新的时代第214章 梦断紫禁城第133章 二次革命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357章 四巨头会议第329章 “五四”运动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290章 关外的乱子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233章 承认民军为交战团体第330章 历史意义深远第230章 舍命陪君子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191章 护国军扩军筹饷第498章 “世界公民”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25章 找事做第605章 自由主义是什么第179章 司马昭之心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350章 大战在即第60章 山雨欲来第501章 伟人的风采
第482章 离开第301章 冯国璋心灰意冷第138章 总统选举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402章 决心南下第529章 评判的态度第486章 学写诗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453章 从未被人忘记第169章 杨度的《君宪救国论》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597章 北大三宝第517章 倡导"易卜生主义"第438章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第139章 庆典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22章 大事不妙第11章 大院君李罡应第482章 离开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570章 独立评论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95章 打破僵局第268章 张勋第209章 陈宦其人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271章 解散国会第608章 胡适与唐德刚第295章 难产的国务总理第258章 浙江局势第249章 就职第543章 坚定地和蔡元培站在一起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74章 湖南和陕西的起义第233章 承认民军为交战团体第2章 小人精第324章 天降神将第582章 胡适与“一二九”运动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472章 永远活着第34章 自保第37章 涉外事件第494章 与基督教擦肩而过第62章 垂钓洹上第95章 打破僵局第238章 分道扬镳第561章 关于“中基会”第169章 杨度的《君宪救国论》第182章 开张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第476章 成为无神论者第558章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第207章 南京会议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94章 僵局第72章 六字箴言第312章 安福国会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576章 不主张对日抵抗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后努力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368章 唐继尧回滇第551章 第三条路第111章 进入新的时代第214章 梦断紫禁城第133章 二次革命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357章 四巨头会议第329章 “五四”运动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290章 关外的乱子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233章 承认民军为交战团体第330章 历史意义深远第230章 舍命陪君子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191章 护国军扩军筹饷第498章 “世界公民”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25章 找事做第605章 自由主义是什么第179章 司马昭之心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350章 大战在即第60章 山雨欲来第501章 伟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