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

谈到不这次人事变动,杨杏佛说,与“革命势力已达长江,黄炎培、丁文江相率辞职”有关,其目的是为了“和缓各方之空气”。他还说,当年北京各团体选举中基会时,蔡元培和汪精卫得票最多,但是郭秉文却“藉口孟禄、曹锟之反对,不使入选”,从而使中基会沦为“少数私人垄断中国文化之工具”。杨的话是1928年6月在写给外交部长王正廷的信中讲的,当时杨是大学院副院长(院长蔡元培),大学院是管理全国学术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因此这封信见报后影响极大。尽管任鸿隽也承认“杏佛所说有许多并非事实”,但这件事表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基会所面临的严酷处境。

1928年6月底,酝酿多日的中基会第四次年会还未召开,社会上已经是满城风雨、谣言四起了。当时不仅郭秉文、丁文江等人不能为新政权所容,就连胡适也好像要大祸临头。

7月上旬,朱经农寄给胡适一份剪报,内有北京市民大会电请国民政府通缉段祺瑞等人的消息,大会还要求将胡适作为“三一八”惨案的“附逆党徒……一体拿办”。

7月27日,《民国日报》有消息说:蔡元培在“国府席上,提出的改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案,即任命胡适、贝克、贝诺德、孟禄、赵元任、司徒来登(即司徒雷登)、施肇基、翁文灏、蔡元培、汪兆铭、伍朝枢、蒋梦麟、李石曾、孙科、顾临等为董事,……还提出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章程修正如下:原章第三条‘董事由大总统任命’,以后缺出‘由董事会自选继任董事’,改为‘……董事任期三年,期满由大学院根据全国学术界公意,提出人选,呈请国府另行任命’。”

胡适将此类剪报保存在日记中,还在上述“章程修正”后加了“此条最无道理”的眉批。

为什么说“此条最无道理”呢?胡适在8月11日写给蔡元培的信中做了解释。

他说:“文化基金董事会章程的基本原则为脱离政治的牵动,故董事缺额由董事会自选继任者。前年我们在上海所拟英国庚款董事会的组织,即依此原则为标准。今忽废去此条,改为董事三年期满由大学院呈请政府任命,便是根本推翻此原则了。”

这就是说,按照原章程规定,董事会一旦成立,其人事变更以及各项事宜就应该脱离政治,不再被政府左右。这个“基本原则”不仅保证了中基会及其教育文化事业的独立,也为其他国家退还庚款树立了榜样。然而由蔡元培提出的章程修正案,却从根本上推翻了这个原则。

胡适还对蔡元培说:提出这种建议的人也许是“以为当日政府不良,故须防政治的牵动;今为国民的政府,不应防御其干涉了”。这种想法看似有理,然而“事实上政治是否完全,是否尽如人意,谁也不敢担保”。何况“先生在大学院,能有几年,大学院自身能存在几时,都不可知”。因此学术文化教育事业对于政局的变动和政治的干涉,“似亦不可不防”。此外,胡适还为张伯苓、周诒春等董事作了辩护。

为此,胡适在当天日记中说:“写了一封信给蔡先生,讨论中华文化基金会的事。此事我若不开口,别人更不开口了。故我不能不说几句话。”

第二天,胡适还就此事与傅斯年作了长谈,并表示准备辞去大学院委员和中基会董事。对此,傅斯年当即进行了劝阻,后蔡元培得知后,也来信好言相劝。只是,这两个人对这个问题都没有胡适敏感,也没有看到问题的严重性。

8月31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中华文化基金会事,我本想辞了不干,但叔永(任鸿隽字叔永)力劝我勉强不要辞,将来或可尽点维持之力。我不忍太坚持,只好暂搁起来再说。”日记之后,还有一份大学院公函、一份剪报、一通周诒春致任鸿隽的信。前两份材料证实上述改组方案已获国民政府批准,后一封信则谈到贝诺德、顾临和司徒雷登等美方董事对修改章程的担忧。

在此期间,孟禄和蔡元培等人曾通过函电往来讨论此事。孟禄认为,中基会的组织管理应该相对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局变动的影响;如果擅自进行改组,不仅无法保证董事会的连续性,还会引起不必要的外交冲突。蔡元培则强调:“因为中华基金会的中方成员是曹锟委派的,所以政府对此会的改组是必要的。”

10月4日,《时事新报》发表《大学院改组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说明》,内称自国民政府明令改组中基会以后,大学院多次接到外交部来函来电,通报美国方面的反映。这些反映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改组董事会以及修改章程没有得到美国政府同意,违背了原来的约定;二是董事会是非政治机构,不应该受政局变化的影响;三是原章程规定董事应该自选,如今由政府委派,违背了自选原则。

对于这些意见,大学院的解释是:第一,美国退还庚款,本来是无条件的,因此这次修改章程和改组董事会不需要征求美国政府同意。第二,董事会成立时,曹锟政府曾拒绝学术教育团体推举的人选,这说明此事一开始就无法脱离政治。第三,由贿选总统任命的这个董事会,是不可能通过自选方式来完成其更新换代的;只有对它进行改组,才能走上非政治的道路。而在此之前,蔡元培为了辞职已经携带家眷离开南京,由杨杏佛代行其事。这好像证明了胡适的先见之明。

尽管大学院的解释振振有词,但是早在9月13日,胡适就收到杨杏佛以大学院名义发来的一份公函,内有“现准孟禄来电,请从缓改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等语,并请胡适、蒋梦麟“将这次改组理由及补救办法”,向孟禄详细解释,以免引起误会。可见杨杏佛等人虽然表面上嘴硬,实际上已经在寻求妥协和退路了。

问题是中基会的改组不仅引起了误会,还涉及到两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是外交和法律的问题。

按照规定程序,美国退还的第二批庚子赔款,是在中基会成立之后,由美国总统签署命令拨付的。现在中国政府对它进行改组,等于说原来的受款机构已经不复存在,即美国政府已经失去付款对象,不能继续付款了。美国是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要想改变这种令人尴尬的状况非常困难。可见南京政府改组中基会之举,过于草率。

第二是观念和影响的问题。

按照杨杏佛等人的想法,既然国民革命已经成功,国民政府已经成立,那就应该对中基会进行改组,因为它毕竟是由贿选总统曹锟任命的。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越是一个好的政府,就越应该尊重学术文化教育的独立。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何况政府的“好”“坏”是相对而言、不以个别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假如一个“好”的政府不能保护学术文化教育的独立,那就很可能为“坏”的政府破坏这种独立留下借口,甚至是开了先河。对于这个问题,孟禄教授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话。他说:“如果一个出于最善良动机的好政府可以干涉董事会的运作,那么一个带有自私动机的坏政府也可以做同样的事情。”

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因改制而取消大学院,并在行政院之下设立教育部。11月下旬,胡适收到新任教育部长蒋梦麟来信,讨论中基会改组的事应该如何补救。蒋根据孟禄、任鸿隽的意见,提出由教育部召集原来的董事开会,让政府不喜欢的5人辞职,再补选5名新的董事。至于修改章程的问题,可以由新董事会讨论解决。蒋还说,等到孟禄抵达上海后,就可以开会。

12月3日,蒋梦麟电邀胡适抵达南京,并于当晚宴请胡适、蔡元培、任鸿隽、王宠惠、罗家伦、孙科等人。胡适曾对孙科说,事已至此,最好由新董事致函原董事会,情愿放弃董事资格,请原董事自由选举,这才可以减少政府干涉之嫌,又能让他们重新当选。

几天后,胡适又在信中对孙科说:也可以“由新董事向政府辞职”,然后“让旧董事会自由选补。”这两个方案的共同点是尊重董事会独立的原则,区别在于前者是让新董事“放弃”董事资格,后者则是让他们向政府“辞职”。在这封信中,胡适还用英文引述了孟禄所谓好政府、坏政府的话。

12月中旬,孟禄如期到达上海,中基会第三次常会也准备在半个月以后举行。经过一番接触和胡适的反复解释,蔡元培等人终于明白问题的严重性。与此同时,孟禄却发现一个新的问题:由于政府的命令在前,如果以教育部而不是国民政府的名义召开会议,还“不能使旧董事会有法律根据”。

这时已经是12月23日,距国民政府本年度的最后一次行政例会只剩下两天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胡适急忙与蒋梦麟联系,并为他起草了呈请国民政府批准开会的文件,然后让他带回南京。

直到28日傍晚,胡适从蒋梦麟来电中得知,“前案已通过国民政府”,他才如释重负。为此,胡适在当天的日记中感叹道:“其实此次所提之案即是我以前为孙哲生(孙科字哲生)拟的办法。而我的原办法比今回所通过的办法,冠冕堂皇的多了。他们一定不采用我的办法,却一定要等到一个外国人来对他们说,‘不这样办是拿不到钱的’,他们然后照办!说起来真可羞!”

1929年1月3日,中基会在杭州召开会议。胡适在当天的日记中抱怨说:“此次大家都是很难为情的。杨杏佛放了一把火,毫不费力;我们却须用全部救火队之力去救火!”胡适认为大家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不过是“给这个政府留一点面子,替一个无识的妄人圆谎”。为此他又气又恨,非常痛苦。

会议开始后,又出现两个棘手的问题:一是原定由汪精卫接替周诒春担任董事,但是有人反对汪当选,美国董事也“怕他捣乱”;二是5名旧董事的辞职表面上是自己提出,其实仍有政府胁迫之嫌,何况原来由政府任命的5人如果全部当选,也给人以做戏的感觉。

当天晚上,胡适迟迟不能入睡,他觉得“实在没有面孔留在基金会,遂决计辞职,提出任叔永为继任人。”

第二天一早,胡适拿起周诒春交给他的一个董事任期名单,仔细看罢,“忽然想到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法”:第一,由于郭秉文到六月份就要任满,如果让汪精卫接替郭,汪的任期就没多久了。届时只要不推选汪连任,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第二,为了避免有政府胁迫之嫌,董事会应批准他辞职,并选举任鸿隽为董事。这样一来,改选名单由5人变为6人,既可以证明缺额“由本会自选”的原则,又可以表明董事会并没有按政府的意图办事。此外胡适还认为,他主动辞职对于被迫辞职的张伯苓、周诒春等人来说,也是个安慰。

第二天一早,他将这个绝妙的方案介绍给大家,并在会上获得通过。大家本来不同意他辞职,他说:“今年六月便有缺额,你们要让我回来,可以再举我。”董事改选后,新一届董事会又选举蔡元培和蒋梦麟为正副董事长,任鸿隽为秘书兼干事长,翁文灏、赵元任为执行委员。

会议结束后,有人给胡适寄来一份杂志,内有一篇《胡适之扫兴而回》的署名文章。文章说:胡适对“收回庚子赔款运动颇为卖力,故得历任委员,其公费闻每月有千金之巨”。最近胡适因为落选,“如青天霹历,懊丧异常,……在杭盘桓一夕,即扫兴而回。今后胡博士生活上恐将大受影响矣。”胡适看了之后哈哈大笑,随即给杂志主编回复一信,信中解释了他们“不支俸给,也不支公费,只有到会时可支旅费”的事实,指出了文章中的其他错误,还表示他辞去董事以后,心情非常高兴。

这一年6月,中基会在天津召开第五次年会,“全体一致票选胡适君继任汪兆铭董事之任”,至此,中基会改组风波才算平息。

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338章 吉林问题第573章 当诤友、诤臣第399章 沈鸿英露出真容第35章 多事之秋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188章 熔岩涌动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211章 四川护国独立第464章 渐行渐远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442章 春风化雨第540章 胡适面见溥仪第124章 八大政纲第210章 断绝关系第236章 大萝卜章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128章 “宋案”审理之争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424章 学术成果2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438章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运动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428章 大学令第13章 志得意满第329章 “五四”运动第52章 段芝贵贿买高位第350章 大战在即第481章 学在“澄衷”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93章 南北议和第6章 此生不再进赌场第569章 二进北大第514章 改革丧礼第255章 重提军民分治第160章 二十一条第464章 渐行渐远第448章 特别的表现第334章 南北双方的第二次和谈第311章 阎王票子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585章 颜李学派的程廷祚第606章 努力支撑残局第274章 号召讨逆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142章 宪法起草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第379章 直奉之战第404章 钟灵毓秀第544章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第83章 连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实话吗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40章 系矫旨第345章 张毒菌第107章 只能亲自上阵第164章 芥蒂第142章 宪法起草第63章 请愿大潮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288章 衡山、宝庆之战第189章 圣战揭幕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486章 学写诗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29章 再一次因祸得福第298章 六道命令第73章 在家上任第241章 民国第一伟人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598章 校友签名致敬第615章 胡适晚年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31章 戊戌变法第40章 系矫旨第220章 参加甲午海战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367章 吴佩孚的“东征西讨”第199章 浙江继广东之后第593章 苦撑待变第4章 当官真好第315章 徐世昌当选第391章 曹锟出重拳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112章 兵变第219章 成了中国海军的一员第317章 徐大总统世昌第169章 杨度的《君宪救国论》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7章 奇遇第45章 积重难返
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338章 吉林问题第573章 当诤友、诤臣第399章 沈鸿英露出真容第35章 多事之秋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188章 熔岩涌动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211章 四川护国独立第464章 渐行渐远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442章 春风化雨第540章 胡适面见溥仪第124章 八大政纲第210章 断绝关系第236章 大萝卜章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128章 “宋案”审理之争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424章 学术成果2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438章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运动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428章 大学令第13章 志得意满第329章 “五四”运动第52章 段芝贵贿买高位第350章 大战在即第481章 学在“澄衷”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93章 南北议和第6章 此生不再进赌场第569章 二进北大第514章 改革丧礼第255章 重提军民分治第160章 二十一条第464章 渐行渐远第448章 特别的表现第334章 南北双方的第二次和谈第311章 阎王票子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585章 颜李学派的程廷祚第606章 努力支撑残局第274章 号召讨逆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142章 宪法起草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第379章 直奉之战第404章 钟灵毓秀第544章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第83章 连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实话吗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40章 系矫旨第345章 张毒菌第107章 只能亲自上阵第164章 芥蒂第142章 宪法起草第63章 请愿大潮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288章 衡山、宝庆之战第189章 圣战揭幕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486章 学写诗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29章 再一次因祸得福第298章 六道命令第73章 在家上任第241章 民国第一伟人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598章 校友签名致敬第615章 胡适晚年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31章 戊戌变法第40章 系矫旨第220章 参加甲午海战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367章 吴佩孚的“东征西讨”第199章 浙江继广东之后第593章 苦撑待变第4章 当官真好第315章 徐世昌当选第391章 曹锟出重拳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112章 兵变第219章 成了中国海军的一员第317章 徐大总统世昌第169章 杨度的《君宪救国论》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7章 奇遇第45章 积重难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