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把这么多个大师级的人物集合在一起,能处得来吗?

在当时的北大有一种说法,中国有多少党派,北大就有多少学派;北大有多少个教授,校园里就有多少种学术观点。

在北大的讲堂上,史学方面,既有信古派的黄侃、陈汉章,也有疑古派的胡适、钱玄同。李大钊、陈独秀可以在讲坛上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有人提倡工读互助主义,有人宣传儒佛道者;陈独秀、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提倡白话文,而黄侃、刘师培、林损等则极力维护文言文的地位。

如果走进那个时代的北大,人们可能会有一种时空错乱之感。当时的校园里,有些教授如胡适,上课时总是西装革履、洋派十足;而在另一间教室上课的辜鸿铭,则是长袍马褂、拖着长辫子,还手持旱烟袋,并专门有仆人为之点烟上水,诸如此类的情形不一而足。这些人似乎在用自己的外表装束在无形中宣示着自己的理念。

至于课堂教学中不同观点的交锋、互捧、或指名道姓批评对方观点,也是家常便饭。

本来中国有“文人相轻”的传统,互相谁也瞧谁不服气,共处一堂,是很容易滋生矛盾的。

但是,这难不倒蔡元培。用老百姓的话,叫做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就任北大校长后,蔡元培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正如他的一句名言:“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凡是有人的地方,总要有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和观念。对同样一件事,看法也很难没有分歧。要使这些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观点,能够在相处在一起,途径无非有两个。

其一,是弱者对强者的臣服。在动物界,如果在争夺交.配权时一定要斗个你死我活,这个物种肯定不会得到好的发展,也很容易走向灭绝。倒是弱者能够对强者臣服的种群,能够有利于繁衍光大。

弱者对强者的臣服在人类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常说,人没有虎豹凶猛,能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是靠群体的力量,离开群体个人是很难生存的。但是,至少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里,没有弱者对强者的臣服,群体是不能维持的。

弱者对强者的臣服,这应该是封建专制及其之前的奴隶社会得以存在的重要的条件。所以,才有人被神化,有人拜倒在“神”的脚下,所以才有勇敢和智慧本身能成为道德。崇拜其实也是一种臣服,只是从表面看不是被强迫,而是心甘情愿。但臣服就是臣服,无论是自愿还是强迫。

要使这些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观点,能够在相处在一起,这第二个途径便是“兼容并包”。不仅仅是求同存异,而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观点能够互相包容,进而能够在一起和谐相处。

何为共和,或许共和真谛就是“兼容并包”。

所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力。毫无疑问,一个社会能实现兼容并包,标志这个社会已发展到了民主社会的较高阶段。

一个兼容并包的社会肯定是个伟大的社会,一个对自己充满自信的社会。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这样的社会,要建立在很高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水平之上,与此相适应的,则是这个社会的社会成员,已经有了较高的道德水平。当然,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同样是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产物,这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或许有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才能使得“囊括大典,网罗众家”落到实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它反映了领导办学事业的人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宽容精神,如果放大了来看,它更反映了这个领导者对自己理念的自信,而蔡元培就具备了这种自信。

胡适对钱穆的《向歆父子年谱》的考据谨严,折合今古家法,十分佩服,遂常常在课堂上对学生们做义务宣传。但他对钱穆、冯友兰、顾颉刚等人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争论,在课堂上则大肆抨击,而这并不影响学人之间的友谊。

正如一位老先生所说:“胡适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书呆子。举一小事,胡适一次会议前声明要提前退席,会上忽而有人谈到《水经注》,胡适之先生立即精神抖擞,眉飞色舞,口若悬河起来,乃至忘了提早退席这件事。”

特立独行的国学大家辜鸿铭就不买胡适的账,他认为胡适号称治哲学史,但却既不懂德文,又不懂拉丁文,简直是硬充门面、画虎成猫、误人子弟。

而章太炎的高足黄侃也看不起留美的洋博士胡适。但这可不是唯一让他看不上的人,黄侃在上课的时候骂起同门师弟钱玄同来也照样毫不留情。以至于两人同时上课,因教室相邻,钱玄同这边听得字字入耳。连下面听课的学生都忍不住好笑,但钱玄同站在讲堂上若无其事。

当年就曾在下面听课的王昆仑回忆说:“教文字学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新派钱玄同;一位是老派黄侃。我选的是钱玄同的课。一天,我正在课堂上听钱老师的课,不料对面教室正在讲课的黄侃大声地骂起钱玄同来了。钱听了也满不在乎,照样讲课。后来,我既听钱玄同的课,也听黄侃的课,以便两相对照。”

陈独秀曾在《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中称赞蔡元培“容纳异己的雅量,尊重学术自由思想的卓见,在习于专制、好同恶异的东方人中实所罕有”。

其实,他更应该感谢蔡元培对他本人的爱护和包容。这位为呼吁科学与民主的新文化运动急先锋行事风格圭角毕露、锋芒侵人,个人生活上也是放浪形骸、不检细行,往往给他的敌对者以攻讦的口实。他曾去当时北京的红灯区“八大胡同”消遣,有时闹到被妓女控告、被警察局传讯、被小报大肆渲染,成为轰动社会的丑闻。这位运笔如枪的仲甫,若没有蔡元培为他屡次三番解围,恐怕早就被赶出北大了。

难得的是,蔡元培自己是北大进德会的模范会员,“不嫖,不赌,不纳妾”这三条他绝对遵守了,但蔡元培并不以自己的道德标尺去苛求他人。蔡元培对陈独秀之爱护并不是毫无原则,而实在因为在蔡元培看来后者是难得的人才、有益国家,其言论主张值得同情、支持。

能使各类学术人才兼收并蓄,并造成了一种大家和平共存、不相妨害的局面,当然还需要其他的条件。

比如,校长蔡元培处事公平、不偏不倚,使各路才俊心服口服,把彼此的不满和争辩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比如,需要这些人有较高的道德水平,能够宽容相待。宽容和包容,本身就是较高道德水平的表现。

在公共汽车上,一个人不小心踩了另一个人的脚。

被踩的人马上大叫起来:“长眼睛没有,往哪儿踩呢?”

另一个人也不是省油的灯:“怕踩把脚放家里呀!”

于是。两个人吵了起来。

还是在公共汽车上,一个人不小心踩了另一个人的脚。

却发生了另一幕:踩人的人正要向被踩的道歉,但还没等他开口,被踩的人先和他道歉了。

还能吵起来吗?

这便是俩个地方的差异,这便是人的道德水平的差异。

蔡元培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其意义可不止是使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和观念的人,能够相处在一起,不是的。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学术方面。

正是在这个“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十六字的办学方针指导下,北大的思想和学术呈现出缤纷万象、百家齐鸣的景象。

北大设立研究所,组织学术团体,出版学术刊物,促进中西学术交流,为师生提供从事高深研究的机会。

各类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陈独秀、李大钊发起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会”,1921年改名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胡适、马叙伦等组织的“哲学研究会”;梁漱溟组织的“行知社”;徐志摩组织的“阅书报社”;其他还有“教育研究会”“成美学会”“进德学会”“雄辩讲演会”……

在北大校园里的刊物,有校方编办的,如《北京大学日刊》《北京大学月刊》《国学季刊》《社会科学季刊》;有教授私人筹办的,如《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刊》《读书杂志》《语丝周刊》《现代评论》《猛进》;也有学生自办的,如《新潮》月刊。其中以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胡适主编的《每周评论》最为有名。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十六字的办学方针,鼓励师生学术争鸣,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开创学术自由的风气,促进新思潮的传播。

这时的北大创办才仅仅20多年,得益于蔡元培的“十六字办学方针”,北大已迅速跻身于当时世界一流的大学。

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令人骄羡的成绩。例如物理专业,由于一批从海外学成归来的教授们的殚精竭虑,北大预科的物理水平已与美国哈佛大学一年级水平相当,北大物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水平也处在美国学士与硕士之间。

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349章 发了疯的段祺瑞第278章 遍街可见的辫子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558章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334章 南北双方的第二次和谈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68章 武昌起义第209章 陈宦其人第520章 胡适谈五四运动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157章 禁赌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500章 经历了两次美国大选第367章 吴佩孚的“东征西讨”第133章 二次革命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128章 “宋案”审理之争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93章 南北议和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275章 洪流滚滚第284章 四川靖国战争第218章 风水宝地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300章 成都之战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310章 战与和第280章 重组内阁第566章 胡适的《四十自述》第13章 志得意满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534章 〈水浒传〉考证第576章 不主张对日抵抗第35章 多事之秋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615章 胡适晚年第85章 殿前作答第184章 来自各方的声讨和规劝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314章 吴秀才其人第606章 努力支撑残局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280章 重组内阁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义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唤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310章 战与和第500章 经历了两次美国大选第68章 武昌起义第12章 平叛第406章 读书启蒙第566章 胡适的《四十自述》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90章 汪袁配合第235章 立法第462章 蔡元培与“清党”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567章 麻烦未了第217章 寻求改变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457章 谋求教育独立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185章 蔡锷和小凤仙第563章 我们走那条路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517章 倡导"易卜生主义"第433章 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第28章 下重药第168章 筹安会的表演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572章 武汉见蒋第404章 钟灵毓秀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284章 四川靖国战争第87章 吴禄贞第398章 张疯子第573章 当诤友、诤臣第158章 欧战第266章 督军会呈文第530章 白话诗第210章 断绝关系第128章 “宋案”审理之争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563章 我们走那条路第470章 老骥伏枥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
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349章 发了疯的段祺瑞第278章 遍街可见的辫子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558章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334章 南北双方的第二次和谈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68章 武昌起义第209章 陈宦其人第520章 胡适谈五四运动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157章 禁赌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200章 成立军务院第500章 经历了两次美国大选第367章 吴佩孚的“东征西讨”第133章 二次革命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128章 “宋案”审理之争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93章 南北议和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275章 洪流滚滚第284章 四川靖国战争第218章 风水宝地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300章 成都之战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327章 这不是和平第310章 战与和第280章 重组内阁第566章 胡适的《四十自述》第13章 志得意满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613章 虚位以待第534章 〈水浒传〉考证第576章 不主张对日抵抗第35章 多事之秋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615章 胡适晚年第85章 殿前作答第184章 来自各方的声讨和规劝第318章 选举副总统第314章 吴秀才其人第606章 努力支撑残局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280章 重组内阁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义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唤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310章 战与和第500章 经历了两次美国大选第68章 武昌起义第12章 平叛第406章 读书启蒙第566章 胡适的《四十自述》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90章 汪袁配合第235章 立法第462章 蔡元培与“清党”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567章 麻烦未了第217章 寻求改变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457章 谋求教育独立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185章 蔡锷和小凤仙第563章 我们走那条路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517章 倡导"易卜生主义"第433章 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第28章 下重药第168章 筹安会的表演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572章 武汉见蒋第404章 钟灵毓秀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284章 四川靖国战争第87章 吴禄贞第398章 张疯子第573章 当诤友、诤臣第158章 欧战第266章 督军会呈文第530章 白话诗第210章 断绝关系第128章 “宋案”审理之争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563章 我们走那条路第470章 老骥伏枥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