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禁赌

宋育仁被递解后,他的老师国史馆馆长王闿运大受惊吓。

王闿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所居名湘绮楼,所以人家又称他王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一八八零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他和赵尔巽同时被袁世凯邀请,袁世凯请他任国史馆馆长。他于民国三年四月五日应袁电召,由长沙启程北上。

路过湖北时,段芝贵曾设宴招待。

这是个极风趣之人,到了北京,有人问他偌大年纪干吗还要万里迢迢跑到北京来做官?

他嬉笑着说:“做官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年纪大了,只能找最容易的事情去做。”

他同样用嘻嘻哈哈的态度对待袁世凯,他替总统府戏拟了一块横匾。横匾上“旁观者清”四个字,两边的对联则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袁世凯拿这位名满天下的老学究没有办法,听说此事后只一笑了之。

王闿运对徐世昌还是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他为政事堂拟的横匾是“清风徐来”。

这样的人胆子其实都不大,宋育仁案发后,他惶惶不可终日。最后留了一封信给“慰亭老侄总统”,然后径返湖南。

袁世凯遂派王闿运的得意门生杨度代理国史馆长。

王闿运的弃印潜归,除了他的高足宋育仁事件外,还有这样一个插曲:

王闿运就任国史馆长时,有派湖南人谭启瑞充任国史馆办事。不知王闿运怎么得罪了谭启瑞,竟上书告发王闿运“庇乱”,引用宋育仁案和保黄汉湘事为证。

黄汉湘是受另一复辟案牵连被逮。

谭启瑞的这份控状,袁政.府并未追究,可是王闿运听到了这个消息,为之大怒。立即上书总统,声称国史馆内“品类太复杂”,要求整顿。

袁世凯派人去找王闿运,问如何整顿?

王闿运大发脾气,拍着桌子说:“因为我没法整顿,才上书求教总统,现在你们又来问我,真是官僚极了!”

前面已提到,他在离乡赴京接任国史馆时,有人曾问他,这大年纪干吗还要做官?他调侃地说:因为做官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一件事,我年纪大了,只好拣容易事去做。

可是迨他接任国史馆后,才知道做官甚难。

第一难是难在经济,国史馆每月固定经费八千元,可是经常两月不发经费。

有一次王馆长咨文教育部说:“此项经费有类索逋,殊伤雅道。本馆长亦不愿累累索渎,困难如此,不如取消。相应咨请贵部查照,既不能逐月照发,请即转呈大总统,将国史馆取消可也。”

教育部认为此老诙谐成性,不必和他咬文嚼字,乃知照中国银行,先发国史馆经费一月,余则稍缓办理。

王闿运责问教育部,欠两个多月的经费,为何只给拨一个月的费用?

有人告诉他这还是因为他的面子大,总长特殊照顾,教育部的日子更不好过。

王闿运为一介书生,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管事不知道管事难,不管钱不知道没钱的滋味。

加之,一反起复辟,他这样的老家伙人人自危,何况他脑后还一直拖着辫子。

宋育仁离京时,他不便亲自送行,可是又不能不送行。因此只好派“如夫人”代表,结果又搞得满城风雨。这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一位名士,至此才知这官实在不是好当的。

思来想去还是早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为妙。

于是他把印信交出,但没人敢接受,因为印信除了移交时是不能随便接收的。

印信又交了几处无人收后,最后只好交给他的四儿媳妇。

他的这位四儿媳妇可不是一般人,名气大得很。是杨度的妹妹杨庄,字少姬,一代才女,嫁给王的四子文育。

杨度对他这个妹妹是特别地溺爱,有一次小两口吵架,杨度写信给杨庄说:“夫妇之道同于君臣,合则留,不合则去。”

杨庄听了哥哥的话,涕泣求去。

急得王闿运顿足搔首说:“你不看他(指其子)的面子,须看我的老面,你真不肯做我的媳妇,做我的女儿如何?”

杨庄把公公的国史馆大印交给他的哥哥杨度,杨代王转呈袁世凯,请示办法。袁世凯顺势派杨度为国史馆副馆长,代理馆务。

王闿运弃印潜归,留书告别“慰亭老侄总统”离京后,肃政厅提出弹劾案,责其擅离职守。

袁世凯将王闿运等人招到麾下,并不是想指望着些人为他独当一面,也没指望着些人干成什么事。只是想让他们装潢门面,显示自己人才尽用。这样的人走就走了,尤其这王闿运,袁世凯正看他不顺眼,巴不得快点滚蛋。

弹劾就免了,大总统以王闿运“年高德劭,不予深究”而了事。

当复辟风刮起的时候,紫禁城里逊清小朝廷当然也听到了风声,有好些人无疑是满怀期待的。小朝廷里边的人,和外边的遗老遗少也是有动作的。

突入其来的反复辟,袁世凯反复辟的态度又那么坚决,吓得故宫里的逊清小朝廷慌了手脚。

因为怕引火烧身,在宫中废除宣统年号,改称民国三年,除去清朝服制,宫中人员一律剪掉辫子。并且电劝辫子军大帅张勋,也剪掉了辫子,可是张勋却没有听。

清宫内的负责人瑾太妃,派内宫管事志锜向袁世凯解释,清室和盛传一时的复辟运动没有关系,并且把劳乃宣的一封密奏缴出来以明心迹。同时,请袁世凯派员驻守清宫,查验出入门照,以免发生误解。

袁自己没有接见志锜,派总统府的内史监阮忠枢代为接见,好言劝慰了一番。

民国三年,北京的冬天冷得出奇,上了岁数的人说,他们活了一辈子,从没经历过这么冷的天。冷到什么程度?守夜的警察竟冻死了好几个人。

北京的政局,好像也如天气一样低沉。复辟案把京城的遗老遗少搞得如惊弓之鸟,人心惶惶。袁世凯在反复辟的同时,狠抓的另一宗事,也让这些习惯于吃喝玩乐的人很不痛快。就是厉行禁赌和娼禁,禁赌的风声尤其紧。

都知道袁世凯在年轻时,因为赌吃过大亏,他对赌是深恶痛绝。

袁世凯自小站练兵时期就禁止军队赌博,在其制定的《简明军律二十条》中有两条为罚律,其中之一即是关于赌博,犯者插箭责罚。

任直隶总督时期,袁世凯以巡警制度相配合对社会上的赌博现象予以打击,并停办了顺直义赈彩票。在直隶师范学堂和小学堂《学堂条规》中规定,学堂上下人等一概严禁赌博,违者由总办分别“责饬开革”。

任职民国总统后,袁世凯则以法令的方式禁赌,一九一二年六月颁发《暂行新刑律》,对赌博者、开设赌场者规定有不同的刑罚。

但是,赌博的恶习在北京已经根深蒂固。《暂行新刑律》刚发布时,还是取得一定成效的。但风头一过,人们便将禁赌的事抛到了脑后。特别是袁世凯政.府的一些大小官员,也常出入赌场,更助长了赌博之风。

曹汝霖在其回忆录《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介绍,民国初年的北京政坛赌博之风日盛,一些政.府大员通宵达旦豪赌,第二天根本没有精力处理政务,有的甚至连国务会议也迟到。袁世凯对此非常不满,密令警察总监吴炳湘彻查呈报。

吴炳湘当然知道这些人物都是何路神仙,哪敢得罪。

当时北洋内部好此道者有梁士诒、孙宝琦、段芝贵、王克敏、潘复等,几乎每晚必聚,常赌到天亮。有晚孙宝琦在梁士诒家打麻将,凌晨方归,倦眼迷矇,竟一头撞在院内假山上,碰得鲜血直流。

曹汝霖在书中这样写道:“翌晨入府,项城(袁世凯)已侦知此事,故意问道,君何额忽有伤?慕韩(孙宝琦)答以小疖忽破,出了一点血。项城笑道,噢!未必吧,晚上总以少出为是。”

这一次,袁世凯加大了禁赌的力度,并从官员身上抓起。特别是高官,好赌之人,袁世凯都让人打了招呼。

所谓抓不抓,是不一样的,大抓小抓,花得气力不一样,效果肯定也会有很大不同。

有文记载:“小酱坊胡同张寓,是梁士诒寓邸的后门口,原是张文达公伯熙故居,赌徒租了作为俱乐部,每礼拜六或礼拜日聚赌其间,达官显要,富商巨贾,都是座上客,清宴既终,往往杂以扑克和雀战。

“突然由于查办复辟和严禁娼赌,这个高级俱乐部也有顾忌。

“某晚晚宴有梁士诒,主人问梁饭后要不要消遣消遣?梁说:我有两个月不动手了,为了一时余兴,闹出麻烦来,太犯不上。

“原来在一个月前,袁曾令内务总长孙宝琦传谕文武官吏,严禁赌博,第一个被通知的人就是梁士诒。孙传袁的口谕,要大家谨慎些,倘如闹出事来,是没法可想的。”

这样的情势能维持多久,就很难说了。和法制社会相比,人治社会的局限在于,光有法是不够的。如果当权者不重视,不花大气力抓,再严苛的法也会被人们当作耳边风。而对法的贯彻执行,又常常以搞运动的形式出现,风头浪尖上,人们会很当回事。过了一些时间,或者当权者又力推别件事了,便会慢慢淡化。

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236章 大萝卜章第288章 衡山、宝庆之战第211章 四川护国独立第431章 勤工俭学第446章 十四等于零第51章 仓惶跑回天津第308章 讨龙之战第98章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第527章 呼吁大学开女禁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120章 关系终于理顺了第175章 日本的图谋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409章 怪八股第282章 四川内战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268章 张勋第598章 校友签名致敬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593章 苦撑待变第366章 湘军“援鄂”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82章 一明一暗第483章 报考中国公学第519章 五四运动中的胡适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440章 学科改革第525章 历史需要的是真相第577章 丢掉和平幻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第295章 难产的国务总理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18章 好景难长第197章 广西护国独立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第489章 乘船赴美第157章 禁赌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内阁第338章 吉林问题第363章 四川自治和贵州民九事件第35章 多事之秋第520章 胡适谈五四运动第230章 舍命陪君子第228章 瑞澂的下马威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88章 大通起义第96章 风云突变第230章 舍命陪君子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29章 再一次因祸得福第100章 两边都难第602章 关于世界文化三个共同的理想目标第63章 请愿大潮第586章 参加第六次太平洋国际学会第583章 祸不单行第222章 治军严仁第139章 庆典第237章 主导权之争第164章 芥蒂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610章 关于陈垣第84章 海军起义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502章 约翰·杜威和实用主义第37章 涉外事件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60章 山雨欲来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323章 外蒙善后条例第33章 告密第434章 知难而上第143章 熊希龄中招第188章 熔岩涌动第329章 “五四”运动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491章 求博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488章 个人历史上的黑暗时代第338章 吉林问题第37章 涉外事件第588章 过河卒子第6章 此生不再进赌场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
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236章 大萝卜章第288章 衡山、宝庆之战第211章 四川护国独立第431章 勤工俭学第446章 十四等于零第51章 仓惶跑回天津第308章 讨龙之战第98章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第527章 呼吁大学开女禁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120章 关系终于理顺了第175章 日本的图谋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409章 怪八股第282章 四川内战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268章 张勋第598章 校友签名致敬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593章 苦撑待变第366章 湘军“援鄂”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82章 一明一暗第483章 报考中国公学第519章 五四运动中的胡适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440章 学科改革第525章 历史需要的是真相第577章 丢掉和平幻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第295章 难产的国务总理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18章 好景难长第197章 广西护国独立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第489章 乘船赴美第157章 禁赌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内阁第338章 吉林问题第363章 四川自治和贵州民九事件第35章 多事之秋第520章 胡适谈五四运动第230章 舍命陪君子第228章 瑞澂的下马威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88章 大通起义第96章 风云突变第230章 舍命陪君子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29章 再一次因祸得福第100章 两边都难第602章 关于世界文化三个共同的理想目标第63章 请愿大潮第586章 参加第六次太平洋国际学会第583章 祸不单行第222章 治军严仁第139章 庆典第237章 主导权之争第164章 芥蒂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610章 关于陈垣第84章 海军起义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502章 约翰·杜威和实用主义第37章 涉外事件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60章 山雨欲来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323章 外蒙善后条例第33章 告密第434章 知难而上第143章 熊希龄中招第188章 熔岩涌动第329章 “五四”运动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491章 求博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488章 个人历史上的黑暗时代第338章 吉林问题第37章 涉外事件第588章 过河卒子第6章 此生不再进赌场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