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

婚后,黄世振女士随同蔡元培住到了上海。有了家眷,交往的圈子也就发生了些许变化。

这个时期,与蔡元培常来往的是蒋智由、黄宗仰、林白水、陈范和吴彦复;这些人都是带着夫人。因为有女眷参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话题就常常被提及。又因为大多是搞教育,在一段时间里,大家常说的话题是妇女的受教育问题。

蔡夫人黄世振有一天说:“女人不能和男人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男女平等是无法实现的。”

此言一出,立即得到在场女士们的赞同。

蒋智由于是说;“我们来办个女校吧!”

这提议竟得到大家的赞同。于是当场议定由蒋智由、蔡元培、黄宗仰为主来张罗这件事。

蒋智由(1865—1929),中国近代诗人,原名国亮,字观云、星侪、心斋,号因明子,浙江诸暨紫东乡浒山村人。

出身寒素。早年求读于杭州紫阳书院,能诗善文,工书法。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以廪贡生应京兆乡试举人,授山东曲阜知县,因怀救国、革新之志,故未赴任。甲午战后,同情、支持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力言变法,“志欲救天下,起国家之衰敝”。戊戌变法失败,曾写《卢骚》诗,有“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之句。

他与黄遵宪、夏曾佑被梁启超曾并列为“近代诗界三杰”。

黄宗仰(1865年-1921年),俗名黄浩舜,别号乌目山僧,笔名黄中央,江苏省苏州府常熟县人。建筑设计师、佛教僧人。自幼博览群书,工古诗文辞,旁及释家经典。是一位民主革命的志士。

1899年,他前往上海。1901年,受犹太富商哈同的华籍夫人罗迦陵聘请,设计建造爱俪园。

关于吴彦复,需要多说几句。他生在武荫世家安徽庐江吴氏家族,其父吴长庆袭家族云骑尉世职,章士钊夫人吴弱男就是此公的女儿。

我们应当记得,吴长庆手下有一随员,最早由吴长庆举荐为帮办营务,此人就是后来影响了大清和民国历史进程的袁世凯。吴长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吴保德后来承袭了吴长庆的世袭禄位,二儿子吴保初因为父亲的军功,朝廷也赏了他一个主事之职。

这位吴保初就是吴彦复,吴保初是他早期的名字,后来他更名吴彦复,自号瘿庐。他和袁世凯年岁相当,袁世凯在其父吴长庆手下做属僚时,二人关系近密,彦复称袁世凯为“四哥”,袁则称吴彦复为“二兄”,二人是名副其实的世兄弟。

吴彦复虽出身将门,但他一生放诞诗酒,性情上更倾向于不羁文人之风。民国有著名的民国四少,很多人不知道,晚清也有著名的四少,这位吴彦复就名列其中,还有一位名垂青史为唤醒国人甘愿束手就擒“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

吴彦复是一位刚正不阿的正直之士,他有一则著名的故事,足以见他做人的秉性:

他做刑部主事时,大概是在1898年,彼时刑部尚书为刚毅。光绪帝要听真话,要求官员们上书直言,于是彦复闭门写万言书,当真直揭时弊,将腐败之甚、革新之迫字字言言直抒于笔端。他官太小,没资格递条陈,想上达必须由所属上司代呈,于是去见刚毅,请他代为递呈。

刚毅一看非同小可,心想这位老兄也太不成熟了吧,朝廷那是老佛爷慈禧说了算呀,你这个条陈上去,不是把我也连累了吗?

于是劝他:你对朝廷一片赤诚,这个认真的态度是好的,可是也要为自己留余地呀,直言谏议没错,可是你这样抨击朝局不妥当,这中间分寸拿捏可是一门大学问,我这么说可都是为你好。

彦复对刚毅这番“谆谆告诫”嗤之以鼻,对着刚毅是呸、呸、呸……说您青云直上封公封侯去,我这小官,不做也罢。说完拂袖而去。第二天,彦复就收拾家当,携家带眷,离京去了上海定居,弃官不干了。

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说办女子学校的事。

那个年代,有条件读书的女子讲究的是大门不出,二们不进,要不为什么要给女人裹足?办女校谈何容易?

从1901年的冬天开始张罗,直到第二年的9月间,女校才创办起来,同年12月正式开学。

在登贤里租的校舍,办学的经费,由黄宗仰介绍的犹太富商哈同的华籍夫人罗迦陵独家赞助。

蒋智由开始任校长,他去日本后校长由蔡元培接任。

女校虽只有十几个学生,又大多是发起人的妻女,但其开风气之先的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视。也是蔡元培等人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及妇女解放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1902年4月15日,在筹建爱国女校的过程中,由蔡元培、黄宗仰、叶瀚、蒋智由、林獬等议定并发起,成立了中国教育会。

共推蔡元培为会长,设本部于上海泥城桥福源里,并定“置支部于各地”。

中国教育会的初衷是“拟集合力量,编订教科书”。在其章程中宣布:“本会以教育中国男女青年,开发智识而增进其国家观念,以为他日恢复国权之基础为目的。”

中国教育会所提倡的教育,是出于改造中国的政治目的,是为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而办教育。它激烈地反对封建教育和奴化教育,鲜明地揭示了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教育宗旨。以造就"共和的国民"为其根本的宗旨。

为了实现这一宗旨,中国教育会设立了教育、出版、实业三个部,预备设立男女学堂、编印教科书、教育报,创办商店、工厂、公司。

会中的激进分子成了爱国运动和革命运动的中坚。

1902年夏,蔡元培利用暑假到日本游历,同行的有高梦旦。

高梦旦(1870年-1936年),名凤谦,字梦旦,长乐龙门乡人。

梦旦上有胞兄二人,长兄凤岐以桐城派古文学知名,考取御史;次兄而谦留学法国巴黎大学,精通洋务,梦旦取两兄之名上下各一字,自名凤谦。

少从长兄读书于福州九彩园,初学古文词,并考取秀才。中法马江海战后,清廷日弱,遂无意仕途,厌倦八股文章。

在商务印书馆近代馆史中,公认有“两兴”:首兴于张元济,再兴于王云五。但在这两个炫目的名字身后,却有一个常被人忽略却又不可或缺的“贤臣”——高梦旦。

“五四”运动后,51岁的高梦旦自认对新学“所知不多”,主动辞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职务,并亲赴北京,去邀请不满30岁的北大教授胡适。胡适虽未到任,但推荐了他的老师王云五。

王云五当时毫无名气,怀疑他才能的人,“商务书馆内外皆有之”。高梦旦却用了3个月时间,帮助他熟悉馆中各项工作,在王接手后还尽力辅佐。

有商务元老感到不解,高梦旦解释道:“公司犹国家也。谋国者不可尸位,当为国求贤……国方得以长久。”

果不其然,1932年“一•二八”事变,商务印书馆遭日机轰炸,几成废墟,王云五仅用半载,便使“商务”恢复元气。

多年后,胡适回忆起这段历史,说道:“他看中了一个少年书生,就要把毕生经营的事业付托给他:后来又听信这个少年人的几句话,就把这件重要的事业付托给了一个他平素不相识的人。这是老成人为一件大业求付托人的苦心,这是大政治家谋国的风度。”

高梦旦识才,亦爱才如命。他提升青年沈雁冰任《小说月刊》主编,后者却向他提出三条苛刻要求:一是现存稿子都不能用;二是全部改用五号字;三是馆方应当让其全权办事,不能干涉编辑方针。

高梦旦全部应允。

这是蔡元培第一次跨出国门。

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首的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高征地税等手段进行大规模原始积累,建立了一批以军工、矿山、铁路、航运为重点的国营企业。

与此同时,引进缫丝、纺织等近代设备,建立示范工厂,推广先进技术;招聘外国专家,派留学生出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

由于过重的财政负担曾经引起财政危机,80年代初日本政.府把一批国营企业和矿山廉价出售给与政.府勾结因而拥有特权的资本家(即所谓政商),以优厚的保护政策鼓励望族、地主、商人及上层士族投资经营银行、铁路及其他企业。80年代中期起,以纺织业为中心,把产业革命推向高.潮。

日本在明治维新中通过推行“王政复古”以达到天皇亲政和议会政治,建立三权分立的新式政.府。经济上推动了财政统一,稳定幕府后期严重负债的国家财政;并推行殖产兴业,掌握新式技术,实现国家工业化,生产力大幅提升。教育也进行了大规模改革,价值观的西化也为日后的政治和经济变化埋下远因。

在外交上成功废除了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江户时代以来对虾夷地的开发,旁及琉球,并积极实现日韩合并,乃至于日后拓展海外殖民地等,日本出现了“脱亚入欧”的风气,都源于此时国力大幅膨胀的变革,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路途很短。千百年来,日本一直都是中国的“学生”,然而近代以来通过向西方学习迅速崛起,竟然打败了清朝的舰队,这使得中国的有识之士在深感耻辱的同时,开始深刻的反省,谋求通过海外游学,实地考察与学习,“获取真经”,以此为旧中国输送新血液,从而改变中国的命运。另外,与欧美先进国家相比,日本距离中国较近,游学费用低很多,于是赴日游学便成为晚清众多士人的首选。蔡元培也不例外。

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433章 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461章 国内的政治形势转折之时第499章 胡适的留学生活第268章 张勋第173章 梁士诒的自救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465章 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第84章 海军起义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319章 倡导和平第212章 袁世凯发表《宣布帝制案始末》第50章 过街老鼠第63章 请愿大潮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164章 芥蒂第587章 鲁迅逝世后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88章 大通起义第480章 改名字第177章 所谓的民意第56章 祸从口出第79章 黄兴开出的条件第235章 立法第49章 君主立宪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81章 战汉阳第466章 保护进步人士第425章 当上了教育总长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602章 关于世界文化三个共同的理想目标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131章 善后大借款第60章 山雨欲来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335章 徐世昌还是真心想和的第378章 张作霖“击鼓骂曹”第29章 再一次因祸得福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520章 胡适谈五四运动第339章 上海问题第202章 撤销帝制第407章 童子试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86章 每个人都不简单第8章 约定第538章 光荣同样属于胡适第526章 无稽之谈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25章 找事做第323章 外蒙善后条例第276章 不堪一击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265章 参战问题第545章 一场轰轰烈烈的爱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8章 约定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146章 袁世凯如愿以偿第142章 宪法起草第588章 过河卒子第249章 就职第3章 科举之路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559章 被迫离开中国公学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2章 小人精第576章 不主张对日抵抗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608章 胡适与唐德刚第292章 冯国璋和段祺瑞第65章 保路运动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273章 坚守共和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551章 第三条路第45章 积重难返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543章 坚定地和蔡元培站在一起第261章 张作霖第247章 外逃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22章 大事不妙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125章 中国宪政之父第191章 护国军扩军筹饷第253章 广东的局势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178章 传染性的政治病第17章 驻节朝鲜第433章 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第175章 日本的图谋
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433章 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461章 国内的政治形势转折之时第499章 胡适的留学生活第268章 张勋第173章 梁士诒的自救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465章 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第84章 海军起义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319章 倡导和平第212章 袁世凯发表《宣布帝制案始末》第50章 过街老鼠第63章 请愿大潮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164章 芥蒂第587章 鲁迅逝世后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88章 大通起义第480章 改名字第177章 所谓的民意第56章 祸从口出第79章 黄兴开出的条件第235章 立法第49章 君主立宪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81章 战汉阳第466章 保护进步人士第425章 当上了教育总长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602章 关于世界文化三个共同的理想目标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131章 善后大借款第60章 山雨欲来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335章 徐世昌还是真心想和的第378章 张作霖“击鼓骂曹”第29章 再一次因祸得福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520章 胡适谈五四运动第339章 上海问题第202章 撤销帝制第407章 童子试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86章 每个人都不简单第8章 约定第538章 光荣同样属于胡适第526章 无稽之谈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25章 找事做第323章 外蒙善后条例第276章 不堪一击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265章 参战问题第545章 一场轰轰烈烈的爱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8章 约定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146章 袁世凯如愿以偿第142章 宪法起草第588章 过河卒子第249章 就职第3章 科举之路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559章 被迫离开中国公学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2章 小人精第576章 不主张对日抵抗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608章 胡适与唐德刚第292章 冯国璋和段祺瑞第65章 保路运动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273章 坚守共和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551章 第三条路第45章 积重难返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543章 坚定地和蔡元培站在一起第261章 张作霖第247章 外逃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22章 大事不妙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125章 中国宪政之父第191章 护国军扩军筹饷第253章 广东的局势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178章 传染性的政治病第17章 驻节朝鲜第433章 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第175章 日本的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