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垂钓洹上

袁世凯在为官其间,还是搜刮了一些资财的。在豫北的汲县、辉县、浚县和彰德(今安阳市),购置了不少的田地、山林,也修建了一些房舍。

被开缺以后,他没有回老家项城,带着两个姨太太,先在汲县他事先购置的房舍中暂时安顿下来。

袁世凯是不愿回老家项城的,因为他与长兄袁世昌矛盾极深。起因是袁世凯生母死后安葬之事所致。前边说过了,袁世凯兄弟六人,只有大哥袁世昌为其父袁保中正室刘氏所生,系嫡出外,其余兄弟五人皆由袁世凯的生母刘氏所生。

也就是说,袁世凯的生母刘氏,对于袁世昌这位嫡生子来说,不过是庶母。

一九零二年十月,袁世凯由直隶总督的任上回祖籍项城,安葬其生母刘氏时,因埋葬之地,与恪守封建伦理的长兄发生激烈地争吵。

袁世昌认定,袁世凯的生母身份是庶母,不能埋入袁家祖坟的正穴,只准埋在坟地的边角。不管袁世凯怎样的据理力争,其长兄袁世昌就是不答应。

已经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在外边可谓位高权重。但在家里,在袁家祠堂,他还必须要听从他的这位大哥,也就是家长的。

这就是封建伦理,这就是纲常等级,在某种意义上,是为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提供秩序。

袁世凯这位孝子,在无奈之下,只能另买一处坟地,安葬了生母。从此和这位大哥,结下了很深的仇怨。

袁世凯带五姨太和七姨太先行离开北京后,其住在北京锡拉胡同的其它家人,也特别地害怕。除了留几个家人看守外,全部逃到了天津,暂住进了一户很有钱的梁宝生家里。

汲县是袁世凯的临时落脚之地,他是想把家安到彰德附近。

彰德古称相、殷、邺、邺城、邺都、邺郡、相州等,简称殷或邺。位于中国中北部、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东接濮阳,西临长治,南接鹤壁、新乡,北临邯郸。

彰德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属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上,先后有商朝、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彰德建都,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盘庚迁殷、武丁中兴、奴隶傅说拜相、女将军妇好、文王拘而演《周易》、西门豹投巫治邺地、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窃符救赵、项羽破釜沉舟、曹操邺城发迹、三朝宰相韩琦、抗金名将岳飞等名人轶事层出不穷。

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左右,商王盘庚亦将都城迁至太行山麓的漳河、洹河冲积扇扇缘,史称盘庚迁殷。 商王盘庚迁都于此,历经八代十二王二百五十五年,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殷商文明。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中国文字始祖,与现代汉字一脉相承,也是世界三大古文字之一,对推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彰德全境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西部为太行山;中、东部平原。最高点在林州四方垴,海拔一千六百三十二米;最低点在内黄,海拔仅五十米。山地、丘陵、平原、陂洼多种地貌类型,构成复杂的地表形态。

彰德名胜古迹众多,有殷墟、太行大峡谷、羑里城、岳飞庙、黄华神苑、天平山、太行屋脊、万泉湖、洪谷山、扁鹊庙;天宁寺、珍珠泉、小南海、都里漳河湾、林州五龙洞和彰德府城隍庙等。

在彰德城北门外有一洹上村。

洹水又名安阳河,发源于河南林县西北的林虑山中,至彰德境内的善应山有山泉涌入,水流渐大,蜿蜒而由西向东流淌,洹上村因面向洹水而得此村名。

村中原有天津一户何姓人家的别墅,总面积二百余亩。

袁世凯先前“爱其朗敞宏静,前临洹水,右拥太行山,土脉华滋,宜耕宜稼,随购居焉”。这是袁世凯选好的隐居之地,先派其长子袁克定打前站,主持整修。

几个月后,全家人搬入,袁世凯开始了他一生难得的洹上田园生活。

住进洹水袁宅后,袁世凯又大兴土木,在袁宅周围修起高大的院墙和炮楼。

袁世凯这样的人,即便是过上了平民生活,他住的地方也属于政.府重地。

当地府衙派二个营的兵力来保护袁宅,从外边看仿佛是个城堡。

院内修了一座花园,袁世凯因早年曾得慈禧太后所赐“养寿”二字,故将此园命名为养寿园。

养寿园有三列主要建筑,养寿堂为园中最大建筑。

该堂有楹联为:“君恩彀向渔樵说,身世无如屠钓寛。”

养寿园南有一谦益堂,“谦益”二字系慈禧一九零二年所赐。袁世凯以此二字命名,意在“俾出人瞻仰,用自循省”。

此堂楹联为袁世凯亲拟:“圣明酬答期儿辈,风月婆婆让老夫。”

园内还有:五柳草堂、乐静楼、红叶馆、纳凉厅、澄淡榭、葵心亭、待春亭、瑶波亭、泻练亭、天秀峰、碧峰洞、椎风洞、散珠崖、汇流池、鉴影池、卧波桥等。

袁世凯把洹水引入园内,修成一占地十亩多的人工湖。

湖水碧波荡漾、亭台榭阁倒影水中,湖心有一亭名为水心亭,需乘船才可达。

湖中备有船只,泛舟湖上,到水心亭宴乐赏月,是袁世凯携成群妻妾常临之处。

养寿园有书记之:“整个园内名花遍布,香飘四季,茂林修竹、婆娑滴翠、高石泻泉、瀑散珠玉、朱拦半隐、曲径通幽,确是一个景色绝佳、清幽恬静、适于颐养天年的处所。”

湖中生长着荷花,菱角,养殖着鱼虾蟹,湖边垂钓,是袁世凯和家人的一大乐事。

不久,袁世凯身穿蓑衣,舟上垂钓的照片,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很显然,袁世凯是在向外传递这样的的信息:他已无心政事,与世无争。

他下这么大的功夫大兴土木,修筑自己的安乐窝。或许是真的想颐养天年,或许是告诉世人,特别是那些时刻关注着他的有心之人,他袁世凯已经“乐不思蜀”。

人总是这样,当生命受到威胁时,第一要务是保住性命。

在最初的日子里,袁世凯应该真的已淡泊名利,悠哉悠哉于湖光山色之中。他已看破红尘,一心一意隐遁了。

有他的诗为证:

“背郭园成别有天,盘餐樽酒共群贤。

“移山绕岸遮苔径,汲水盈池放钓船。

“满园莳花媚风日,十年树木拂云烟。

“劝君莫负春光好,带醉楼头抱月眠。”

“亨茶檐下坐,竹影压精庐。

“不去窗前草,非关乐读书。”

袁世凯的女儿袁雪梅女士,在她的《女儿眼中另一个袁世凯》的书中写道:

“在这个'寨子'里,修建了一些'群房',部分男佣人的家眷就住在里边。此外,还开辟了菜园、瓜园、果子园、桑园等各种园子,也饲养了猪、羊、鸡、鸭之类的家畜家禽,以备全家人食用。

“我们的住宅有很多的四合院,它们另有一道墙围绕着。他整修了一座花园,取名'养寿园'。他雇人在养寿园里叠石为山,栽种了很多花草和桃、杏、栆等果木树;还把洹水引进园里,开凿了一个大水池,池里种植了一些荷、菱之类,养殖了很多活鱼。

“我父亲喜欢吃的熏鱼,是二姨太太的拿手菜,她就常常用池子里的活鱼做给他吃。记得每年秋天,他还带着我们在水池里养蟹,每个人都用高粱米和芝麻来喂养自己所养的螃蟹。等到秋深蟹肥的时候,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自己捕来自己吃。

“池内还修有一座水心亭,必须坐船才能到达亭上。每年夏季或月圆的时候,我父亲常和全家人划船过去,在那里吃饭赏月。他有时独自和我的生母三姨太太荡舟赏月。我母亲会弹七弦琴,这个时候,他对着皎洁的月光,听着悠扬的琴音,是十分高兴的。

“有时候他俩一边赏月一边下围棋,偶然一语不合,也会闹起气。有一次我母亲竟气得把棋盘、棋子都扔在水里了。

“我家当时上下人口是很多的。为了筹措这么多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我父亲早就在彰德置买了不少田地,因此粮食是不成问题的。那时候,园里又饲养了家畜、家禽、活鱼,因此副食供应也无缺。

“园子里的瓜果等类,还可以卖到市上换回钱来。他甚至在南方请来一些蚕娘和纺纱娘(这些人都住在宅子外边的群房里),让她们养蚕和缫丝。缫出来的丝,就送到他在彰德所办的纺纱厂里织成绸缎出售。

“他时常带着家人去看她们喂蚕,缫丝。同时,也让各房自己喂蚕,自己缫丝,所得的丝价就归各房自己支配。

“家里还用了一个姓葛的采买,每天都要进城采办一次。每隔两三个月,还要专程到天津、上海购买那些彰德买不到的吃、穿、用的东西。

“葛去天津和上海之前,总是逐一向各房问明需要买些什么。这时,各房就开列清单,交他办理。所有需用歀项,都是账房支付的。”

第411章 点翰林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42章 接任直隶总督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426章 迎袁专使第156章 隔靴搔痒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157章 禁赌第356章 “小媳妇”难当第94章 僵局第323章 外蒙善后条例第46章 办实业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524章 所谓“问题”与“主义”的论争第179章 司马昭之心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欧洲第80章 越是不来越是要请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534章 〈水浒传〉考证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295章 难产的国务总理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484章 竞业旬报第290章 关外的乱子第609章 考据癖第253章 广东的局势第615章 胡适晚年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105章 大难不死第582章 胡适与“一二九”运动第411章 点翰林第255章 重提军民分治第462章 蔡元培与“清党”第386章 好景难长第229章 首义之夜第305章 湘东反击战第471章 避难香.港第449章 杀君马者道旁儿第62章 垂钓洹上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450章 越缦堂日记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494章 与基督教擦肩而过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446章 十四等于零第482章 离开第243章 无奈离开老窝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175章 日本的图谋第121章 黎元洪和张振武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内阁第514章 改革丧礼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17章 驻节朝鲜第249章 就职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120章 关系终于理顺了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3章 科举之路第402章 决心南下第352章 雷声大而雨点小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119章 超然内阁第23章 离开第41章 东南互保第578章 提倡“大众语”第346章 驱张第45章 积重难返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362章 桂系的溃败不可避免第100章 两边都难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187章 唐继尧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375章 梁士诒请辞第372章 徐、靳之间关系恶化第595章 回归做学问第589章 以讲演为武器的战士第500章 经历了两次美国大选第393章 群雄逐鹿第33章 告密第166章 实情
第411章 点翰林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42章 接任直隶总督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426章 迎袁专使第156章 隔靴搔痒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157章 禁赌第356章 “小媳妇”难当第94章 僵局第323章 外蒙善后条例第46章 办实业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524章 所谓“问题”与“主义”的论争第179章 司马昭之心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欧洲第80章 越是不来越是要请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534章 〈水浒传〉考证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295章 难产的国务总理第542章 胡适演讲《学生与社会》全文第484章 竞业旬报第290章 关外的乱子第609章 考据癖第253章 广东的局势第615章 胡适晚年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105章 大难不死第582章 胡适与“一二九”运动第411章 点翰林第255章 重提军民分治第462章 蔡元培与“清党”第386章 好景难长第229章 首义之夜第305章 湘东反击战第471章 避难香.港第449章 杀君马者道旁儿第62章 垂钓洹上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450章 越缦堂日记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140章 袁世凯的心病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494章 与基督教擦肩而过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446章 十四等于零第482章 离开第243章 无奈离开老窝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175章 日本的图谋第121章 黎元洪和张振武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内阁第514章 改革丧礼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17章 驻节朝鲜第249章 就职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120章 关系终于理顺了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3章 科举之路第402章 决心南下第352章 雷声大而雨点小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384章 治国策电第119章 超然内阁第23章 离开第41章 东南互保第578章 提倡“大众语”第346章 驱张第45章 积重难返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362章 桂系的溃败不可避免第100章 两边都难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187章 唐继尧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375章 梁士诒请辞第372章 徐、靳之间关系恶化第595章 回归做学问第589章 以讲演为武器的战士第500章 经历了两次美国大选第393章 群雄逐鹿第33章 告密第166章 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