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超然内阁

陆徵祥是于民国元年六月二十九日受任国务总.理,七月十八日经参议院以七十四票通过其出任总.理的。通过的当日以总.理身份在参议院发表了就职讲话。

由于陆颇有国际声誉,所以议员们认为必有高见,怎知陆徵祥演讲说后都大失所望。

陆徵祥在演讲中言道:“徵祥今日第一次到贵院与诸君子相见,亦第一次与诸君子直接办事,徵祥非常欣幸。徵祥二十年来,一向在外,此次回来,又是一番新气象。当在外洋之时,虽则有二十年,然企望本国之心,一日不忘。

“公使三年一任之制,尚未规定,所以二十年中,回国难逢机会。然每遇中国人之在外洋者,或是贵客,或是商家,或是学生,或是劳力之苦民,无不与之周旋。因为徵祥极喜欢本国人。此次回来,本国朋友非常之少,尚望诸君子以徵祥在外洋时周旋本国人来对待徵祥,则徵祥非常荣幸。

“二十年间,第一次回国仅三个月,在京不过两星期。第二次返国,还是在前年,在本国有十一月左右。回来之时,与各界之人往来颇少,而各界人目徵祥为一奇怪之人物。

徵祥不愿吃花酒,不愿恭维官场,还有亲戚亦不接洽,谓徵祥不引用己人,不肯借钱,所以交际场中,极为冷淡。此次以不愿恭维官场不引用己人不肯借钱之人,居然叫他来办极大之事体,徵祥清夜自思,今日实生平最欣乐之一日。

“在外国时不知有生日,因老母故世颇早,此回实可谓徵祥再生之日。以上所说之话,不在公事之内”云云。

议员们听了陆这篇演说为之大哗,这哪里是内阁总理的就职报告?

就陆徵祥本意来说,他是想用真诚之心,面对众议员。这发自内心的口语化表白,不装腔作势,不矫揉造作。这要是在国外肯定会大受欢迎,会使人感到亲切,会很快拉近与别人的距离。但是,陆徵祥不是在国外,而是在国内。而在国内,做很多的事,好像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比如就职这样严肃的场合,怎么可以拉家常呢?即使不是讲套话,讲官话,也得说点差不多呀!

陆徵祥出任内阁总.理已经是参议院通过了的,本来已经是既成事实了,但现在有很多议员提出,要重新考虑内阁总.理的人选。

不过也有主张让陆徵祥一试,其理由为:

(一)陆徵祥在参议院的就职演说,并非是正式发表政见。

(二)当前局势有政.府总比无政.府好,陆徵祥组阁还未成,未经考验,无从分别其好坏。

(三)陆徵祥叙其生平不赌博不做生日,正见其人不矫饰不欺人。

袁世凯事后听说此事后,明确表示:即使不擅长演说,“亦不见得不足以担任总.理。俾斯麦一到议会便面红耳赤,然俾斯麦却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强调指出:“陆徵祥在参议院获得七十四张同意票,今若因一席谈话便推翻其总.理,则当日之七十四张同意票岂非盲举。”

尽管袁世凯和部分参议员有上述主张,但第二天参议院开会,陆徵祥所提的内阁成员名单交由参议院表决时,多数议员们因不信任总.理,一口气把陆徵祥所提的六位阁员名单全部否决。

陆徵祥还未过上国务总.理的瘾便先尝到当总.理的苦头,久在国外温文尔雅的陆徵祥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阵势,吓得称病住进医院。其实也是无脸见人。他住进医院后,抵死也不肯出来。

自参议院否决了陆内阁新阁员名单后,同盟会的议员们认为袁世凯的“超然内阁”路线走不通,于是大家又唱出“政党责任内阁”。

有一派人主张由宋教仁组阁,亦有主张由黎元洪组阁,还有人主张由同盟会和统一共和党联合组阁。另有一派则主张由蔡锷组阁,因蔡是统一共和党人,而其主张又和共和党接近。同盟会对蔡亦引为同志。蔡锷出来组阁,同盟会和统一共和党都会全力支持,共和党亦无从反对。

当组阁问题正在酝酿时,国际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日俄同盟条约》签订,过去日俄对立,在侵略中国行动上互相监视,于中国是有利的,这是李鸿章外交上的大原则。日俄同盟,联成一气,可以同心协力瓜分中国,于中国是大不利。

另一事是英国宣布在西藏有绝对自由行动的权利。由于这两个外交事件的刺激,使陆徵祥组阁化险为夷,因陆长于外交,正符现实需要。

同时参议院中部分议员亦认为应该委曲求全,其他如孙毓筠则认为总统可以解散参议院,与其无政.府,不如无参议院,北京各报亦赞成孙毓筠的提议。

孙毓筠(1869年—1924年),原名多琪,字竹如,号少侯,又号夬庵, 安徽寿州人,民国政要。一九零六年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任总部庶务部干事。一九零七年回国,策动新军起义,事泄被捕。武昌起义后获释,被任为浙江联军总部副秘书长、安徽都督。后赴北京,任临时参议院议员、约法会议议长、参政院参政等职。一九一五年参与发起筹安会,拥袁复辟。一九一六年七月被北京政.府通缉,后被赦免。一九二四年应邀赴河南军务督理胡景翼处,后客死于开封。

此为后话。

由于参议院否决了陆内阁的六名新阁员,爆发了国会和政.府的大危机,各方对参议院的行动多有微辞,袁世凯也用尽方法对参议院施加压力,军警会议公所发表公开电就是袁的一贯法宝。

袁世凯同时招待全体议员,大讲国际间的危机,以及无政.府的危险。

这时出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通电和传单,有谓要杀议长吴景濂及谷钟秀,有谓要用.炸.弹对付议员,有匿名电话给议院说军警要暴动。

由于这千奇百怪的威胁,许多寄居财政学堂的参议员竟偷偷地搬了出去,同时不敢出席参议院。

军警会议公所除了发表公开电之外,还召开特别会议。中级以上的军警官佐都出席,会场中情绪甚为激烈,认为参议院误国,应用武力解决之,最后决议:

(一)请大总统再规劝参议院;

(二)公推代表往谒陆总.理,请其打消辞意;

(三)如参议院仍顽固不化,仍不投同意票,则请大总统解散参议院。最后还发表一项声明,说是明知军警不应干涉政治,但为了国家前途不得不挺身而出。

第二天军警代表四十余人趋赴国.务.院谒陆。陆徵祥着燕尾服,一副外交家派头和来宾握手、问姓名、寒暄。

军警代表余大鸿首先致词说:“当前外交危急,非总.理维持不可,外间虽有阻力,但请总.理千万不可求去,这是我们军警界全体的意思。

“本来我们军警界并不想干预政治,不过我们亦是国民一分子,国家到了如此地步,我们本于国民天职,不能不有此一来,何况南北之能达到统一,就是由于南北军人以国家为前提,不忍兵戎相见,使国家纷乱,同胞受苦。

“今天如果总.理一去,国事瓦解,外患相侵、战祸必不能免,所以我们才来见总.理,请你打消辞意。”

陆徵祥答辞说:”我自十多岁作学生起,原想牺牲一身为国家尽力,数十年如一日,直至今天,此志不变。所以在唐内阁时代虽曾屡次辞职,仍奉命留职至于今日,即是由这种思想演变而成。承各位的好意,我是非常感谢的。

“我在外国多年,还没有见到军人对国.务.员有如此的诚恳和善意,使我不仅感激,而且十二分感动。今后无论如何必将尽全力服务,即使牺牲名誉,牺牲地位,牺牲性命亦在所不惜。请各位把我的意思转达全体军警界的同人,我非常谢谢。”

这一幕演得很动人,据一位代表事后追忆说,这位通洋务的总.理,态度倒是非常诚恳,不过他的讲话实在不敢恭维,怪不得参议院有反感,他的话不脱上海土音,声音又低,而其文法又是外国语文组织,因此如果不仔细静听,则无法洞悉其全部意思。

在参议院第二次投票表决陆内阁成员前,北洋军系的四位巨头:毅军总统姜桂题、直隶提督马金叙、执法处长陆建章、拱卫军司令官段芝贵,约请同盟会会员陈策,在安庆会馆宴请参议员、新闻记者和政界人士。其中还邀了一位女领袖,是革命军女子北伐队队长沈佩贞女士。

首由陈策致辞,他说:“今天主人有军界的四巨公,由于鄙人和各位先生较熟,所以邀鄙人同列为主人,以资介绍。想请孙少侯先生为临时主席。”

孙少侯即是孙毓筠,他起立致辞,谢主人的盛情款待,同时希望这类联络感情的聚会应该多举行,既可沟通各方意见,又可免除许多不必要的误会。接着便由主人之一的陆建章演说。

陆很会说话,说得很动人。陆建章的话,颇使听者为之动容,与会人士偷偷说:如果国务总.理的那个姓陆的(指陆徵祥)有这个姓陆的口才,则参议院绝对不会印象如此恶劣,也不会发生这次政.府危机的。

第60章 山雨欲来第218章 风水宝地第381章 河南的战火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610章 关于陈垣第599章 北大开学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215章 和观音同日出生第83章 连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实话吗第517章 倡导"易卜生主义"第42章 接任直隶总督第13章 志得意满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148章 袁记约法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574章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294章 曹锟第182章 开张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552章 所谓冒充博士第365章 两湖的乱局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73章 在家上任第362章 桂系的溃败不可避免第583章 祸不单行第35章 多事之秋第197章 广西护国独立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69章 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第110章 最后一次朝见仪式第142章 宪法起草第2章 小人精第3章 科举之路第439章 进德会第226章 风云激荡中的黎元洪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24章 幸运第269章 复辟大戏开锣了第8章 约定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26章 想起一个人第235章 立法第422章 游学而非留学第191章 护国军扩军筹饷第167章 洪宪六君子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16章 柳暗花明第386章 好景难长第255章 重提军民分治第350章 大战在即第222章 治军严仁第196章 陆荣廷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372章 徐、靳之间关系恶化第23章 离开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277章 树倒猢狲散第533章 提携后进第464章 渐行渐远第574章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第549章 神会大师第582章 胡适与“一二九”运动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21章 被蒙在鼓里第432章 华法教育会第80章 越是不来越是要请第540章 胡适面见溥仪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194章 叙、泸之战第128章 “宋案”审理之争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16章 柳暗花明第63章 请愿大潮第563章 我们走那条路第500章 经历了两次美国大选第139章 庆典第364章 非常选举第291章 各方的较量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164章 芥蒂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248章 九个回合第17章 驻节朝鲜第317章 徐大总统世昌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105章 大难不死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410章 会考第44章 肃贪治吏第158章 欧战
第60章 山雨欲来第218章 风水宝地第381章 河南的战火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610章 关于陈垣第599章 北大开学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215章 和观音同日出生第83章 连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实话吗第517章 倡导"易卜生主义"第42章 接任直隶总督第13章 志得意满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148章 袁记约法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574章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294章 曹锟第182章 开张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552章 所谓冒充博士第365章 两湖的乱局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73章 在家上任第362章 桂系的溃败不可避免第583章 祸不单行第35章 多事之秋第197章 广西护国独立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69章 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第110章 最后一次朝见仪式第142章 宪法起草第2章 小人精第3章 科举之路第439章 进德会第226章 风云激荡中的黎元洪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24章 幸运第269章 复辟大戏开锣了第8章 约定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259章 北洋军入浙第26章 想起一个人第235章 立法第422章 游学而非留学第191章 护国军扩军筹饷第167章 洪宪六君子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16章 柳暗花明第386章 好景难长第255章 重提军民分治第350章 大战在即第222章 治军严仁第196章 陆荣廷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372章 徐、靳之间关系恶化第23章 离开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277章 树倒猢狲散第533章 提携后进第464章 渐行渐远第574章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第549章 神会大师第582章 胡适与“一二九”运动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21章 被蒙在鼓里第432章 华法教育会第80章 越是不来越是要请第540章 胡适面见溥仪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194章 叙、泸之战第128章 “宋案”审理之争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16章 柳暗花明第63章 请愿大潮第563章 我们走那条路第500章 经历了两次美国大选第139章 庆典第364章 非常选举第291章 各方的较量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164章 芥蒂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248章 九个回合第17章 驻节朝鲜第317章 徐大总统世昌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105章 大难不死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410章 会考第44章 肃贪治吏第158章 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