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柳暗花明

经过会商,决定由吴大溦和续昌赴朝查办。

吴大溦和续昌抵达马山浦后,袁世凯即派人将叙述事变经过的书面报告呈上。后在汉城和二人相见后,又当面为自己辩解。

但他承认自己没经请示,也主动为自己擅自开衅请罪。吴大溦和续昌没因此而责备他,肯定了他的做法。但要求他即刻搬出皇宫,以免落人口实。

本来以为平定甲申政变自己是奇功一件,没想到虽然没给自己惹出祸端,而最后也不过是没什么过失而已。

但是,袁世凯不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所以,特别地沮丧。

从皇宫搬出,也使袁世凯很没有面子。

人就是这样,被人查办,查没查出什么事也会搞得满城风雨。加之与吴兆有等人反目,袁世凯的处境越来越困难。

但他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整日大呼人心难测;并称自己是“官运恶极”。一直以来一帆风顺的袁世凯,经不起这一系列的挫折,心灰意冷到了极点。

恰在这时,袁世凯的嗣母牛氏,从他给家人的信中得知袁世凯的环境险恶,吓得旧疾复发。急函袁世凯回家。

袁世凯正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就和吴大溦请假回国。

一八八五年一月三十日,用袁世凯自己的话说,终于离开汉城这个事非之地。

他乘超勇舰先赶到旅顺,看望了在那里任职的堂叔袁保龄。

两天后,吴大溦和续昌也到了旅顺,袁世凯和他们一起乘船去秦皇岛。

驶出不久,遇到浮冰,船无法前行,他们改去山东烟台。到三月中旬,才辗转返回直隶总督所在地天津。

想不到袁世凯这一次又因祸得福。吴大溦见到李鸿章后,对袁世凯大加赞扬,称其为奇才,是人才难得。

李鸿章本来就对袁世凯印象不错,听吴大溦如此一说,更加令眼相看,从此也就真正成为袁世凯的靠山。

吴大溦向朝廷汇报时,又把袁世凯大大吹捧了一番,使袁世凯这个从来名不见经传的人,成了众人瞩目的人物。

袁世凯和李鸿章虽然多次通信,但在天津是他们第一次见面,无论是仪表堂堂还是谈吐干练,都给李鸿章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李鸿章的意思,袁世凯还是返回朝鲜,但袁世凯坚持回家探母,李鸿章也就准了他的假。这样,袁世凯在离家几年后,踏上了回故乡河南项城的路。

一路上,他不知道自己很快会时来运转,是很消沉的。

脑海里总是浮现着自己那位朝鲜好友,金允植为自己送行的那首《送慰廷归河南》诗:“名高人多嫉,功成众所忌,此事古今同,处事谅不易;最值危急日,人敢敛手避;黜者怀首鼠,懦夫常惴惴;事定反觅疵,利**渐渍;遂将功为过,摧折丈夫志;君今浩然归,俯仰无所谓;天日照孔昭,贤才岂中弃;相见如不远,努力勉王事。”

这个世上如果还有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也就只有这位朝鲜朋友了!袁世凯长叹了一口气。

一九八五年三月,日本伊藤博文一行来华,谈判解决中日军队在朝鲜的冲突和撤军问题。

清**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之谈判。

四月,经反复协商,签订了《天津条约》。

规定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军,两国均不派员教练朝鲜军队。今后如发生变故或重大事件,需要派兵去朝鲜要相互照会,事定即撤,不得留驻。

这个条约虽然解决了中日当时的军事冲突问题,却为日本出兵朝鲜留下了伏机。

在谈判中,日本方坚决要求严惩袁世凯,遭到了李鸿章的严词拒绝。

他强调营官奉国王之命带兵入宫是正常之举,无任何错处。

同年夏天,清军从朝鲜撤回国内。

军队的撤回,特别是袁世凯的离开,清**基本失去了对朝鲜的管控。

闵妃集团中的一部分人,借机投靠俄国,企图请求俄国保护和训练军队。

李鸿章得知这情况后,认为不能坐视不管。而朝鲜的亲日派,对大院君李罡应被软禁在中国一直惴惴不安,多次提出异议。李鸿章权衡利弊后,决定送大院君李罡应回朝鲜,利用其的影响和力量,牵制闵妃集团。

谁去护送呢?李鸿章想到了袁世凯。

李鸿章先征求袁世凯的堂叔袁保龄的意见。

袁保龄看袁世凯能够看准时机,及时摆脱朝鲜的困境还是很满意的。觉得袁世凯到底没有功名,没有往上升的敲门砖,所谓先天不足。要想在仕途上有所成就,科举这一课是非补不可。而现在朝鲜驻军已撤回,没袁世凯什么事了,正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恶补一下,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因此,没征求袁世凯意见,就自行做主,在李鸿章面前力辞这个差事。

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同是士大夫,李鸿章很理解袁保龄爱侄之心,也就没再坚持。

接到堂叔袁保龄让自己读书准备参加秋季科考的信,袁世凯想都没想就扔到一边。

早已对读科举的那些书深恶痛绝,自知自己不管怎么样努力,也是徒劳,不可能榜上有名。不过是自取其辱,在人前丢人现眼。

忙了几年,回到家乡,虽然算不上荣归故里,光宗耀祖;但也混了个不大不小的官。

走科举之路?中了举人又能怎么样?张謇堂堂的状元郎,天子门生,科考第一,还不是给吴长庆当个幕僚而已。

什么读书自有颜如玉?自己没取得功名,照样抱得美人归。特别是三个朝鲜小妾,一个比一个漂亮。

找到过去的狐朋狗友,每天花天酒地,袁世凯在家乡也忙得不亦乐乎。

七月,朝鲜的形势越来越失去控制。李鸿章害怕迟则生变,急于送李罡应回国,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想了想去,还是袁世凯最为合适。

正在这时,又收到了高宗李熙的信件。

李熙在信中,明确提出袁世凯是唯一人选。他在信中写道:“自庆军撤回后,民无所持,物情危惧;唯袁舍人据东三年,熟谙国情,练达时务,为上下所信。去年冬,身试危险,廓清乱气,扶植藩邦,诞教皇灵,举国人民方切感佩之心,不图该员成功不居,飘然辞去。现敝邦事务繁殷,无与咨商,应请再派该员东来,籍以镇定民心,筹议时务,必大有裨益于艰难之际也。”

看到自己的想法和李熙不谋而合,更加坚定了李鸿章用袁世凯的决心。

在上报朝廷之前,他还是想做通袁保龄的工作。

送大院君李罡应回国,既事关重大,也困难重重。稍有不慎,也可能断送了李罡应的性命。

为了说服袁保龄,李鸿章讲完自己的理由后,也把李熙的信拿给袁保龄看。

关系到国家的大事,袁保龄不能再推托了。

李鸿章于是写了如下的上奏:“袁世凯胆略兼优,能识大体,对朝鲜情形,最为熟悉,新旧两党咸相敬重——该国君臣殷殷慰留。昨接朝王来函,亦敦请该员在彼襄助,若令前往,当能处置裕如。(朝鲜)变乱频仍,朝王外虽感德,內则趋向不专,有择强自庇之意(袁世凯)足智多谋,与朝鲜外署廷臣,素能联络,遇事冀可挽回匡正”“因其任重道远,前功本应优予奖擢,令其出使属邦,尤须隆重其位,使之稍有威风,籍资坐镇。”

保举和推荐一个人,总要说一些赞扬之词,甚至可能说一些过头话。

但是,从这份奏章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李鸿章对袁世凯的评价。

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488章 个人历史上的黑暗时代第396章 江防事变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69章 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339章 上海问题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533章 提携后进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454章 最为迫切的问题第487章 民主政体的尝试第244章 瀛台“楚囚”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50章 过街老鼠第358章 谈钱伤感情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349章 发了疯的段祺瑞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461章 国内的政治形势转折之时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557章 知难,行亦不易第592章 最后十分钟第589章 以讲演为武器的战士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266章 督军会呈文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447章 蔡元培与五四运动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567章 麻烦未了第34章 自保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21章 被蒙在鼓里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552章 所谓冒充博士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366章 湘军“援鄂”第68章 武昌起义第150章 复古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474章 老家绩溪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109章 加封一等候爵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572章 武汉见蒋第500章 经历了两次美国大选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231章 安民告示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437章 大师云集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478章 走出家门第90章 汪袁配合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192章 贵州护国起义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376章 奉直大战如箭在弦第479章 新人物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376章 奉直大战如箭在弦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85章 殿前作答第294章 曹锟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381章 河南的战火第188章 熔岩涌动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243章 无奈离开老窝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583章 祸不单行第390章 内幕第199章 浙江继广东之后第577章 丢掉和平幻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第188章 熔岩涌动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207章 南京会议第556章 人权与约法第305章 湘东反击战第502章 约翰·杜威和实用主义第306章 湘西争夺战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35章 多事之秋第290章 关外的乱子第93章 南北议和
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488章 个人历史上的黑暗时代第396章 江防事变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69章 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339章 上海问题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533章 提携后进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454章 最为迫切的问题第487章 民主政体的尝试第244章 瀛台“楚囚”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50章 过街老鼠第358章 谈钱伤感情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349章 发了疯的段祺瑞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461章 国内的政治形势转折之时第302章 极有心计之人第557章 知难,行亦不易第592章 最后十分钟第589章 以讲演为武器的战士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266章 督军会呈文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447章 蔡元培与五四运动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567章 麻烦未了第34章 自保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21章 被蒙在鼓里第303章 岳州攻防战第552章 所谓冒充博士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366章 湘军“援鄂”第68章 武昌起义第150章 复古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474章 老家绩溪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109章 加封一等候爵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572章 武汉见蒋第500章 经历了两次美国大选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231章 安民告示第603章 终生的夙愿第437章 大师云集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478章 走出家门第90章 汪袁配合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192章 贵州护国起义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376章 奉直大战如箭在弦第479章 新人物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376章 奉直大战如箭在弦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85章 殿前作答第294章 曹锟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190章 历史佳话第381章 河南的战火第188章 熔岩涌动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243章 无奈离开老窝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583章 祸不单行第390章 内幕第199章 浙江继广东之后第577章 丢掉和平幻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第188章 熔岩涌动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207章 南京会议第556章 人权与约法第305章 湘东反击战第502章 约翰·杜威和实用主义第306章 湘西争夺战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35章 多事之秋第290章 关外的乱子第93章 南北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