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拒签“和约”

因为不参加签字就不能加入国际联盟组织,北京政.府是希望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的。

一九一九年五月二十四日北京国务院曾密电各省,征求应否签字的意见;这不是征求意见其实是授意各省督军通电赞成签字。

但是,在全国一致的爱国运动中,这一次各省督军都学乖了,都不敢或不情愿与民意唱反调。

或许,有些督军也如步兵统领李长泰对爱国学生所说:“你们有爱国心,难道我们做官的就不爱国,就要把地方让给别人了么?”

总之,对于北京政.府的电报,各省督军竟无人响应。

五四所开始的爱国运动,在曹、章、陆被免职后,并没有结束。爱国运动的第二目标,是反对中国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青岛在山东,首先发起请愿的,是山东人民。

六月十八日山东各团体推出代表,于十九日启程赴北京请愿。他们动身时,山东省会济南,万人空巷前往送行,场面激动而凝重。

代表们向送行者发出誓言,不达目的,誓不生还。

二十日山东请愿的七个团体代表八十五人先期到京,下车后径赴总统府请愿,徐世昌拒不接见。

代表们在倾盆大雨中,一齐跪在新华门外号啕大哭,徐不得已,只好派秘书长吴笈孙出来传话,定于次日派代理国务总理龚心湛代表总统接见。

山东请愿代表抵京的消息,震动了北京城,日本驻华公使小幡特别设宴准备招待他们,他们不接受,却接受北京学联在北大法科举行的欢迎会。

二十一日,代理国务总理龚心湛接见山东请愿代表。代表们要求政.府不要在和约上签字,龚心湛表示这个问题太大,碍难接受。于是代表们一致要求面见总统,徐世昌不得已,遂于二十三日在总统府接见他们。

徐在接见时,代表们哭诉日本人把山东当作属土,把山东老百姓当做牛马奴隶,在山东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其中一位代表激动地流着眼泪,用沙哑的声音质问徐说:“请问大总统,山东是不是我国领土?请问大总统,山东人民是不是中国人?大总统还要不要我们?”

他的话说完,泪随声下,其他代表也跟着哭了起来。

徐世昌面对着这一幕,吞吞吐吐地表示政.府已经电令陆专使从缓签字。

徐世昌对山东请愿代表的答复,并不是事实,北京政.府拍给巴黎中国代表的电报,是命令陆徵祥等“相机办理”,而不是“从缓签字”。其用意是叫中国代表们仰承意旨,代负签字的责任,不理国内的反对,径行签字。

爱国是一致的,中国代表们又如何能例外,陆徵祥早于五月十四日就有密电向徐请示。

电云:“祥一九一五年签字在前,若再甘心签字,稍有肺肠当不至此。惟未奉明令免职以前,关于国际大局,当然应有责任。国人目前之清议可畏,将来之公论尤可畏。究竟应否签字?倘签约时,保留一层亦难如愿,则是否决计不签。时间日迫,关系至钜,闻见所及,合再沥陈。万祈速即裁定,立即电示。”

徐的“相机处理”,就是答复陆的这封电报。

山东代表除了向北京政.府请愿外,还通电山东籍的北洋派军人卢永祥、王占元、吴佩孚等,请他们出面阻止北京政.府签字和约。

同一时期,上海各界人士鉴于安福系“暗中捣鬼,坚决主张签字”,因此发出了声讨安福系和解散安福系的要求。

六月二十七日,京津学生和留日、留欧归国学生推出代表和山东代表联合起来,共计四百余人,一同到总统府请愿,请求拒签和约。徐世昌仍不肯接见,叫他们去找龚心湛、傅岳棻陈述意见。

代表们坚持必须由徐亲自接见,当面保证不签约,否则即不退出。

双方坚持不下,代表们不走,徐则不见,于是请愿代表即在新华门外露宿一宵。

坚持到二十八日上午九时,徐不得已只好接见他们。

徐世昌向请愿代表们讲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没有一点明白表示,这使请愿人士非常不满。

陕西学生屈武当场放声大哭,以头触壁。

徐借此怒形于色,拂袖而去。

请愿代表们一直到二十八日下午八时四十分钟才散去。

二十八日山东第二批请愿代表一百零八人也到了北京,三十日有天津代表七十余人也到了北京,其他各省也有代表纷纷抵达。

于是、各省请愿的浪潮和学生运动汇合在了一起。北京城顿成一个请愿城,街头巷尾,到处可见从各省来的请愿代表。

市民和商店都热烈欢迎他们,这一来使到北京政.府为之手足无措。

北京政.府慌忙通电各省,禁阻各省代表继续向北京出发,同时怕北京的学生再罢课游行,便宣布北京各校提前放假,九月一日开学后再补行暑期考试。

二十九日上海各界举行拒签和约的人民外交大会,上海军事当局事前关闭了公共体育场大门,门外遍布军警,大会无法进行。

各团体纷纷向淞沪护军使抗议,这个大会终于在七月一日召开。

全国性的请愿运动,增大了国人对政治的兴趣,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爱国的热诚。

要知道,帝王时代的中国人民,在专制统制下养成对政治没有兴趣也不敢有兴趣的习惯,现在因为抗议外患,这个沉睡多年的东方雄狮苏醒了。

在请愿期间。有人甚至建议推举人民代表到欧州去进行国民外交,有的主张召开全国国民大会解决外交问题和赎款。

当全国泛起了拒签《凡尔赛和约》的运动时,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们正面临他们一生中历史性的抉择。

巴黎和会的结果,《凡尔赛和约》历经半年始达成,由二十七国代表正式签字。

中国代表缺席,并致电政.府,引咎辞职。

电云:“和约签字,我国对于山东问题自五月二十六日通知大会,依据五月六日祥在会中所宣言维持保留后,分向各方竭力进行,迭经电呈在案。此事我国节节退让,最初主张注入约内,不允;改附约后,又不允;改在约外,又不允;改为仅用声明,不用保留字样,又不允;不得已,改为临时分函声明,不能因签字而有妨将来之提请重议云云。岂知至今午时,完全被拒。

“此事于我国领土完全,及前途安危,关系至钜。祥等所以始终未敢放松者,因欲使此一问题留一生机,亦免使所提他项希望条件,生不祥影响。不料大会专横至此,竟不稍顾我国家纤微体面,曷胜愤慨。……窃查祥等猥以菲材,谬膺重任,来欧半载,事与愿违,内疚神明,外惭清议。由此以往,利害得失,当难逆睹。要皆由祥等奉职无状,致贻我政.府主座及全国之忧。乞即明令开去祥外交部长委员长及正廷、维钧、宸组等差缺,一并交付惩戒。并一面迅即另简大员筹办对于德奥和约补救事宜,不胜待罪之至!”

接着陆徵祥又有补充电报云:“德约我国既未签字,中德战事状态法律上可认为继续有效,拟请迅咨国会建议,宣告中德战事告终,通过后即用明令发表,愈速愈妙,幸勿迟延!”

六月三十日,北京政.府把陆徵祥的电报公开发表,拒签和约的运动才告结束。

七月二日北京政.府在总统府召集重要会议研究陆徵祥的来电,徐树铮主张撤回陆徵祥,改派胡惟德为首席代表,兼程赶赴巴黎补签和约,未被徐世昌所接受。

对于不签和约后的外交问题,政.府有电给巴黎陆徵祥。

电云:“事势变迁,并声明亦不能办到,政.府同深愤慨。德约既未签字,所谓保存我政.府最后决定之权,保存后究应如保办理?此事于国家利害,关系至为钜要。该全权委员等职责所在,不能不熟思审处,别求补救,未便以引咎虚文,遽行卸职。于此拟咨由国会建议,宣告中德战争状态告终,俟通过后,明令发表一节,片面宣布,究竟有无效力?抑或外交有此先例?所有对德种种关系,将来如何结束?统望熟筹详复。再奥约必须签字,务即照办!”

七月十日,徐世昌正式下令说明中国代表未签字和约。

令云:“巴黎会议对德和约,关系至钜,迭经电饬各全权委员审慎从事,顷据全权委员陆徵祥等六月二十八日电称……等语。披览之余,良深慨惋。此次胶澳问题,以我国与日德间三国之关系,提出和会,数月以来,乃以种种关系,不克达我最初希望,旷览友邦之大势,反省我国之内情,言之痛心,至为危惧。惟究此项问题之由来,诚非一朝一夕之故,亦非今日决定签字与不签字即可作为终结。现在对德和约,既未签字,而和会折冲,势不能诎然中止,此后对外问题,益增繁重,尤不能不重视协约各友邦之善意。国家利害所在,如何而谋挽济;国际地位所系,如何而策安全,亟待熟思审处,妥筹解决。凡我国人,须知圜海大同,国交至重,不能遗世而独立,要在因时以制宜,各当秉爱国之诚,率循正轨,持以镇静,勿事嚣张,俾政.府与各全权委员等,得以悉心筹画,竭力进行。庶几上下一体,共济艰危,我国家前途无穷之望,实系于此。用告有众,咸使周知!此今。”

第182章 开张第128章 “宋案”审理之争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69章 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第490章 康奈尔大学第108章 叫嚣战争的人一般是从不上战场的第559章 被迫离开中国公学第438章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494章 与基督教擦肩而过第211章 四川护国独立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80章 越是不来越是要请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43章 第一支警察部队第199章 浙江继广东之后第172章 派系争斗第216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27章 如愿以偿第550章 漫游的感想第243章 无奈离开老窝第68章 武昌起义第502章 约翰·杜威和实用主义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315章 徐世昌当选第248章 九个回合第407章 童子试第3章 科举之路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38章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第131章 善后大借款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162章 国耻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421章 留学德国第432章 华法教育会第367章 吴佩孚的“东征西讨”第157章 禁赌第501章 伟人的风采第168章 筹安会的表演第409章 怪八股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106章 小德张第570章 独立评论第304章 平江阻击战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70章 呼声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511章 完婚第357章 四巨头会议第425章 当上了教育总长第448章 特别的表现第362章 桂系的溃败不可避免第312章 安福国会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585章 颜李学派的程廷祚第454章 最为迫切的问题第209章 陈宦其人第344章 北归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51章 仓惶跑回天津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难第322章 徐树铮展示作为的机会第464章 渐行渐远第119章 超然内阁第125章 中国宪政之父第191章 护国军扩军筹饷第15章 挫折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2章 小人精第138章 总统选举第366章 湘军“援鄂”第48章 开滦矿权第519章 五四运动中的胡适第479章 新人物第356章 “小媳妇”难当第372章 徐、靳之间关系恶化第112章 兵变第221章 得遇明主第106章 小德张第554章 出任中国公学校长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第33章 告密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395章 话分两头第166章 实情第266章 督军会呈文第56章 祸从口出
第182章 开张第128章 “宋案”审理之争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69章 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第490章 康奈尔大学第108章 叫嚣战争的人一般是从不上战场的第559章 被迫离开中国公学第438章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494章 与基督教擦肩而过第211章 四川护国独立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80章 越是不来越是要请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43章 第一支警察部队第199章 浙江继广东之后第172章 派系争斗第216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27章 如愿以偿第550章 漫游的感想第243章 无奈离开老窝第68章 武昌起义第502章 约翰·杜威和实用主义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315章 徐世昌当选第248章 九个回合第407章 童子试第3章 科举之路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38章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第131章 善后大借款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162章 国耻第600章 风雨飘摇第421章 留学德国第432章 华法教育会第367章 吴佩孚的“东征西讨”第157章 禁赌第501章 伟人的风采第168章 筹安会的表演第409章 怪八股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106章 小德张第570章 独立评论第304章 平江阻击战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70章 呼声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511章 完婚第357章 四巨头会议第425章 当上了教育总长第448章 特别的表现第362章 桂系的溃败不可避免第312章 安福国会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585章 颜李学派的程廷祚第454章 最为迫切的问题第209章 陈宦其人第344章 北归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51章 仓惶跑回天津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难第322章 徐树铮展示作为的机会第464章 渐行渐远第119章 超然内阁第125章 中国宪政之父第191章 护国军扩军筹饷第15章 挫折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2章 小人精第138章 总统选举第366章 湘军“援鄂”第48章 开滦矿权第519章 五四运动中的胡适第479章 新人物第356章 “小媳妇”难当第372章 徐、靳之间关系恶化第112章 兵变第221章 得遇明主第106章 小德张第554章 出任中国公学校长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第33章 告密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132章 袁世凯不肯善罢甘休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395章 话分两头第166章 实情第266章 督军会呈文第56章 祸从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