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厚脸皮的王揖唐

徐世昌这个总统虽然不同于黎元洪,但从根本上说终不过也是个傀儡,一个傀儡总统会有多大的作为?

北京方面的局势动荡,使北方代表在上海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说,更不知道该怎么做,向北京请示也得不到答复。

于是,从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九日起,北方代表们全体生病,不能出席会议。这样一来,上海和会再度进入了一个停顿时期。

五月六日山东问题在巴黎和会失败,以及五四运动的暴发,使南北代表有一致对外的需要。由此全体同时得病北方代表们又都一起痊愈,于是恢复了正式会议。

但是,会议仍毫无进展。

五月十三日南方总代表唐绍仪提出了八个条件:

(一)绝对不承认巴黎和会处理山东问题的决议;

(二)取消中日一切密约,并严惩缔约有关人员;

(三)取消参战军或国防军;

(四)撤换声名狼藉的督军;

(五)和会宣告民国六年北京政.府解散国会的命令无效;

(六)和会选出全国知名人士组织政务会议,监督执行和会决议,至国会完全行使职权之日止;

(七)和会已决未决之案,分别整理决定;

(八)以上七项如得北方同意,则由和会承认徐世昌为临时大总统,执行总统职权至国会选出正式大总统之日为止。

北方总代表朱启钤要求南方代表先撤回第五条,其余的从长计议,但南方代表认为没有商量的余地,因此和会再度破裂。南北代表都宣布总辞职,上海和会终告结束。

六月十一日,陷入困局中的徐世昌总统,向参众两院请求辞职,未被接受。

十二日钱能训内阁全体请辞,十三日徐世昌准钱能训辞职,指定龚心湛兼代内阁总理。

二十二日,龚心湛兼代内阁总理的国.务.院通电全国,总统已打消辞意。

南北和谈破裂后,美英等几国压迫北京政.府早日恢复和谈。

此时,北方总代表朱启钤对和谈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坚决求辞,若恢复和谈北方首先需重新选派总代表。

徐世昌想派钱能训为北方总代表,遭致安福系极力反对。

这时,两广军政.府首席总裁岑春煊派政学系议员李曰垓到北京秘密接洽和议。岑春煊仍主张恢复宪法会议,解散南北两国会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徐世昌没有能力接受。

八月十二日,北京政.府决定派安福系首领王揖唐为北方议和总代表,其余北方代表原封不动。

西南非常国会认为这是安福系公开戏弄和会,立予反对,通电说:“王揖唐为非法国会之议长,在法律上为应受制裁之人,与卖国者言救国,与毁法者言护法,如惩办祸首,取消非法国会,裁撤参战军,取消中日密约,皆王等自作之孽,如何与彼谈判?”

徐世昌当然也知道王揖唐当这个总代表不合适,但是他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安福系威胁他说,如不派王为总代表,就通电承认北京国会是非法国会,并且宣布取消由这个非法国会选出的非法总统,这样就抓住了徐的死穴。

看来,徐世昌不久前的请辞不过是故作姿态,他实在是舍不得这个大总统的宝座。

八月二十三日,常与北方唱反调的吴佩孚发出通电,反对王揖唐为总代表。

电云:“身列国会,安知国会之纠纷,身为党魁,安得不受党派之牵掣?在天下本未有斯人不出之希望,而足下竟有舍我其谁之仔肩,足下自命不凡,不计个人安福,欲谋天下安福,其如天下之不谅何!……筹安会之覆辙不远,曹章陆之公愤犹存,勿谓赵家楼之恶剧(指学生殴打曹章陆事,)不再见于安福俱乐部也!”

来自内里的声音自然不同凡响,吴佩孚的电报引起北洋系的震动,龚心湛答吴电说:“王公才识过人,为元首所识拔,于法律事实确能负责……业经派定,指日成行,势难挽回。若因对人问题使会议延滞,和平中梗,启衅二字别有所归。”

这个电报把王揖唐任总代表的事,完全推到了徐世昌身上。

八月三十一日吴佩孚致电答龚内阁:“自王充任议和总代表,而全国哗然,公独好人之所恶。……安福系危国祸民,腥闻于天。……公谓王公才识过人,他人未瞻丰采,或尚未知底蕴,师长等驻防藩吉,知之最审:戊申露头角于辽沈,辛该被驱逐于吉林,乙卯则贻祸项城,丙辰则夤缘东海,丁巳则以战误合肥,戊午则以党派挟元首。数年之间,而参议而旅长而巡按使而内务总长而安福党魁而国会议长,其运动钻营之才识过人矣。……天下耳目非一手所能掩,全国心理非一人所能惑,双方和议非一偏所能夺。……”

同日吴又电复龚心湛:“自安福系发起以来,胎胚于借款告成,而卵育于公长财政。今日拨党费数十万,明日拨旅费数万元,何莫非民脂民膏!……军饷之积欠累累,党费之接济源源。”

吴佩孚的主张得到很多方面的支持和响应,被搞得狼狈之极龚心湛代总理,只能提出辞职。

吴佩孚在又一次大出风头之时,也遭致北洋系内部一片谴责之声。他本人倒满不在乎,但跟着倒霉的是他的老上司曹锟。曹不得不一方面发电斥吴不得阻挠和议,表明自己的态度,一方面邀王揖唐到保定一叙,以示赔罪。

与此同时也不忘为自己的爱将开脱,致电国务院:“军人们和政.府唱反调都是穷逼出来的,快发欠饷吧,否则空言无补。”

王揖唐自持自己是段祺瑞的近人,又与徐世昌有师生关系,有当这个总代表的能力和实力。

另一方面,他以为南方最大的实力派是陆荣廷,是准备以副总统的高位来笼络陆,认定这样就可搞定南方。于是便置全国唾骂和西南军政.府的反对如耳边风,不顾一切,坚决南下包办和平。

他想聘前任总代表朱启钤为和议顾问,但被拒绝,朱可不想再趟这个混水,只想躲得远远的。

王揖唐向大总统徐世昌请示南下方针时,徐只说了一个“让”字。

于是,九月十日他在外交大楼宴请各界人士,即席发表演说时便言道:“以互让精神谋根本融解。”

又在通电全国时有言:“以诚之一字与各方周旋。”

他还有电(11日)给南方总代表唐绍仪,电云:“和会中辍,四月于兹,我酷爱和平之元首择之既慎且久,乃以揖唐承乏总代表一席,并畀以全权;我国务总理亲赍全权证书临揖唐之私第而手授之,凡此盖将所以保真正永久之和平也。揖唐以良心上之责备,敢正告于我全国父老昆季之前曰:揖唐何人?盖国民中爱国家,爱法律,爱真正永久和平之一人也。……夫揖唐之才之智之勇之辩,举无一堪以自信者,所恃以与全国人士相周旋者,惟一诚字耳,谨掬诚自誓,有渝此者,上帝临之!”

王揖唐也曾于九月八日,应邀到保定访问曹锟,九月十一日,前往奉天访问张作霖。和这两个人见过面后,他好像更有信心了。

王从奉天回到北京时,收到了南北军人联合反对他的电报,署名的有:吴佩孚、谭浩明、谭延闿、莫荣新等。

可是,他毫不在意。

他通知上海方面,于十九日到上海,但他却提前一日,十八日就到了。放出风在北站下车,却在龙华车站下车。他很想为促和大出风头,但又怕遇刺而神神鬼鬼。

他下榻哈同花园的爱俪园,但又行踪诡秘,居无定所。

他此行携带大批随员和五十万现金,这些随员到处替他拉拢了地头蛇,运动报馆,每天制造新闻,登载假消息。

譬如:“唐绍仪派人来商可否与之一见,被揖唐拒绝。”

唐绍仪看了报大为光火,于是也敬了一则新闻:“王揖唐派一个代表来请见,我已严词拒绝。”

除了发消息,王还凭空捏造了许多情况向北京政.府报告,如:“上海形势转佳,与各方接洽颇有进步。”

还伪造了许多上海团体印发的传单,吹嘘他在上海如何受欢迎。

此公脸皮很厚,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我行我素。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那么的怕死,他下榻的哈同花园曾发生炸.弹爆.炸,竟也骇不倒他。

本来就名声不好,这一系列的劣行,只能让他更加声名狼藉。

这时候的王揖唐,几乎成了过街老鼠,到处都是喊打之声。

不过也有例外,已经被南方边缘化了的,寄寓上海的孙.中.山先生,此时却公开发表谈话,主张可以和谈,不必反对某一个人。

他的理由是,南北正处在战争状态中,只有对敌人才有进行和谈的必要,如果对方是一个朋友,就用不着开谈判了。因此,对于敌人所派的代表,用不着研究他是什么样的人。

孙同时认为,谈判不必在中日军事协定等问题上斤斤计较,以致本末倒置,把国会列为次要问题。指出恢复国会是关键性的问题,如果恢复国会,则一切未经正式国会通过的卖国条约和亡国借款,都会宣布无效。

第76章 大后方起火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606章 努力支撑残局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312章 安福国会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125章 中国宪政之父第98章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第111章 进入新的时代第371章 紧锣密鼓第446章 十四等于零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390章 内幕第90章 汪袁配合第25章 找事做第62章 垂钓洹上第197章 广西护国独立第331章 历史是在前进的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20章 心机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491章 求博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534章 〈水浒传〉考证第484章 竞业旬报第588章 过河卒子第45章 积重难返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363章 四川自治和贵州民九事件第161章 哀的美敦书第365章 两湖的乱局第185章 蔡锷和小凤仙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103章 速定大计折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447章 蔡元培与五四运动第315章 徐世昌当选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269章 复辟大戏开锣了第588章 过河卒子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89章 出师未捷第525章 历史需要的是真相第466章 保护进步人士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366章 湘军“援鄂”第354章 李纯突然暴死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第210章 断绝关系第411章 点翰林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难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111章 进入新的时代第65章 保路运动第305章 湘东反击战第39章 全力追剿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92章 三晋大地的风云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585章 颜李学派的程廷祚第284章 四川靖国战争第406章 读书启蒙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205章 冯国璋的如意盘算第416章 书院式的教学法第43章 第一支警察部队第498章 “世界公民”第164章 芥蒂第474章 老家绩溪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105章 大难不死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490章 康奈尔大学第50章 过街老鼠第258章 浙江局势第574章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第157章 禁赌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517章 倡导"易卜生主义"第84章 海军起义第382章 恢复法统第550章 漫游的感想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249章 就职第212章 袁世凯发表《宣布帝制案始末》第291章 各方的较量第143章 熊希龄中招第511章 完婚第405章 八股文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
第76章 大后方起火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606章 努力支撑残局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312章 安福国会第129章 谁是幕后指使第125章 中国宪政之父第98章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第111章 进入新的时代第371章 紧锣密鼓第446章 十四等于零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390章 内幕第90章 汪袁配合第25章 找事做第62章 垂钓洹上第197章 广西护国独立第331章 历史是在前进的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20章 心机第343章 沈阳和保定会议第491章 求博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534章 〈水浒传〉考证第484章 竞业旬报第588章 过河卒子第45章 积重难返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363章 四川自治和贵州民九事件第161章 哀的美敦书第365章 两湖的乱局第185章 蔡锷和小凤仙第497章 书生本色第103章 速定大计折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447章 蔡元培与五四运动第315章 徐世昌当选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269章 复辟大戏开锣了第588章 过河卒子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89章 出师未捷第525章 历史需要的是真相第466章 保护进步人士第263章 事态扩大第366章 湘军“援鄂”第354章 李纯突然暴死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第210章 断绝关系第411章 点翰林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难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111章 进入新的时代第65章 保路运动第305章 湘东反击战第39章 全力追剿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250章 《约法》之争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92章 三晋大地的风云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585章 颜李学派的程廷祚第284章 四川靖国战争第406章 读书启蒙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205章 冯国璋的如意盘算第416章 书院式的教学法第43章 第一支警察部队第498章 “世界公民”第164章 芥蒂第474章 老家绩溪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105章 大难不死第193章 鏖战綦江第490章 康奈尔大学第50章 过街老鼠第258章 浙江局势第574章 民主与独裁的论战第157章 禁赌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517章 倡导"易卜生主义"第84章 海军起义第382章 恢复法统第550章 漫游的感想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249章 就职第212章 袁世凯发表《宣布帝制案始末》第291章 各方的较量第143章 熊希龄中招第511章 完婚第405章 八股文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