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下

“呵呵,我说的话不假吧。其实,我也没想到只有不到一方。。,也能支持这么大量的货物运送。”沈念宗乐得大笑不止,志得意满地向张国明夸口:“去年在汀州时,我就发现这位义女确有过人之能。当时我去帮她,却还让她要为我出的坏主意用心用力补救,反而碍事。所以,这次我干脆就不再去给她帮倒忙了。人多她有人多的用法;这次人少了,她也有人少的用法不是。我们就一时想不到,人少时要趁早把所有货物先一步运到一个既安全,又接近使用的地点存放好,到需要用时再以部分人力将货物运到需要的处所去。你这些天没去给我那女儿添加什么乱子吧?”

张国明笑道:“看沈大人说的,我张国明是那样不晓事的人吗。这些天看她从容不迫地将诸般事务处置得井井有条,我佩服还来不及呢,如何还会去乱出主意给她添乱子。哎,看她办出那么多事还能如此清闲,每天仅两个多时辰就把所有事都做完。我们是不是也该放下脸面,向她细细地讨教一番。”

沈念宗拔脚就走,头也不回地叫道:“我还有事要忙,想向我家三菊讨教,张大人自己去就是,别要扯上我。”

九月初五天还没亮,张国明、沈念宗就接到林强云快马传信,要求他们紧急募集民壮,连同胶西城内五哨守城的护卫队一起立即赶到高密,协助看押俘虏。安置蒙古鞑子丢弃在根据地地数万牧奴驱口。两人一时大眼瞪小眼的没做理会处,呆了半晌后,不约而同的拍腿叫道:“三菊,去找她出个主意。”

今天天一亮,三菊就来到公事房内,她的手上也有几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这是大哥第一次写给自己的信呐。三菊再次仔细看着纸上写得十分难看地字迹,看那时粗时细的笔画,明显是握毛笔时手上十分用力而发抖所致。嘴角露出幸福的笑容,她能想象得出,大哥在写这数百字的时候,头上一定憋出了许多汗珠。

“三菊吾妹妆次:见字如晤。大哥这几天想到几件事。要小妹才能说得动南松,让他按大哥的想法办好。根据地内的孩子,可以孩儿兵地名义组织起来,闲时让孩子们在识字、学算数之余,由南松派出老孩儿兵对他们进行跑跳,躲藏、射弩、放哨、报信等刮练;有战事时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时使用这些孩儿兵以为助力。其二。接收到蒙古鞑子丢弃的奴隶驱口后,也按此法将奴隶中的孩子连同他们的家人一起。集中安置到合适的地方,也由南松的孩儿兵按根据地地律法对其进行组织管理。另外。大哥已经下令由郝大嫂(郝如男)组建一支护卫队女兵,具体用于哪一方面大哥还没想好,望吾妹能帮大哥多出些主意。未尽之言,容后面谈。大哥林强云字。月日”

“爹爹说大哥所写的字是和‘天书’上地一样,难认得紧,可我怎么觉得不是怎么难认,反而觉得这样的好多字写起来还更容易些呢。”喃喃地向不在眼前的大哥倾诉:“唉,大哥呀,光这些事叫送信的人传话,小妹也会为你办得妥妥贴贴。有那么多精神,你就不会多写几句别的、不好宣之于口的什么话吗!?”

“小姐,孩儿兵统领沈南松和山都到了,在外面候见。”一个女孩走到门边向三菊禀报。

三菊喜道:“哦,这么快,快请南松弟和山都进来。”

话声未落,旋风般冲进门的山都,学着林强云的样子,背手围着桌子在三菊周围走了一圈,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点头粗声说:“唔,不错,还不错,没什么变化,你这小子还是老样子,精神得很啊!”

很少笑容的南松“噗”一声笑骂:“死山都,我姐什么时候变成小子了,这是大哥说你的呢,用到我姐身上成什么样子。”

“嗬,山都和南松也在这里呀,什么时候回城里来地。”张国明的声音远远传来,和他一起入门的还有愁眉不展沈念宗。

南松、三菊向两位父辈行礼,异口同声叫了声:“张大人、爹爹。”

沈念宗对他们说道:“孩子,你们大哥有信来,要我们立即募集民壮,并将镇守胶西的全部守军派到高密去,协助看押俘虏,安置数万牧奴驱口。可现在正是种秋麦的时节,哪能召募到多少民壮啊,真是愁死人了……”

三菊向张国明笑笑,转对沈念宗道:“爹,这事不用发愁,交给我和南松来办吧,除了各州县已经召募到的七千人外,保证不再多用我们根据地的一个民壮。”

张国明大感兴趣,急声问道:“好侄女,能把你的法子说给张老伯说说么,你打算如何办理此事啊?”

“此事不难。”三菊对南松看了一眼,缓缓说道:“有五哨护卫队,再加上南松的十一哨孩儿兵,我们就能看守住那些捉到的俘虏。另外的几千民壮我带两千人去就够,其他的五千还是让他们继续做运送粮草货物以支援战场。”

“山都和我一起到高密去,以防发生意外。”三菊眼光往山都看了下,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很受重用的人,大感自豪地挺胸突肚站起身走了好几步。三菊顿了一下接着说:“即是牧奴驱口,那么,这些人就有一定的行动、劳作能力,也能养活他们自己。否则,蒙古鞑子也不会大老远的由几百里之外将他们带到这里来。我听大哥说过,鞑子所需吃、用,和攻城的物事,除了掳掠所经之地的细民百姓外。平常都是由他们地驱口奴隶供给的。所以,我们花用大部分只是自己人的吃食及其他杂物而已,那里的奴隶只须为他们添加少量粮米就行了,不必花掉我们很多钱粮。”

沈念宗:“三菊呀,你若是去高密了,那其他的事怎么办。不就没人主持了吗?”

三菊:“爹不必担心,女儿按护卫队的军制,把七千民壮分成了七军,每军又分成十哨,他们各有军长和哨长管带。我已经把这些时日要做地事全都写于纸上,让他们按各自分到的事去做好。不用我们再去管理了。我也给他们说清楚了的,若是没把交给他们的事情办好,是哪一军出的事就扣那一军的部分工钱,再由他们自行去扣没办好事地各哨,他们也会由哨长去扣当事人的工钱。”

“咦,这么好的办法有大用啊,三菊侄女。以后我们安抚使和各州县衙门是否也按此行事呢?”张国明喜色上脸,勿急地问道。

三菊:“这事我还没想好。按理说是可以这么办的。不过,其中有些关窍还得细细思量。想出最好的解决之道后,方能在一两个衙门中试着看看,只有试过之后大家都觉得好了,方能在各衙门中推行。”

“爹,张大人稍坐。”三菊向沈念宗张国明行礼道:“我办完事又要立即启程到高密去,不能再陪两位大人说话了……”

沈念宗摆手:“好孩子,你自去忙你的,要走也自顾坐上车去就是,我们在这坐一会也要去忙我们的公事了。”

沈南松与十多名亲卫及孩儿兵哨长以上地队官,都鲜衣亮甲打扮得整整齐齐。万分神气地骑在配给他们由南方运来的小个子马上。一千多全副武装地孩儿兵,在北门外的营地排着整齐地队伍,迈着雄健的步伐进入胶西城开始,就让城内的市民们大吃一惊。

孩儿兵的白战袍、赭胸甲、四尺小长枪,不到两尺长,像是匕首更像过单刀的小腰刀,以及背上的怪样扁平囊袋和腰间的小箭匣,更是令城里的男女孩子们激动得几乎疯狂。数百个孩子默默地跟在大队的侧边、后面,对骑着小个子马的官长,特别是有十余名亲卫护着地沈南松,眼里射出的全是热切、恳求的目光。

孩儿兵来到子城外的广场上时,南松想起三菊姐刚才和自己说的话,立时举手示意,让大队停止前进。环扫了一眼身后的孩儿兵大队,调转马头大声下令:“以哨为单位,各自列成方阵待命。”

广场上已经集合在另一边的五哨护卫队员们,开始还对安抚使衙门动用这些才十三四岁的孩儿兵不以为然。此刻看到他们进入广场时队伍动作如一,列成的方阵队形整齐,比他们这些成年护卫队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由得也对孩儿兵刮目相看了。

卯时末,为数九百余辆的骡车满载护卫队、孩儿兵及两千临时武装起来的民壮,还有一批粮食、用具,浩浩荡荡开出胶西县西大门。这个庞大的车队沿新修完成才两个多月的大马路,向高密县进发。

今天是九月初八,明天即是中国人的另一节日“重阳”。九为数之极,属阳,月日都为阳数,故而谓之曰“重阳”。

午饭后林强云一直睡不着,躺在床上闭上眼好一会还是没有一点睡意,翻身起来靠在床头,拿起枕边的几张纸凑到眼前再次细看。今天接到的几条消息一下子打破了他谋算了好长时间的计划,令他对此后的行动举棋难下,拿不定主意。

“李蜂头于本月(八月)十七日至二十四日大阅水军,参与的计有‘海鹘’二百二十艘,两楼六千斛‘牙舰’三十艘,大小河舰、车船二百一十艘,水军约为六万。据悉,李蜂头决定起兵南下为十月十一的黄道吉日。”

看着这条消息,林强云知道李蜂头起兵在即,正是自己为妈妈……哦,是叔妈,和凤儿报仇雪恨的大好时机,凭自己拥有装上子母炮的三十五艘海鹘,两艘五千斛、一艘二万斛除子母炮外还装有大雷神的战舰,要消灭李蜂头地水军根本不在话下。

就是陆军的力量还差了些。现时能调出去打仗的,最多也就两个军不到三千人罢,如果能利用赵宋朝庭的大军,配合他们对李蜂头进行打击,相信有子母炮和小炮的武器,杀掉李蜂头不会太难。

“福建路招捕使陈?(不认识)。于七月亲自提兵至沙县、顺昌、清流、宁化追捕陈?所部王祖率领的三千五百谁西精兵对盗区地乡民十分凶残,宁化、清流xx被不由分说而无辜杀掉的地方百姓极多。莲城六大姓派罗运天到泉州向双木商行陈情,请求东主利用官私两方面的关系为家乡父老缓颊,帮助家乡粹叔渡过此劫。”

林强云叹道:“唉,又是一个麻烦事,老家的人已经向我求救了。难道我为了自己的根据地,为了自己报仇,就真的狠得下心来,对家乡地父老乡亲不闻不问,任由他们被王祖忠的淮西兵杀戮吗?”

扪心自问,林强云办不到,无论如何也得想想办法。为家乡的榨叔们尽自己最大的心力,务必要保全老家的乡亲们在遭受了匪患之后。不再受兵祸涂毒。

“探得可靠消息,蒙古大可汗窝阔台于七月率军南下伐金。其弟拖雷、侄蒙哥率军随同南下,攻破天成等堡,并渡(黄)河进攻凤翔,未下。原在大都的国王塔思于八月受命移军河东南路(今山西省),蒙古的中都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十分空虚,除所谓地少量汉军外,几无蒙古兵驻守。”

“天啊,华北平原呐!”林强云十分清楚中都就是北京,他激动得浑身颤抖,右手连拍床板。小声呻吟道:“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呀。可……唉!可惜呐,我现在是有心无力,没兵没将,这一大块肥得一摸就出油地肉,看得见吃不到嘴里,真是会被它馋死哪。”

“金国调军使高禄谦、苗用秀用船押运五万斤铁、一万斤各色铜及铜器、二十万斤白泥面、八百美女,还有不知数量的金银铜钱等,于今日辰时到达胶西,要购三千发,‘轰天雷’请局主定夺。”

“年初地六十多个,五月又来买去了三百,如今还带了大批铜铁、金银铜钱,甚至还有上千美女。”林强云心情又好了起来,心想:“这生意可真是做得过,赚这样的钱才叫过瘾啊。既可保得金国多拖些时间不致很快灭亡,又能利用这种武器多杀掉十分难缠的蒙古鞑子,何乐而不为呢。看来,我得立刻赶回胶西去,看看能不能把这种军火生意再做大些。”

还有一个由临安传来的消息,林强云不知对自己是好是坏,一时也是拿不定主意。最后一张纸上冉琥写的是:“据闻,今上自六月始专宠美人谢氏,有传言将会册封其为贵妃。本月(八月)抄,有宫中黄门官到城北右厢的林家传太后旨意:‘着奉直大夫、提举景福宫公事林强云,从速入宫公干。,请林公子尽快赶回临安,免生意外。”

林强云越想越是心急,暗道:“什么事都挤到一起,叫我怎样办好?唉,不管了,先顾眼前,再办其他。”

扬声向外叫道:“盘国柱,传令,亲卫立即准备,我们下午回去胶西。”

事情虽然很多,林强云还没想清楚之前,也不愿赶得太急,昌乐到高密的三百九十余里路,骑马分为三程,行走起来轻松从容。一路上查看各地的村、寨、堡,逐渐有少量流离的乡民入住。过了涨州后,还有个别接近潍水的地方已经有了些许人气,个别村里地人甚至还用从官府处赊借来的工具、种子等,开始垦荒种麦。过了祚山桥,游水东岸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因打仗而暂避到高密等城镇内的乡民,纷纷返乡开始他们冬麦的种植大计。这次打仗,并没有给这一带的乡民造成多大的损失。早在一个多月前,所有村寨都接到官府通知,要大家挖出地窖,用以藏好粮食和家里要紧的物事。乡民们现时回到家里,只须将掩埋的各种物品再挖出来,放到太阳下晒一二天就没事了。

几乎所有潍水东岸的村子都接收了二三十、六七十以至百余人不等的外来户,并有骡马、牛、羊等大牲畜以低于市价分赊到愿意要的各家各户。官府的要求是,这些牲畜必须做好栏圈,关在家里喂养,不得赶到户外散放。这也没有什么,不就是花些力气盖个牛圈、羊圈么,这还难得倒作田的庄稼人。不过,也还有人不是太满意,这些赊来没经过调教的牛,只会拉车不能耕田,倒是需要花费一番精神力气才能用得上。

一路看下来,林强云还算是满意的,对身侧的盘国柱说:“年初那次金国的人买去六十多个“轰天雷”五月买了一次,如今的生意越发做得大了,竟然要向我们买三千个呢,这下有点赚头了。”

盘国柱大惊小怪地说:“呵,少主知道吗,听他们说年初的六十二个‘轰天雷’金国在卫州杀掉了两三万蒙古鞑子呢,我就想不出,那些‘轰天雷’真有那么厉害,比我们海舶上的大雷神威力还更大那么多么?”

林强云笑道:“傻瓜头,现时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厉害的兵器呀,要说每个‘轰天雷’能打死打伤一二十、三四十人我还有点相信,六十二个能杀伤的鞑子兵么,我想最多也就一二千到头了,不可能达到两三万之多的。好了,我们赶两步,天黑之前进胶西吃晚饭。”

第十六章二十章 二二十三章第五章第3章 三第10章 一二十章第十一章二十章第五章第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1章 一第八章十三章 一十四章第6章 下第2章 上第二十三章第一章第25章 下十八章 一十五章第2章 二十三章 三第20章 上第8章 下第9章 上第一章十三章第七章十八章 三第八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三章十五章十八章第十七章第2章 三十九章十五章 二十一章第十三章第3章 三第5章 三十一章二十七章 一第8章 上二十六章 三第八章第四章第2章 上第二十二章第21章 一二十二章 二十六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九章十一章十八章 二第6章 二二十三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五章二十三章二十章 一第9章 二第四章十二章 三二十四章 三第三章十七章二十一章 四二十章 二二十五章第2章 二第10章 三第3章 二第四章二十七章 三第二十四章十四章 三第22章 一第二十一章第八章二十四章 一第7章 三第一章二十章 一二十五章第四章第五章十一章第7章 一第六章第十六章十四章十一章十一章第十一章
第十六章二十章 二二十三章第五章第3章 三第10章 一二十章第十一章二十章第五章第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1章 一第八章十三章 一十四章第6章 下第2章 上第二十三章第一章第25章 下十八章 一十五章第2章 二十三章 三第20章 上第8章 下第9章 上第一章十三章第七章十八章 三第八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三章十五章十八章第十七章第2章 三十九章十五章 二十一章第十三章第3章 三第5章 三十一章二十七章 一第8章 上二十六章 三第八章第四章第2章 上第二十二章第21章 一二十二章 二十六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九章十一章十八章 二第6章 二二十三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五章二十三章二十章 一第9章 二第四章十二章 三二十四章 三第三章十七章二十一章 四二十章 二二十五章第2章 二第10章 三第3章 二第四章二十七章 三第二十四章十四章 三第22章 一第二十一章第八章二十四章 一第7章 三第一章二十章 一二十五章第四章第五章十一章第7章 一第六章第十六章十四章十一章十一章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