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体验更多快乐读书功能

张庄堡在河岸上跨路而建,对岸来的人过了桥走十多丈就到堡墙的西门,想要不惊动哨兵绕过张庄堡是不可能的。堡内有五哨六百多屯田的守备军,拖家带口的占了近七成约四百户。另外,十一月末又增加了两哨护卫队,现时堡内连军带民一起,总人口约有两千一百余人。大战后的一个多月,由于这次捉获的俘虏实是多得紧,人手充足下,这里在筑起堡寨的同时,也于堡外开垦出两千多亩田地,并且将冬麦种了下去。若是没什么事故发生的话,光是这二千多亩田里种出的粮食,也可以解决这个堡内之人的半年而有余了,正好赶得上另一季田里的收成,自给是没有问题的。堡内的所有人都相信,在明年春暖解冻后,仅利用分派到百多头调教好的牛,就可以再垦出数千亩地。到了那时,吃穿用度丰足有余,全堡的人可以过上富裕的好日子了。

即使是在十一月开始就下过好几场雪,天气还是干冷干冷的,令王宝他们这些南方人很不好受。不知是否吃穿都得到保障,据本地人说,今年的冬天可比往年暖多了,别的人们不清楚,仅从入冬以来没冻死人就能说明冬天转暖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大家还指着洱水的河面说,往年冬天河面上结的冰有六七寸厚,早就可以凿开冰面钓鱼。但今年到快过年的现在,冰面也仅不到两寸,走上去吱吱嘎嘎的令人牙根发麻嘴发酸,使得大家不得不放弃对美味的追求。

这话王宝倒是表示同意,这里以前的冬天是不是更冷他没经历过不知道,但现在有了根据地的官府管理,所有人都能吃得饱穿得暖。谁还会冒不必要的危险,到一个不好就会掉入冻死人地水里丧命的河面上凿冰钓鱼呢。

大地上东一片西一片垦出的地里白茫茫,还没开垦之处白色地雪、黄色的枯草、青色的灌木和阔叶树连成片。没能在入冬前积够食物的兔、鼠等小动物出没期间。为它们的生存溜出温暖的洞穴觅食。这些小动物的不安份,又引得狐鼬等猎食动物也出动伺机用捕获它们裹腹。

这二十多年京东两路先有杨安儿等红袄军起事造反,还称王设官。金国地朝庭派兵征剿,贼起兵来,兵去贼又起。此后更被蒙古鞑子两三次扫掠而过,再加上李蜂头所部只会到处就食不事生产,整个京东东路可说得上是人烟稀少。人烟一少。倒是给各种大型的野生动物造成了很不错地生存环境在这二十多年间繁衍出为数众多的种群。野牛、野马、野驴随处可见。山羊、麂子、各种鹿,甚至有几群四不象(麋鹿)出没其间。除了这些于人无害的动物外,还可以看到有狼走动。据说大型的食肉动物,如虎、豹等物事也不在少数。只是一般较为少见罢了。

有这么些动物在野外相伴,坐在铁甲车内地王宝他们,一路行来倒也颇不寂寞。

十一月堡寨的围墙初成时,这里共安排有十架子母炮用于守住通路,堡墙四角各放一架。北、东、南门上安放一架,另外三架放在正对过河大桥的堡墙上。上月底,两哨护卫队到张庄堡带来十架子母炮,守备军的部将张应添在北、东、南三门各加了一架外,把其余七架子母炮一古脑全安置在大桥这一面。两哨护卫队配备的入架小炮,则留做机动地火力。有了这二十架子母炮和八架小炮在,要想从桥上通过、攻下张庄堡可没那么容易。

铁甲车巡逻到张庄堡的时间是在巳时正、末之间,远距堡寨数十丈。在车顶上对四下观察的了望兵叫道:“将军,堡内有人出来,像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王宝和罗家旺跳下车,就看到三十余丈外的堡北门大开,跑出来的四个人已经近至十丈,当先的三个正是守备军的部将和护卫队地两位哨长,另有一个则是穿着老羊皮袄的高大汉子,他们一边跑还一边向这里直挥手。

“怎么回事?”王宝向上气不接下气跑到身前的守备部将张应添问:“有什么紧急情况要这样跑,这位是?”

“将……军,这位……位是临朐城内派来与我……们商谈的人,刚……刚到堡内不久。他说,临朐城内除了留下五百多老弱残兵外,其他一千余稍好些的贼兵昨天全都被勾抽到益都以西去就食了。现时城内连快饿死的细民百姓在内,总共只有不到三千丁口。我刚要让人写信用信鸽向将军禀报,没想到将军和铁甲车一起到了。”张应添边喘边讲,把身后那穿老羊皮袄的人拉到面前,吩咐道:“你将情况向王将军禀报,让他相度看看,是否同意你们的要求,派兵进驻临朐或是把你们城里的人全都带过河分发到其他地方去。”

羊皮袄汉子是个二十来岁的人,头上的皮帽把双耳包得紧紧的,露出一张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而青白色的脸,两眼射出对生命渴望热烈的目光,显得非常激动的跪到地上,哽咽着大声道:“王将军,小的高四郎,受我们齐怀德将军所派,到此来与大人商量投效你们的事。我们将军求大人调兵带些粮食到临朐城去,救救那里还没饿死的数千大小。请将军救救我们吧,前些天已经有人相食的惨事发生了。”

“只有两千多人……唔,所需粮食也不多,有个万把石也就能维持到明年夏粮收成了。照目前昌乐粮仓存粮的情况看,粮食是不成问题的。借此将临朐取到手里,这倒是个大好机会。”王宝听完那人提出的请求后,心里急速盘算:“临朐城与昌乐一样不怎么大,有一军一千多人加上我们的火器,再加固一下城墙的话,应该是能守得住的。多了一座城在手里,这一面十多里的河道上就可可以保证不会让蒙古鞑子过得去了。就算是守不住,也没什么关系,最多把城里地人全都撤到张庄堡来就是。从昌乐调一军护卫队把这个桥头堡先占了,让鞑子多些麻烦也好。”

王宝向罗家旺、张应添他们问道:“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张应添:“将军。连同这段时间运到这里备战用的算上,我们堡内现存有将近一万石粮,不须再从别处运都足够了,只是我们这里人手不足,全都过河去临朐的话,张庄堡就成了个空寨了。”

罗家旺道:“二三千人呀,请将军救救他们吧。粮食省着些有个三四千石也能让他们活到明年。实在不行地话也可以将这几千人搬过河来。”

这样自动送上门来,有人有地可以撸到手中的好事。如果不接受的话,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王宝对高四郎说:“好,你回去告诉齐将军。先将城内的情势稳住,不得再有人相食的情况出现。另外,派些人过来这里运粮,并将所有当兵的人集合起来,准备接受收编。我们马上就过去安排城防的事宜。”

“罗将军,你地铁甲车先过桥,进入临朐后守住进城的东门。你们两哨人马上整装,随铁甲车一起过去接收临朐县城,先把住其他三个城门,任何人不得放出城去。”王宝在高四郎走后立即下令:“张将军,你去堡内调四哨人,将前几天运到地十架子母炮车搬到临朐城。并接手城防。另外,派人先准备二十石米面、一百石稻麦,其他的以后再听令调拨。”

写了命令用信鸽送去昌乐,王宝就过河去临朐县。

临朐县在北宋初有户数将近二千,到金兵南侵前达到最高峰三千七百多户,那时城内在籍的居民为一千七百多户,人口七千五百多人。要是连同客户与逃、绝户一并算上,城内的总户数可能达到三千以上,人口绝对超过两万大关。

临朐县城建于洱水上游西岸,城周八里一百五十二步,四方形地城廓开有四个城门、泥夯的城墙高为两丈,墙顶宽一丈五尺左右。这十多年来,蒙古鞑子数度攻掠山东两路,这个县城也数次被蒙古鞑子不攻而克。早先蒙古兵都是烧杀抢掠过了就走,除了杀的人多,城内的房屋被烧后又建成茅棚草舍外,城墙倒是损坏得不那么严重,仅是墙上的垛口因为没人去保护维修而基本上没有了。县城地东门距河岸一里,东西向的驿道贯城而过,南北两门则是通往各村镇的稍大道路,这个位置在河水未结冰的情况下来说,实是很有战略意义的一个城池。

问过留守的贼将,他才知道自去年九月的一场大战后,李璮手下的四五万人除少量被杀外,大部分做了根据地地俘虏,根本就没多少兵了。此时,除益都这个仅次于济南的大城还有五千人在驻守外,别的县城与临朐差不多,仅有数百人驻守。

察看过周围的地形,还不算损坏得太糟糕的城墙和五百二十多骨瘦如柴的贼兵,王宝觉得这样的城市,比河对岸的张庄堡更有据守的价值,便下令张应添留下四架子母炮、一哨人守堡,其他的守备军及其眷属全都调转到临朐县城来,将这里的五百多人留强汰弱编进军中,加强这里的防卫。

在派出哨探后,王宝吩咐对城内的原住民进行全面救济,要求他们以劳换粮,所有能劳作的人都安排去掩埋尸体、修补城墙、清理城内的杂乱垃圾。然后按根据地的规矩用粮食来收购所有的土地、兴建房屋、开荒垦地。

洱水边上戌守的河边一堡、二堡守备军,也在同一天接到柜米寨、寿光县两处贼兵将领投效的要求,同样的,两个堡寨的守备军、护卫队全都不约而同地派出人马,带了粮食进驻到这一寨一城两处地方接手。

得到报告后,安抚使衙门立即勾抽即墨、文登、牟平三县的三千余守备军赶赴洱水,听任王宝调用。到了绍定四年正月初,得到三千人和数十架子母炮的王宝,已经把两县一镇这一块地盘牢牢地控制在手里了。

全文字版小说阅读,更新,更快,尽在б文学网,电脑站:ωωωㄧ:àpㄧ⑥支持文学,支持①⑥!

应天成和他带出来的一百二十二名池州应家子弟,是在十月初十日到达胶西城内的。在他们刚进入胶州湾还还没下船之时,便先有陪同他们来此一位叫晏昌朝的双木镖局镖师。拿了一叠印好地字纸向各人分发。

晏昌朝边发字纸边向他们交代说:“各位应大侠,进入我们根据地之前,一定要先把这纸上交代的事全都记熟了。免得到了根据地以后误犯此地的律法而引起不必要地麻烦,弄不好还会被巡查的捕头捉去,让官府给判服几天的劳役。”

应天成拿到字纸后没马上看,拉住晏昌朝问道:“晏老兄,你将这些纸交给我的兄弟去分吧,先给我们说说,山东的根据地里有很多禁忌么。官府判服的劳役又是怎么个说法?”

晏昌朝将手里的字纸交给别人后,坐到应天成身边笑着说:“你们第一次到根据地来。也难怪会不知道,小地这就给众位大侠讲讲。我们局主在得了三州地面作为根据地后,首先就向我们护卫队的人立下了几条规矩。一是不准随地吐口水、大小解、乱丢废弃地杂物:二是凡我护卫队和双木商行所属的人,到了根据地以后只要见到有歹人作奸犯科。当时有捕头捕快在,并能及时制服坏人时可以不必多管,假如当时没有捕快在场,或是人手不够制止不了坏事,就必须上前制止。有干犯律法的须得扭送捕房法办,若是有见到有人作坏事而求自保不上前的,以同犯论处;三则要所有人都必须对人和气、买卖公平,不得仗势欺人……”

应天成奇道:“晏老兄请稍等,你说地三项规矩,第三条说要‘对人和气、买卖公平,不得仗势欺人’我们能明白,但第一、二项就想不通了。不准大小解倒说得过去,可人家吐口水,见人做坏事不上前制止有什么干碍了,这样也用得着处罚么?须知人总会有身体不适之时,身体一旦不适嘴里就必定有痰,不把嘴里的痰吐掉,难道还叫人吞回肚内去不成?再者说,人天生就有避凶趋吉的本能,遇上有危险的事时自然会远远的躲开以策自身地平安,为何这也要与作坏事的人同样论处?”

晏昌朝笑道:“咳,不瞒应大侠说,开始时我们也不懂局主为何要立下这样的规矩,大家仅是按局主的吩咐去做。后来才由护卫队的官长和商行的管事向我们解说,才明白此中的原委:局主的意思是,我们根据地现时地人少好治理,便要开始就定出规矩来,决不可将来繁荣发达后变成临安那样,全城内外满地垃圾,一到早晨大街小巷到处有人推车收取各家一天下来的屎尿,满城四下都是臭哄哄的熏得人头昏眼花,这是第一项规矩的作用。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得病的人会很少,有了瘟疫时也不会很快传给其他人。”

“不准随地吐口水、大小解、乱丢废弃的杂物也不是随便说说就行的,我们到此山东时在诸事都要处理的当中,还募请了本地的人在城内及四乡建起了很多茅厕、便所。后来……啊,是在今年的七月间,‘化学道院’的道长们还募人在便所茅厕处修了小地道,通向挖出大坑用砖砌成的什么‘早气池’内,说是用密封的管子引出内里的‘早乞’,可以用于煮饭呢。另外,选了地方用石头砌了半人高的垃圾围子,以便让大家能按规矩办事又不觉会有什么不便。”

“找出气来可以煮饭,那等臭哄哄的气为何要去找它,臭气一见天就全都走掉了,还能怎么找?”一个才二十余岁的应家年轻人惊奇的问道:“后来找到气了么,那种臭气真能生火煮饭吗?”

“唉,你没听明白呐,不是去将气找出来,听说是一种叫‘早气’的物事,会不会臭我也弄不明白。”晏昌朝笑着向年轻人解释道:“那‘早气’倒真个是有的,他们见过的人讲,道长们弄了个什么灶头,里面装上铜、铁制成的机关,将火折子凑上去便确实是能将火头点着。有没有用这‘早气’煮饭我可不知道。不过,他们说那些道长们在灶上放了一口大锅。用那锅来煮猪食却是真的。大家都想不明白,从外面看去那灶内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可燃着地火却是一直在烧。直到将猪食煮好后,道长摆弄了一下机关便又可以将火熄灭。直是太神奇了。”

年轻人道:“嗬,这里的道长真了不起,连这等事也能做得出来!”

晏昌朝笑道:“嘿,道长才没那么大的本事呢,这都是我们局主教给道长们做地,要知道我们局主可是天师道的‘上人’啊!”

应天成在晏昌朝话声稍停时接口问道:“好了。好了,这些话到此为止罢。晏老兄再给我们说说。第二项规矩又有什么说法呢?”

晏昌朝一拍大腿,叫道:“真是的,我一讲起话来就没头没尾了。这第二项规矩么,主要是我们护卫队分到各地做捕头捕快的人不多。做捕头捕快的人少了,那就难免会有些不法之徒出来作奸犯科,因此上需要所有人都一起来动手,根据地的治安才会好,歹徒坏人才不敢在我们这里做坏事。”

应天成他们到了胶西城以后。市面虽然没临安那样的大都市般繁荣,但人来人往地也不算萧条,相比一般的州府治所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城里,确实是看到这个不大地县城与其他地方大不一样,不但街道干干净净,所见的人也绝无随地大小便、吐痰、丢垃圾的现象。许多看得出是外来到此般贩的行商,也都带有绢帕或是草纸,小心地把吐出地痰、需要丢弃的垃圾包好。带到巷口、街角丢到那儿的小围圈内。

从码头到城内的十多里路他们是坐车行的大客车,每车可容十四五个人乘坐,每人地车费是三文钱,算来比大宋境内的任何一处地方都便宜很多。虽然大宋并没有这样专用于民间载客的骡车,但只要拿坐轿、骑马、坐轿车的使费一比,就能知道所共有银钱孰高孰低了。

这十几里一路走下来,应天成还发现这里没见到沿街路乞讨的乞丐,连衣衫单薄破旧的人也是极少。那些穿较旧衣衫的人,可以看得出是做力气活的,而且他们地衣服虽旧却不破,都有缝补过的痕迹。

综合路上所见的人物,应天成基本可以断定,在胶西这里是没有什么太穷之人的,既便有些相对比较穷的人户,也绝对比自己在大宋看到最富裕的两浙路和临安的情况都要好得多。最起码的一点,就是绝不会有人饿死的情况发生。其他的地方如何,因为没有看到过,所以他也不敢说。仅此一点,他就不得不赞叹,这位自己父亲赞不绝口的林飞川,能有今日的成就并非偶然,实是有其过人之处。这也令得应天成暗自打定了主意,此后就在这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帮助这位还没见过面的林飞川做出一番事业来。

一百多应家子弟到了胶西县城后,由于有不少人没坐过海船,路上吐得天昏地黑的一时还没恢复,故而在城内歇息了六天时间。

十月十六日,应天成去寻着了张国明、沈念宗两位根据地的主官,经过商量后便把一百二十二名应家子弟分开成三拨安排下去。第一拨是对行政吏治较有兴趣、也学过这方面学问的,共有四十二人,按安抚使衙门的决定派去根据地进行急需进行,却因人手不足而还没做的人口户籍普查登记。这拨人从根据地所属的六州二十一个县中,最东边的宁海州文登县开始,进行为期三月的清查事务。第二拨则是武功较好的四十人,组成四什,分派给张国明、沈念宗、谢三菊各一什人作为亲卫,另外一什武功特别高的则作为安抚使衙门的专用卫士。余下的四十人是没什么读过书,武功也并不高的年轻后生,分派到护卫队大营去随大流训练。

全文字版小说阅读,更新,更快,尽在б文学网,电脑站:ωωωㄧ:àpㄧ⑥支持文学,支持①⑥!

温州人卫襄,字助之,今年二十九岁,个子不高,长得清清秀秀,宽大没系腰带的博袍穿在身上显得很是瘦小。但却有一派文雅士的风范。与个子比他高了半个头,年长了一岁,同样打扮的同乡周夤。都是永嘉学派叶适的亲传弟子。

卫襄在数月前接到江淮大侠丁家良的书信,约请他邀请些有志于政治,但又不齿史弥远地浙东事功学派的人,到朝庭视为羁縻地的原京东东路去。丁家良地信中说,他们此去京东东路,一则可大展他们的平生所学,用事实来给理学派中道学之人说理。若是事功派得以建功立业,这就说明只尚空谈的道学无用;二则能帮助当地的官府治理地方。为那里的百姓做些好事。

大宋朝堂上执政为官者虽有“非鄞则婺”之势,但还是很多两浙东路有骨气的士人不齿于史弥远的为人,不愿入朝与其为伍,而卫襄与周夤就是其中地两人。接到丁家良的信后。卫襄找到周夤商量了许久,一时间都拿不定主意自已是否要去京东东路。

有宋一朝,自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后,武将地地位大大降低,过去的那句“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只剩下一半的市场,要把其中的那个“武”字去掉才能说得通,数百年来也只有文人才吃得开了。

这是绍定四年二月初五日上午,惊蛰日刚过完,南风虽然已经时停时起地吹一个来月,但还是时不时的会有北风趁着有余力来与对方一争高下。这些天就刚好遇上了这样的天气,估计再过些时日北风将会完全消失。本来,这样吹北风的天气里。一般船是不会出海北行的,可双木商行地海舶不同,只要不是很大的顶头风,它们照样可以在海上来去自如。而且,听说山东那里急需大批粮食,所以为了赚钱,那位贪利的大粮商黄根宝也顾不得那么多,还是让海舶装满了货后就出行了。

年前卫襄和周夤听了从胶西回来的人讲述那里的种种情况后,不禁好奇心大起。他们受人指点,去找到专做京东路生意的大粮商黄根宝,与这年轻的商贾讲妥,过完正月后就搭运粮的便船到京东东路。

黄根宝早在十月就接到师傅地信,要他负责将前去山东的文人尽力送走,当然也就在粮船上专门为他们安排了一个单间舱房。

五千斛的海舶经过近十天的顶着侧风航行,此时已是进了胶州湾,卫襄和周夤在舱房内一边喝着莱州产的精装散茶,一边对此行的目的地进行猜测。

“敬深兄,双木商行治理的京东路,真比我们两浙路还富裕,你相信有这样的事么?”敬深是周夤的表字,卫襄一直以来都是以兄事之。这几天已经不大会晕船了,从昨天开始就能下床与周夤谈话,今天海舶进入胶州湾后,船的晃动明显比以前少,又听说再过个把时辰就能到达此行的目的地码头,他就更是打起精神来不肯躺下。看着渐渐远去的陈家岛,卫襄又再提出自己的问题:“你这些天一直都和海舶上的船夫交往,肯定知道好些事情,倒是给小弟说说,为何这艘海舶顶风也能行走得如此快法?”

“助之贤弟,我们已经快到京东路了,到底是否比两浙路富裕去看看不就明白,用得着问我这和你一样不明所以的人么。”周夤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茶,眼睛朝船舱外看,嘴里说的话也是不紧不慢:“说到这艘海舶,倒确是有许多巧妙的机关,能在如此的顶侧风中行走。虽然这与火长调戗行船之技大有关联,但听船夫们说,若是没有船的机关,似此等顶头侧风的情况下,温州到胶州湾的时间须得半月到二十天才能到达。”

卫襄想了想道:“这么说起来,海舶上装设的机关是能出力,并且其推动船行的力气还不小啊。”

“正是。”周夤沾了些水在小几上画了几下,指点着说:“贤弟请看,这两个是船夫们所讲密不透风的深鼎,内里装满淡水,底部加石炭燃烧。他们说,将水烧得化成了汽后,就会有极大的力气,能推动一个什么杓轮,再由杓轮带动一个叫‘螺旋桨’的物事,便令得海舶前行了。”

卫襄沉吟了一会,脸上的神色有些古怪,缓缓说道:“唔,这海舶上的机关物事用得巧妙。小弟想,此正应合了先师‘以利和义’、‘道在物中’之理。也证明先师所说‘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仍无用之虚语’。‘善为国者,务实而不务虚’的话正确无。仅以此事来年地,朱(熹)夫子‘理在事先’之说落于先师之后了。”

周夤道:“程朱道学空谈性命道德,岂不闻‘人心不同,所见各异,虽圣人不能律天下之人,尽弃其学而学焉’。他们要求下至细民百姓。上至人王君主以内圣的功夫翻出外王之境,只怕是有好心而无法做到。”

卫襄振臂而起。大声说道:“道学家们太注重讲究道统门户,自视甚高责人太苛,只许有此独一家地道学声音,特别是其学派之人进入官场多了以后。对其他学派极尽打压之能事。便如同党禁时的党争,那些道学家们只怕是借道学之名,行结党营私之实,哪里还有道德可言。”

两人抨击道学入神,不知不觉间海舶已经靠上了胶西码头。直到一位船夫走到舱外敲响舱门,这才惊觉过来。

只听船夫在外面叫道:“两位官人,我们已经到达胶西码头,这就请官人们下船坐车罢。”

卫襄和周夤下了船,早有人安排好让他们坐上一丈长、六尺宽的四轮大客车。在上车之前,两位秀才又惊奇了一把。他们看到这种有四个直径两尺五寸大车轮地客车,与自己在南方所见的两轮车大不一样,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四个木车轮都有近三寸厚。轮缘接地处的宽度却只有一寸左右。这还不算什么,他们看到其他已经转头的客车,在调头时前面的两个轮子竟然是能够以上面的车厢为轴转动地。

坐上车后,据同船来此贩货的一位温州客人说,这里只两位安抚使、州府县地大人办公事才能用各自衙门的公家专车,其他在官府内供职的各等吏员,都没有公车使用。除非他们自己出钱买车,请得起车夫。若有紧急要办的公事,则可以向民间优先募用车子。否则,全部人外出办事都是坐这种骡马拉地大客车。

问起大客车,这位温州老乡可就打开了话匣子了,不无羡慕地告诉他们说,在这数州的地面上除双木商行是客、货的运输都经营外,另外还有五家专门经营客车的车行。似这样每架能载十多人的大客车相信总有一二百辆,能走遍六个州地所有二十多个县城,甚至有些较大的市镇也有固定时日行走的客车。多的地方每日有十多趟车来往,最少的县也有两三趟。这里的路好,除莱阳、招远、栖霞三个县有些上下坡的马路外,其他地方都是平地,十分好走也极为方便。而且坐车出门到根据地内的价钱也便宜,拿最远地路程,从文登到莒州治所莒县八百余里四天的行程,不算吃住的车钱一百六十文足。你要是不怕辛苦又想省钱的话,自带干粮吃,晚上歇息可以留在车上坐着睡,赶车的大掌鞭是不收钱的。

“唔,坐这样舒服的客车每行走十里路两文钱,算来确是不很贵,但也不怎么便宜。”周夤在老乡的话稍停时插言问道:“两文钱么,按此地的物价来算差不多能买两合米,煮粥够一个人吃得很饱了。这样看来,此等客车也只有为官府办事的吏员、差人,或者是有钱赚的商贩才坐得起的了。可为官府办事的吏员差人,做买卖的客商又能有多少呢,若是没人坐车的话,这些车行还赚什么钱。请教,如此多、坐上了又如此舒服的客车,开车行的人不会亏本么?”

温州老乡失笑道:“咳,两们才到山东,也难怪你们不知道,实际说起来,官府的吏员差人确是不多,坐车去远地办事的也很少。做买卖的商贩么,也只在各个有生意做的县城来往较多,较偏僻的地方是不会去的。所以,五六家车行的数百辆客车靠这些人坐,那是没什么生意,也就铁定亏本的。告诉你们吧,这么多的客车,基本上全都是本地人坐,不要说坐十里路的车仅花区区两文钱,就算是再多一点人们也还是坐得起的。”

卫襄与周夤对望了一眼,眼里流露出“连细民百姓都能花钱坐如此舒服的客车,这里果然是比两浙路富裕多了。”的意思,他们的心里对这里更多加了一份好奇,恨不得立时按丁家良信中的交代,马上寻到安抚副使沈念宗。这时两人才发现,在与老乡的谈谈说说间,大客车已经进入了胶西县城。

“两位请看,前面那个房屋就是胶西县的县衙了。”老乡的声音又一次响起:“怎么样,他们的县衙实在是太寒酸了吧。”

两人顺老乡手指处的一座房屋看去,这被老乡称为县衙的房子占地倒是有两三亩,只是这个衙门像普通人家盖新起来的住屋。虽然有一个大门,门面和柱子也是刚油漆过显得很新,但与大宋的衙门来比的话,确实是太过寒酸了些。

ωωω ●тtkan ●¢○

忽然,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传入耳中,只见县衙门口围了三四十人,人群里有人呼天抢地大声号哭,围观的人也有许多议论纷纷一脸不平之色。另有少数则是面现不屑之状,走出人丛“呸”地吐出口水,嘴里小声骂着什么话掉头离去。

客车的掌鞭师傅“啪”地甩了一下响鞭,回头对车内的人叫道:“各位客官,胶西县城已经到了,有想在此下车的人客可以下车了,我们的客车要去车行停下,相去还有百十丈路。”

卫襄和周夤商量道:“敬深兄,我们就在此地下车吧,先在城内看看,然后再到安抚使衙门如何?”

周夤道声“好”,当先将衣包提着就下了车。

卫襄下了车后,看到大街上有十来个穿着武士战袍的人走来,他知道这些人都是这里被称作护卫队的战士。这十多个战士中有两人好奇地走进人群看热闹,不一会就匆匆回到那帮人中愤愤不平地嚷嚷。

卫襄不知道,这十几个人正是前几天回到根据地的林强云他们,今天偷得一点空闲,与亲卫们一起想到城东北角外的救护训练营去,看看那千把学习战场救护的男女兵们有怎么样的进展。

本来,到救护营去走北门还近了些,不必从这条人多的大街上走的。但林强云也想趁此时机看看这几个月来胶西城内有什么变化,所以就准备出东门后再去救护训练营。没想到会在县衙外遇上一大堆人吵闹。

跟来的亲卫有两个紧跑几步过去探看了一下,不一会就回到正想进入一间饮食店中吃些点心的林强云身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推荐小说

宋末商贾

小说。

支持修真世界请到首发站或书店购买宋末商贾VIP。阅读精彩小说返回

第六章第3章 下第二章第六章第8章 三二十五章 三十八章第八章第9章 下第一章十二章二十二章第二十二章十二章第二章十八章 二十五章 二十一章 一第22章 二二十六章第五章第五章第4章 上二十一章 二第24章 三第十五章十八章 一第3章 二第3章 三二十六章十五章 三第二十二章十二章 三第7章 一第24章 四第十章二十六章十七章二十一章十七章 一十三章 三第八章第8章 三第二十章第24章 二第十八章第五章二十四章第7章 二第2章 上第1章 三第二十一章第4章 上第九章第十九章第十一章第2章 二第1章 一二十四章 二十六章第十章二十四章 二二十三章十六章 二二十六章二十二章第七章十一章 二十五章 一二十三章 一十一章 一第6章 二第4章 二二十二章二十章 三第六章第十一章十五章 一第1章 下第2章 二第三章第二十章十四章 二第十章第七章第三章第7章 上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20章 下二十章 三十七章十五章第二章第十四章第7章 上第一章第十四章十九章二十五章 三
第六章第3章 下第二章第六章第8章 三二十五章 三十八章第八章第9章 下第一章十二章二十二章第二十二章十二章第二章十八章 二十五章 二十一章 一第22章 二二十六章第五章第五章第4章 上二十一章 二第24章 三第十五章十八章 一第3章 二第3章 三二十六章十五章 三第二十二章十二章 三第7章 一第24章 四第十章二十六章十七章二十一章十七章 一十三章 三第八章第8章 三第二十章第24章 二第十八章第五章二十四章第7章 二第2章 上第1章 三第二十一章第4章 上第九章第十九章第十一章第2章 二第1章 一二十四章 二十六章第十章二十四章 二二十三章十六章 二二十六章二十二章第七章十一章 二十五章 一二十三章 一十一章 一第6章 二第4章 二二十二章二十章 三第六章第十一章十五章 一第1章 下第2章 二第三章第二十章十四章 二第十章第七章第三章第7章 上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20章 下二十章 三十七章十五章第二章第十四章第7章 上第一章第十四章十九章二十五章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