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等到引线开始喷出火星并“嘶嘶”作响,黄笋生一缩身将棒香递到另一人手上,顺便一拉车顶的推拉板把炮台的底部封好,也不怕子炮万一爆炸时将顶板炸开的碎片会伤着自己,就那样蹲着静待炮声响起。

车夫和另一人这时也凑到两个只有五寸见方的射击孔前,向外窥看子母炮的弹着点。

“轰!”车厢略微一晃,子母炮安全发射。

负责观察的车夫头也不回地叫道:“什副,正好打在鞑子骑兵的冲锋队伍中,依我看将炮管调到三分水(约十六度四十二分)为好,那样更能打中冲近了的鞑子队伍中。”

正用厚草垫托下子炮的黄笋生应了声“好”,在一人接去空子炮后转手捧起另一人送来的子炮,在上到木台的人帮助下一边往母炮腹内装,一边喊道:“打空了的子炮接下来发射霰弹,用没钻中心通孔的木塞封硝闭气,然后装入三合(市制容量单位)铁珠。”

两发远射的子窠打出去后,鞑子骑兵已经冲近到七八十丈了,黄笋生高兴的大叫:“好啊,子窠没打倒多少人,现时请你们吃些‘乌饭籽,(一种山上生的红褐色野果,粒径约为五六毫米)罢。总归要让你们痛快,才对得起远来的……嘿嘿,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抢……”

点燃引线还未缩进车内,巨大的一片黑色箭雨呼啸而来,把他刚学会的哼歌声打断。

刚把上板拉过,连人也没蹲好,长箭就夹带着刺耳的风雷之声狠狠的打击在战车上,车厢外发出骇人心魄的“嗖嗖”、“咚咚”、“噼啪”的刺耳声音。这种声音马上又被子母炮的射击声给盖下,几个人隔着车厢板都能听到,外面“轰咚、轰咚“的人马倒地撞击声。

为防万一而将小方窗关得只余一条缝地车夫大惊小怪地叫道:“哇!厉害,就我们和什长两架车上的这两炮霰弹。打倒的鞑子怕是有上百人马……”

与此同时,箭雨击打在车厢上的“咚咚”声明显一滞。

黄笋生厉喝道:“别多话了,你们分出两个用钢弩、火铳射击,掩护我们装上子炮,快,快点……”

如雷的马蹄声已经近在咫尺,这时想要顺顺当当的再装上子炮。只要不小心露出头去,肯定会受到敌人弓箭的打击,必须要用其他兵器来吸引敌人地注意力。

车夫和正准备去往子炮内装填火药、铁珠的两个战士一怔,立即醒悟地从木台下取出早拉开弦装好无羽箭的钢弩,将只开了一条缝的小窗再开至能射出箭矢,只扫了一眼就举弩对外扣下悬刀。

车夫去取另一具钢弩的时候小声说:“婊子养的,他们冲得还真快。就这一刻子功夫就到二三十丈内了……”

等车夫再回到小窗前,朝外看了一眼正要射击之时,却听他“咦”

了一声,叫道:“什副,继续冲来的蒙古人只有不到一半,其他地大半鞑子兵往我们的车边上冲过去了,我们的侧背也有马蹄声。会不会是敌人绕到车后来攻?”

黄笋生急叫道:“你们还拖拉什么,鞑子没跑远,能让我们的钢弩、火铳够得上就照样打。别忘了我们的任务是协助防守小山上的阵地,将蒙古人堵在这里全歼他们。”

此时,黄笋生也听出侧背的蹄声越来越响,不顾被鞑兵箭矢击中地危险将头伸出炮塔一看,哈哈笑道:“鞑子兵有难喽,来的是我们的铁甲骑兵呐……”

说话间。一支长箭“嗖”地一声贴着黄笋生的头皮掠过,带走了他的束发布条。

黄笋生痛得“嘶”地一声吸了口冷气,伸手将头上流下的血抹去,气愤地骂道:“杀千刀遭瘟的鞑子,没成想他们的箭还射得真准。老弟仔,给我发狠嘀(客家方言:狠狠地、努力地)打,给什副的头皮、束发带子报仇!”

冲到车边的十多骑蒙古人狂呼怪叫将一动不动的装甲车团团围住。

挥动手里的各式战刀朝车厢狠所猛劈。处于外围近不了车边的鞑子兵,不是举着刀吼叫为别人助威,就是紧紧抓住弓箭欲射又停,举弓不定。

然而,无论他们的刀有多么锋利,无论他们用上了多大地力气,战刀砍折到车上时都只是溅出一溜火花。除了把铁板外的油漆刮掉外,仅能在上面留下一道道浅浅的刀痕。

完全不理会车厢外面的叫嚣,黄笋生就是想去与他们对骂,也听不懂这些鞑人讲的是什么鬼话。只管缩着头将炮管放平,抖着手好一会才将引线点燃,拉过顶板后方轻拍胸口,大大地喘了口气。

也不待炮声响起,黄笋生就捞起背侧小方窗下崭架上的火铳,正想拉窗板朝外射击时,头顶上“轰”的一下子母炮声,把他震得脚下踉跄了一下。车外的叫嚣声一静。而此时车厢也不知是被子母炮的后坐力推动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开始往一侧慢慢地倾斜起来。

“阿也,铁甲车要倒掉了,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又想去拉小窗门的时候,车厢越发的歪斜了,车外还传来“嗨嗬、嗨嗬”的号子声,惊疑不定的黄笋生向同伴们出声发问。

一阵暴雨般的“噼里啪啦“的响声起自车厢后门板上,外面的惊呼吼叫大作,已经将要倾倒的车子猛地回平,左侧车轮“轰”然作响中落地还原,外头还有沉闷的“噗通、噗通”人马倒地声。

车内的五个人一怔,还是那位车夫右手举短铳从开成一线的窗中射出一发子弹,高兴地学黄笋生的莲城客话叫道:“刚才肯定是鞑子想翻我们的车……哈……山上的子母炮发射霰弹支援我们了,老弟仔,发狠嘀,加射多个鞑子兵是正经,再等一刻子就没得杀喽。”

又是一阵霰弹铁珠打在车厢板上,车外呼啸声、号角声起,人声、蹄声和马嘶声开始远去。只留下一片呻吟、号叫和惨呼在车子的周围此起彼伏。

黄笋生将火铳放回铳架上,一蹦便跳上木台叫道:“鞑子兵要逃了,快把装好霰弹的子炮搬来,继续打他们几炮再讲。”

不过,蒙古兵的撤退实在太快,等黄笋生将子炮装好后,鞑子们已经退出了霰弹地有效攻击范围。让五个人都气得大骂不止。

黄笋生和他的五个兵也知道,鞑子兵所以退得这么快,主要是自己这方铁甲骑兵的功劳。并非他们这两架铁甲车以子母炮、钢弩、火铳杀了一两百个蒙古人所能。也不是靠山上的子母炮支援性的发射几炮霰弹,射掉战车周围那些个意图翻车的鞑子做得到的。

……

负责左路进攻地蒙古千夫长是白狼的异父异母兄弟黑狼,据他们家的老孛斡勒说,黑狼的母亲是在大肚子快要生下他的时候,被他的父亲从一个不知名的小部落中抢回来地。因为他和白狼是同一天出生。所以就有了一个与那位兄弟颜色相反的名字。

这些天,蒙古大军受到的打击和损伤,是黑狼加入到可汗的军队中以来……不,是自他有记事以来,最,最最严重的一回了。

那天在老僧口镇的夜袭就不去说他,是别的千人队大意。更是南人太过狡猾,才使得损失了好些人马。但由于不是在自己千人队中发生地事,怀有私心的黑狼除了幸灾乐祸之外,倒也没怎么去多想。

今天经过跑马岭山道时,黑狼想不到前军探路的契丹人都已经出去了,位于中军的蒙古骑兵还是受到南人的伏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人挨打遭杀而没办法还手,又折损了不少人马。虽然这次还是别的千人队受损。但这个死伤了数百人的千人队是朋友地,那位受了重伤,眼看就要死掉的千夫长可是黑狼的安答呐。

更使黑狼愤愤不平的是,那些契丹人去剿杀埋伏的南人也还罢了,但他们不该五千人一窝蜂全都涌到山上去啊。就算是需要那么多人去清剿吧,没斩杀掉一个伏兵也没什么,把南人赶走也就算了。可他们不该一去就是一个时辰。将撤开石头清通道路的这种粗重的活计让他们地主人亲自动手,把这些专门打仗的高贵蒙古人累得连气都没法喘,有十多个人还在搬石头的时候受了伤。再看看作为驱口的这些契丹人,他们却跑到山上去大呼小叫的胡跑乱逛。我们的大帅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不但没有严厉地处罚契丹人,反而对他们好言安慰了一番,还下令说不许再以此生事。

从接到那个要他的千人队搬开堵路石头的命令时开始,黑狼就觉得心里憋气得很,肚子里窝了一大团的火,总想找个什么地方将火气给发泄掉。

让黑狼特别生气地是。连走在最后的,全军都引以为傲的“黑雕军”,也因另一头的谷口被堵,为搬开石头而累得疲惫不堪。要知道,他们兄弟俩及其他千人队里的军官,可全都是从“黑雕军”里出来的。

此时,他那些在家能放羊牧马,出外只会射箭挥马的部下,干了半天从来没有做过的搬石头这种事后,精神看来不太好,大概他们的手脚都还有点儿发颤。

现在,总算能与南人面对面的打一仗了,我们蒙古铁骑马上可以大发神威,我为安答报仇的时候到了。

这刻,来到能让骑兵充分发挥战力的平原,南人还能使出什么伎俩,这是我们蒙古勇士的天下了。

可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南人不知道怎么弄的,又搞出两个会喷火发出天雷的黑箱子来挡住自己进攻的路线,还杀了不少自己部下的勇士。

黑狼扯着颔下粗直黄褐色的大胡子,恶狠狠地想:“安答的仇我一定要为他报,杀光这里的男人,抢光他们的财物、女人和孩子……”

正当他咬牙切齿地指挥兵马围攻两个怪箱的时候,突然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座下的战马不安地喷鼻、甩头、刨蹄,附近士卒地马匹也有人立而起准备发力奔驰的迹象。

黑狼多年的战斗经验让他突然意识到,在战场附近的某个地方有部队在奔行,造成了地面地轻微震动。这种震动只有牲畜才会敏感的察觉。一霎时。黑狼心里涌起一种自己被聪明猎手在隐蔽处用弓箭瞄准了的感觉,冷嗖嗖的凉意顿时掠过全身。

如果这个时候给一支埋伏在附近地敌人铁骑以高速冲来踹阵的话,他的一个半千人队不但会损失惨重,恐怕连逃命都会成问题。黑狼知道自己这一千多很少上战场的人马,去痛打忙于应付三面攻击的南人步兵绰绰有余,但要仓促间对抗一支以逸待劳的骑兵袭击,恐怕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战马愈发不安地踏动蹄子。几乎要跑动起来,黑狼用力扯住缰绳,心里的紧张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

有些慌了神地黑狼由心底深处腾升起一股恐惧,失措之下,他出于本能的急叫:“敌人有大量骑兵向我们冲来,防守,快排成防守的阵形……”

几个号角手抓住自己手中的牛角号。听到千夫长的命令后下意识地举到嘴边,随即又放下,一脸不解地愕然朝官长看去。

前锋部队刚刚冲到这里,虽然缓下速度向两个怪物围攻,但其他后面还没有减速的部队,完全可以绕过这两个怪物向山上冲啊。冲锋中的部队突然要停下改成防守阵形,不但影响士气。还会造成极大地混乱。

何况,冲锋的部队也不是说停就能停下来的,这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办到,千夫长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千夫长没有再出声修改,号角兵只好无奈地吹响了让后续部队停止冲锋,就地转为防守阵形的声调。

地面已经明显感受到震动了。现在就是白痴也晓得有敌人的铁骑在向自己奔袭过来。

听到号角声响起,发现后面的部队全都勒住战马停在原地打转,挤成一团的大半人马混乱得像一锅煮沸的粥。铁狼这才想到刚才发出了错误地命令。马上朝自己已经感觉到敌人方向的东北一指,纵马而出的时候也同时狂叫:“留下三个百人队对付怪箱子,其他所有人都迎上去,杀……勇士们,给我冲锋,给我杀……”

士卒们慌乱起来,听到黑狼刚才发令的百夫长、牌子头们用一种莫明其妙的目光纷纷注目黑狼。各归自己的队伍。附近队伍调整的速度很快,有几个百人队已经按照命令跟在千夫长地后面跑。经过一阵混乱的后队,也有一两个百人队稳住了阵形,也按号角的指令跟上了。远处还有好几百人并未结束他们的拥挤,看来没有相当的时间是没法进行战斗的了。

即使有将近一半的部队迎了上去,但黑狼知道已经迟了,无论是要后面的部队排出防守阵形,还是上去的部队与敌人对冲博杀,都已经太迟了。因为,他对敌人出现的方位判断错误。看到一队骑兵出现在西北方一个小山包地边上,相距自己不过两里地。

现在他的部队整个侧翼成了敌人冲击的中心,要相迎着敌人冲过去必须得修正方向。侧翼防守薄弱,被敌人正面冲击之后立即就会土崩瓦解,随即则整支军队就会被拦腰斩成两截,剩下的事就是被敌人包围,歼灭。所以,黑狼还是决定带队转弯冲上去。

远远的看到对方骑兵好像数十骑齐头并进的战阵,尘雾中还看不清纵向有多少人。按自己的战法来估计,应该有两三千骑兵,才会在前锋排出这么多人马的一个阵形。

这时候,黑狼的心就象掉进了冰窟窿里一样,冰冷冰冷的。他的五脏六腑与身体样,随着刚刚跑起速度的马背一上一下,默默地望向东北方那一小片飞扬的尘土,还有灰尘中隐约可见的一面牙旗,心里苦笑着说道:“南人啊,你们的主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能人,当真是我们蒙古人的克星吗?”

东北方向的马蹄轰鸣声,对方并不是很快,应该还有提高速度的空间,可他们为什么控制在这样的速度上呢?前面南人士卒地高呼声已经一浪高过一浪。再冲过百十丈双方就要碰头,那里马上将变成杀气腾腾的战场。

“啊哈,原来南人的骑兵还没有我一半的人马那么多……”黑狼怀疑的心思被对方人少的高兴劲掩盖了,因为他没有看到南人骑兵后面再有战旗。

兴奋起来的黑狼大吼:“两翼分兵包抄,拖住他们……围住他们……杀光他们……射箭,射死那些蠢猪一样地南人…………

一千多支箭在蒙古兵的短弓上接连不断射出,距离还太远了些。箭雨大部分落在南人骑兵的前面,少量射到黑色的人和马上,但南人的骑兵没有人马倒地死伤。

连续不断的箭已经由于拉近了距离,全都击中南人的队伍,还是没见对方有人马摔倒。反是对方地人拿着一根根黑棍子,喷出一股股白烟,把自己身边的人马不断打下地去。

黑狼的心随着双方越来越近而沉下了谷底:“不但是人。连马匹身上也披挂了黑……铁甲!长生天!他们穿的是与‘蹄筋翎根铠’一样的铁甲,我的千人队完了……”

这时候,双方只有五十来丈,再取箭已经没有时间,蒙古兵习惯性的背好短弓,抽出战刀抡动着向对方冲去。

“吹号,叫前面地六个百人队继续冲锋。围攻拖住南人的骑兵。”黑狼心念电转之间,自己拼命鞭抽、脚踢,让马也和他一样拼命加速,同时再一次下达了愚蠢的命令:“让后面的人立即退回冲锋出发地,结成防守阵式。”

黑狼在午时亲眼看到铁甲军对己方一个千人队进行屠杀,没有亲身体验过的黑狼怎么也不相信眼见的事实。现在,他相信了,但也迟了。

这些南人不是人。他们是魔鬼,他们是一手拿刀一手拿妖物杀人于无形的凶恶魔鬼。

这些魔鬼不但有极远的数里之外能置人于死地地天雷……不,那不是天雷,应该叫做妖雷,还有和弓箭一样可以射击的妖棍,这种妖棍只要一喷烟就能将我的人马打出一个个血洞,让人死了都不明白为什么这种烟会有那么厉害。

魔鬼们冲掉自己正面拦截的两个百人队。凭的就是他们又拿出一种短妖棍。可怜我那些英勇善战的勇士啊,连刀都没来得举起就被魔鬼们杀死了。

喘着粗气,将马头拉回,转了个大大的弯,随即他就看见了西南方战场上热闹地场面。黑狼望望四周的战士,搬了几近一上午的石头后,又作了一次劳而无功的冲锋,他们一个个在马上东侧西歪,恐怕真的已经不能坚持了。

从这些战士脸上惊怖的神色看,黑狼知道这些人已经被魔鬼吓破了胆。即使他们全都体力充沛,也不可能与魔鬼们继续进行战斗了。

西南方的原野上已经变成了屠宰场,魔鬼——敌方的铁甲骑兵正对自己的部下四处追杀,已经看不到有敢于相抗的蒙古兵,他们无一倒川一地向远方地大军所在地逃逸。

不多一会,魔鬼般的铁甲军不再往前追,几个魔鬼骑士挥动着两面红红的令旗,把四散的人马收集到一起,在黑狼能看到远方的尘头升起时,就调头往这里驰来。

“大家跟我来,靠近城墙往回走,避开他们,别让南人的铁甲军给撞上。”黑狼丧气地下达避战命令,这是他到军队里打仗以来,第一次发出以逃命为目的的命令。

再过不了多久,天将暗下,只要不让城头上的南人发现自己的动向,估计能躲开魔鬼们的耳目,希望可以把这残存的几百兵卒带回到大帅帐下。

……

不到四百骑的铁甲队伍开始加速,开始飞驰,奔跑得越来越快,终于它飞奔起来,运到这些负重马匹冲锋的极致。虽然这种个头不是很高大的草原马,就算是极速也达不到武诚对撞击速度的要求,但在黑甲军战士们的眼中,整个队伍还是以排山倒海之势,挟带着巨大的风雷,犹若奔腾的浪潮一样汹涌而去。马蹄轰鸣声震动了原野,马背上重甲骑士的身体在起伏。大地在颤抖,对面冲过来的蒙古鞑子将会被这样地冲势吓得屁滚尿流。

这回和中午一样,有了一次经验的武诚,已经在与悍不畏死的蒙古兵战斗中,检验出披挂在人、马身上铁甲的防护力,清楚了鞑子兵们无论是射来的箭、挥舞的刀都很难伤到自己的人马。上午折损地二十几位战士,还是蒙古军中有用狼牙棒等重兵器的人大力猛击。还有被落地的垂死鞑子砍了马脚,才杀得了身具不弱武功的那些兄弟。

此时,武诚又用出铁锤阵,来向比自己多了一倍半近两倍的敌人进行冲击。

看到对方用大部分人马作密集的散兵阵形开始冲锋,另一小半的兵力前出了百多丈后又回去了原地,武诚地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冷笑。

蒙古兵的头目果然是久历战争的老手,可以说得上是个将才。其断臂之心下得狠,决断下得快。

如果依照这个蒙军将领的战术,铁甲军或可力歼其冲来接战的一部骑兵,再攻打退守回防的鞑子。但若是前半仗被鞑子兵拖住,花去太多的时间,再赶去打数里外以逸待劳地敌人,自己这些人马的体力可能无法支持。即使能把这一千多敌人全部歼灭,恐怕就没有再战之能了。

按所知的情况看,蒙古兵还有一万多骑,若是自己的铁甲军不去参加后面的战斗,不仅要拖长歼灭他们的战斗时间,使自己有了一大憾事不说,保不定还会让这批蒙古鞑子逃掉相当部分呢。

中午一战之后,铁甲军只休息了一个多时辰。现在还没有恢复战斗的疲劳。此刻必须迎着敌人的对冲阵势,以强大地防护力、杀伤力硬撞过去。虽然这样速度会受影响,但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正面的鞑子杀掉,其他蒙古兵的士气必然遭到打击。很可能其残部会在自己的重压下避战、崩溃,逃回他们的主力那儿去。若是那样的话,铁甲军地人马就不会透支体力,能得到适当的休息时间。还能接着参加下一场战斗。

这个蒙古兵的将领非常聪明,他是要用这种分兵接战的办法,逼得铁甲军不得不连续作战,而选择更容易接受,更能见到现实利益的战术:围歼他的接战部队。

但是,这个蒙古将领实在是轻视了铁甲骑兵。

铁甲骑兵不是普通的南宋骑兵,而是山东根据地骑兵中最精锐的骑兵。

武诚对铁甲骑兵的速度控制得非常好,与鞑子兵相距五六十丈,整个铁锤阵还是维持住起步时的原样,没有因为敌人地箭雨射到而出现一丝半毫的混乱。而蒙古部队已经认出了他们是中午的那支骑兵。有许多蒙古人开始脱离正面,从两翼逐渐超越中间,六七百人的部队逐渐拉成一个大圆弧,朝铁甲军包围过来。

对面蒙古人的军队吹响了冲锋号角,高呼声随之响起:“……呼……嗬……”

与武诚相隔几匹马的武不惭在鞑子箭矢的大力冲撞下前俯后仰,见了鞑子兵的阵形后大笑,猛然间又大骂:“耶,今天这些鞑子是不是吃错了药,怎么还敢分兵包围来对我们进行阻击,时才他们还没有吃够亏么?哎哟,好古怪的鞑子,原来他们明知打不过,是想把我们拖在这里让其他蒙古兵逃跑呀。”

武不惭右手向后面的马鞍上一探,将马铳取到手上大叫:“兄弟们,还击,让射箭的鞑人也见识火铳的威力。”

只有射出一发子弹的时间,近百铳射出却也把鞑子兵打掉数十骑。

铁甲骑兵战士们收起长铳,右手战刀左手双管短铳,“砰砰啪啪”

的射击声把鞑子兵的怪叫压下,蒙古军迎头将近三百人的骑兵,未接触就已经被对方打下大半,本就很薄的弧形阵立时土崩瓦解。

死剩的蒙古兵一怔神间,与对方“轰”然撞到一起,铁甲军的战士只是一挥手,就从敌人的阻击阵中冲出。

马是基本相同的战马,一方已经跑发了性,达到这些马所能跑出的最快速度,而且人马都穿戴重甲防护力超强,不惧弓箭的打击。

另一方。则刚刚起步跑了不到一里,不仅没有速度上的优势,还被几百把长、短铳打了个措手不及,再被多载了一百多斤地重马一撞,当场留得命在的蒙古兵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冲,冲,冲!”没想到在局主口中所说。纵横数十万里,灭国数百的蒙古铁骑,如此不堪一击,大喜过望的武诚纵声高叫:“不要停,保持这样的速度继续向前冲,把那些想逃的鞑子也杀掉……”

“弟兄们,我们累。敌人从早到现在都是在赶路,他们也累。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武不惭用力挥舞了一下手上的战刀,大声叫道:“保持阵形,让我们地铁锤将鞑子兵全都砸死!”

武诚吼道:“弟兄们,加把劲,鞑子兵的队形还没整理好。正是我们杀敌的大好机会。冲啊!”

“冲啊……”

“杀啊……

铁甲军战士使出了最后的力气,发出他们最大的声音,不再有人去想往火铳里装子弹,一味地伏鞍狂冲。

迎上来接战挡路的蒙古兵被一冲而灭,让铁甲军的战士们喜笑颜开,他们再一次看到了以少胜多,消灭大量敌人得到胜利地曙光。

铁甲军是根据地护卫队精锐中的精锐,每个战士所得到的薪饷都是按步军中的什副来发放。基本上大部分的人都在这里娶了浑家,过上了他们从前行走江湖,自发地与人联手抗蒙时想都没有想过的幸福生活。

歼灭了入侵的敌人,胜利也就是属于自己地,属于根据地的,属于在此生活的一百多万细民百姓的,也属于此地真正的主人 林飞川局主的。

歼灭了入侵的敌人。就能保得住百多万人刚刚过上的安稳生活,就能让自己地家人老小*平平安安地好好活下去。保卫已经到手了幸福生活的本能,把铁甲军三百多名战士紧紧的团结在一起。

坚持,坚持,再坚持!冲锋,冲锋,再冲锋!杀敌,杀敌,狠狠地杀敌!

很好,非常好。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这里的几百鞑子兵州州整队,又接住围攻铁甲车的上百骑,七八百人马显得混乱不堪。这些蒙古兵还没等铁甲军冲到,就像是被砸了窝的蚂蚁般“哄”地一声四下奔逃,使得武诚、武不惭他们毫不费力地就杀入中心。接下来,就是展开了一面倒的屠杀,然后双方开始三五骑追逐,十数骑奔逃地局面。

天色已经不早了,再追下去就要摸黑走夜路,西北方的远处,似乎蒙古人的援兵也开始有赶来的迹象。武诚下令停止追杀鞑子的游兵散勇,收集起队伍回去休息。

经过清点,出来参战的三百六十骑一个都不少,相对中午那一战阵亡了二十多人的稍有缺憾来讲,此仗可以说得上是胜得完美无缺。

到了战车所在的山坡下,两架车上的十个人早早就下了车等候,铁甲军的队伍一到,战车兵们在什长地带领下向他们行礼,以表示刚才解围的谢意并祝贺胜利归来。

这时候,后面又有如雷的蹄声响起,战车兵的什长朝武诚说了声“将军保重,”便下令回到车上准备战斗。

在铁甲军转过方向欲待迎战之时,武诚看到了一个令他此生难忘的场景。

双方相距一里,鞑子兵激昂的号角声连续响起,跑起了速度急冲而至的大约五六千蒙古铁骑,在原野上表演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高难度集体动作:转弯。

就像天上展翅翱翔的雄鹰自由自在的任意飞翔,就像大地上一泻千里的河水酣畅淋漓的任意奔腾,来自草原上的蒙古铁骑就像风一样,于高速奔驰中,几千人有如一个巨人骑士,几千匹马如同一匹巨大的天马,他们动作如一,操控自如,以无可挑剔的绝世骑术在原野上画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从铁甲军的侧翼转了个不太大的弯,如飞而去。

武诚和他的战士们发出了一声长长的惊叹,随即就感觉不好了。一个骑士在高速飞驰中转一个大弯比较容易,只要你的骑术高超;十个骑士一齐在飞奔中转弯也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只要有十个高明的骑士就办得到。不可能的是,几千个人同时在高速奔驰中灵活自如地进行转弯动作,没有哪支骑兵部队可能拥有这么多技艺高超、胆大心细、配合默契的骑士,只有蒙古骑兵可以。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几千个人,几千匹马,不知道曾经为完成这个完美无缺的圆弧而付出了多少辛劳的汗水。

这里,谁都不敢说一 包括武诚、武不惭这两位铁甲军的主将在内 能在任选出十骑同行的时候,选定的十个人十匹马可以做到鞑子兵这样转弯。更不用说几百、上千,以至于几千人协同一致地做得这样好了。

他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不可思议的战术,不可思议的骑术绕过了铁甲军,象个武技高强的人用一把高高举起的圆月弯刀,正劈向一个目标之时,突然发现这个目标是一块了无生命,对他们无害的石头,刀的主人将刀灵巧地收力,让那把即将被石头撞坏的刀子从顽石的边上轻轻掠过,即省掉了无功的出力,又保存了利刀的完好。

武不惭从嗓子眼里挤出了一声赞叹:“马背上的民族!这就是马背上的民族展现给世人的无伦骑术!”

有千里眼的官长们都能看到,鞑子们几乎整个身体都悬在战马的右侧,双手牢牢的抱着马颈,迫使奔马倾斜身躯,扭转奔跑的方向。这样高速、高难度的集体行动,绝不容许任何一个人出错。只要有一匹马倾斜角度过大而失去平衡倒下,则尾随其后的人马必然被绊,最终导致排成密集队形的左右后方人马在高速情况下连续撞击摔倒,人员马匹的伤亡损失,将是巨大得没有人可以承受得了的。

武诚和三百六十骑铁甲军战士在原地不言不动的发呆,他们眼睁睁的望着鞑子紧贴着自己的左翼绝尘而去,没有作出任何行动,也不可能做出任何行动。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技术。

人们因为内心的震撼而忘了向这些鞑子攻击,那种技不如人的无奈和痛苦,让他们刚引胜利的喜悦心情一下子化为乌有。

铁甲军上下全都明白,只有三百多不到四百骑的铁甲骑兵,面对几千这样的蒙古铁骑攻击,别说自己一方是疲惫之师,也别说呆在原地不动被敌人冲撞是必死无疑的结局。就是四百骑铁甲军全都在,也进行冲锋跑起了最快的速度,也不是这些蒙古骑兵的对手。

铁甲骑兵们面对眼前蒙古人的表演,也可以说是示威的场面,一个个面无表情,恍如视而不见,但他们心潮的起伏却是翻腾不止。

许久,又过了许久,在一声不知是谁发出的低沉且长长的叹息中,武诚与武不惭对望了一下,两个人都看到对方眼里有莫名的惊骇,也有刚才两次战斗都没遇上这支鞑子骑兵的庆幸。更多的,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将来——反正这些天是一定会——遇上了这支蒙古骑兵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十章第3章 一二十七章 二第3章 三第二十三章二十四章 三第5章 一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卷十一第二十七章十五章十四章 三第十章第7章 一二十五章二十四章 一十四章第2章 下第2章 一第5章 下二十五章 一十七章 一十四章 三第二章第3章 二第2章 下十三章 二第九章第十三章第九章第七章十三章第17章 上二十一章第8章 二第二十七章第九章第十七章第8章 三二十六章第九章第四章第8章 二第五章第十五章第五章第5章 一十六章第6章 一第八章十七章十三章十八章 二第8章 一第7章 上第十九章十三章 三十五章 三第10章 下十一章 三第4章 上十三章第十章第1章 上第1章 一第三章第6章 下二十二章第4章 下十一章 一二十五章第17章 下十八章 三第7章 一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一章第十八章二十三章 一第二十七章二十三章 一第21章 二第24章 四第9章 下十八章 二第十二章十一章第1章 上二十五章 二第七章二十四章十六章 三第十九章十一章十八章 一十五章 二第十章第7章 一第3章 上二十七章第八章
二十章第3章 一二十七章 二第3章 三第二十三章二十四章 三第5章 一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卷十一第二十七章十五章十四章 三第十章第7章 一二十五章二十四章 一十四章第2章 下第2章 一第5章 下二十五章 一十七章 一十四章 三第二章第3章 二第2章 下十三章 二第九章第十三章第九章第七章十三章第17章 上二十一章第8章 二第二十七章第九章第十七章第8章 三二十六章第九章第四章第8章 二第五章第十五章第五章第5章 一十六章第6章 一第八章十七章十三章十八章 二第8章 一第7章 上第十九章十三章 三十五章 三第10章 下十一章 三第4章 上十三章第十章第1章 上第1章 一第三章第6章 下二十二章第4章 下十一章 一二十五章第17章 下十八章 三第7章 一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一章第十八章二十三章 一第二十七章二十三章 一第21章 二第24章 四第9章 下十八章 二第十二章十一章第1章 上二十五章 二第七章二十四章十六章 三第十九章十一章十八章 一十五章 二第十章第7章 一第3章 上二十七章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