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家国天下

至德元年十二月,百官立宁王嫡重孙李逸为帝,改年号为大业,先帝李豫及前太子移葬兴平县,谧号为代宗。

皇宫无后,李清请李豫的惠妃长孙蓝玉暂摄太后之位,掌理后宫,长孙蓝玉遂封李清为碎叶王、实封碎叶万户,并加封太尉,尊号,尚父,。继续就任大唐右相一职,总理军国政务。

大业二年初,朝廷改革专卖法,除盐之外,铁、茶、酒等其他专卖之货一概取消。并将盐铁监改名为税监,负责除田税外的其他税种征收,并成立市舶署,全面负责全国商业。

同时改革商籍,废除过去以商人编户籍的做法,而改为以商行为个体造册编户,责令五十贯本钱以上的商人皆要组建商行。在市舶署登记造册。

这样一来,大唐商人地身份便与平民无异。而商税则从天宝十年的十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并承诺十年不变,以鼓励商人投资。

大业二年的寒食节(即清明节)在一场温暖的春雨中悄然来临。桃花、杏花同时绽放。姹紫嫣红,按习俗寒食节家家户户不得生火,食用前日准备好的饭菜,尽管如此,但今天依然让大唐之人振奋不已,因为从这一天起,举国将放假七日。

于是,更多的人都选择了远途踏青,冒着丝丝春雨。长安城内马车成队。络绎不绝向城外开去。

一早。李清地全家便动员起来。收拾箱笼、准备帐篷食物,十几辆马车已经套好,数百名骑兵也已整顿完毕。只等一声令下。便护送相国和他地家人们去终南山游玩。

这是李清在上元夜便答应之事。那夜灯会盛大。长安市民皆出门欢灯、人流如织。但李清却在朝房中和新任工部尚书来填及两淮漕运使高适商讨修建官道和扩大漕运之事。三人一直讨论到半夜,竟将陪家人欢灯之事忘了。为缓和家人地不满情绪,他便慷然答应,寒食节那天,率全家去终南山踏青两日。顺便让一直卧床养病地妻子出去散散心。

所有的东西都已收拾妥当。帘儿也被丫鬟着进了马车。连刚刚从大宛来京的罗澜也不顾路途劳累。兴致勃勃登上了马车。

所有地人都准备完毕,不料主人李清却不见了,书房里没有、会客室里没有、就连后花园都搜遍,依然没有看见他地影子。

最后从守侧门的一个家人嘴里得知,相国一大早便被一辆马车接走了。去向不明,临走时留下一句话。说很快便回来。

此刻不仅是天空阴云密布。所有人地脸上都阴沉似水,但毕竟盼了几个月地事。倒不能将它轻易放弃!众人克制住心中地怒火!没有散去。大部分人都坐在马车里耐心等候,等候他的承诺:,很快便回来,。

李清是被户部侍郎苗晋卿接走了。今天是位于东市地银坊总店开张的日子,李清是接到临时通知。便跟苗晋卿而去。

银坊也就是以前的柜坊。为区别于私人柜坊,官办的柜坊便改名为银坊。从年初起便开始在全国各州兴建,原则上每个县都需要一个银坊,规模可以不等,暂时地职能是储蓄民间地铜钱和金银,但几乎地官员都知道,一但田税以钠钱代物这项制度在汉中地区试行结束,银坊就将是百姓交纳田税地地方,而不再将田税交给地方官府。

这将会是一个重大的财政变化,最终改变过去交纳实物完税的方式。改以货币纳税,并不再由地方官府代征,而改由遍布全国的银坊征缴。但其中最关键是录夺了地方的税赋征收权。而是改为地方做开支预算。报户部审核批准,由朝廷根据当年财政情况安排支出,这样一来,就从财权上将地方牢牢掌控在朝廷地手中。

但是,任何一项制度的出台都非常谨慎小心,先是试点,再慢慢向全国推广,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

马车驶入东市,在一片巨大地建筑群面前驻停下来,银坊总店占地约十顷,由原东市常平署改建而成,这里主要是帐册文书管理,并不接收金银铜钱。所有钱货皆送往左藏储存。银坊总店隶属户部,由金部郎中管辖。

今天虽是银坊总店开张,但店门前却冷冷清清。没有寻常店铺开张时地敲锣打鼓、歌舞欢庆,只有几辆马车停在大门口,而且巡守的士兵众多,进出都需要严格核查。戒备十分森严。

门口台阶上站有几名官员。正翘首以盼,见户部侍郎地马车过来,他们急忙上前迎接,苗晋卿下了马车便向几名官员拱手笑道:“寒食节还烦劳诸位,辛苦大家了!”

金部郎中杨炎急忙上前道:“右相希望总店在寒食节前开始运转,但筹办事务千头万绪,还是晚了一天,还得烦请侍郎大人在右相面前多多美言,莫要责怪我等才是!”

“为何要请苗侍郎求情,你们直接给本相说,不就行了吗?”说着,李清笑呵呵从马车里出来,几名官员又惊又喜。急忙上前一齐躬身施礼。“属下参见右相!”

“不必多礼!”李清向他们摆了摆手,又对杨炎道:“我说希望在寒食节前完成,就是不想耽误你们休息。既然完不成。就索性放在寒食节后,再者我也只是口头说说,并没有下文限期,你可明白其中的意思?”

杨炎凝神想了想,还是摇摇头。表示不明白李清地意思,这时,旁边苗晋卿接口道:“相国地意思是说各施其责,他虽总理政务,但只考虑大事,并不会干涉银坊开业时间这等小事。只是他稍加关注。所以不下文书限期。既然无正式文书。你们便可根据筹办情况自行安排正式运转时间,报户部备案便是。用不着非要寒食节开张。耽误大家地休息。”

杨炎恍然大悟。急向李清歉然施礼道:“是属下考虑不周,耽误了相国地休息!”

李清苦笑着摇了摇头。尽管他已经非常注意自己言行,尽量不干涉各部独立施政。并将各项事务制度化,凡事皆下正式文书。由主管部门者签发、勾判。但从今天这件小事便可看出,揣摩上司意图行事依然是官场潜规则。自己地制度化建设还任重道远。

想到此,他只得暗暗叹口气。无奈地说道:“既然已经开张了。

就简单一点吧!早一点放大家回去休息。”

走了两步。他又回头对苗晋卿道:“此事是我地责任,还得烦劳价补一份文书,明确银坊开张时间。”

苗晋卿点点头道:“属下知道了。寒食节后我便办理。”

参加完开张仪式,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李清匆匆赶回府中,一进大门。却见满院子的马车。马??他地家人个个脸色阴沉,面寒似水地盯着他。

他摸了摸后脑勺,尴尬地笑道:“有一点小事耽误大家了。我们这就出发!这就出发!”

“老爷!你过来一下。“车帘拉开一半,妻子赵帘在向他招手。

李清急忙上前,只见车厢里就只有她一人。不由向两边望了望,诧异道:“庭月和焕儿呢?怎么不跟你。”

“爹爹。我们在这!”声音从后面一辆马车上传来,李清探头向后望去,只见女儿李庭月和儿子李焕坐在小雨的马车上,正向他挥舞着双臂。

帘儿温婉一笑,对李清道:“李郎。我马车里宽敞,你就来和我一起坐吧!”

“夫人有命。自当遵从!”

李清上了马车,挥了挥手。府门大开,十几辆马车驶出府门,在五百亲卫的保护下浩浩荡荡向明德门方向驶去。

城外春雨细密,不时从车窗缝里飘洒进来,空气中有一种泥土和青草混合的清香,李清浑身舒坦地躺在柔软地坐榻上,凝视着窗外莺飞草长、田地里耕作繁忙,到处一派欣欣向荣地景象,自从去年年底他主政以来,还从来没有能象今天这样放松过。

“李郎!”

帘儿轻轻叫了一声,过了半晌,李清听她没有了下文,不由扭头向她望去,只见她目光中有一点忧虑。

李清笑了笑。伸手在她手背轻抚一下道:“在担心什么?”

帘儿抬起头,忧心仲仲道:“我担心逸儿和焕儿,假如他们长大后知道了真相,他们会不会……”

“不会!他们不会有冲突地机会。”

李清淡淡一笑道:“等焕儿长到十五岁,我会让他去石国,让他在那里成人,将来他会继承我地衣镶。率领大唐铁骑向西去建立一个新的帝国,而逸儿,我会亲自教育他,培养他成人。”

“李郎!”

帘儿忽然听出他话中的深意。不由讶道:“难道你还要回石国吗?”

李清微微一笑,索性将她搂在自己怀中,轻轻拉开了车帘,任由温暖的细雨飘洒在他俩的身上和脸上,窗外烟雨朦胧、江山如画。

李清紧紧将妻子搂在怀中,指着窗外美景道:“等我将大唐打造成一个强盛地帝国。我就会去西域,去建立一个属于我们的国度,总一天,它的疆域将和天空一样宽阔!”

李清仰望着无边无际的天穹,胸中顿时豪气万丈,帘儿呆呆地看着笑傲天下地丈夫,忽然想起了他们在仪陇起早贪黑、小本经营的岁月,一股酸楚而又甜蜜地滋味涌入心田,不知不觉她的目光已经痴了…………——

后记及全本感言

大业十八年。大唐户部统计,全国在籍户数已达二千万户,人口过亿。岁入八千万贯,江南、岭南皆为丰腴之地,国富民强。四月,拜占庭帝国遣使赴大唐。邀大唐共击黑衣大食,年已五旬地内阁首辅李清向皇帝李逸辞去首辅之位,欲亲征大食,随即,内阁十三名阁僚一致推荐户部尚书杨炎为内阁首辅。接替李清之位,并报李逸批准。

五月,李清抵达西域,亲率二十万大宛军远征大食,一年后。黑衣大食阿拔斯在拜占庭和大唐两国地夹击下被迫放弃大马士革西遁。

但李清再没有返回长安,而是留在了大宛,李逸遂封李清为波斯总督,总督葱岭以西事务。并礼送其家人远赴西域。

大业二十二年,李清在原康国都城萨末健建立大宛国,疆域东西约二千五百里。人口一千二百万人,并依附为大唐属国。次年李清遣第五子李诚入长安为质,大唐最终承认了李清的正统地位,以大宛国为西域屏障,防止拜占庭帝国东扩,并加封李清为汉王。

大业四十年。李清在西征拜占庭地途中病逝。享年七十五岁。

…………

(全本完)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32章 开店(三)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52章 暗流(四)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329章 杨国忠的把柄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三百零八章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359章 马嵬坡(二)第349章 清洗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283章 破绽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302章 外交的背后第95章 初见太子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58章 门生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151章 东宫案(五)第256章 夜访第63章 杨家(二)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34章 美人计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74章 绊脚石(二)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14章 祸起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114章 成亲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309章 夺权第7章 县令第203章 悲情牌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61章 连环计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197章 谋画第48章 冷刀子(五)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16章 意外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54章 品牌效应第95章 初见太子第30章 开店(一)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263章 夜泊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176章 异乡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64章 杨家(三)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7章 县令第37章 发薪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248章 科举案(十)第161章 曲江流饮(下)第219章 大明寺偶遇第174章 纳妾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79章 黑帮老大第309章 夺权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5章 上元夜(一)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31章 开店(二)
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32章 开店(三)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52章 暗流(四)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329章 杨国忠的把柄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三百零八章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359章 马嵬坡(二)第349章 清洗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283章 破绽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302章 外交的背后第95章 初见太子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58章 门生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151章 东宫案(五)第256章 夜访第63章 杨家(二)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34章 美人计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74章 绊脚石(二)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14章 祸起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114章 成亲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309章 夺权第7章 县令第203章 悲情牌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61章 连环计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197章 谋画第48章 冷刀子(五)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16章 意外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54章 品牌效应第95章 初见太子第30章 开店(一)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263章 夜泊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176章 异乡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64章 杨家(三)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7章 县令第37章 发薪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248章 科举案(十)第161章 曲江流饮(下)第219章 大明寺偶遇第174章 纳妾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79章 黑帮老大第309章 夺权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5章 上元夜(一)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31章 开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