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4)

有人辛辣地讽刺道:“那还讨论什么?我们改一个字,不就等于少闪了一道金光吗?”

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十届三中全会闭幕式上讲话。这是邓小平结束了一年多的“沉默”,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发表讲话。

邓小平又一次强调了要以“准确的完整的思想”作为指导方针,实际上也就是批判了“两个凡是”。邓小平指出:

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否定思想,说“老三篇”就代表了思想。还把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这是对思想的严重歪曲,极不利于我们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极不利于国际运动。

……

我们可以看到,同志在这一个时间,这一个条件,对某一个问题所讲的话是正确的,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也是正确的;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有时分寸不同,着重点不同,甚至一些提法也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思想,而必须从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四人帮”,特别是所谓理论家张春桥,歪曲、篡改思想。他们引用同志的某些片言只语来骗人、吓唬人。我们要真正地领会思想。就一个领域、一个方面的问题来说,也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思想。

1977年7月30日晚,在万众瞩目下,邓小平出席了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闭幕式。这是邓小平在第三次复出后,头一回在群众场合露面。邓小平一边抽烟,一边看足球赛,显得很自在。邓小平喜欢看足球赛。那一个夜晚,邓小平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

邓小平向“两个估计”开了一炮

邓小平刚刚恢复职务之际,华国锋身兼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手握党、政、军大权。叶剑英主管军队。汪东兴主管组织、宣传、公安。邓小平则自告奋勇主管科学和教育,如同他自己所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确实,“科学、教育是难搞的”。尤其是邓小平刚刚复出,许多人对他还投以怀疑的目光。

就在这个时候,那部充满“左”味、宣传与“旧教育”决裂的影片《决裂》,居然仍在全国上映。这部影片本是“藤”上的“瓜”,拍摄于“文革”年月。这时,还在那里散布“左”毒,否定知识,否定知识分子。

也就在这个时候,《人民日报》社的《情况汇编》,又放了一炮:

那是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招生会议期间,《人民日报》派了记者去,却被轰了出去!

为什么要轰走《人民日报》的记者呢?因为在这个会上,许多人谈到,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是错误的,不能把“文革”前17年的教育界说成是被一条“教育黑线专了政”,不能把“文革”前17年培养的学生说成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人民日报》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一情况,进行调查。记者找了六位当年参加过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人,开座谈会,了解当年的《纪要》是怎样写成的?经过了解,这份《纪要》是1971年4月15日至7月31日全国教育会议的产物,由迟群主持起草,张春桥、姚文元定稿,经审阅,于1971年8月13日由中央批转。

《纪要》是一份全面系统地阐述教育方面的“左”倾观点并一系列“左”倾措施的错误文件。《纪要》中提出了完全不符合实际的“两个估计”:

一、从1949年到“文革”开始的1966年,这17年“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

二、大多数教师和1949年后培养的大批学生“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

这“两个估计”,实际上是《同志委托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对文艺界“左”的估计的翻版。

由于这“两个估计”是经审阅同意的,按照“两个凡是”,谁都不敢碰。

《人民日报》记者调查这件事,触怒了招生会议的主持人。于是,下了“逐客令”。

《人民日报》记者把有关情况写成“内参”,发表在《情况汇编》上。

邓小平看了《情况汇编》,认为必须推倒“两个估计”!因为如果不推翻这“两个估计”,简直没有办法抓教育革命。别人不敢碰那个《纪要》,邓小平敢碰!邓小平几次跟方毅、刘西尧、雍文涛、李琦谈话。

邓小平认为,非推翻这“两个估计”不可。邓小平复出不久,便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这个座谈会,是由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主持召开的。方毅是在1978年3月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全国科教工作的。据当时担任方毅秘书的郭曰方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回忆,在1977年最热的日子里——8月6日至8月8日——根据邓小平的意见,方毅请了30位老科学家到人民会堂,出席座谈会。参加会议组织工作的是吴明瑜、刘道玉(后来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明庭华(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

郭曰方记得,座谈会的前两天,邓小平只是坐在那里仔仔细细地听,偶尔插问或者插话。

科学界是“文革”的“重灾区”。科学家们很激动地谈着,谈自己的心里话。他们谈到了科学界的一系列问题,谈到科学界的冤假错案,谈到“四人帮”在科学界的倒行逆施。有的科学家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会议的最后一天,即8月8日,邓小平在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郭曰方记得,当时邓小平手中并无讲稿,一口气讲了3个小时,讲得非常深刻。根据邓小平的讲话记录,整理成《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后来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邓小平谈话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17年的估计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

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向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在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现在差不多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大都是建国以后我们自己培养的,特别是前十几年培养出来的。如果对十七年不作这样的估计,就无法解释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了。

邓小平的话,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因为在当时,仍然充满对于“无产阶级**”的讴歌,充满着对“两个凡是”的膜拜,也就充满着对于“文革”前17年的否定。

尽管经历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仍不避“右倾翻案”之嫌,充分肯定了“文革”前的17年。

邓小平8月8日的谈话,顿时广为流传,被人们称之为“八八谈话”。

“八八谈话”,很明确地否定了“两个估计”。邓小平并不因为《纪要》是圈定而不敢否定。邓小平坚定地批判“两个凡是”,理所当然地要批判“两个估计”。在邓小平看来,《纪要》必须否定,是因为“两个估计”不符合中国教育战线的实际情况。

后来,邓小平又举他自己以及“事件”为例,批驳“两个凡是”,批驳《纪要》:

《纪要》是同志画了圈的。同志画了圈,不等于说里面就没有是非问题了。我们不能简单地处理。1976年“事件”中关于我的问题的决议,同志也是画了圈的。“事件”涉及那么多人,说是反革命事件,不行嘛!说我是“事件”的后台,其实,当时我已经不能同外界接触了。《纪要》引用了同志的一些话,有许多是断章取义的。

《纪要》里还塞进了不少“四人帮”的东西。对这个《纪要》要进行批判,划清是非界限。我们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思想的体系。我提出这个问题,可有人反对哩!

大家知道,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应该准确地完整地理解它的体系。对思想就不这样?也应该如此嘛,否则非犯错误不可。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哲学思想的精髓。

尽管邓小平已经说得如此明确,可是,在当时连“事件”都未公开平反,

人们未敢听进邓小平的话。不少人生怕跟了邓小平,又会“犯错误”——对于1976年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人们还记忆犹新,还心有余悸。对此,邓小平心中也很明白。他很直率地说:教育部要争取主动。你们还没有取得主动,至少说明你们胆子小,怕又跟着我犯“错误”。

不错,人们被“文革”整怕了,被“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反怕了,胆子越来越小,生怕犯错误。由于《纪要》是圈阅过的,人们走不出这个“圈”。

教育部的“大批判组”,终于根据邓小平的讲话精神,着手起草《教育战线上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

主持这篇文章起草工作的是罗劲柏,文章写好后,经胡乔木修改定稿。

这篇文章当时交《红旗》杂志发表。《红旗》杂志起初未敢发表。后来,由于考虑到文章中有这么一段“重要依据”,这才同意发表:

“四人帮”的“两个估计”,与1971年对“**”前教育战线情况和知识分子情况的估计完全相反。“四人帮”长期严密封锁了的指示,同的指示唱对台戏,直到他们的灭亡……

的指示精神是:

一、十七年的估计不要讲得过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执行了错误的路线,不是大多数人,是一少部分人。

二、多数知识分子还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执行封资修路线的还是少数人。“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还是认得的,就是爱面子。当人的面不认,背地里还是认嘛,只不过有资产阶级思想,过后还是认的。

三、高教六十条。总的还有它对的地方嘛,难道就没有一点对的地方?错误的要批,批它错的东西。人家是教师,还要尊重他嘛。一讲不对就批评,哪能都讲对呀,讲不对没关系,讲错了没关系,大家共同研究,怎么能一下子都讲对,不可能嘛!

这篇文章把“两个估计”,说成是“四人帮”的,而且称“两个估计”与的估计“完全相反”。所以,文章只是着眼于批判“四人帮”,不仅只字不提《纪要》是经“圈阅”,而且把写成根本不同意“两个估计”!

这样,文章借助于首次公布了关于教育战线的那段“最高指示”,这才壮起胆来批判“两个估计”!不过,文章只是说的这些指示被“‘四人帮’长期严密封锁”,却并未具体说明“四人帮”怎么“严密封锁”以及这些指示现在又是怎样被“发现”的。后来,人们才从“内部传达”中得知,这些指示是从迟群的一个笔记本上“发现”的!那是在1971年,谢静宜向迟群传达了的谈话,迟群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记下了的这些话。迟群笔记本上所记的的话,又是怎样被人们发现的呢?不得而知!无巧不成书。笔者在采写本书时,访问了孙长江教授。笔者原本是为了向他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起草经过——因为他是这篇重要文章的作者之一。我们谈及了关于批判“两个估计”,出乎意料,他用带有浓重福建口音的普通话,说出了鲜为人知的内情:“迟群笔记本上的记录,是我发现的!”

孙长江怎么会知道迟群笔记本上记着的话呢?

原来,孙长江“文革”末期曾在当时的国务院科教组编辑《教育革命与通讯》杂志(即《人民教育》杂志的前身)。粉碎“四人帮”之后,迟群受到审查,交出了所有的文件和笔记本。国务院科教组成立了迟群专案组,孙长江曾在迟群专案组工作过,看过迟群的笔记本。后来,孙长江调往中央党校工作。

在“教育部大批判组”起草《教育战线上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一文时,孙长江也是作者之一。他记起在迟群笔记本上见到的那段“最高指示”。

孙长江一说出这一重要线索,人们连忙从档案中翻查迟群的笔记本,果真找到了迟群所记谢静宜传达的的话!这个笔记本交到了李琦手中,并复印送到汪东兴那里。

由于找到了这样的重要“依据”,于是,人们开始谴责迟群“封锁指示”,这才敢于去否定“两个估计”——倘若没有说过这些话,倘若没有在迟群的笔记本上找到的这些话,即便是邓小平已经明确批判了“两个估计”,人们还是不敢否定“两个估计”!因为人们知道“两个估计”是“圈阅”过的,只有找到不同于“两个估计”的话,这才可以批判“两个估计”!

也就是说,在当时,只能以“两个凡是”来反对“两个凡是”——以的这一段话来反对的另一段话!

这下子,汪东兴也无话可说。

当然,由于那些的指示是从迟群的笔记本上找到的,在“两个凡是”者们看来,生怕迟群在记录时打了“折扣”,所以公开发表时标明只是“指示的精神”而已。

这样,1977年第11期《红旗》杂志终于发表了署名“教育部大批判组”的《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一文。

《人民日报》于1977年11月18日加以转载。

文章发表时,离邓小平关于批判“两个估计”的“八八谈话”,已整整3个月零10天了。

邓小平复出之后,连否定“两个估计”都这么费劲,当时“左”的阻力之大,可见一斑。

华国锋主持下的十一大

《中国章程》规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

十大是在1973年8月召开的。按照正常的情况,十一大应在1978年召开。但是由于发生了粉碎“四人帮”这样重大而特殊的情况,所以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前召开十一大。

就在十届三中全会结束后20来天,1977年8月12日至18日,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第39章 (下)精心选择突破口 (3)第61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1)第48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5)第9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4)第60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6)第20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5)第22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1)第44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1)第42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3)第19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4)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第21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6)第16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1)第50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1)第58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4)第16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1)第43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4)第68章 华国锋的“淡出” (3)第1章 序第2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1)第30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1)第5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4)第14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2)第48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5)第52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3)第56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2)第4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3)第42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3)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第22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1)第58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4)第4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3)第22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1)第45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2)第14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2)第58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4)第1章 序第55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1)第47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4)第40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1)第21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6)第50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1)第8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3)第30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1)第47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4)第18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3)第28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4)第68章 华国锋的“淡出” (3)第46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3)第55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1)第68章 华国锋的“淡出” (3)第32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3)第61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1)第19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4)第16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1)第25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第60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6)第8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3)第4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3)第8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3)第42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3)第1章 序第22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1)第27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3)第26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2)第52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3)第23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2)第29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5)第30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1)第64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4)第10章 华国锋确立了领袖地位 (1)第8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3)第3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2)第27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3)第20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5)第16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1)第1章 序第51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2)第21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6)第16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1)第9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4)第48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5)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第12章 华国锋确立了领袖地位 (3)第4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3)第63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3)第29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5)第63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3)第46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3)第50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1)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第6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1)第4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3)第18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3)第33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4)第1章 序
第39章 (下)精心选择突破口 (3)第61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1)第48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5)第9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4)第60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6)第20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5)第22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1)第44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1)第42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3)第19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4)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第21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6)第16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1)第50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1)第58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4)第16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1)第43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4)第68章 华国锋的“淡出” (3)第1章 序第2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1)第30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1)第5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4)第14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2)第48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5)第52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3)第56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2)第4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3)第42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3)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第22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1)第58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4)第4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3)第22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1)第45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2)第14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2)第58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4)第1章 序第55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1)第47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4)第40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1)第21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6)第50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1)第8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3)第30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1)第47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4)第18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3)第28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4)第68章 华国锋的“淡出” (3)第46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3)第55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1)第68章 华国锋的“淡出” (3)第32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3)第61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1)第19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4)第16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1)第25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第60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6)第8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3)第4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3)第8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3)第42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3)第1章 序第22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1)第27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3)第26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2)第52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3)第23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2)第29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5)第30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1)第64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4)第10章 华国锋确立了领袖地位 (1)第8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3)第3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2)第27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3)第20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5)第16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1)第1章 序第51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2)第21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6)第16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1)第9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4)第48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5)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第12章 华国锋确立了领袖地位 (3)第4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3)第63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3)第29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5)第63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3)第46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3)第50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1)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第6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1)第4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3)第18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3)第33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4)第1章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