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

最初,胡福明和孙长江“水牛角,黄牛角,各归各”,他们彼此不知道对方所进行的工作,各自埋头于研究和写作。

孙长江在1978年3月,向主持中央党校工作的马文瑞汇报过自己正在写作的这篇论文。那时,胡耀邦调往中央组织部之后,虽然仍兼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但是中央党校日常工作由马文瑞主持。

相比之下,胡福明比孙长江着手早一些,进展也快一些。胡福明的文章1978年1月14日在《光明日报》打出清样之后,又作了4次修改。关于这4次修改,可以从1978年3月20日胡福明文章的第四次改样一开头所标明的一行字,查到每一次改样的日期:

哲(四五一)七八、一、十四,一、二十六改,一、三十,二改,二、二,三改,三、二十,四改

这也就是说,胡福明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文在1978年1月26日、1月30日、2月2日、3月20日,分别作了修改,前后共4次……胡福明也这样回忆:

在2月、3月、4月,强华同志都给寄文章的小样,让我修改,然后寄去,我都照办了。这几次修改,改动不大。《光明日报》哲学组的同志对修改文章没有提出进一步明确要求。修改的目的,似乎在使文章全面正确,无懈可击,不给人以把柄。我也感到奇怪,为什么一篇理论文章反复修改,而迟迟不予发表?

确实,《光明日报》要胡福明一次次进行修改,却又“迟迟不予发表”。这既表明《光明日报》对胡福明文章的看重,又表明《光明日报》对发表胡福明文章的慎重,因为这是一篇很有分量的征讨“两个凡是”的文章。

胡福明曾写信告诉王强华,自己可能要去北京开会。

王强华在1978年3月13日给胡福明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您说要来北京开会,不知何时可到京?您的文章,基本上已定稿,但现在看来,联系实际方面的内容较少,原想等您来京时面商,可老等也不见您来,只好再把小样寄给您,请抓紧补充,以便早日刊出!

您的文章立意是很清楚的,但为了使文章更加具有战斗性,请适当增加些联系实际部分。由于“四人帮”多年来抓住片言只语吓唬人,束缚人们的思想,致使一些同志至今仍不注意实践经验,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从定式出发,离开具体条件硬套某个指示,结果“心有余悸”,许多工作搞不好。请考虑能否把这样的话加上。

胡福明按照《光明日报》编辑部的意见,在3月20日又作了修改。就在《光明日报》准备郑重推出胡福明的文章时刻,《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并不醒目但是很重要的文章……

《人民日报》打响第一炮

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第三版的右下角“报刊论文摘要”栏目里,摘要发表了胡福明的文章,即《批判唯生产力论就是反对历史唯物论》。文末注明:“摘自《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

也真巧,就在这个版面上,紧挨着胡福明的文章,发表了用花边围起来的另一篇文章,署名“张成”。这是一篇思想评论,题为《标准只有一个》。

这篇理论性的文章不长,只有1000多字,却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论战放响了第一炮。

张成的文章表明,除了胡福明、孙长江之外,又有人找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批判“两个凡是”的突破口。这清楚表明,此后在中国掀起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论战,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关于这篇文章,《人民日报》编辑部汪子嵩在1978年7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会”上,曾这么谈及《标准只有一个》一文的来龙去脉:“可以这样说,只要我们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把被‘四人帮’颠倒了的理论问题纠正过来,我们总要收到许多信,表示反对。他们的根据大多是引用的某一句话,许多实际上是被‘四人帮’篡改的话。

“今年初,我们初步感觉到这是个问题,写了一篇1000多字的思想评论,发表在3月26日的《人民日报》上,题目叫《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说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马列主义、思想是真理,是指导我们实践的理论,但真理和真理的标准不同,不能把理论当做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篇文章只是提出这个问题,讲得很简单……”在当时,“马列主义、思想是真理”,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样很明白的道理,很多人并不明白。浙江大学在当时的政治课考试中,出了这么一道题:“马列主义、思想是不是真理的标准?”

很多学生交了白卷!

学生们为什么交白卷呢?

其实,学生心里想说“不是”,却又担心:“老师是不是想引导我们犯错误呢?”所以,干脆还是交白卷为好!

张成的文章,虽然简单,但是毕竟把这个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公开提了出来。

这位“张成”,是何等人物,鲜为人知。

为了了解“张成”文章的来历,笔者采访了当时《人民日报》理论部副主任汪子嵩。

一头银灰色头发的汪子嵩,一派学者风度。他曾担任过北京大学哲学系党总支书记,后来调往《人民日报》理论部,而当时的主任则是何匡。

汪子嵩说,“张成”,实际上也就是张德成。张德成当时是《人民日报》理论部的编辑。不过,张德成在《人民日报》工作的时间很短,连他都不知道张德成现在在何处。

好在弄明白了“张成”即张德成,几经曲折,笔者还是在北京找到了年已七十的张德成。

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头发花白的张德成向笔者回忆起往事……

张德成,四川自贡市富顺县人氏,出生于1926年,1953年加入中国。

1954年任中央宣传部属下的《学习》杂志编辑。1958年任《红旗》杂志编辑。1969年到石家庄《红旗》杂志“五七干校”劳动。1975年调到河南省南阳地委政策研究室工作。1977年9月,调入《人民日报》理论部任编辑,工作了两年,于1979年10月调往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正式办理调离手续为1980年9月)。

笔者问张德成,那篇《标准只有一个》是怎么写出来的。

他说了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那时,《人民日报》理论部在主任何匡和副主任汪子嵩领导下,针对粉碎“四人帮”之后思想战线上诸多拨乱反正话题,提倡写“千字文”。即一题一文,短小精悍,说清道理,生动活泼。

何匡和汪子嵩出了一批题目,让理论部的编辑们“自由选择”,写成文章。

那时,张德成到《人民日报》工作不久,也就让老编辑们先选。轮到张德成时,那一批题目差不多都有“主”了,只剩下一个《标准只有一个》。张德成别无选择,只好奉命写《标准只有一个》。

张德成一着手,就发觉《标准只有一个》这题目很难做文章——怪不得这个题目没有人认领。

尽管难写,张德成花了几天时间,还是把文章写出来了,交到汪子嵩手里。

汪子嵩对张德成的文章,作了许多修改。接着,何匡也作了些修改。这样,文章决定发表。

发表时要署名。汪子嵩在文章上署了“张德成”三个字。张德成认为,汪子嵩和何匡对文章作了许多修改,出了很多力,怎么可以署他一个人的名字呢?于是,他随手把“德”字圈去,变成“张成”。

汪子嵩见了,开玩笑地对他说:“你怎么可以缺‘德’呢?!”张德成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张德成也一直以为:“这篇只有1000余字的短文,事实上是当时《人民日报》理论部几位同志的集体作品,主要由我执笔。”

这样,《标准只有一个》署名“张成”,在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

“张成”的文章一开头,就毫不含糊地说道:

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社会实践。这个科学的结论,是人类经过几千年的摸索和探讨,才得到的。

“张成”的文章论述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总是从认识、意志、思想、理论中去寻找真理的标准,因而,他们找不到真正的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文章列举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这一问题的见解: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人类认识历史上这个老大难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以往的一切科学,它把社会实践引进了认识论,认为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通过社会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社会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因此,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明确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说,对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再三强调:人应该以自己的实践证明自己的观念、概念、知识、科学的客观正确性。

“张成”着重谈到了的《实践论》中的见解:

对这个问题作了最完整、最深刻的论述的,是的《实践论》。说,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请注意!说的是“只能”,就是说,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除了社会实践,不可能再有其他检验真理的标准。

本来,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早已在《实践论》中已经谈得很清楚、很明白了,为什么这时又要拿出来重新谈论一番呢?

作者“张成”在文章的最后一段,点明了原因:

有的同志不愿意承认或者不满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科学结论,总想在实践之外,另找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当他们要判断理论是非、思想是非时,不管社会实践结果如何,而是看书本上是怎样讲的。这些同志不了解,即使书本上讲的是真理,但是,真理和真理的标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这是不能怀疑的。但是,我们能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吗?当然不能这样说。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之所以是真理,也是由人类的社会实践来检验来证明的。认识、理论本身是不能自己证明自己的,它的真理性,最终只有通过社会的检验,才能加以确定。如果把理论也当做检验真理的标准,那就有两个标准了。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

“张成”的文章,表面上似乎一直在谈论理论问题,但是如果把他的文章中的“马克思主义”换成“思想”,那就清清楚楚是针对当时的现实的。

由于理论的“真理性,最终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加以确定”,所以,的某一句话、某一段指示、某一项政策是否正确,同样“最终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加以确定”。

这篇思想评论,虽然通篇没有一句提到“两个凡是”,而实际上却在批判“两个凡是”。

这是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角度批判“两个凡是”的第一篇文章。只是这篇文章不长,是“千字文”,而且没有以显要地位发表,所以发表之后在当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不过,“张成”文章的发表,却加速了胡福明文章的发表进程……

第45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2)第4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3)第45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2)第57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3)第4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3)第42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3)第54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5)第46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3)第1章 序第25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第51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2)第22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1)第51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2)第20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5)第41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2)第43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4)第9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4)第34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5)第11章 华国锋确立了领袖地位 (2)第22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1)第6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1)第47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4)第64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4)第49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6)第66章 华国锋的“淡出” (1)第23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2)第46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3)第29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5)第25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第48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5)第13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1)第6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1)第42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3)第39章 (下)精心选择突破口 (3)第52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3)第25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第33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4)第62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2)第2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1)第58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4)第3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2)第18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3)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第60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6)第16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1)第27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3)第55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1)第46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3)第65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5)第66章 华国锋的“淡出” (1)第62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2)第1章 序第58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4)第12章 华国锋确立了领袖地位 (3)第40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1)第39章 (下)精心选择突破口 (3)第45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2)第7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2)第33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4)第8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3)第35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6)第65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5)第14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2)第50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1)第46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3)第37章 (下)精心选择突破口 (1)第12章 华国锋确立了领袖地位 (3)第25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第25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第5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4)第48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5)第13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1)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第60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6)第13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1)第20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5)第8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3)第13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1)第2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1)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第15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3)第9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4)第68章 华国锋的“淡出” (3)第53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4)第59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5)第48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5)第30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1)第53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4)第35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6)第63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3)第10章 华国锋确立了领袖地位 (1)第67章 华国锋的“淡出” (2)第19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4)第48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5)第61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1)第25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第39章 (下)精心选择突破口 (3)第59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5)第13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1)
第45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2)第4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3)第45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2)第57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3)第4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3)第42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3)第54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5)第46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3)第1章 序第25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第51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2)第22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1)第51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2)第20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5)第41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2)第43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4)第9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4)第34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5)第11章 华国锋确立了领袖地位 (2)第22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1)第6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1)第47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4)第64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4)第49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6)第66章 华国锋的“淡出” (1)第23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2)第46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3)第29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5)第25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第48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5)第13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1)第6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1)第42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3)第39章 (下)精心选择突破口 (3)第52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3)第25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第33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4)第62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2)第2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1)第58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4)第3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2)第18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3)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第60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6)第16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1)第27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3)第55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1)第46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3)第65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5)第66章 华国锋的“淡出” (1)第62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2)第1章 序第58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4)第12章 华国锋确立了领袖地位 (3)第40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1)第39章 (下)精心选择突破口 (3)第45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2)第7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2)第33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4)第8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3)第35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6)第65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5)第14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2)第50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1)第46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3)第37章 (下)精心选择突破口 (1)第12章 华国锋确立了领袖地位 (3)第25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第25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第5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4)第48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5)第13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1)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第60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6)第13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1)第20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5)第8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3)第13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1)第2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1)第36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7)第15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3)第9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4)第68章 华国锋的“淡出” (3)第53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4)第59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5)第48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5)第30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1)第53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4)第35章 (上)精心选择突破口 (6)第63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3)第10章 华国锋确立了领袖地位 (1)第67章 华国锋的“淡出” (2)第19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4)第48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5)第61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1)第25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第39章 (下)精心选择突破口 (3)第59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5)第13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