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四、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四、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指社会一定群体内相当数量的成员对社会事物所发表的带有倾向性的议论、意见和看法,它对有关事态的发展能产生影响。社会舆论有正向和负向之分。正向社会舆论是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负向社会舆论是片面、极端、虚妄的,与民意相反的意见。社会舆论中正向和负向并存、正确引导和错误引导并存的事实,同社会舆论对巩固政权、稳定社会、促进经济、传承文化的重要性,决定了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风向标”,是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工具,任何社会矛盾都不可能不在新闻媒体上有所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利益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样化趋势继续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需要及时报道和解释,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有待调解和疏导,众说纷纭的社会舆论亟待引导和把握,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对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善用新闻媒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出了新课题。

领导干部要做到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需要转变观念,摒弃封堵思想。中国早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古训。在当今传媒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件,转瞬间“地球人全知道”。同时,随着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显著增强,知情权需求和话语权诉求空前提高,试图封堵信息,欺骗公众的行为已不再可能。出现了问题,就要勇于直面媒体和公众。媒体的报道越公开、越透明,就越能减少或避免产生消极影响。我们主动与新闻媒体进行沟通,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就能先入为主,确保准、快、好地引导舆论。

领导干部要做到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需要转变“报喜不报忧”的观念。媒体的负面报道,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检验,有利于我们

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我们正确决策,有利于消除误会和隐患,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通过有效的舆论监督,揭露那些损害党和人民利益、为社会所关注的人和事,激浊扬清,针砭时弊,警醒世人,可以从正面显示党和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决心,密切党、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

领导干部要做到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需要建立良好的媒体公共关系。建立良好的媒体公共关系就是要与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交往与联系。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化的背景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与公众关系日益紧密,公众也希望得到最直接、最快捷的信息,这就需要政治、经济、社会等行为主体加强与媒体的配合,直接面对媒体,通过媒体架起与公众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因此,处理媒体关系,应该成为领导干部在处理各种复杂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良性的媒体关系,是把握舆论主动权、争取有利的舆论环境的基本保证。

领导干部要做到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需要建立高效的新闻发布机制。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以往的宣传模式和宣传策略,显然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政府需要一个更为有效的应对手段和系统。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新闻发言人机制是避免媒体炒作、消除谣言、引导舆论、树立政府形象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新闻发布机制是由政府主体、公众客体和传播中介三者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政府是新闻发布机制的主导性操作机构,公众是新闻发布机制的对象,传播机构是连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

领导干部要做到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需要提高危机事件中面对媒体的能力。危机事件的爆发最能刺激人们的好奇心,常常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媒体捕捉的最佳新闻素材和报道线索。在危机事件中,正确的舆论导向能起到心理疏导、安

抚情绪、缓和矛盾的作用,有利于妥善、迅速地处理危机,甚至化危机为转机。而不正确的舆论导向,则往往起到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最终导致事件升级、事态扩大。因此,领导干部在危机事件当中平息事端、释疑解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确实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它需要一定的应对媒体的经验、方法和技巧。

领导·辞典

媒体“喉舌”说的来源

1929年创办于上海的《党的生活》最早提出了党报党刊的喉舌作用,它的出版启事中说,“《党的生活》与其他刊物的区别,不仅在于他要讨论党内的问题,而更在于他是一般党员的喉舌”。

紧随其后的1930年的《红旗日报》发刊词说,“本报是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同时在目前革命阶段中,必然要成为全国广大工农群众之反帝国主义与反国民党的喉舌”。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在“致读者”的社论中说,“使《解放日报》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成为一切愿意消灭民族敌人、建立民族国家的人的共同的喉舌”。可见,“喉舌论”的诞生有其特殊的革命背景,最初的“喉舌论”更多强调的是,报纸要成为无产阶级反抗敌人的宣传工具。

随着党报思想的逐渐成熟,党报的“喉舌”性质在办报实践中内涵不断丰富,从党的组织的喉舌发展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到20世纪90年代,媒体的“喉舌”性质已成为一种行业规范。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稳定,离不开良好的舆论环境。新形势下能不能把新闻媒体抓在手上、发挥作用,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切实提高引导和驾驭舆论的能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本章完)

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六、增强对法治的认同和自信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七、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二、领导干部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五、调适自己的心理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七、提升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五、提供高效公共服务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六、建立科学的执行制度一、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三、不能只讲“唱功”而忽视“做功”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三、提升化解各类矛盾的能力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四、能够正确识别人才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二、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五、调适自己的心理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三、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一、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五、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五、通过学习提高法治素养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三、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三、协调好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五、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四、做好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一、树立全局观念和团结协作意识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一、做执行型的领导干部五、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领导艺术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五、调适自己的心理六、兼顾各方面工作,实现综合平衡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六、做好上下级之间的沟通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善于发现人才二、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七、自觉用法律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要有自律意识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一、做执行型的领导干部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创新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五、调适自己的心理二、领导干部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五、提供高效公共服务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七、提升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七、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四、学会自己纠正自己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五、调适自己的心理八、化危机为转机,化风险为机遇六、处理群体性事件时要维护社会稳定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二、养成良好的民主作风一、建设服务型政党、服务型政府提出的新要求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一、树立依法办事的思维二、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六、善于运用网络媒体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七、提升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四、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要有自律意识五、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领导艺术八、化危机为转机,化风险为机遇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六、做好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五、风险发生后要及时作出决策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五、善于科学评价人才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五、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领导艺术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要有自律意识一、正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风险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六、善于运用网络媒体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四、正确行使公共权力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一、做执行型的领导干部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五、通过学习提高法治素养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二、坚持标准选拔任用干部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五、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四、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创新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七、提升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四、做好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五、善于科学评价人才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六、做好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三、善于运用媒体开展工作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六、善于运用网络媒体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七、提升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七、积极应对网络媒体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三、提升化解各类矛盾的能力二、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四、学会自己纠正自己一、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三、提升化解各类矛盾的能力五、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领导艺术一、树立全局观念和团结协作意识二、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六、善于总结经验,推动制度创新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一、做执行型的领导干部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四、做好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二、着重培养依法办事思维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五、提供高效公共服务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六、善于运用网络媒体六、处理群体性事件时要维护社会稳定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六、提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六、增强对法治的认同和自信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七、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二、领导干部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五、调适自己的心理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七、提升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五、提供高效公共服务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六、建立科学的执行制度一、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三、不能只讲“唱功”而忽视“做功”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三、提升化解各类矛盾的能力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四、能够正确识别人才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二、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五、调适自己的心理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三、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一、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五、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五、通过学习提高法治素养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三、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三、协调好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五、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四、做好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一、树立全局观念和团结协作意识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一、做执行型的领导干部五、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领导艺术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五、调适自己的心理六、兼顾各方面工作,实现综合平衡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六、做好上下级之间的沟通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善于发现人才二、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七、自觉用法律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要有自律意识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一、做执行型的领导干部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创新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五、调适自己的心理二、领导干部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五、提供高效公共服务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七、提升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七、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四、学会自己纠正自己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五、调适自己的心理八、化危机为转机,化风险为机遇六、处理群体性事件时要维护社会稳定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二、养成良好的民主作风一、建设服务型政党、服务型政府提出的新要求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一、树立依法办事的思维二、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六、善于运用网络媒体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七、提升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四、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要有自律意识五、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领导艺术八、化危机为转机,化风险为机遇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六、做好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五、风险发生后要及时作出决策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五、善于科学评价人才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五、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领导艺术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要有自律意识一、正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风险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六、善于运用网络媒体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四、正确行使公共权力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一、做执行型的领导干部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五、通过学习提高法治素养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二、坚持标准选拔任用干部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五、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四、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创新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七、提升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四、做好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五、善于科学评价人才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六、做好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三、善于运用媒体开展工作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六、善于运用网络媒体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七、提升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七、积极应对网络媒体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三、提升化解各类矛盾的能力二、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四、学会自己纠正自己一、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三、提升化解各类矛盾的能力五、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领导艺术一、树立全局观念和团结协作意识二、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六、善于总结经验,推动制度创新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一、做执行型的领导干部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四、做好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二、着重培养依法办事思维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五、提供高效公共服务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六、善于运用网络媒体六、处理群体性事件时要维护社会稳定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六、提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