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各项工作

三、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各项工作

近代学者陈澹然在一篇政论的文章中写道:“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话是针对清末中国的危机,为当时的统治者提出救亡图存的建议,但是无意中也点出了作为领导干部的一个必备素质,那就是要“万世者”“谋全局”,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有总揽全局、统筹规划的观念和长远规划的眼光。

什么是全局?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毛泽东同志讲的是战争,但是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来说,其中所体现的思想也是适用的,各级领导干部也应该树立这样的全局观。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是全国的“全局”,各级领导干部在作决策或者执行上级政策的时候,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把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与加强党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实现良性互动。

那么,对一个地方或者一个部门的领导干部来说,什么是全局呢?对于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来说,全面推进本地方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就是本地方的全局,这些建设同时又是全国、全地区的一个局部;对于一个部门的领导干部来说,发挥好本部门的职能,服务好本地方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就是本部门的全局,它同时又是本地区和上级部门工作的局部。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指出:“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是指对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他还说:“又发展又困难,这就是矛盾。任何矛盾不但应当解决,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论述,针对的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情况,但是对现在的领导干部,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典型案例

毛泽东解决“西安事变”的全局观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逮捕了蒋介石。围绕如何处理蒋的问题,呈现出一种十分微妙而又极为复杂的局面。从国内形势的全局上来看,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国内的亲日派汉奸蠢蠢欲动,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无疑,当时最重要的工作是能够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解决“西安事变”的两种政策和两种前途:一种前途是杀掉蒋介石。但这将导致全国更大规模的内战,推迟全国抗战的实现;另一种前途是释放蒋介石,迫使他接受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日形成,实现全国抗战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毛泽东高瞻远瞩,洞察全局,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根本利益出发,全面地、科学地分析了当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作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决策。由周恩来等组成代表团前往西安,和张、杨协商,并同蒋介石谈判。蒋介石基于当时的处境,终于被迫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因此得到了和

平解决。毛泽东曾多次讲,我们必须明白,这次蒋介石被捉,并不同于滑铁卢被擒的拿破仑。此次抓蒋介石是出其不意,他的军事实力还原封不动地保存在那里,如果我们不杀他,通过谈判,迫使他改变态度,把军事力量用到抗日上去岂不更好吗?事实证明,毛泽东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如今,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的工作环境极其复杂,领导工作千头万绪,各种联系相互交错,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处理好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争取全局工作的最佳效果。领导干部在作决策或者执行政策的时候,要能够洞察全局、思考全局、谋划全局、指导全局、配合全局、服务全局,以全局意识统筹规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各项工作,切实把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全省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不断提高领导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全局在胸,把全局作为考虑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能够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以辩证的思维分析全局,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以系统的方法谋划全局,瞻前顾后、统筹安排。

全局是由局部构成的,不能脱离局部而存在;但全局又高于局部,局部是全局的局部,对全局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全局和局部又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范围内为全局的东西,在更大范围内则可能成为局部;反之,在一定范围内为局部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内可能变为全局。两者在一定范围内可能相互转化。作为领导干部,既不能拘泥于局部,夸大局部,又不能为了全局的利益而忽视局部的积极性,而是应该统筹兼顾,着眼于全局。从眼前与长远看,则更应着眼于长远。可以说,讲全局、懂全局、谋全局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领导干部在作出决策或执行政策的时候,必须全面规划,通盘考虑,发挥好各个部门、各种力量的优势,为全局的发展服务。

(本章完)

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七、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五、通过学习提高法治素养七、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渠道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四、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二、解放思想,推进观念创新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四、正确行使公共权力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四、能够正确识别人才三、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各项工作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三、科学进行公共决策六、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四、认真分析问题,促进方法创新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五、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三、遵循依法办事的基本原则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二、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一、建设服务型政党、服务型政府提出的新要求一、树立全局观念和团结协作意识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三、把握客观规律,促进思维创新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一、做终身学习的榜样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四、在工作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二、着重培养依法办事思维八、化危机为转机,化风险为机遇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二、坚持标准选拔任用干部一、建设服务型政党、服务型政府提出的新要求六、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四、做好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三、不能只讲“唱功”而忽视“做功”三、协调好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三、提升化解各类矛盾的能力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五、调适自己的心理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创新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五、善于科学评价人才三、增强“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二、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一、做执行型的领导干部三、不能只讲“唱功”而忽视“做功”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五、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四、能够正确识别人才四、在工作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二、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六、善于总结经验,推动制度创新五、掌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要有自律意识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五、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四、正确行使公共权力三、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各项工作五、掌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一、树立依法办事的思维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五、通过学习提高法治素养六、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三、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各项工作三、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各项工作一、树立全局观念和团结协作意识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五、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二、树立公共服务的观念六、兼顾各方面工作,实现综合平衡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一、做执行型的领导干部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六、兼顾各方面工作,实现综合平衡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一、做执行型的领导干部二、领导干部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一、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一、做终身学习的榜样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创新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四、学会自己纠正自己二、领导干部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二、领导干部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五、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五、善于科学评价人才二、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二、养成良好的民主作风六、处理群体性事件时要维护社会稳定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六、善于运用网络媒体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四、正确行使公共权力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四、学会自己纠正自己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七、注重培养后备人才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七、提升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二、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六、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五、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三、善于运用媒体开展工作三、不能只讲“唱功”而忽视“做功”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二、坚持标准选拔任用干部一、正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风险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六、构建公共服务型领导班子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四、正确行使公共权力五、掌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六、构建公共服务型领导班子
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七、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五、通过学习提高法治素养七、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渠道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四、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二、解放思想,推进观念创新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四、正确行使公共权力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四、能够正确识别人才三、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各项工作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三、科学进行公共决策六、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四、认真分析问题,促进方法创新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五、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三、遵循依法办事的基本原则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二、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一、建设服务型政党、服务型政府提出的新要求一、树立全局观念和团结协作意识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三、把握客观规律,促进思维创新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一、做终身学习的榜样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四、在工作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二、着重培养依法办事思维八、化危机为转机,化风险为机遇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二、坚持标准选拔任用干部一、建设服务型政党、服务型政府提出的新要求六、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四、做好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三、不能只讲“唱功”而忽视“做功”三、协调好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第9章 居安思危、沉着应对—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提升_三、提升化解各类矛盾的能力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五、调适自己的心理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创新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五、善于科学评价人才三、增强“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二、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一、做执行型的领导干部三、不能只讲“唱功”而忽视“做功”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五、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四、能够正确识别人才四、在工作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二、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六、善于总结经验,推动制度创新五、掌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要有自律意识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五、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四、正确行使公共权力三、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各项工作五、掌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一、树立依法办事的思维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4章 树立信仰、模范守法—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_五、通过学习提高法治素养六、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三、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各项工作三、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各项工作一、树立全局观念和团结协作意识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五、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二、树立公共服务的观念六、兼顾各方面工作,实现综合平衡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一、做执行型的领导干部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六、兼顾各方面工作,实现综合平衡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一、做执行型的领导干部二、领导干部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一、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一、做终身学习的榜样第6章 顺势而变、推陈出新—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_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创新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四、学会自己纠正自己二、领导干部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二、领导干部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五、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五、善于科学评价人才二、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8章 上下理顺、左右平衡—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提升_二、养成良好的民主作风六、处理群体性事件时要维护社会稳定第11章 引导舆论、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提升_六、善于运用网络媒体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四、正确行使公共权力第12章 读书实践、永不落伍—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升_四、学会自己纠正自己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七、注重培养后备人才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七、提升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二、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第1章 把握方向、站稳立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_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六、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第10章 见微知著、化解矛盾—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能力提升_五、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三、善于运用媒体开展工作三、不能只讲“唱功”而忽视“做功”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二、坚持标准选拔任用干部一、正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风险第5章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提升_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六、构建公共服务型领导班子第7章 慧眼识人、恰当用才—领导干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四、正确行使公共权力五、掌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第3章 牢记宗旨、转变职能—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_六、构建公共服务型领导班子